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二氧化碳系統安全管理規定

二氧化碳系統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2195

1目的

進一步明確二氧化碳系統的檢驗、保養要求及二氧焊機進出艙要求,使其規范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范圍內二氧化碳系統的安全管理。

3定義

二氧化碳系統:包括二氧化碳主管路、碼頭氣包、分支(軟管)、分氣包、二氧氣瓶、二氧焊機。

4職責

4.1設備動力部負責對二氧化碳主管路、碼頭氣包的巡檢、維護工作,確保供氣系統正常運行。

4.2船體一車間氣站負責安裝臨時管路、分氣包,檢查臨時供氣管路、上船分氣包、軟管是否符合使用安全要求,及時處理泄漏等情況。

4.3船電車間設備組負責二氧焊機發放時的完好性,對報修的設備進行及時修理,對二氧焊機的保養負責,負責及時更換二氧焊機的供氣管。

4.4各二氧焊機使用隊伍負責焊機日常的檢驗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船電車間設備組,確保焊機使用時的完好性。

5管理要求

5.1二氧化碳系統顏色標識要求

二氧化碳主管路、碼頭氣包、分支(軟管)、分氣包及二氧焊機的供氣管全部為黃色。

5.2巡檢、維護要求

5.2.1設備動力部安排專人每周進行一次主管路、每兩天進行一次碼頭氣包的檢驗工作,在每半年進行一次主管路的常規保養工作,并做好相應記錄。點檢卡(見附件1)需掛氣包箱內,當日檢查合格后使用打孔鉗在點檢卡上打孔。

5.2.2在需進入廊道內檢查或保養必須實行雙人制,進入前必須進行測氧測爆符合要求后方可作業。

5.2.3船體一車間安排專人每天進行一次臨時供氣管路、上船分氣包、軟管的日常檢驗工作,每兩個月進行一次軟管的檢驗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點檢卡(見附件2)需掛分氣包上,當日檢查合格后使用打孔鉗在點檢卡上打孔。

5.3施工人員使用焊機前檢查要求

5.3.1各施工人員在使用二氧焊機前必須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需立即上報船電車間設備組,設備組應立即安排專人進行維修。

5.3.2檢查要點:

a)檢查電源線有無破損;地線接地是否可靠;導電嘴是否良好;送絲機構是否正常;極性是否選擇正確。

b)檢查保護氣體氣路系統包括氣瓶、預熱器、干燥器、減壓閥、電磁氣閥、流量計。使用前檢查各部連接處是否漏氣,氣體是否暢通和均勻噴出。

c)檢查氣管是否有泄漏或破損情況。

5.4二氧氣瓶的管理要求

5.4.1在現場使用的氣瓶必須進行有效固定、嚴禁散放,以預防傾倒事故的發生。

5.4.2使用的氣瓶不能接近熱源,露天使用特別是夏季使用要有降溫措施,避免氣瓶超壓爆炸。

5.5二氧焊機的進出艙要求

5.5.1施工隊伍需使用二氧焊機進艙作業前,必須填寫《密閉艙室二氧焊機使用申請表》(見附件3)進行書面申請,經工程主管、安全主管審批后后方可施工。

5.5.2施工人員向艙內溜放二氧焊機時,下方必須有專人進行監護或有人接應。

5.5.3中午工作結束后二氧焊機可以不出艙,必須保證關閉電源、拔下氣源,晚上工作結束后二氧焊機必須出艙。

5.6其他要求

5.6.1在進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時,為防止二氧化碳往低處流動沉積,應提前封閉雙層底等入口處,無法封閉的,必須確保有風袖在雙層底等內進行有效通風。

6發文部門與生效日期

本制度由安監部制定并負責解釋,于2007年5月20日起開始實施。

7附件

附件1:《碼頭二氧化碳氣包點檢卡》

附件2:《二氧化碳分氣包點檢卡》

附件3:《密閉艙室二氧焊機使用申請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交通集團客運站安全數字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集團公司客運站安全視頻監控系統(以下簡稱: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保障客運站總體安全,維護客運站利益,提高客運站應急指揮響應和安全管理能力,根據《天津市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條例》,結合客運站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視頻系統,是指在交通集團公司客運站的場所或區域采用圖像技術設備開展視頻信息采集、傳輸、顯示、存儲、監控和管理的綜合系統。

第二章監控室管理規定

第三條系統有關工作人員應經過必要的崗位培訓,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能;要熟練掌握監控系統操作技術,愛護監控設備,嚴格按規程進行操作。

第四條建立值班制度,監控室必須24小時設專人值守,負責對圖像實時監控、對圖像信息資料有效存儲;工作人員不得遲到、早退,不得擅離職守;病假、事假要提前向有關領導請假,并做好考勤記錄。

第五條建立圖像信息采集系統的日常檢查、檢修和維修制度,及時排除故障,保證圖像信息采集系統的安全運行;值班人員要認真負責監視圖像,不得睡覺或干與工作無關的事宜。

第六條任何單位不得擅自改變圖像信息采集系統的安全運行;確保圖像信息資料畫面質量清晰,保存備查期限不得少于15天。在保存期限內,不得擅自刪改、破壞圖像信息資料的原始數據記錄。

第七條建立圖像信息資料登記制度,對資料的錄制時間、錄制人員、有效長度、用途和去向等事項進行登記,并妥善保管。

第八條不得擅自復制或向客運站以外的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傳播圖像信息資料。

第九條熟練掌握各種情況的處置方案,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要積極做出反映,并迅速上報有關領導不得延誤;遇可疑情況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存儲現場錄像,并報集團安監部。

第十條要按規定做好交接班工作,嚴格按要求填好值班記錄。

第十一條保持室內衛生,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易揮發性物質并注意室內通風。

第十二條嚴禁利用室內設備進行娛樂活動。

第十三條非本室工作人員禁止入內;嚴禁利用本室作為會客聊天的場所。

第三章監控人員管理規定

第十四條熱愛本職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十五條認真鉆研業務,熟練掌握系統操作,不準私自關機。

第十六條嚴守保密制度,不準私自帶無關人員進入監控室。

第十七條按時上崗,堅守崗位,做到接班人不到位,在班人不下崗,嚴防脫崗,認真作好值班記錄。

第十八條愛護儀器設備,保持其整潔良好的工作狀態,儀器設備遇下列情況之一及時報告,不得私自動手處理:①異常發熱②發出異味③有異常噪聲④監控圖像發生異常⑤其他工作異常情況。

第十九條在系統檢修期間,應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工作。

第四章應用與管理

第二十條監控系統采集的信息應當按照安全等級進行管理,分級分權限接入或預留接口與市交通集團、市公安公交治安分局、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互聯互控。

第二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依法按程序使用、查看和復制相關信息,不得隨意傳播、復制或用于個人目的的查詢使用。

第二十二條交通集團安監部將聯合市公安公交治安分局和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定期開展監控系統的監督檢查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阻撓。

第二十三條公安、國家安全等行政執法機關因行政和執法工作需要可以無償調取、復制或查看監控系統圖像資料,必須要按照程序進行登記。

第二十四條行政執法人員因執法需要調取、查看和復制視頻系統圖像信息和相關資料的,應當出示執法證件和執法單位介紹信函。其他單位或個人不予提供視頻資料。

第二十五條監控系統建設、管理和使用單位應當按規定建立值班監看、資料管理、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制度,根據監控區域范圍大小和重要程度配備相應數量的專職人員監看和管理,確保視頻系統有效使用和正常運行。

第二十六條具有視頻監控系統的客運站應當派員值守,實時監看和按規定有效存儲視頻信息。遇到可疑情況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值班人員應當對視頻信息的錄制、使用和去向進行登記,不得私自允許無關人員進入監控室。

第二十七條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或使用單位不得擅自改變視頻系統的設備、設施的位置和用途,應當每月定期檢查視頻系統的前端設備、信號傳輸和網絡傳輸線路和存儲設備等運行情況,確保有效運行。

第二十八條監控系統的監看和管理人員應經培訓后持證上崗。培訓設定和上崗證由交通集團安監部進行統一管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對盜竊、毀壞視頻系統的設備、設施或設置障礙影響視頻系統正常運行的,對本單位肇事者給予開除處分并照價賠償設備;非本單位肇事者進行照價賠償并通知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第三十條違反本規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由集團公司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并在集團公司系統進行通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定使用視頻系統的;

(二)不按規定保存記錄視頻信息的;

(三)擅自改變視頻系統設備、設施位置和用途的;

(四)擅自刪改、破壞視頻資料原始數據記錄的;

(五)擅自復制、提供、傳播視頻資料的;

(六)不配合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依法查詢、調用和聯網使用的;

(七)監看和管理人員不經集團統一培訓;

(八)監看和管理人員沒有持證上崗。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規定,不按規定登記備案或拒絕監督檢查的單位,由交通集團進行通報并限期整改,未進行整改的單位按照《交通集團安全生產責任指標考核實施辦法》進行處罰,并在集團公司系統進行通報。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由市交通集團安監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氧氣天然氣集中供氣系統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加強天然氣和氧乙炔集中供氣系統的管理,安全使用天然氣和氧乙炔氣體,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企業船舶建造天然氣和氧乙炔氣體集中供氣的安全管理工作。

3基本要求

3.1氧氣、天然氣管道設計、安裝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經公司安全、保衛、設備、總務、生產等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3.2管道氣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消防知識的培訓,熟悉本崗位操作要求、各種氣瓶技術特性和可能發生的故障和事故以及應采取的應急措施和處理方法。

3.3氣站應建成能遮陽、遮雨、通風良好的結構,有良好的防雷設施,房內嚴禁煙火,確保消防器材始終處在有效期內,周圍20米內禁止熱工作業,氣站周圍做好嚴禁煙火的標識。

3.4站管理部門和氣體使用維護部門應建立有關安全管理須知和操作規程。

3.5送氣站內所有電器設備必須采用防爆型,壓力表必須是法定計量單位的防爆型壓力表。

3.6管道氣瓶站內不準放置任何可燃物品,要配備足夠適用的消防器材和設施,設有禁火標志。

3.7操作工禁止穿有鐵釘的鞋及可能引起靜電火花的衣物,并嚴禁吸煙和帶入火種。

3.8操作者在使用中必須經常對管道氣情況作認真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輸氣使用。使用中必須確保管道和連接口不漏氣,天然氣和乙炔接口必須安裝防止回火裝置,接口膠管必須牢固(用鐵線或卡馬綁好),接口管附近不得隨意動火。

3.9管道總送氣站內氣瓶放置要平穩,預留人行通道,任何高壓連接閥不得有漏氣現象(包括瓶咀與管道口之間),減壓表輸入氣壓情況必須正常。

3.10禁止戴有油污的手套和工具操作氣瓶,以防引起爆炸。

3.11在開啟瓶閥和減壓器時,人要站在側面,開啟的速度要緩慢,防止材料零件溫度過高或氣流過快而產生靜電火花,造成燃燒。

3.12使用人員不準任意修改氣壓調節閥,如有故障應交由專業人員修理。

3.13操作者在作用中發現氣瓶管道有漏氣現象和其它異常情況,應馬上停止供氣,并報有關部門修理。

3.14空瓶寫上標記或放置在空瓶區域,牢固堆放在一邊,不得妨礙任何通道和造成某些隱患。

3.15天然氣萬一發生泄漏會聚集在一定的空間內,應在事故現場周圍劃出禁火區域。嚴禁火種入內,消除泄漏后采取有效通風措施,再測爆測氧合格后,才能解除警戒。

3.16機動車輛不允許進入集中送氣站內。

4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