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燃氣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燃氣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5587

1目的

為了使各子公司的燃氣生產設施在安全、可靠的狀態下,長周期、高效運行,對燃氣生產設施實施有效控制,確保生命和財產安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子公司生產過程中所有燃氣生產設施的安全管理。

3術語

3.1.1特種設備:指涉及安全生產、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

3.1.2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安全聯鎖裝置等。

4控制程序

各子公司在燃氣生產設施建設、使用、維護、保養等操作和管理過程中,在執行本制度的同時,還應嚴格執行營運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總工辦等相關部室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4.1燃氣生產設施的建設

4.1.1燃氣生產設施建設中的安全設施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并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4.1.2公司建設燃氣生產設施,應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駿工驗收六個階段,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規范管理。

4.1.3燃氣生產設施建設中的變更應嚴格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并對變更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

4.1.4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研究開發,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技術水平。

4.2設備采購

4.2.1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設施嚴格按嚴格按照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采購。

4.2.2新增、更新設備入廠,需進行驗收工作:包括外觀、出廠資料、安全附件、檢測和測量儀表等。

4.2.3新增、更新設備試車前應進行安全附件、檢測和測量儀表的校驗,并進行風險分析,同時進行試車驗收。

4.3燃氣生產設施的使用

4.3.1各子公司應建立公司燃氣生產設施臺帳并負責監督管理。

4.3.2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表)、液位計、安全聯鎖裝置、可燃氣體探測器、防雷、接地等安全設施的校驗、檢測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4.3.3可燃氣體探測器及二次報警儀須保證處于靈敏、可靠的工作狀態。可燃氣體探測器每周進行試驗一次,二次報警儀每天手動試驗一次。

4.3.4安全設施檢修后,不得隨意拆除,必需完整恢復。

4.3.5生產場所根據設備工藝的不同,應分別設置相應的安全設施。

4.3.6特種設備嚴格按特種設備管理執行,建立特種設備臺帳和檔案。

4.3.7特種設備應按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驗。

4.3.8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需經培訓,考試合格并辦理《特種作業上崗證》,方可上崗作業。

4.3.9燃氣加臭設施需保證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在燃氣輸入城市燃氣管網前要確認已經加臭,否則不允許輸入城市燃氣管網。

1.燃氣加臭劑宜采用THT(四氫噻吩)。

2.燃氣加臭濃度應嚴格執行《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的有關規定。

3.燃氣加臭記錄與運行記錄一起裝訂后存檔,燃氣加臭記錄保存一年。

4.4生產設施的維護保養

4.4.1生產設施的維護保養,應嚴格按照公司安全管理部《燃氣設施搶修、搶險和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2)、《生產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1)、《燃氣設施拆除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8)、《燃氣設施帶氣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0)等進行管理。

4.4.2操作人員應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并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4.4.3操作人員必需做好下列工作:

1.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停車。

2.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4.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現象。

4.4.4操作人員發現設備、管道有異常現象,應立即檢查原因,及時報告。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果斷措施或立即停車,并報主管領導。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開車,未處理的缺陷要記錄在交接班記錄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4.4.5檢維修人員,要明確分工,對生產設施做到:

1.定時、定點檢查,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

2.發現缺陷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詳細記錄,并及時上報。

3.按質按量完成檢維修任務。

4.4.6未經主管部門批準,不得將配套設施拆件使用。

4.4.7認真做好維護保養記錄,記錄中包括:檢維修人員、驗收人員、日期等。

5.相關文件

5.1《燃氣設施搶修、搶險和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2)

5.2《生產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1)

5.3《燃氣設施拆除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8)

5.4《燃氣設施帶氣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0)

5.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373號令)

5.6《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

篇2:路政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確保支隊的危險、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防止潛在的事故和有效處置突發事件中的緊急情況,確保辦公、路政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公路的安全暢通,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支隊的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凡設有控制或預防危及職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財產損失或對公路運營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以及發生事故、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所需的安全設施設備,均執行本制度。

3.管理職責

3.1支隊分管安全的副支隊長負責審核《安全設施設備配置申請表》,組織相關人員對《安全設施設備配置申請表》中的內容進行審核并組織驗收。

3.2各級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專兼>職安全員)負責對安全設施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3.3安全設施設備實行分級管理,支隊辦公室、各大隊建立《安全設施設備管理臺帳》并負責以下工作:

3.3.1安全設施設備的借用、狀態的檢查、報廢管理;

3.3.2對所有設施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保養情況的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

3.3.3依據《安全設施設備配置申請表》實施采購并進行驗收登記,保存設施設備采購及驗收的相關記錄。

3.3.4大隊的安全設施設備臺帳應到支隊進行備案。

4.管理要求

4.1安全設施主要包含辦公區域安全設施設備(如滅火器材),路政執法中使用的(如錐桶、反光背心等)安全設施設備。

4.2本支隊應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審批采購申請。

4.3操作員負責遵守各類規章制度,服從安排。

4.4安全設施設備的提供。根據實際需要,所需部門填寫《安全設施設備配置申請表》并附詳細申請說明,由支隊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必要時,支隊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安全設施設備配置申請表》匯總。報分管安全副支隊長審批。經批準后由支隊資財科和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資財科負責組織采購。申請單位應注明設施設備的名稱、用途、型號、規格、單價、數量等。

4.5安全設施設備的驗收。采購的安全設施設備,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驗收,并填寫《安全設施設備采購驗收單》,記錄設施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等。

4.6安全設施設備的使用、維護和保養。

4.6.1所使用的設施設備必須妥善保管和使用,指定專人(或使用人)負責,因責任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責任人(或使用人)承擔。

4.6.2安全設施設備使用必須做到勤檢查、勤保養、確保設備使用的壽命和正常運轉。消耗性設施設備應及時進行檢查、更新。

4.6.3對于安全設施設備的大(中)修以上的維護保養,使用部門應根據規定和使用情況向支隊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維修計劃,待批準后方可按計劃實施維護保養項目,維修人員應填寫《安全設施設備維護單》。

4.6.4使用或保管安全設施設備的部門建立《安全設施設備臺帳》,日常維護和保養由使用部門負責,并定期檢查,若有變化應及時填寫《安全設施設備臺帳》。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對安全防護設施設備的狀態進行檢查確認,并進行設備狀態標識。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監督檢查。

4.5安全設施設備的報廢

對于無法修復或無使用價值的設施,使用或保管安全設施設備的部門應提出申請,并填寫《安全設施設備報廢申請表》,經支隊審驗、審批手續完畢后方可報廢,不得私自處理。屬于消耗性的安全設施設備安全設施設備,使用部門應及時登記其損耗情況,并報支隊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備案。

篇3:車輛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分公司、部門、安全人員及駕駛員四級管理。

(二)主要內容是監督落實車輛強制維護檢測、視情修理,設施設備齊全有效,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三)車輛設備的安全檢查分為;日常檢查、周檢查、月檢查、二級維護和大修竣工出廠檢查、換季維護竣工檢查以及長途出車檢查。

(四)駕駛員每天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對車輛進行日程,車管人員每周按照《汽車日常維護作業項目規定》的要求,統一對車輛進行的一次檢查,公司每月按照《汽車一級維護作業項目和技術要求》等規定,統一對車輛設備進行的一次檢查。

(五)督促車輛按時到當地經確認的綜合性能監測站進行綜合性能檢測,確保車輛達一級以上。

(六)檢查車輛標志牌燈是否有效,及時更換損毀的標志牌燈,定期檢查消防設施,確保處在正常的工作狀態。

(七)建立車輛安全管理獎罰體系,對車輛設備的維護、檢測、技術管理取得成效的給予獎勵;對車輛設備管理混亂、車況降低安全性能的管理部門和人員給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