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電器消防設施檢驗工作規則

建筑電器消防設施檢驗工作規則

2024-07-10 閱讀 9021

1、檢驗條件

1)委托方的建筑消防設施各系統完全竣工。

2)委托方提供的建筑消防設施各系統的圖紙資料和文件報告應齊全。

3)建筑消防設施各系統應具備開通條件。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實條件。

2、抽檢數量

2.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區域報警控制器或集中控制器:全檢。

2)火災探測器:小于100只全檢;大于等于100只抽檢50%,但不少于100個。

3)火災顯示盤:全檢。

4)系統布線:每層抽檢一處以上。

2.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消火栓給水系統

1)噴頭:抽檢不少于50%。

2)水流指示器:全檢。

3)室內消火栓按鈕:全檢。

4)室內消火栓箱(包括水帶、水槍、水喉)小于10個全檢,大于等于10個抽檢50%,但不小于10個。

5室內消火栓栓口壓力:不少于50%。

6)室外消火栓:全檢。

7)消防水池:全檢。

8)消防水箱:全檢。

9)氣壓給水增壓裝置:全檢。

10)消防水泵:全檢。

11)消防水泵進、出水管處:全檢。

12)水泵接合器:全檢。

13)閥件:抽檢不少于50%。

14)濕式報警閥:全檢。

15)末端試驗裝置:全檢。

16)系統聯動:全檢。

17)消防電源或自備發電機組:全檢。

2.3、氣體滅火系統

1)噴頭:全檢。

2管網:全檢。

3)集流管:全檢。

4)止回閥:全檢。

5)瓶頭閥:全檢。

6)驅動器:全檢。

7)控制器:全檢。

8)保護區條件:全檢。

9)鋼瓶間條件:全檢。

10)瓶組固定:全檢。

11)聯動試驗:不少于50%。

12)緊急啟閉按鈕:全檢。

13)聲光報警:全檢。

2.4、泡沫滅火系統

1)泡沫噴頭:全檢。

2)泡沫產生器:全檢。

2.5、防火分隔設施

防火門、防火卷簾:小于等于5樘全檢,大于等于5樘抽檢不少于50%,但不少于5樘。

2.6、防排煙設施

1)防排煙設備:風機全檢;防火閥每層抽檢30%,但不少于3只。

2)防排煙窗(包括正壓送風口):全檢。

2.7、火災事故廣播、消防通訊、消防電梯和消防控制室

1)電話插孔:按每層抽檢,不少于50%。

2)與設備間通話:全檢。

3)消防廣播:按每層抽檢,不少于50%。

d)聲光警報器:全檢。

2.8、火災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設施

應急燈和疏散指示燈按層抽檢,各不少于50%。

篇2:學校基建處消防設施及器材管理規定

學校基建處消防設施、器材管理規定

1、能夠掛放的滅火器材,一定要符合規定要求,從頂部至地面距離不得超過1.5米。

2、對于不能掛放的滅火器材,應裝在器材箱內擺放,如因資金較為困難,不能解決器材箱時,也可制作鐵架、木箱并添刷紅漆擺放。

滅火器材的設置位置與所防護物品的距離,手提式滅火器不得大于20米,手推式滅火器不得大于40米。

3、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必須指定專人并掛牌管理,不能有積塵、銹蝕、損壞等現象,確保消防器材完整好用。

4、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屬于特種裝備,嚴禁挪作他用。

篇3:化工企業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公司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根據有關消防法規,制定本規定。

二、建筑自動消防設施(二氧化碳、干粉等固定滅火系統、自動報警系統等)的維護管理:

1、建筑自動消防設施投入運行后,公司應及時選擇維修保養公司,與之簽訂維修保養合同,對系統進行定期的維修保養。

2、應將建筑自動消防設施列入防火檢查、巡查的內容。

3、負責運行和維護的部門每日應對建筑自動消防設施進行巡查,同時做好記錄。

4、消防歸口管理部門應定期對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的各項功能進行檢查試驗,并填寫記錄。

5、點型感溫、感煙探測器投入運行二年后,應每隔三年對探測器進行清洗。

三、小型滅火器材(主要指滅火器、消火栓、消防桶、消防斧、消防锨等器材)的維護管理:

1、嚴禁購置不符合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滅火器材。對購置的器材應建立詳細的器材臺帳,并報歸口部門備案。

2、消防工作歸口職能部門根據有關消防規范要求對滅火器材進行合理布置,并登記造冊。

3、各部門應指定專人管理轄區內的滅火器材,滅火器材管理應做到“三定”(定位、定人、定責)。

4、各部門滅火器材管理人每周檢查一次滅火器材的數量和定位情況,每月檢查一次滅火器壓力表指針是否在正常區域。在寒冷、炎熱、潮濕季節,要對消火栓、滅火器采取防凍、防曬、防潮措施。

5、消防工作歸口職能部門每半年對所有的小型滅火器材進行一次檢查,對缺少的滅火器材進行補充,對銹蝕嚴重、壓力不足、干粉結塊的滅火器送具備法定資質的滅火器維修廠家進行維修。

6、因管理不善,造成滅火器材丟失、損壞的,管理人應賠償損失,并根據情況對聯責部門進行經濟考核。

7、因撲救本公司或友鄰公司火災而使用了滅火器,有關部門應及時報告消防工作歸口職能部門,補充滅火器材。

浙江巨化錦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