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電纜安全管理制度

井下電纜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2087

1.動力電纜由機電科統一管理,設電纜管理組對井下電纜實行專職、專業管理,指定供電副科長、1~2名供電技術員負責井下電纜發放、審批工作。

2.井下各采掘頭、面必須有供電設計,采掘工區以此向機電科提報電纜領用單據;臨時線路必須由供電工程師批準。

3.機電科電纜管理組負責電纜領、發、修補、驗收、壓號及帳、卡、圖牌板的管理,并統計消耗情況,提出電纜增補計劃,器材科進貨,電纜管理組領取。

4.新電纜和檢修好的電纜,兩頭必須壓號,標明電纜長度、規格、編號,使用中的電纜嚴禁截斷,如有特殊情況必須經分管科長及技術員的批準。

5.閑置電纜及更換后的破舊電纜,由使用單位于七日內回收上井,及時交電纜管理組。

6.采煤工作面的電纜應依安裝后移交的電纜數量隨回采進展,逐步回收上井,更換電纜必須以舊換新,新電纜下井后,舊電纜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交還。

7.凡由電纜組發出的電纜,必須經過試驗并符合規定要求,依試驗記錄開出“下井合格證”,無證下井,井口把鉤工必須禁止入井。

8.井下電纜的敷設、吊掛,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機電質量標準化的要求,采掘頭、面十五米內的電纜必須有保護措施(不能吊掛部分)。

9.壘砌穿有電纜的風墻時,施工單位必須給電纜留出孔洞,再由電纜分管單位加裝鐵管護套并封墻。

10.巷道施工改棚、透窩點附近2米的電纜必須制定安全保護措施,經礦機電副總批準后實施。

11.電纜變更使用單位或新安裝頭、面轉入生產,移交單位將設施修整完好,由礦組織交接雙方和電纜管理組到現場清點數量,辦理轉帳手續。

篇2:電纜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加強我礦電纜管理,充分挖掘物資潛力,不斷提高我礦現有電纜利用率,減少庫存,降低消耗,特制定本辦法:

一、電纜檢驗制度

1、電纜入庫前,必須檢驗電纜是否阻燃,并詳細填寫好記錄。

2、檢查電纜護套是否完整。

3、檢查電纜每條兩端號碼是否存在。

4、檢查電纜有無斷線或損傷。

5、定期搖測電纜絕緣等。

二、電纜使用管理制度

1、每條線路必須要有包機人,包機牌。

2、每條電纜要專門設移動卡,注明規格,長度,截面等。

3、電纜要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吊掛整齊,間距合理,吊掛要用專門制作的電纜勾子吊掛,不得用其它代替,如有落地埋壓現象,應立即處理。

4、電纜不得盤圈,拖地,電纜不得有破口,拆線時不得鋸,剁電纜,如果鋸剁電纜要加倍扣罰。

5、電纜線路絕不能有“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現象,發現不合格接頭立即停電處理,否則不準送電運行。

6、電纜冷補工藝,凡屬芯線沒有損壞的可以冷補,芯線損壞的必須更換,70mm2以上電纜接頭不得對接冷補。

篇3:低壓電纜管理制度范本

l、凡是到貨待用6平方毫米以上的電纜,都必須由電纜管理組進行編號,即在每條電纜的兩端,距電纜兩米處的部位進行火燙標記。

2、電纜管理組要建立電纜臺帳及牌圖板,電纜移動卡片,要做到物、帳、卡、板四相符。

3、庫存電纜統一由器材庫負責發放,其他單位一律不予發放。

4、沒有合格證的電纜一律禁止發放。

5、使用單位領用電纜,必須由電氣管理組按負荷審批制度,審批同意后辦理領用手續后方可領用。

6、運行中的電纜如因損壞而需更換,由使用單位重新領取電纜。但事后必須分析、查明原因找出責任者,無故損壞電纜按情節輕重給予單位10~50元的罰款。

7、每一條電纜在入井時都要由電纜管理組填入井證,沒有入井證的電纜一律禁止井下使用。

8、電纜使用結束后,要及時回收,對一次性安裝和撤除的由四監區回收,對使用中更換或增設的電纜由使用單位回收,不及時撤回的視情節輕重給予單位一定的罰款。

9、撤回的電纜,電纜管理組要有專人負責驗收。檢查每條電纜兩端號碼是否存在,電纜護套是否完整,有無斷線或損傷,如電纜遭到嚴重損壞或無故割斷者,必須追究原因,給予責任單位一定的罰款。

10、新領和回收的電纜,都要認真檢查和修理,對電纜絕緣阻值進行搖測,井下使用的電纜敷設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不合格的由電纜管理組下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不按期整改的對責任單位處200-500元的罰款。電纜、水管、風筒嚴禁吊掛在一起,否則給予責任單位200-500元的罰款。

11、對井下使用的電纜,凡發現有超負荷運行電纜發熱的,由電纜管理組或電氣管理組下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不能在期限內及時整改的,視情節對責任單位給予500-1000元的罰款,造成后果的要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