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檢修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做到先安全后生產,不安全不生產。
第二條按規定參加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取得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
第三條積極參加有關技術培訓和安全活動,刻苦鉆研業務,熟練掌握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本工程崗位的要求,不斷提高技術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做到應知應會,按規程正規操作。
第四條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進入崗位前應穿戴好,上班前和工作中不準喝酒。
第五條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定期定時檢查、維護、保養所用設備,保證安全運行;不得隨意動用他人的設備、工具;各總安全裝置、檢測儀表,警戒標志,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拆除、改動。
第六條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并保護現場,同時報告有關部門。
第七條工作時隨時觀察設備、儀表及安全保護裝置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如有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工作場所嚴禁煙火。
第八條檢修中,對在通過維護檢修交直電動機等電氣設備以滿足發電系統運行工況要求的過程時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集中精力,正規操作。
第九條檢修中,對在安裝照明及低壓動力線路,電動機及其控制設備,配電所低壓饋電并等設施,保證各項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的過程時,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集中精力,正規操作。
第十條檢修中,對在通過檢修、改裝、調試斷路器,隔離開關,變壓器及互感器附件等變電設備,使其達到質量標準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集中精力,正規操作,作業場所嚴禁煙火。
第十一條檢修中,對在通過安裝修理、調試和檢定電測儀表及其檢定裝置,保證儀表質量和被測值準確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集中精力,正規操作。
第十二條檢修中,對在通過檢測各種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電氣特性及參數,診斷設備是否滿足運行要求的過程時,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集中精力,正規操作。
第十三條工作完畢后,將本崗位周圍衛生整理好,清除雜物和火災隱患,經檢查無誤后,方可離開現場。
第十四條在試驗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時,嚴格按相應安全技術措施操作。按規定填好各種記錄。
第十五條拒絕任何人員的違章指揮。
篇2:電氣安裝檢修工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指令、規定和要求。做好電氣設備的安裝、檢修工作,對所分管的電氣設備的合理安全運行負責。
二、認真做好電氣設備的檢修、安裝工作,嚴格按規程施工,保證質量,保證臺臺設備符合完好標準。
三、自覺管好、維護好分管設備和供電線路,做到設備安裝使用二臺成片、三臺成線,電纜吊掛符合電纜管理規定。
四、承包范圍內的電氣設備完好率達到90%以上,小型電氣合格率達95%以上,消滅失爆。
五、井下供電做到“三無”、“四有”、“二齊”、“三全”、“三堅持”。
六、加強采掘電氣設備管理,做到安裝拆除,有記載,維護、運行有記錄,供電線路、設備有圖表,三大保護有資料、記錄,合理準確。
七、定期檢查、校驗、測定有關技術數據,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杜絕“三違”。
八、重大檢修、安裝工程必須有專項設計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經審批、傳達后方可工作。
九、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堅持增產節約、降低材料、電力消耗,認真做好拆除、回收、修舊利廢工作。
十、杜絕“三違”。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提高自我保安能力和業務水平,消滅重大電氣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電氣檢修工
保運工區電氣檢修工是本崗位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負責本崗位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職責如下:
一、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
1.熟知并履行本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遵守規程、措施、規章制度
2.嚴格執行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操作規程。
3.遵守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
三、參加安全生產學習培訓,持證上崗
4.參加崗位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5.參加單位組織的周安全學習例會,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
四、落實現場安全確認,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6.愛護安全生產設備、設施。
7.杜絕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8.正規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參加礦組織的健康檢查。
9.作業前必須對各項安全生產準備工作進行安全確認。
10.負責所轄范圍內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設備狀態完好。
11.負責設備檢修前對周圍環境安全檢查,確保無隱患后方可作業。
12.在設備檢修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停止作業,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五、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13.參加礦組織實施的綜合應急演練或專項應急演練。
14.參加職工自救、互救和現場急救知識的普及教育,熟悉工作場所的避災路線。
六、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15.發生事故和災害時,及時如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