化工裝置事故安全處置規定
(一)偵察
警戒和深入燃燒危險區偵察人員必須兩人以上形成偵察小組,必須穿戴密封的防靜電服、鞋、手套、隔絕式呼吸器,并且有開花水槍或噴霧水槍的掩護。
(二)警戒
1、可燃或有毒氣體擴散區域(或警戒區)要根據不間斷的檢測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三)處置
1、支隊、中隊必須設立安全員,支隊安全員由指揮長以上人員擔任,中隊安全員由副中隊長以上人員擔任。負責本級單位的作戰行動安全,檢查進入燃燒危險區以內人員的防護裝備,不按要求佩帶防護裝備和防護裝備達不到安全要求的,嚴禁進入。
2、進入燃燒危險區域、爆炸危險區域的人員(人員限制到最低程度),禁止攜帶打火機、手機、筆記本電腦、BP機和非防爆照明燈具等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物體,利用開花或噴霧水槍向可燃氣體擴散區域內噴水,降低空氣中可燃氣體的濃度。要組成梯隊用水槍向身上澆水掩護進入。
3、進入爆炸危險區域內直接處理事故的消防指揮員、戰斗員和工作人員(人數限制到最低程度)外,禁止一切車輛和其他人員入內。必須穿戴密封的防靜電服、鞋、手套、隔絕式呼吸器,必須組成梯隊用水槍向身上澆水掩護進入。
4、裝置破裂嚴重、易燃或可燃氣體大量泄漏、無法進行封堵并隨時可能發生爆燃、爆炸的情況下,爆炸危險區域和燃燒危險區域內的人員,要在指揮員的命令下,有組織有秩序的迅速撤退到戒嚴區域內指定位置,撤退時盡可能的將滅火車輛一同轉移。撤退后如未發生爆燃或爆炸,要利用防爆消防車、遙控消防車、移動炮、開花或噴霧水槍從燃燒區開始,向爆炸危險區域逐步進行稀釋,直到空間內可燃氣體濃度降低到爆炸下限的1/4以下。
5、對進出內部作業人員進行登記(包括姓名、進出時間、鋼瓶壓力);提醒作業人員嚴格按照處置程序作業,對違反處置程序的行動立即制止其作業;觀察儲罐變化情況,如出現爆燃、爆炸前兆,要及時報告現場指揮部。
6、進入有毒危險區域的人員必須經過批準登記,必須佩戴隔絕式空氣呼吸器、全封閉式防護服(防化服)。必須利用開花或噴霧水槍向有毒氣體擴散區域噴水,或利用吹風機吹掃驅散。
7、處理事故的人員應盡量在上風或側風處進行操作。
8、進入現場人員嚴禁在泄漏區域的下水道等低下空間的頂部、井口、低洼處經過或滯留。
9、戰斗人員作戰時要采取低姿形式,利用地形地物,防止爆炸沖擊波和物體傷害。
10、對爆炸危險性非常大的部位進行冷卻或對可燃氣體、有毒氣體聚集處進行稀釋時,可采用防爆消防車、遙控消防車或人員遠距離操縱帶架水槍、移動水炮等固定噴水的方式。
11、滅火或堵漏完成后,要再次對裝置進行檢測,確定無泄漏、無著火、無爆炸的危險后,才可最后結束處置工作。
12、要對滅火車輛、器具進行清洗消毒,參加滅火的人員,應到醫療部門進行專項檢查。
篇2: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機動車輛,必須佩戴標準阻火器,辦理“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消防車、救護車、氣防車除外)后,方可進入。
第三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由所在生產裝置、罐區的車間安全員辦理。
第四條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機動車輛通行證,有效時間不超過12小時。
第五條門衛值班人員要嚴格履行崗位安全職責,對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機動車輛進行嚴格檢查,做好登記,對阻火器不符合標準或無“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的車輛,嚴禁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
第六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后,必須按指定路線行駛,不得隨意改變行駛路線。
第七條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后,如果出現火災、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必須立即停車熄火,聽從有關人員的指揮。
第八條在生產裝置開停工期間,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
第九條非防爆電瓶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翻斗車等不準進入正在生產的裝置區、罐區。
第十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一式兩聯,第一聯由帶車人或駕駛員持有,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時隨身攜帶;第二聯為存根,由所在生產裝置、罐區的車間存檔,保存期限為一年。
第十一條本規定由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
篇3:衛星定位裝置安裝使用規定
為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實行營運車輛動態監控,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所屬危險品車輛,按照行業管理有關規定必須安裝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系統,對車輛的地理位置,運行速度,運行軌跡以及車內駕駛人員情況進行全程實時監控。
二、企業建立動態監控系統,及監控平臺和衛星定位車載終端。安裝使用的系統軟件應符合交通行業標準要求,確保與運管部門監管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
三、配備專職監控人員1名,對營運車輛運行實施全過程監控。建立健全監控臺賬,落實24小時監控值班,及時發現違章超速、超員等行為。
四、建立登記、記錄,做好日常監控記錄,填寫監控日志,對車輛駕駛人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報告和處理,及時發布提醒和警示信息,告知駕駛人及時糾正消除安全隱患。
五、定期檢查、抽查、監控營運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越線經營情況,根據有關制度進行整改、處罰。
六、做好車載終端設備管理、報修和檢修維護記錄,保證設備正常使用。駕駛人應正確使用、維護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發現故障及時報告、維修。
七、營運車輛在行駛途中不得私自關閉車載終端;收到發送的警示信息后,必須立即糾正違章行為,確保車輛按照有關規定正常運行,遇惡劣天氣、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向監控平臺發送信息報告。
八、公司每日抽查車輛運行情況,抽查比例不低于20%。及時處理違章和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