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臨時用電用氣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明確公司生產區域臨時用電和電氣檢修作業的安全要求及《臨時用電許可證》、《電氣檢修工作票》的管理。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生產區域內的臨時用電和電氣檢修作業安全管理。
3職責
3.1生產部負責臨時用電和電氣檢修作業歸口管理以及外部施工單位臨時用電的審批工作。
3.2安質環部負責公司臨時用電和電氣檢修作業的現場安全監督。
3.3電器部門負責其管轄范圍內的內部臨時用電和電氣檢修的安裝、停送電、拆除工作。
3.4施工單位負責臨時用電的安全確認和電氣設備的現場運行、設備維護、安全監護和管理。
4臨時用電安全作業要求
4.1有自備電源的施工和檢修隊伍,自備電源不得接入公用電網。
4.2安裝臨時用電線路的電氣作業人員,應持有電工作業證。
4.3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應按供電電壓等級和容量正確使用,所用的電氣元件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要求,臨時用電電源施工、安裝應嚴格執行電氣施工安裝規范,并接地良好。
a.在防爆場所使用的臨時電源,電氣元件和線路應達到相應的防爆等級要求,并采取相應的防爆安全措施。
b.臨時用電線路及設備的絕緣應良好。
c.臨時用電架空線應采用絕緣銅芯線。架空線最大弧垂與地面距離,在施工現場不低于2.5m,穿越機動車道不低于5m。架空線應架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和腳手架上。臨時用電的單相和動力線路應采用五線制。
d.對需埋地敷設的電纜線線路應設有“走向標志”和“安全標志”。電纜埋地深度不應小于0.7m,穿越公路時應加設防護套管。
e.對現場臨時用電配電盤、箱應有編號,應有防雨措施,盤、箱、門應能牢靠關閉。
f.行燈電壓不應超過36v,在特別潮濕的場所或塔、釜、槽、罐等金屬設備作業裝設的臨時照明行燈電壓不應超過12v。
g.臨時用電設施,應安裝符合規范要求的漏電保護器,移動工具、手持式電動工具應一機一閘一保護。
h.臨時供電部門送電前要對臨時用電線路、電氣元件進行檢查,確認,滿足送電要求后,方可送電。
4.4配送電單位應進行每天兩次的巡回檢查,建立檢查記錄和隱患問題處理通知單,確保臨時供電設施完好。對存在重大隱患和發生威脅安全的緊急情況時,配送電單位有權緊急停電處理。
4.5臨時用電單位應嚴格遵守臨時用電規定,不得變更地點和工作內容,禁止任意增加用電負荷或私自向其他單位轉供電。
5電氣檢修作業安全規定
5.1電氣檢修按《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作業規程》執行。
5.2凡電氣檢修,應辦理電氣檢修工作票。
5.2.1公司區干線的電氣設備檢修和跨部門停電檢修電氣設備,應辦理相應工作票,由生產技術處簽發,經生產部處長或公司值班負責人許可后方可進行作業。
5.2.2分公司內部停電檢修,由檢修電工辦理相應工作票,由分公司級領導簽發。
5.3凡是在導電設備、線路工作(不論高、低壓)必須停電作業,并在電源開關處掛“有人作業,禁止合閘”的標志牌。除負責掛牌人外不準任何人隨意拿掉或送電。
5.4在停電線路工作地段裝接地線前,必須放電、驗電,驗明線路確實無電壓后方可裝接。
5.5線路經過驗明確實無電壓后,應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凡有可能送電、停電線路的分支也要掛接地線。
5.6停電、放電、驗電和檢修作業,必須由作業負責人指派有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人,否則不得進行作業。
5.7禁止帶電檢修作業。必須帶電檢修應經生產技術處負責人批準,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業人員與監護人員應由取得《進網電工作業證》的、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擔任。
5.8外線、桿塔、電纜的檢修,作業前必須全面檢查,確認無患后方可進行作業。
5.8.1變電所出入口處或線路中間某一段有兩條以上線路鄰近平行時,應驗明檢修線路確已停電并掛好接地線,在停電線路的桿塔下作好標志,設專人監護,以防誤登桿塔。
5.8.2對有兩個以上供電點的線路進行檢修時,必須首先確認線路是否有人檢修或配合檢修,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誤送電。
5.8.3對地下直埋電纜或隧道電纜進行檢修時,應切實避免傷及臨近電纜。
5.8.4五級以上大風時,嚴禁在同桿、塔多、回線中進行部分線路停電檢修作業。
5.8.5在立、撤桿、修正桿坑及桿塔上作業,必須認真檢查并防止倒桿和滑梯等事故。接地線拆除后,若認為線路帶電,則嚴禁任何人再登桿塔,并按工作終結辦理匯報手續。
5.8.6在檢修中涉及到相序問題時,檢修后應先調試好相序后再送出,以免事故發生,減少損失。
6《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和《電氣檢修作業工作票》管理
6.1施工負責人持《電工作業操作證》、施工作業單等資料到技術處辦理“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和“電氣檢修作業工作票”。
6.2生產技術處負責人應對作業過程進行風險分析,確定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后簽發“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和“電氣檢修作業工作票”。
6.3施工負責人應向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6.4作業完工后,施工人員應及時通知負責配送電部門停電,拆除臨時用電線路。
6.5“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和“電氣檢修作業工作票”有效期限為一個作業周期。
6.6用電結束后,“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交由配送電執行人注銷。電氣檢修結束后,“電氣檢修作業工作票”交作業單位安全員保存。
6.7“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和“電氣檢修作業工作票”保存期為一年。
篇2:采油廠井站用火用氣用電住人井組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住井點、站庫崗位操作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環保優先、以人為本”的思想。嚴禁在井場、站庫內吸煙或生活區域內亂丟煙頭、垃圾等。
第二條住井點、站庫的生活用火,用火點必須選擇在上風口且遠離生產區域20m以外(SY5225-1994-4.2.1標準)。
第三條天然氣用火必須執行三先三后原則:先通風、后點火;先點火、后開氣;先滅火、后離去。
第四條燒天然氣(煤)的住人井站(點),必須保證有一定的通風措施,爐具密封,煙筒完好,防止發生煤氣、天然氣中毒事故。
第五條員工做飯完畢必須將爐子熄滅,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嚴禁用做飯爐子采暖。
第六條加強對燃氣爐具的檢查,保證氣源管線、爐體(密閉土暖爐)及各道閘閥密閉性完好;井站若使用液化石油氣做飯,燃氣爐具與氣瓶距離不得小于1.5米,液化氣膠管一年更換一次,液化石油氣瓶必須4年監測一次。
第七條住人井站采暖爐發生熄火時,必須關閉氣源截止閥,保證通風15分鐘以上,方可二次點火。
第八條冬季分液包凝析油排放最少2小時一次,排放時先關閉區域內一切明火,人站在上風處進行排放,排放的凝析油要倒入污油池。嚴禁存放凝析油或用凝析油擦洗衣服、設備、設施。
第九條嚴禁使用明火烘烤油罐、油氣管線、分液包。
第十條凡現場使用的油品、乙炔氣、氧氣、清蠟劑等易燃易爆品必須和住人點隔離存放,防止爆炸、中毒等事故發生。乙炔氣瓶、氧氣瓶必須定期經過專業機構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一條住人井(點)接電必須由作業區專業電工按用電規則正規接線,嚴禁亂拉、亂接或使用電爐子。
第十二條凡在油水井站修井、維修等作業的照明用電,必須由施工隊報作業區,由作業區指派專業電工接電;所使用的閘刀、插頭和電源線必須符合安全要求;井場作業用探照燈,必須距井口20m以外(SY5225-1994-4.2.2標準)。
第十三條修井作業時,距井口100m米內不得有明火,井口套氣不準在井口排放,作業單位不得在井場隨意使用明火。
第十四條井場外套管氣火炬必須安裝阻火器,火炬與井口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20米以外),凡在井口進行修井等其他維修作業時,必須熄滅火炬,嚴禁井口放空。
第十五條住人井(點)必須配備足夠、完好的消防設施,并要定期檢查,妥善保管。
第十六條住人井點嚴禁在井口排放套管氣,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第十七條住人井站員工應認真執行2小時巡回檢查制度,發現隱患、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
第十八條罐車進入(站)井場內裝卸油之前必須在距(站)井場20米外戴好防火罩,放下罐車本體接地線。在裝油之前必須給罐車搭好靜電接地線,并將消防器材放于儲油罐(卸油罐)旁上風處。熄滅(站)井場內一切火源,有動火或其它作業的必須停止作業。
第十九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安全用電用氣明火作業審批制度
(一)、組織義務消防隊
1、成立以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為組長,以安全負責人為副組長的消防管理小組其他成員若干人。
2、義務消防隊應當定期進行教育訓練,熟悉掌握防火,滅火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防火檢查和撲救火災。
(二)、防火教育
1、現場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月組織防火檢查。
2、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燥物品,必須嚴格防火措施,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
3、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易燃易燥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火符合防火規定。
4、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未經保衛部門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
二、安全用電制度
1、在建工程與高壓線路的水平距離不少于10米,施工現場機動車道與高壓線路的垂直距離不少于7米。
2、開關、配電箱應有漏電保護門、鎖及防雨設施,電箱進出線,電源開關,保險裝置要符合要求,老化破皮不合要求的電線不許使用。線路必須架設在絕緣材料上。
3、新工地的用電線路設計、安裝必須經有關技術人員審定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4、電器和機械設備必須有接零接地和防雷設施。
5、電工、機械工必須持證上崗。
名城港灣三區項目部
20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