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崗位安全責任制:發電部加油管理員

崗位安全責任制:發電部加油管理員

2024-07-10 閱讀 9433

1范圍

1.1本標準規定了**發電有限公司發電部加油管理員在安全工作中應負的責任與要求,檢查與考核。

1.2本標準適用于**發電有限公司發電部加油管理員的崗位安全工作。

2引用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號)20**.06.29

《中國**集團公司系統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辦法》**集團制(2005)41號

《中國**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集團制(2010)17號

《電力企業各級領導人員安全生產職責規定》電安生「1996」640號

《**股份有限公司發電企業主要生產管理崗位安全生產職責》[2006]95號

3安全工作應負的責任與要求

3.1發電部加油管理員在發電部正、副主任領導下,對發電部轉動設備的加油管理的安全工作負責。

3.2每天對所屬設備進行日常保養及檢查工作,查視轉動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是否有異常現象,確保設備安全和正常運行。

3.3正確履行本職工作,對設備的油質進行把關,杜絕不合格的油加入設備,對加油過程中的安全負責。

3.4確保加油品種正確、質量合格、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3.5對設備加油的工作負責,保證油位在規定范圍內。

3.6積極參加部門開展的各項安全活動,不斷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護能力。

3.7參加部門召開的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對設備加油情況提出考核意見和建議。

4檢查與考核

4.1本標準由**發電有限公司安全監察部和發電部主任進行檢查與考核。

4.2本標準與《**發電有限公司經濟責任制》、《**發電有限公司工作標準》、《**發電有限公司安全工作獎懲標準》一并考核。

5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發電部、安全監察部起草

**

篇2:車輛加油卡使用管理規定

為規范本公司車輛用油管理,降低車輛使用成本,提高車輛使用功效,特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所有車輛實行統一油卡加油,實行一車一卡制度,加油站定點在珠海市中南方洲南屏加油站有限公司,加油卡實行專人管理。

二、由綜合管理部統一管理加油卡,綜合管理部負責對所有車輛用油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監督和控制。

三、綜合管理部設專人管理油卡(以下簡稱油卡專管員),首次領取油卡時,應在綜合管理部填寫《油卡信息登記表》進行備案。油卡一經備案,如非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改。如油卡臨時損壞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進行加油時,請油卡專管員及時報綜合管理部進行處理。

四、使用油卡時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彎,專管員須對油卡妥善保管,如有遺失應及時到辦卡油站辦理掛失并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五、車輛需使用油卡時,可直接在油卡專員處進行領取,領取時填寫《油卡領用登記表》,以備綜合管理部及其相關負責人進行檢查和監督。

六、油卡專管員應及時了解車輛油卡的使用情況,信時向綜合管理部申請油卡充值。并于每次充值之前將上一次的使用登記表交綜合管理部進行備案。

七、公司所有車輛禁止現金加油,車輛使用有員在使用前仔細檢查車輛情況,如需加油請攜帶油卡,不得以任何理由用現金加油,如遇特殊情況,須經綜合管理部負責人、并要油卡專管員處進行備案,否則,將不予報銷。

八、加油責任到每車每個人,每輛車配備加油卡只限本車使用。不得轉用或私用,加油完畢后設備會自動打印加油小票,駕駛員必須索要小票,當天加油當天將小票交到綜合管理部前臺辦公處,在小票上寫明加油車號,因加油站系統故障無法打印小票或者是小票丟失時,當日須向綜合管理部說明情況由司機做好加油記錄,并由駕駛員簽字確認。

九、綜合管理部每月將加油小票匯總,并與加油卡網上使用記錄進行核對,如出現核對不一致時,要查詢當日《派車申請表》落實當日駕駛員進行當面核對。如經查實因駕駛員疏忽未能提供加油小票造成信息核對不一致,第一次給予警告,第二次加油費自己承擔,如經查證因駕駛員私自使用加油卡,給予駕駛員兩倍罰款,并警告處理。

篇3:水上加油站(船)安全與防污染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水上加油站(船)供受油作業的安全與防污染管理,保障人命財產安全,防止船舶供受油作業污染長江水域和重大惡性事故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長江海事局管轄水域內從事水上加油作業的加油站(船)以及有關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海事局及其所屬海事管理機構負責本規定的監督實施。

第四條從事供油作業的水上加油站(船)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水上加油站應滿足國家規定的安全與防污染技術的標準,供油船舶、設施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條件,具備有效的技術證書;

(二)配備足夠的持有有效證書和有關專業培訓合格證的人員;

(三)符合消防技術要求,持有消防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

(四)建立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五)配備相應的防污設備和器材,并編制應急預案;

(六)水上加油站應取得《危險貨物港口作業認可證》。

第五條水上加油站的布點應結合轄區實際,滿足有關主管機關的統一規劃。

第六條水上加油站(船)從事供油作業應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并提交下列材料,經審核取得《水上加油站(船)安全作業與防污染備案證明》(格式見附件1)后,方可從事供油作業。

(一)加油站靠泊負荷、前沿水深及周圍水域環境情況的說明(適用固定加油站),加油船技術資料(適用流動加油船);

(二)消防設備清單;

(三)安全防護和防污染設備(器材)清單;

(四)供受油作業操作規程;

(五)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值班制度、防火制度、污染事故應急計劃或預案等);

(六)固定碼頭作加油站的,應按要求建立并提交碼頭安全與防污染管理體系文件。

第七條加油站(船)供受油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作業前,必須檢查管路、閥門及其它相關設備,確保處于良好狀態,堵好甲板排水孔,關閉有關通海閥,對可能溢油的地方,放置集油容器。備妥消防器材,供受油作業周圍杜絕明火作業。供受油作業雙方必須認真檢查并填寫《供、受油作業安全檢查表》(格式見附件2),落實安全與防污染措施。

(二)作業中,要配備有足夠的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應堅守崗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掌握作業進度,控制輸油速率、壓力,防止跑、冒、滴、漏。出現有不安全或污染的情形,應立即停止作業,待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后方可恢復作業。

(三)停止作業時,必須關好相關閥門。收解輸油管時,必須事先用盲板將軟管封好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防止軟管內殘油流(滴)入長江。

第八條在作業中發生安全與污染事故,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擴大,報告海事管理機構并接受調查處理。

第九條受油船舶應將加油作業情況準確記入《油類記錄簿》和《輪機日志》,加油站應將供油情況記載值班記錄簿內。

第十條加油站(船)應按《內河避碰規則(1991)》的要求顯示信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夜間應對照明燈光進行妥善遮蔽,不得影響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

第十一條加油站(船)的避雷設施及防靜電設施應符合國家標準。加油站(船)應設置禁煙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出。

第十二條供、受油船舶靠泊時,應墊軟靠把。供受油作業時,應關閉煙囪帽,帶好火星熄滅器,加油現場作業人員禁止穿尼龍化纖服裝,嚴禁使用非防爆型燈具照明。在加油過程中嚴禁鏟銹、發報、使用雷達、充氣、吸煙及其他影響安全的行為。

第十三條如遇雷電、大風等影響安全作業的惡劣天氣,應立即停止作業。

第十四條港內或港口附近水域流動的加油船舶,除遵守油船的有關管理規定外,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船舶進、出港,可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辦理定期申報手續,定期申報期限不超過一個月。

(二)加油船在固定水域流動銷售期間可辦理短期定期簽證手續,短期定期簽證有效期不超過一個月。

(三)加油船一次性多點配送涉及兩個及以上的海事管理機構管轄范圍時,申請人應向始發港和終點港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分別申請辦理短期定期簽證。

加油船配送作業時,應向作業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第十五條加油站(船)因故停止營運時,應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并留足值班人員,保證停止營運期間加油站(船)的安全。加油站(船)停止營運超過二個月恢復營運時,加油站(船)單位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重新申請備案。

第十六條加油站(船)每季度應當向當地的海事管理機構書面報告供油作業情況,包括供油艘次、供油數量等。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實施。原《長江海事局轄區水上加油站(船)安全管理辦法》(長海船舶[2003]11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