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細則

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細則

2024-07-10 閱讀 5120

一、安全工器具管理職能

第一條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編制公司安全工器具的購置計劃、生產廠家的審查(包括生產廠家的資質審查、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部級檢驗報告、集團公司《安全工器具入網許可證》)工作;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對安全工器具進行質量認定和在集團公司招標入圍廠家中選擇供貨廠家;負責對公司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試驗情況進行檢查;

第二條公司各級安全網及安全監督負責人、安全員是本單位、班、站安全工器具的歸口管理部門和兼職專責人。

第三條公司所屬各單位負責制定、申報本單位安全工器具的訂購、配置計劃;組織、監督檢查本單位安全工器具的定期試驗、保管、使用等工作;督促本單位各班、站、所開展安全工器具的培訓工作,每季度對本單位生產場所在用的安全工器具進行一次抽查;各生產班組、站所建立本班組、站所的安全工器具臺帳,每月對配發給的安全工器具進行全面檢查,并對公司、單位、站所班組等檢查做好記錄,對本班站所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確保工作人員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凡屬個人保管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在每次使用前由使用人做全面檢查。

第四條公司所屬各單位每季度要向公司安全監察部匯報各單位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情況,對有問題的安全工器具提出更換申請。

二、費用來源及管理

第五條購置安全工器具的費用,每年在公司安全生產費中單獨安排,由公司安全監察部根據實際統一計劃,經公司領導審批后使用。

第六條公司所屬各單位的安全工器具購置費要專款專用,由安全監察部監督執行。

第七條根據公司要求各單位需將本單位下一年安全工器具購置計劃一式二份報公司安全監察部。

三、安全工器具的購置、領用

第八條公司采購的安全工器具,必須經過國家檢驗部門認可,符合國家或專業標準,并有安全許可證和附有檢驗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制造廠名、絕緣等級等資料。嚴禁購置不合格產品。購置采購安全工器具必須簽訂采購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確生產廠家的責任。

1.廠家必須對所提供的安全工器具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

2.負責對用戶做好其產品的售后服務以及使用、維修、培訓工作。

3.負責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及時、無償更換或退貨。

第九條新購置的安全警示標志具采用三級驗收負責制,嚴格履行逐級驗收手續。

1.新購置的安全警示標志,由安全監察部組織驗收,負責把好規格、數量、質量關,參與驗收的各方均在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2.公司所屬各單位(部門)根據外觀檢查,認真審核規格、數量、合格證等,各項資料齊備方可驗收入庫,并在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3.基層站所必須依照要求對領用的安全警示標志逐一進行驗收,不合格者不得入庫。

四、安全工器具最低定額的編制

第十條安全工器具最低定額的編制:

1.變電站、保線站、供電所按配備參考表(見附錄1、2、3)。

2.其他使用安全工器具的班、站,必須制定出本班、站的安全工器具最低定額,報主管領導審核批準,批準后的定額報公司安全監察部一份,由生產單位和班、站各存檔一份。

第十一條安全工器具最低定額的數量確定原則:能滿足本班、站實際工作,能按規程要求滿足工作前安全措施一次性做完的原則為準。但對易損的安全工器具,應有適量的儲備,以備損壞后不影響正常工作。

五、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和試驗

第十二條各生產單位(部門)主管生產領導對本單位安全工器具管理負領導責任,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本單位(部門)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各生產單位(部門)的安全監察部(安全員)要搞好日常管理、檢查工作。

第十三條各種安全工器具均應嚴格按照《國家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規定的試驗周期進行試驗,嚴禁現場使用超過規程規定的試驗周期的安全工器具。試驗后的安全工器具應有安全工器具試驗卡片,并將試驗日期和被試品編號一起填入記錄簿內。

第十四條各種安全工器具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相應的檢驗,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五條檢驗單位必須給使用單位出具檢驗后的安全工器具試驗報告、合格證。未經檢驗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嚴禁流入生產場所。

第十六條各生產班、站、所必須建立安全工器具臺帳,要作到帳、卡、物相符。安全工器具的擺放要做到整齊、有序。每件安全工器具要有編號,絕緣桿、驗電器還應標明電壓等級和節數。存放地點亦要有編號,要作到對號保管。安全工器具在交接班時和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發現有損壞的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報本單位安全監察部(安全員)及時更換。各種安全工器具試驗后,必須在適當的位置貼上統一的試驗合格標簽。

第十七條經常外出攜帶的易損安全工器具,應有保護外套,以防損壞。

第十八條安全工器具如有損壞或試驗不合格者,應及時修理或更換,所有不合格需更換的安全工器具要如數交本單位安全監察部銷毀,任何班、站、所及個人無權私自銷毀安全工器具。不合格的工器具嚴禁與合格的工器具混放在一起。

第十九條臨時接地線的數量要滿足本班、站需要,并做到存放有序,存放地點和地線本身均應有編號,并標明使用電壓等級,做到存放地點和地線本身編號相對應。導線應無斷股,卡子應無損壞松動,連接部分要使用線鼻子或機械壓接。

第二十條各種標示牌的規格符合規格要求,并要做到種類齊全、存放有序。臨時用的圍網,一律加裝標示牌。安全帽、安全帶完好,數量滿足工作需要。

第二十一條線路運行單位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高空帶、腳扣等安全工器具屬個人保管,必須定期按規程的要求進行檢查、試驗。

六、安全工器具的報廢

第二十二條各生產單位,各班站所應隨時掌握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情況,并根據安全工器具出廠規定以及安全管理要求,隨時淘汰和報廢不合格安全工器具。

第二十五條公司所屬所有安全工器具的報廢由各班、站、所提交報廢計劃,由本單位安全監察部對上報的安全工器具報廢計劃認真審核,分類登記后統一集中銷毀。任何班、站、所及個人無權自行報廢各種安全工器具。

七、安全工器具的考核

第二十六條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視情節罰單位行政正職、分管副職、班、站長各500-1000元;

1.安全工器具未按規定編號,注明電壓等級和節數者;安全工器具的擺放不混亂者。

2.安全工器具未建立臺帳,帳、卡、物不相符者;未建立領取記錄表并執行者。

3.安全工器具未按要求定期試驗者。

4.不合格報廢的安全工器具與合格安全工器具混合保存者。

5.未經檢驗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嚴禁流入生產場所者。

6.私自將安全工器具借給外單位使用者。

第二十七條凡發生丟失安全工器具現象的,罰單位行政正職、分管副職、班、站長各600--2000元。

八、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第二十九條本制度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以上級規定為準。

第三十條本制度解釋權屬安全監察部。

篇2:工器具設備安全防護用具管理規定

1.目的

保證施工工器具、設備狀態良好、無缺陷,防止設備事故發生;保證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安全可靠。

2.施工機具的管理

2.1安裝人員在施工中,應按施工規定選用機具,并利用施工間隙對所用機具進行檢查、保養。

2.2指定專人負責機具的維修工作,以保證各種機具出于良好狀態。

3.工器具、設備的日常檢查

3.1對起重工器具、設備,如吊車、吊裝帶、手板葫蘆、鋼絲繩等必須在每天使用前進行外觀檢查。

3.2板手、梯子、手持電動工器具等,每日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

3.3個人用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工器具,如:安全帶、安全繩、安全帽、高處作業工具包等,每日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

4、安全防護用具管理

4.1安全防護用具應統一采購,統一發放,統一管理。

4.2腳手架、安全防護網應經常檢查加固。

篇3:電力施工機械工器具安全制度

1目的和適用范圍

我公司是電力建設的施工企業,施工機械、工器具的安全對對于生產任務的完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施工機械、工器具也是完成生產任務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滿足電力建設施工發展的需要。為了把好機械、工器具的購買維修使用關,確保施工中的安全。

2機械、工器具的種類:

2.1.1施工車輛(不包括汽車、吊車)牽引、張力等車輛。

2.1.2起重工具:主要是指的轉換、傳遞用的工具。

2.1.3汽、柴油、電動工具:主要是指以汽、柴油、電能為能源的施工機具。

2.1.4高空工具:主要指高空作業施工的支持與防護工具。

2.1.5專用安全工具或設備,重要的勞動保護用品。

2.1.6絕緣工具。

3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和依據

3.1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必須是經過領導同意,按計劃進行。

3.2生產廠家必須是國有企業或知名度較高的、信譽較好的廠家。

3.3廠家必須提供國家對產品鑒定的報告書、生產許可證、還有使用說明書,以及產品的各種技術標準。

3.4所購大型機械生產廠家應有一支及時的售后服務隊伍。

4機械、工器具驗收和試驗:

4.1書檢查銘牌與外形尺寸應相符。

4.2外觀檢查:逐個逐件目視過關檢查。

4.3壽命與可靠性檢查:檢查易損部位、保安裝置等。

5性能試驗檢查、抽樣比例與重點檢查項目檢查項目:

5.1施工車輛:牽引設備都應進行額定負荷、啟動、剎車試驗,必要時進行循環試驗。

5.2起重工具:抽樣4-8%,分別做100%、125%額定符合條件下的工作試驗檢查及外型尺寸有無變形或其他異?,F象。

5.3汽、柴油、電動工具:抽樣3-6%進行額定荷載試驗,多次啟動停止,檢查是否超溫及使用可靠性。

5.4高空工具:應進行額定荷重試驗,檢查薄弱環節與使用壽命。

6所有的試驗都應按規定的周期進行,有安監人員參加,并做好記錄。

7大型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要要經必要的培訓工作,使用后應加強機具的管理維修。使用時出現的問題,各隊也應及時向公司安全保衛處、技術質量處報告,以便及時研究處理。保證人身、設備安全及工程進度。

8機械工器具的使用和保養:

8.1各處的機械、工器具管理部門對機械、工器具的安全負全責,對所發放的工具必須保證100%的完好率,否則不能發放。發放前應使用發放記錄,退回后應及時修理與保養。

8.2各項目部、班組在領用工器具時,除填寫領用記錄外,還應認真對工器具的外觀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每日工作前還應對所使用工器具進行外觀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8.3各項目部、對、班組內自己的工器具,除了每天外觀檢查外,還應每月一次對所使用的工器具進行一次檢查和維護。保證所使用工器具處在一個合格的狀態。同時應建立維修記錄。

8.4凡因機械、工器具在使用范圍內出現各種不安全現象,都要追究發放、維修人員的責任。

8.5所用機械工機具的周期試驗,必須按照規定執行,各處的領導要給予足夠的人力、物力保證,由安監人員監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