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設計管理制度范本
為實現采礦設計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保證礦井煤炭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依據《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法規、條例和技術政策,結合本礦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職責界定
1、設計管理工作由總工程師負責,生產技術部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生產技術部設計組負責采區設計、采煤工作面設計及專項工程設計;機電組負責運輸系統設計、供電系統設計、排水系統設計;采煤組負責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設計;水文組負責礦井的防治水設計;測量組負責重大貫通設計。
3、通防部負責通風系統設計、瓦斯治理設計、安全監控系統設計以及防塵、壓風、防滅火系統設計。
二、設計資料提交時間
1、礦井在年初必須制定年度設計計劃并實施,根據生產接替變化情況及時調整。
2、設計任務書由總工程師根據設計計劃和實際生產需要向設計單位下達。
3、采區地質報告、采煤工作面掘進地質說明書應提前1個月送交設計單位。
4、采區設計應提前3個月報公司審批,施工圖提前1個月送交施工單位。
5、采煤工作面設計應提前1個月送交施工單位。
6、專項工程設計應提前1個月報公司審批。
7、需報公司備案的設計資料:采煤工作面設計,在工作面開工前報公司生產技術部備案。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設計,必須至少在工作面安裝、拆除作業前7天報公司生產技術部備案。
三、設計審批
1、水平延深、采區、專項工程等設計以及變更或補充設計必須上報公司審批。
2、采區施工圖、采煤工作面、綜采工作面安裝(拆除)設計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領導負責審批。
3、實行專業會審制度。負責審批的設計應附編制、審查、批準人員簽字表及審查意見。
四.設計執行
1、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施工。
2、設計修改必須經總工程師批準,需報公司批準的必須報公司批準。
3、設計文件下發執行必須有記錄,并至少貫徹到施工單位管理及技術人員,并要有貫徹記錄。
五、設計資料管理
1、上級主管部門、公司和礦審批的設計和批文,應在礦檔案室存檔、生產技術部備案并分類存放。
2、設計圖紙、業務聯系單等技術資料發放要有發放記錄,資料接收人簽字。
3、在用、存檔、上報圖紙,按190mm×270mm規格折疊整齊。
篇2:壁式崩落采礦法安全規定
1.懸頂、控頂、放頂距離和放頂的安全措施,必須在設計中作出規定。
2.放頂前要進行全面檢查,以確保出口暢通,照明良好和設備安全。
3.放頂時,禁止人員在放頂區附近的巷道中停留。
4.在密集支柱中,每隔3~5m要有一個寬度不小于0.8m的安全出口。密集支柱受壓過大時,必須及時采取加固措施。
5.放頂若未達到預期效果,必須作出周密設計,方可進行二次放頂。
6.多層礦體分層回采時,必須待上層頂板巖石崩落并穩定后,才準回采下部礦層。
7.相鄰兩個中段同時回采時,上中段回采工作面應比下中段工作面超前一個工作面斜長的距離,且不得小于20m。
8.撤柱后不能自行冒落的頂板,應在密集支柱外0.5m處,向放頂區重新鑿巖爆破,強制崩落。
9.機械撤柱及人工撤柱,應自下而上、由遠而近進行。礦體傾角小于10度的,撤柱順序不限。
篇3:采礦方法一般安全規定
一、地質資料比較齊全,賦存條件基本清楚的中型礦山,應有采礦方法設計圖,作為施工依據。產狀、賦存條件缺乏的礦體,必須在開拓、采準過程中,及時進行補充勘探,做出塊段或礦塊的采礦方法設計圖。
二、采礦方法必須根據礦體的斌存條件、圍巖穩定情況、設備能力等因素謹慎選擇。厚度大或傾角緩的礦體,采用留礦法時,應合理地布置底部結構,防止底板留礦。沒有足夠符合要求的木材時,不應采用橫撐支柱法等耗用大量木材的采礦方法。
三、每個采場都要有兩個出口,并上下連通。安全出口的支護必須堅固,并設有梯子。
四、在上下相鄰的兩個中段,沿傾斜上下對應布置的采場使用空場法、留礦法回采時,禁止同時回采,只有上部礦房結束后,才能回采下面采場。
五、采用全面采礦法時,回采過程中應周密檢查頂板。根據頂板穩定情況,留出合適的礦柱。
六、采用橫撐支柱采礦法時,橫撐支護材料應有足夠強度.要搭好平臺后才準進行鑿巖作業。禁止人員在橫撐上行走。采區寬度(礦體厚度)不得超過3m。
七、礦柱必須合理地回收。設計回采礦房時,必須同時設計回采礦柱。本中段回采礦房結束后,應及時回采上一中段的礦柱。
八、回采過程中,必須保證礦柱的穩定性及運輸、通風等巷道的完好,不允許在礦柱內掘進,有損其穩定性的井巷。回采礦房至礦柱附近時,應嚴格控制鑿巖質量和一次爆破炸藥量,技術人員要及時給出回采界限,嚴禁超采超挖。
九、地壓活動頻繁、強度大的礦井,應有專管地壓的人員。地壓人員對全礦各地段進行日常監察,發現險情(如支護歪斜、破損、頂板和兩幫開裂等),應及時報告,通知有關人員,并分析原因,進行處理。個別地壓活動頻繁、頂板破碎、有冒落可能的采場,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每班進行檢查,指導鑿巖方式,避免發生大冒落。發現冒落預兆,應立即由有經驗的人員每班進行檢查,指導鑿巖方式,避免發生大冒落事故。發現冒落預兆,應立即撤出全部人員。
十、采空區應及時處理。視空區體積及潛在危險大小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體積大,一旦塌落會造成下部整個采場或整個礦井毀滅性災害的,應采用充填法或采用強制崩落的方法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理。體積不大或遠離主要礦體的孤立采空區,可采用密閉方法進行處理。密閉墻的強度應滿足能夠抵御塌落時所產生的沖擊波的沖擊。
十一、在漏斗放礦時,放礦工應和采場搬運工取得聯系,不宜同時往溜井倒礦,以免礦石流沖出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