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防治水管理工作規定

礦井防治水管理工作規定

2024-07-09 閱讀 1759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為了更好地落實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搞好我礦的防治水工作,杜絕重大水害事故的發生,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和職工人身安全,促進礦井的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工作規定。

第二條礦成立防治水領導小組。

組?長:礦法人代表

副組長:金源礦礦長、副礦長、副監獄長、

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

成?員:各科室負責人

礦井防治水領導小組對礦井防治水工作負總責,并負責礦井防治水決策工作及礦井水災預防和處理的組織領導工作,解決礦井防治水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保證人力、物力和資金到位,并行使獎罰權。

第三條礦井防治水是一項多部門配合的綜合性工作,需各部門分工負責,共同把關。地測部門負責提供水文地質資料和水情、水害預報,為防治水提供依據,在總工程師領導下參與編制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編審上報制定防治水規劃,年度防治水計劃,會同技術、安全等部門排查受水害威脅的采掘工作面,編審上報防治水工程設計,負責鉆探設計及指導施工管理。

技術部門負責防治水井巷工程、隔離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管理,負責受水害威脅的工作面防治水措施的落實和檢查。

機電部門負責供電、防、排水系統的維護和安全運轉,保持設備完好狀態。負責雨季三防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安監部門要配備經過培訓的防治水安全檢查員,建立安全檢查網,負責檢查監督上級及礦制定的有關防治水規程、規定、條例、措施等的執行情況。負責盯頭包面的安全檢查員也要負責觀察水情,發現有突水征兆時立即向有關部門匯報。

采掘工區要嚴格按采掘作業規程進行施工,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水情。

受水害威脅采掘工作面的設計及作業規程的編制必須有地測部門參加,作業規程有變動及時通知地測部門;與防治水有關的采掘措施必須有地測部門簽字,簽字后并報地測部門一份,否則不得開工。

第四條礦每月由總工程師組織地測、技術、調度、安全、機電等部門的有關人員根據當月采掘計劃進行水情水害分析排查,并提出水害預報。水文地質人員每周對受水害威脅的頭面檢查一次,檢查防治水措施落實情況及水情變化,隨時向有關部門和區隊了解水情,根據水情的變化進行跟蹤預報。

第五條礦井防治水費用,必須專款專用,講求實效,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章礦井水文地質基礎工作

第六條礦井水文地質基礎工作的重點是:

1、建立健全井上下動態觀測網,井下主要觀測礦井總涌水量、出水點涌水量、探放水鉆孔涌水量;井下測壓鉆孔的水壓,有代表性的出水點要取水樣進行水質分析,對各種動態資料進行系統整理分析,掌握其變化規律。

2、通過各種鉆探、抽放水試驗分析研究三灰、奧灰溶裂隙平向和垂向的發育規律和富水特征。通過各種試驗,探查各斷裂構造的導、阻水性及附近巖溶裂隙的發育特征,設計防水煤柱的留設。

3、查清采空區積水的分布,對井巷接近可能積水的區段提出探放水措施。

4、查清第四系底部砂礫層的分布規律和富水特性,為開采井田上部靠近開采上限的煤層提供依據。

第七條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的要求,建立下列8種臺帳:

1、氣象資料臺帳

2、鉆孔水位動態臺帳

3、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臺帳

4、抽放水試驗成果臺帳

5、井下水文鉆孔臺帳

6、水質分析成果臺帳

7、封閉不良鉆孔臺帳

8、井下突水點臺帳

第八條礦必備如下水文圖紙:

1、礦井充水性圖(1:2000)

2、綜合水文地質圖(1:5000)

3、水文地質剖面圖(1:1000——1:5000)

4、綜合水文地質圖(1:200——1:500)

5、礦井涌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曲線圖

第三章地面防治水

?第九條井口及工業廣場附近的水溝要暢通無阻,定期清理。

第十條矸石、垃圾等雜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方,以免沖刷到工業工場和淤塞河道。

第四章井下防治水

第十一條基本要求

1、采掘過程中,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不準對老空水、導水斷層、陷落柱、導水鉆孔、強含水層直接巷探。

2、在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存在水害威脅或接近積水區掘進時,必須認真分析水害情況,打超前探水鉆孔,防止突水事故的發生。

3、探放水鉆孔必須嚴格按設計、措施要求和程序進行。

4、探放水工作必須有專人負責。

第十二條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況之一,必須探放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窯時;

2、接近水文地質復雜地域,并有出水征兆時;

3、接近有水和泥漿積聚的灌漿區時;

4、接近封閉不良的鉆孔時;

5、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陷落柱時;

6、接近其他可能出(突)水的地點時;

第十三條探放小窯老空積水和本礦老空積水的超前鉆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10-20m。探放水鉆孔的布設原則按《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試行)中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煤層頂板有含水層和水體存在時,應當觀測"三帶"發育高度。當影響安全開采時,必須采取相應措施。

第十五條探水鉆機的安裝、管理以及鉆孔放水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第十六條掘進工作面接近探水線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超前探放水。并有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危害等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受各類水患威脅時,也必須編制專門的探放水設計,并嚴格按批準的措施執行。

第十七條穿過含水層或導水破碎帶段的井巷,應按防水的要求進行壁后注漿,并加強支護。

第五章礦井防排水設施

第十八條機電部門必須對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線路進行經常性全面檢修,并對水倉、沉淀池和水溝進行清理,每年進行聯合排水試驗一次。

第十九條倉庫要備足防治水材料,以備急用。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對在防治水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實行獎勵。

篇2:礦井運輸科崗位責任制

1、在主管處長的領導下,完成好全局礦井運輸的各項工作。

2、定期檢查、總結全局礦井安全運輸質量標準化工作,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保證各面工作順利完成,并及時向主管處長匯報。

3、經常深入現場,檢查礦井及地面運輸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和安全隱患,幫助解決運輸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和隱患,并向主管處長提出報告推動各項工作向前發展,按期完成。

4、根據礦井運輸實際情況,及時提出完善生產組織管理方法和維修方法的方案。

5、組織并參與全避礦井及地面運輸事故的調查、追查工作,保證礦井運輸的正常進行。

6、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工作,爭得上級領導的支持,推動礦井運輸安全質量標準級其它各項工作。

7、深入各地面運銷科、礦車、機車、篩選設備的運行狀況,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生產的正常。

8、堅決完成機電管理處交辦的各項任務。

篇3:礦井瓦斯預防制度

1加強通風、監控裝備投入,確保通風、監控裝備完好運行,積極引進新的通風、瓦斯防治技術和瓦斯抽放設備,進行礦井通風技術創新,從源頭上防止瓦斯超限。

2加強礦井通風系統、通風設施的檢查管理,確保礦井通風系統完好,主要通風設施要有一定備用量,瓦斯監測、監控設備運行可靠。必須杜絕由于瓦斯檢查、監測、監控儀器、設備和通風設施故障造成瓦斯積聚(超限)未能及時檢測出而導致礦井瓦斯災害的情況。

3每年進行一次礦井反風演習,在礦井發生瓦斯災害時根據災區影響情況及時反風,以減少礦井瓦斯災害影響范圍,為災變時人員安全撤離提供盡可能多的時間,同時減少災害損失。

4加強對周邊小煤礦的監測,取得準確的資料,為礦井后期開采的礦井瓦斯防治和通風管理提供依據。

5加強對礦井周邊及井田范圍內已經關閉的老窯采空區的提防。特別是+260北翼32042風巷今年將接近的蓮花巖老窯,必須制訂專門的措施,在掘進工作面提前采取探放瓦斯,探放手段為采用瑞利波探測儀進行物探和地質鉆探相結合。

6所有采掘工作面,設專人經常檢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檢查次數:每班至少檢查3次;瓦斯涌出較大、變化異常的個別采掘工作面,增加安設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

7井下所有地點放炮,都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并有記錄可查。

8掘進巷道貫穿時,必須制訂專門的措施,貫穿兩頭的瓦斯濃度必須在措施規定的范圍內。

9對井下職工進行礦井瓦斯災害避災技術培訓,使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本工作地點的避災路線,以及本區域或礦井受瓦斯災害后自己的行動要求。

10掘進工必須提高對老窯瓦斯危害的認識,在接近老窯采空區和本礦井采空區時提高警覺,遇到異常情況(煤、巖松軟、濕潤異常,或鉆孔內有大量瓦斯或水滲出)不能慌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將鉆桿固定在孔內,將人員撤退到大巷內,向調度站匯報并聽從調度站安排。如果瓦斯沿鉆孔大量涌出,無法控制,則立即啟動救災程序,按發生礦井瓦斯災害處理。

11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提高警惕,在預計可能出現礦井瓦斯災害的區域,必須認真調查研究,及時制訂可靠的技術安全措施,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12堅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則。堅持瓦斯超限不間斷處理原則。瓦斯未降到1%以下時,嚴禁生產。

13建立完善合理的通風系統,實行分區通風和獨立通風。堅持開好每月一次的“一通三防”工作會,不斷優化通風系統,消除微風巷道,使通風系統穩定可靠。

14加強巷道維修,擴大巷道斷面,改善通風狀況。井下所有人員,必須愛護通風設施。

15礦井出現臨時停風、停電嚴格按照礦井臨時停風停電管理辦法執行。

16跟頭(面)瓦檢員要堅守崗位,按指定地點和時間進行檢查,嚴禁空班漏檢、假檢、虛報瓦斯濃度。巡回瓦檢員認真進行巡回檢查,特別要注意對死角的檢查,杜絕漏檢和檢查不到位。

17瓦斯監控系統,必須做到監測準確、斷電可靠。掘進面實行“三專兩閉鎖”,采面實行瓦斯電閉鎖。

18加強機電設備防爆完好管理,杜絕失爆。加強機電設備維護管理,降低機電事故率,減少臨時停風、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