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開關設備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1總則
高壓開關設備對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加強電力系統入網運行高壓開關設備的質量監督管理,確保系統、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特制定本辦法,國家電力公司系統各有關設計、基建、安裝和運行單位均應嚴格遵守。
2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高壓開關設備,即斷路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接觸器、熔斷器、重合器、分段器、高壓開關柜、組合電器以及箱式變電站、防誤操作連鎖裝置和直流電源裝置等。
3產品入網技術審查和試運行評價(鑒定)
3.1審批權限
3.1.1凡12kV和40.5kV電壓等級首次開發和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高壓開關設備,由國家電力公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技術審查和試運行評價(鑒定)。
3.1.2國家電力公司主管部門可視具體情況委托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主持產品的技術審查或試運行評價(鑒定),受委托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不得再向下屬單位委托,審查評價(鑒定)的結果應報國家電力公司。
3.1.3經國家電力公司認可的高壓開關設備制造廠生產的40.5kV及以上電壓等級轉產(購圖紙或專利)新品種,由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負責審查和評價(鑒定)。
3.1.4產品技術審查或試運行評價(鑒定)合格后,由主持單位簽發證書。
3.2技術審查和試運行評價(鑒定)的必備條件
3.2.1產品制造廠應具有高壓開關設備制造資質。
3.2.2產品型式試驗應符合國家、電力行業和國家電力公司相關標準的規定以及系統運行工況的要求,對于標準中的協商試驗項目,制造廠應在型式試驗前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開關研究所及所在地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高壓開關專責人協商確定。
3.2.3為確保產品型式試驗的嚴肅性和公正性,高壓開關設備的型式試驗必須在國家認可的質檢中心或試驗站,(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西高所、沈高廠虎石臺試驗站、華通廠強電流試驗站)進行,其中沈高廠虎石臺試驗站、華通廠強電流試驗站在對本廠產品進行型式試驗時,應有其他具備資質的質檢中心或試驗站及當地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指派的代表參加。
3.2.4產品具備技術審查或試運行評價(鑒定)條件后,制造廠可向當地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提出申請,按審批權限組織審查或評價(鑒定)。由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負責審查或評價(鑒定)的產品通過后,應將技術資料送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開關研究所備案。需申報國家電力公司審查評價(鑒定)的產品,經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預審同意后,將意見及技術資料送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開關研究所進行審查,審查后提出書面意見報國家電力公司。
3.3技術審查和試運行評價(鑒定)的主要內容
3.3.1技術審查(鑒定)的主要內容如下:
生產技術的來源、計劃任務書、技術條件、試驗大綱、型式試驗報告、試制總結、標準化審查、技術經濟分析、安裝使用說明書、主要件主要項檢查表、備品配件及易損件清單、全套圖紙及明細表、工廠鑒定書和樣機出廠試驗數據等。
3.3.2試運行評價(鑒定)的主要內容如下:
進行批量生產所必備的條件(廠房、設備、工藝、工裝)、技術力量構成、質量保證體系、檢測手段、工藝驗證綜合報告、批試總結、型式試驗報告、技術審查遺留問題的處理情況、工業試運行報告(包括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工廠批試鑒定書和產品抽試情況等。
4工業試運行
4.1按規定程序通過技術審查(鑒定)的產品方可安排在電網適當地點進行試運行考核。
4.2產品在電網中的試運行按“3.1審批權限”分級管理,分別由國家電力公司會同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或電力集團公司、省電力公司會同供電企業、發電廠協商安排,并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批。未經審批,各供電企業、發電廠不得自行受理試運行。
4.3試運行地點確定后,制造廠應與試行單位簽定“產品試運行協議”,協議應報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超高壓產品試運行協議應報國家電力公司。
協議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制造廠方: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安全技術說明、備品備件和專用工具,負責試運行產品的安裝、調試和試運行期間設備缺陷的處理及技術改進,支付合理的試運行費用,負責賠償在試運行期間因產品問題而造成的直接損失等。
試運行方:協助制造廠進行試運行產品的現場安裝和調試,協助進行缺陷處理和技術改進工作,負責制造廠提出的各種運行數據的測試記錄和分析工作,負責申報產品試運行所需的批準手續和安全考核事宜,提供經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主管部門審批的試運行總結報告。
4.4新產品掛網試運行的考核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試運行的產品數量一般不超過8臺。
4.5產品試運行期滿后,試運行單位應向其主管部門報告產品的試運行情況及改進意見,并提出試運行總結報告,做好終止試運行的準備。試運行工作結束前,協議雙方應根據產品的試運行情況和實際需要,商定試運行產品的處理方式和費用等事項。在解決了技術審查(鑒定)所遺留的問題,產品改進得到充分考核后,可結束試運行。由試運行單位的主管部門協同制造廠,向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申報試運行評價(鑒定)。
5電網現場試驗
5.1高壓開關設備需進行電網現場試驗時,由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審批,并組織安排。
5.2進行電網現場試驗必須采取安全措施,保證電力系統和設備的安全,盡量減小對系統正常發、供電的影響,被試產品進行電網現場試驗之前,應盡可能在試驗站已有條件下進行相應的試驗考核。
5.3承辦電網現場試驗的單位可根據試驗規模的大小和對電力系統影響的程度,與被試方協商確定試驗費用。
6高壓開關設備的選型原則
6.1各電力設計、物資、基建和運行單位選用國內(包括中外合資)制造產品必須通過國家電力公司或其委托單位的技術審查或試運行評價(鑒定)。高壓開關設備必須是經國家電力公司認可的產品,產品及配套件和主要元件應與通過型式試驗的產品及配套件、元件結構性能相同,各發、供電單位不得裝用不具備以上條件的產品及配套件、元件,否則造成事故時將追究有關人員及領導的責任。
6.2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進行高壓開關設備的設計選型時,應有高壓開關專責(職)人參加。
6.3高壓開關設備的選型應根據電網運行工況、產品性能和運行業績,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后確定。高壓斷路器的額定短路開斷電流至少應考慮滿足十年內電網發展的需要。
6.4城市電網、發電廠和變電所,宜選用無油化產品。7.2~40.5kV電壓等級宜選用真空斷路器,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宜選用SF6電器,選用SF6開關設備應配備必要的氣體檢測和處理設備。
6.5由于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投運使電網短路電流增加時,運行部門應按電網發展規劃的最大運行方式,核對開關設備的額定短路開斷電流能否滿足要求,如不能滿足要求應及早向規劃、基建部門提出更換。
7產品質量監督管理
7.1新產品(包括新設計和改型產品)和完善改進后的產品,未按本辦法通過技術審查和試運行評價(鑒定)前,一律不得訂購、安裝、驗收和投運,否則運行部門有權拒絕使用。
7.2加強對高壓開關設備的產品質量監督,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流入電力系統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前提條件,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及各級高壓開關專責(職)人應將此項工作列入工作計劃。凡訂貨批量較大或126kV及以上電壓等級產品,均應進廠驗收。驗收應包括對工廠生產過程、零部件質量、產品出廠性能的全過程監督。為確保基建安裝質量,運行部門人員應提前進入安裝現場,協助安裝單位把好安裝質量關,在安裝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必須徹底處理,不留隱患。設備交接驗收工作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進行,不符合要求運行單位不得驗收和投運。
7.3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應在使用上把好關,選用經國家電力公司認可的制造廠按照本辦法通過技術審查或試運行評價(鑒定)生產的產品(按鑒定型號、規格)。不得選用采取各種手段橫向整機擴散、轉讓、出售銘牌和入網證書的制造廠生產的產品。各種“分廠”、“聯合體”如非法使用認可廠的銘牌或證書,一經查出,將在國家電力公司范圍內通報,并取消原認可廠的資格。
7.4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高壓開關專責(職)人應及時收集各種產品在安裝、調試、運行、檢修和事故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制造廠,協助制造廠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性能和質量。為了促進制造廠提高產品質量并及時解決事故中的質量問題,對高壓開關設備質量事故和重大質量問題應及時報國家電力公司主管部門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開關研究所。
7.5凡生產高壓開關設備的外商獨資或中外合資企業,產品銷售到國內電力系統,均應接受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對于從國外引進的40.5kV及以下電壓等級高壓開關設備批量整機或批量散件組裝的產品,應在中國有資質的試驗站進行全部型式試驗,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產品應在中國進行必要的試驗驗證,合格后方可入網使用。
7.6為了解各地高壓開關設備制造廠的生產范圍和供貨品種,防止無序生產和未經技術審查或試運行評價(鑒定)的假冒偽劣產品流入系統,各電力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分公司、省電力公司應建立本地區高壓開關設備生產廠及產品品種、型號、規格檔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開關研究所建立全國高壓開關設備生產廠和產品品種、型號、規格檔案,每年發布一次公報,提供可訂貨的廠家、品種和規格的信息,做好服務工作。
8高壓開關設備的更換原則
8.1凡在電網中服役20年以上的高壓開關設備,可根據技術經濟分析的結果給予更換。
8.2當斷路器的實際短路電流開斷能力不能滿足其安裝地點最大運行方式的短路電流要求時,應予更換。
8.3凡國家或電力系統已決定停止、裝用的產品,可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有計劃地淘汰。
8.4運行中的高壓開關設備,因其性能或質量明顯地不適應安裝位置運行工況要求或不能保證運行安全時,應予更換。
9附則
本辦法由國家電力公司批準、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原能源部《高壓開關設備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篇2:汽修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汽車修理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本行業技術要求,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組織修理技工認真學習安全操作教育,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2、按章操作,工藝細致,做到安全、保險,服務周到,操作正確,不違章作業。
3、在作業過程中,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火源,防止倒塌,修理前必須做好安全預防工作,用具定期檢查,由專人負責,專項管理。
4、操作中禁止“蠻干、亂干、湊合”三大不良作風,以便造成人身、設備及車輛的嚴重損傷和破壞。
5、電氣、機械設備及消防設施要定期檢查,定期保養;做到設備齊全、完好、有效,從而提高效率。
6、對于學徒工,師傅要負全面責任,及時教育,隨時指導,做到人人懂安全,個個技術能過關,培養好接班人。
7、保障安全,保證質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篇3: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安全規定
一、目的
為了加強對項目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參與************項目建設的各種作業機動車輛、船舶、機動設備。
二、定義
1、項目:***************項目
2、公司:********************公司
3、HSE:健康、安全和環境
4、PMT:**********************公司項目部
5、車輛:指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可上路行駛的機動車。
6、船舶:指經海事管理機構審核合格,可運輸、施工的船舶。
7、機動設備:僅允許在限定范圍內行駛、作業的機動車,如挖掘機、推土機、起重機等。不能自行移動的升降機也作為本規定所述機動設備,按本規定進行管理。
三、職責
1、公司各部門對職責范圍內的HSE工作負責,HSE部對各部門的HSE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
2、監理機構按公司要求對施工現場和承包商的HSE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3、承包商對工作范圍內的HSE工作負責,應嚴格執行項目HSE要求和相關標準規范,并接受公司和監理機構的監督、管理。
四、對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的一般要求
1、進入項目現場的車輛/機動設備須狀況完好、證照齊全、車容整潔。如:
(1)制動器、喇叭、刮水器、后視鏡和燈光裝置等必須齊全有效;在行駛途中,如制動器、轉向器、喇叭、燈光或雨雪天雨刮器發生故障,應停車,并在醒目處設置“注意危險”標志后進行修復;
(2)車輛的座椅須固定結實,應安裝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座椅安全帶和緊固裝置。
2、進入項目現場的船舶必須經船舶檢驗部門檢驗、海事管理機構審核合格,船況完好、證照齊全、船容整潔。
3、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臺的海上拖帶,須經船舶檢驗部門拖航檢驗,并報主管部門核準。
4、車輛/機動設備的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應粘貼在駕駛室前窗右上角。
5、車輛、船舶駕駛室前擋風玻璃范圍內不準擺、掛或張貼影響操作、妨礙視線的物品;車身、船身噴涂、粘貼標識及車身廣告不得影響安全駕駛。
6、大巴、中巴車駕駛室兩側噴涂核載人數;重型、中型載貨汽車駕駛室兩側噴涂駕駛室核定人數及核定載重量。
7、危險貨物運輸、停泊、作業必須遵守國家危險貨物管理和運輸的相關規定;車輛、船舶應當按照政府有關規定噴涂相關標識并配備相應的防護、消防器材。
8、車輛/機動設備號牌應當懸掛在車前、車后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掛車的車身或者車廂后部應當噴涂放大的牌號,字樣應當端正并保持清晰。
9、車輛、船舶載人應符合如下規定:
(1)嚴禁超載,貨車車箱內不準載人;
(2)所載的乘客只有在車輛(船舶)停穩后方可上、下車(船);
(3)所有車輛的乘客應在座位上就座,系掛好安全帶,且不能將頭、肢體伸到車外。
10、貨運車輛、船舶載貨應符合如下規定:
(1)嚴禁超載;不應超高和超寬,特殊情況須經相關部門批準,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當車輛、船舶在行進時,所載的貨物應加固,不能靠人員扶著;翻斗車應封閉良好,不得漏土。
11、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的噪聲、廢物和廢氣排放,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12、船舶均應配有足夠的通訊設備,與過往船舶及監督站(艇)保持聯系暢通,發現情況及時聯系協調。
13、船舶須配備足夠的救生圈、救生衣,并置掛在作業現場,做到可以隨時取用。
14、機動設備必須正確使用,禁止將挖掘機、裝載機做為吊車使用,進行吊裝、吊運作業等。
15、農用車、摩托車、自行車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五、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現場通行證
1、凡進入項目現場的機動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均須辦理現場通行證,憑證出入。
2、通行證分為正式通行證和臨時通行證。正式通行證應張貼在駕駛室左后側車窗上;臨時通行證擺放在駕駛室內顯眼處。
3、正式通行證每季度換證并使用不同的顏色,有效期最長為3個月。
01月01日--03月31日?紅色
04月01日--06月30日?藍色
07月01日--09月30日?黃色
10月01日--12月31日?綠色
4、正式通行證的辦理所需相關資料包括:
(1)車輛
l?保險證明書
l?年檢合格證
l?特種設備檢驗報告和安全合格標識(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機等)
l?有效的車輛行駛證復印件
l?有效的駕駛證/操作證復印件
l?其他
(2)船舶
l?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國籍證書復印件
l?船舶檢驗證書復印件
l?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復印件
l?船員適任證書復印件
l?船舶適航證書復印件
l?船舶噸位證書復印件
l?船舶載重線證書復印件
l?船舶無線電安全證書復印件
l?船舶安全證書復印件
l?防止油污染證書復印件
l?施工許可證書
l?船舶保險單
l?其他
5、臨時通行證:
收貨或接待單位應確保送貨或來訪車輛遵守項目現場的各管理規定,并對送貨或來訪車輛及人員違章及安全負責。故收貨或接待單位應在送貨或來訪車輛入場前,對該相關人員進行簡單的入場培訓。
6、下列任何一項證明資料如有偽造,車輛和駕駛員將永遠不允許進入項目現場:
l?駕駛證
l?行駛證
l?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工程機械)
l?特種設備檢驗報告和安全合格標識。
六、車輛/機動設備通行證分類及編號
1、為便于車輛/機動設備管理,將承包商進場車輛/機動設備分為以下四類:
l?交通車輛類:(指小車、面包車、中巴車、大巴車等);
l?運輸車輛類:(指皮卡、輕型貨車、泥頭車、平板車等);
l?特種車輛類:(指流動式起重機械、履帶式起重機械及工程機械等);
l?其它機具類:(指蹦蹦車)。
2、車輛/機動設備現場通行證編號由項目的拼音縮寫、車輛/機動設備類型、順序號構成(如ALPK-T(V/C/O)-0001表示在項目工作、編號為0001號的卡車;另外C代表起重車輛或機動設備、V代表一般車輛、O代表其他機動設備)。
ALPK-C-V(T/C/O)-0001??
?車輛、機動設備編號?(從0001開始)?
?其它機具類(英文“其它”的首字母縮寫)?
?起重車輛/機動設備類(英文“吊車”的首字母縮寫)?
卡車類(英文“卡車”的首字母縮寫)?
?一般車輛類(英文“車輛”的首字母縮寫)?
?承包商標識符(承包商英文或拼音縮寫)?
?項目標識符(奧林匹克項目拼音縮寫)?
七、車輛、船舶、機動設備保養
1、日常車輛檢查
(1)操作員每日在使用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前,應進行檢查。若發現不良狀況,應在隨車(船)記錄本上記錄,及時將不良狀況報告機動設備管理人員,并及時處理。
(2)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出現故障或不良狀況,應及時排除,否則嚴禁使用。
2、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維護
(1)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維護必須按有關規定或制造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2)只有資質合格人員才能對車輛、船舶、機動設備進行維修并做好記錄。
八、車輛駕駛員、船舶人員管理
1、所有車輛或船舶駕駛員,必須經政府相關部門考試合格、獲得駕駛證,且有一年以上駕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操作證。嚴禁無證駕駛或作業。
2、承包商須定期對其車輛、船舶、機動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3、所駕駛的車(船舶)型必須與駕駛證準駕車(船舶)型相符。
4、駕駛人員患有妨礙安全行車(船舶)的疾病或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
5、不準赤腳、穿拖鞋、戴耳機或酒后駕駛車輛(船舶);嚴禁在駕駛途中接、打電話。
6、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應系好安全帶,行駛前應提醒和監督乘坐人員系好安全帶。
7、嚴禁駕駛裝載違規的車輛、船舶。
8、嚴禁超速行駛。駕駛員除了應遵守交通法規外,還必須遵守項目現場限速規定。
9、在現場內,車輛要按規定路線行駛,不準亂停、亂放;占路施工應提前2天填報《公共區域/道路占用申請單》(詳見業主管理規定《現場交通道路管理規定》)并獲批準。駕駛員不在時,車輛應熄火,并將車輛置于停車制動狀態。
10、在施工現場,如駕駛員或乘坐人員沒有穿戴正確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不得離開駕駛室或車廂。
11、進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服從公司的管理,接受必要的安全、交通檢查。
12、船舶應當按照標準配備船員;并指定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安全與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按國家相關規定,配備掌握避碰、信號、通信、消防、救生及安全與防污染管理等專業技能的人員。
九、船舶施工管理
1、船舶及海上施工單位應制定專人按時收聽氣象預報,發現有惡劣氣候及早做好避風工作,確保船舶安全。禁止在氣候、風浪比較惡劣的條件下航行、作業。
2、除經主管機關特別許可外,禁止船舶進入或穿越禁航區。
3、在沿海水域進行水上水下施工以及劃定相應的安全作業區,必須報經主管機關核準公告。施工單位不得擅自擴大安全作業區的范圍。
4、船舶按沿海港口信號規定懸掛作業信號。在作業期間應派專人在首、尾部值班,用旗幟指揮,示意過往船通過方向或遠離本船。
5、船舶每天作業結束后,應選擇安全、無礙他船航行的地點靠泊。
6、嚴禁破壞助航標志和導航設施。若發現相關助航標志或導航設施損壞,應當立即向主管機關報告。
7、海上施工作業完成后,都不得遺留有礙航行和作業安全的隱患。在未妥善處理前,承包商必須負責設置規定的標志,并將礙航物的名稱、形狀、尺寸、位置和深度準確地報告主管機關。
十、事故處理
1、車輛在現場內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現場目擊人應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上報,該單位負責人應按《HSE事故管理程序》及有關規定向監理機構、公司、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報告,講明事故發生的地點、車輛牌號、損失情況,特別要講明有無人員傷亡情況。
2、事故管理按照公司《HSE事故管理規定》及有關規定執行。
3、船舶、設施遇難時,除發出呼救信號外,還應當以最迅速的方式將出事時間、地點、受損情況、救助要求以及發生事故的原因,向主管機關、本單位、公司PMT及HSE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