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重大安全隱患認定治理安全技術規定
(一)“一通三防”重大安全隱患的認定:
重大安全隱患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安監總煤礦字[2005]133號文件規定的條款認定。通風專業具體有:
1、文件第三條“超能力、超強度或者超定員組織生產的”。包括:
(1)礦井全年產量超過核定通風能力的;
(2)一個采區內同一煤層布置3個(含三個)以上的回采工作面和5個(含5個)以上掘進工作面同時作業的。
2、文件第四條“瓦斯超限作業”。包括:
(1)瓦斯檢查員配備數量不足的;
(2)不按規定檢查瓦斯,存在漏檢、假檢的;
(3)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繼續作業的。
3、文件第五條“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未依照規定實施防突出措施的”。包括:
(1)未建立防治突出機構,并配備相關專業人員的;
(2)未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和瓦斯抽放系統,未設置采區專用回風巷的;
(3)未進行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的;
(4)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5)未進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檢驗的;
(6)未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
(7)未按規定配備防治突出裝備和儀器的。
4、文件第六條“高瓦斯礦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統和監控系統或者瓦斯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包括:
(1)1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1個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風方法解決瓦斯問題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系統的;
(2)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達到《煤礦安全規程》第145條第(二)項規定而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統的;
(3)未配備專職人員對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進行管理、使用和維護的;
(4)傳感器設置數量不足、安設位置不當、調校不及時、瓦斯超限后不能斷電并發出報警的。
4、文件第七條“通風系統不完善不可靠”。包括:
(1)礦井總風量不足的;
(2)主井、回風井同時出煤的;
(3)沒有備用主要通風機或者兩臺主要通風機能力不匹配的;
(4)違反規定串聯通風的;
(5)沒有按正規設計形成通風系統的;
(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風地點風量不足的;
(7)采區進(回)風巷未貫穿整個采區,或貫穿整個采區,但一段進風、一段回風的;
(8)風門、風橋、密閉等通風設施構筑質量不符合標準、設施不能滿足通風安全需要的;
(9)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未裝備甲烷風電閉鎖裝置或者甲烷斷電儀和風電閉鎖裝置的。
5、文件第十一條“自燃發火嚴重,未采取有效措施”。包括:
(1)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層時,未編制防止自燃發火設計或者未按設計組織生產的;
(2)高瓦斯礦井采用放頂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層自燃發火的;
(3)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層礦井,未選定自燃發火觀測站或觀測點位置并建立監測系統、未建立自燃發火預測預報制度、未按規定采取預防性灌漿或者全部充填、注惰性氣體等措施的;
(4)有自燃發火征兆沒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繼續生產的;
(5)開采容易自燃煤層未設置采區專用回風巷的。
6、文件第十二條“使用明令禁止設備、工藝的”。包括:
(1)未按礦井瓦斯等級選用相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雷管、未使用專用發爆器的;
(2)采用不能保證兩個暢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藝開采(三角煤、殘留煤柱除外)的;
(3)高瓦斯礦井、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薄煤層除外)礦井采用前進式采煤方法的。
(二)通風重大安全隱患的治理措施:
1、通風重大安全隱患治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安全保證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資金、期限、整改作業范圍、并組織實施,報集團公司生產技術部和安全監察部備案。
2、通風重大安全隱患治理過程中,必須強制執行的主要安全技術措施有:
(1)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礦井必須按通風能力核定的產量組織生產,礦井年度、月度生產計劃要按通風能力核定的產量編制,采掘工作面必須嚴格按生產計劃組織生產,嚴禁超計劃生產。礦要制定通風系統改造和維修巷道,降低通風阻力計劃,以提高通風能力,使通風能力滿足生產需要。通風系統改造完成后,礦總工程師及時組織通風能力核定,并報上級有關部門審批。
(2)礦必須合理布置生產頭面,一個采區內同一煤層同時作業的回采工作面個數不得超過2個和掘進工作面個數不得超過4個。采掘工作面個數超過規定的,必須減少工作面個數。
(3)礦必須配備足夠的瓦斯檢查員,瓦斯員需要數量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核定,礦長(董事長)負責配齊。
(4)高瓦斯礦井的采掘工作面,低瓦斯礦井重點瓦斯區的煤巷掘進和采煤工作面,每班檢查次數不少于三次,其它地點瓦斯檢查次數每班不少于兩次;瓦斯涌出量較大或變化異常的采掘頭面,必須設專職瓦斯檢查員經常檢查。通風區長必須加強對瓦斯檢查員的管理,杜絕出現空班、漏檢、虛查、假報現象。
(5)瓦斯超限必須停止作業,礦總工程師負責制訂安全技術措施,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瓦斯超限未處理前,嚴禁作業。礦必須采取預防瓦斯超限的有效措施,掘進工作面必須保證局部扇風機運轉正常,風筒吊掛平直,接口嚴密,無破口,風筒出口風量滿足要求;大力推廣大功率局部扇風機,大規格風筒和“雙風機、雙電源、風機自動換向裝置”,提高局部通風裝備水平。調整通風系統,增大采煤工作面供風量,對上隅角瓦斯要采取抽放泵抽放、引排風機引排、局扇補風等綜合措施進行處理。
(6)必須定期對下井管理人員和職工進行“一通三防”方面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對預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意識。
(7)突出礦井在編制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的同時,必須編制防止突出措施和計劃,并符合下列規定:
①必須裝備安全監控系統和瓦斯抽放系統,采區必須設置專用回風巷。
②必須進行區域突出危險性的預測。
③必須采取防止突出措施。
④必須進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的檢驗。
⑤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⑥必須按規定配備防治突出裝備和儀器。
⑦必須建立防治突出機構,并配備相關專業人員。
(8)1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1個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風方法解決瓦斯問題不合理的,必須建立永久或臨時抽放瓦斯系統。
(9)高瓦斯礦井必須裝備安全監測系統。必須管好用好安全監測系統。必須有足夠的專門人員對安全監測系統進行維護、管理。人員不足的,由礦長(董事長)負責配齊。礦長(董事長)必須負責滿足安全監測系統所需配件的供應,保證監測系統運行正常。
(10)安全監測系統運行必須可靠,各種傳感器安裝數量滿足要求,數據準確,信息傳輸正常,安裝位置、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瓦斯傳感器每7天必須用標準氣樣進行標校。每7天必須對瓦斯傳感器的斷點功能進行一次斷電試驗。
(11)礦井必須有足夠的風量,礦井總風量不足的,必須執行“以風定產”,減少采掘工作面個數,滿足用風地點風量需求。同時要制訂提高通風能力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保證礦井風量滿足需要。
(12)嚴禁主井、回風井同時出煤。主井、回風井同時出煤的,礦要對生產系統或通風系統進行改造,建立合理可靠的通風系統。
(13)礦井必須采用機械通風,必須安裝兩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風機,一臺運行,一臺備用。主要通風機的能力必須滿足礦井需要,必須保證主要通風機運轉正常。沒有備用主扇的風井,礦要限期安裝備用主扇,嚴禁單臺主扇運轉。兩臺主扇通風能力不匹配的,必須對備用主扇進行改造,保證兩臺主扇能力均滿足需要。
(14)違反規定串聯通風的,礦要采取調整通風系統,減少采掘工作面個數等措施,嚴禁出現不合理串聯通風。
(15)新建礦井和準備采區,必須有正規通風設計,并嚴格按設計施工,礦井、采區投產前必須形成完善、可靠的通風系統,生產水平和采區必須實現分區通風。
(1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風地點必須有足夠的風量,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風地點風量不足的,礦要減少采掘工作面個數,制訂降低通風阻力和增加風量的措施,嚴禁微風作業、無風作業。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必須有通風設計內容,通風部門按設計需要配足風量,風量不足的采掘工作面,嚴禁強行組織生產。
(17)采區必須具有完善可靠的通風系統。采區進(回)風巷未貫穿整個采區的,必須加快與形成全負壓通風系統有關的工程,采區未形成完善、可靠通風系統前,不得開掘其它巷道。
(18)風門、風橋、密閉等通風設施構筑質量必須符合要求,必須滿足通風安全需要。礦必須配備足夠的通風設施維修人員,對損壞的通風設施及時進行維修,制訂通風設施檢查驗收制度。
(19)所有的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工作面必須安裝甲烷、風電閉鎖裝置或者甲烷斷電儀和風電閉鎖裝置,瓦斯傳感器的安裝數量、安裝位置、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20)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層時,必須編制防止自燃發火設計,嚴格按設計施工和組織生產。
(21)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的礦井,必須選定自燃發火觀測站或者觀測點位置并建立監測系統、必須建立自燃發火預測預報制度。必須按規定采取預防性灌漿或者全部充填、注惰性氣體等措施。
(22)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采區必須設置專用回風巷。
(23)必須嚴格按礦井瓦斯等級選用煤礦許用炸藥和雷管、使用專用發爆器。爆破作業必須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必須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315條至343條之規定。躲炮距離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班組長負責清點人數,確認人員全部撤到安全距離后方可放炮。
(24)采煤工作面(三角煤、殘留煤柱除外)必須形成全風壓通風系統后,并保證兩個安全出口暢通,方可進行生產。嚴禁采用不能保證兩個暢通安全出口的采煤工藝開采?;厥杖敲?、殘留煤柱須制訂專項通風安全技術措施,報生產技術部備案。
(25)高瓦斯礦井、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薄煤層除外)礦井,在設計和組織施工中,要合理選擇采煤工藝,嚴禁礦井采用前進式采煤方法。
篇2:一通三防方面安全隱患認定安全技術規定
(一)安全隱患認定
1、通風系統方面安全隱患認定:
(1)因巷道失修造成礦井通風阻力過高,對主扇安全運行有影響的;
(2)巷道風速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的;
(3)輔扇、局扇的安裝和管理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局部通風風筒出口距工作面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出口風量不能滿足稀釋瓦斯要求的;局部扇風機運轉不正常,掘進工作面出現無計劃停風的;
(4)通風巷道、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斷面小于設計斷面2/3的;
(5)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無措施、不審批措施、措施不落實的;
(6)反風設施不完好的;主要風門未實現聯鎖的;
(7)采掘工作面及峒室溫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
2、瓦斯管理方面安全隱患認定:
(1)不按規定處理瓦斯超限、排放瓦斯的;
(2)啟封密閉不制訂安全技術措施的;
(3)采煤工作面隅角等易發生瓦斯超限地點沒采取防止瓦斯超限措施的;
(4)末及時封閉盲巷、臨時停風地點末按規定采取措施防止人員進入的;
(5)采煤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大于3m3/min,掘進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大于1m3/min,未按重點瓦斯區管理、無專項瓦斯管理措施的;
(6)井下放炮不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的;
(7)下井干部、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流動電鉗工等特殊工種不攜帶瓦斯報警儀,或不對工作地點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查的;
(8)監測系統存在問題不及時處理的;
(9)通風值班人員不審閱瓦斯日報,存在問題沒及時處理的;礦長、總工程師不按規定審閱瓦斯日報并簽字的;對重大通風問題沒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的;瓦斯檢查點設置計劃不按規定制訂、修改或未經礦總工程師審查的;
(10)受小煤窯有毒有害氣體威脅,未制定專項預防措施的。
3、綜合防塵安全隱患認定
(1)未建立健全防塵責任制或防塵責任制沒全面落實的;
(2)礦井防塵系統不完善的;
(3)防塵措施不落實,防塵設施安裝、使用不符合規定的。
4、防滅火安全隱患認定:
(1)沒有建立健全各級人員防滅火責任制或責任制沒有全面落實的;
(2)井上下的防滅火制度和措施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或有關規定的;
(3)消防系統不完善,消防設施和器材存在嚴重缺陷的;
(4)采用化學注漿方法處理采掘工作面片幫、冒頂使用可燃性化學材料的;
(5)開采有自燃發火危險的煤層,沒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采取防止自燃發火措施的;
(6)存在火區的礦井沒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246條至250條的有關規定對火區進行管理的。
5、井下爆破方面安全隱患認定:
(1)火工品的運輸、儲藏、保管、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國家有關規定的;
(3)井下放炮不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執行的。
6、本專業出現的“三違”行為。
7、其它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的。
(二)“一通三防”安全隱患治理安全技術規定
1、“一通三防”安全隱患治理的主要安全技術措施內容:
(1)隱患存在的地點,對安全生產的影響程度;
(2)隱患治理的時間及受影響范圍;
(3)隱患治理要求達到的目標;
(4)治理前需做的準備工作,治理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
(5)隱患治理必須遵守的《煤礦安全規程》及其它有關規定;
(6)隱患治理的人員分工,明確有關人員的責任;
(7)治理后的檢查與驗收。
2、“一通三防”隱患治理過程的保證措施
(1)“一通三防”隱患治理必須由礦長或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
(2)通風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工程完工后負責驗收。
(3)安監部門負責對治理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3、安全隱患治理過程中的人員素質
參加“一通三防”隱患治理的人員,必須具有“一通三防”方面的常識,特殊工種和特殊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掌握具有與治理隱患相關的知識;負責隱患治理的管理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能。
4、“一通三防”隱患治理強制執行的措施:
(1)礦井通風阻力大,對主要通風機安全運行造成影響的,必須制訂降低礦井通風阻力的措施,并限期解決。
(2)因巷道變形或堆放物料造成通風斷面減小,風速超限的必須采取措施保證通風斷面符合要求。
(3)采煤工作面隅角必須采取抽放、引排、擴散稀釋、減小隅角空間、采用隅角射流噴霧等防止發生瓦斯事故的措施。
(4)局部通風風筒管理不符合質量要求,出口風量達不到作業規程規定或稀釋瓦斯需要的,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5)巷道貫通和調整通風系統必須制定措施并審批,現場必須明確人員統一指揮。
(6)處理瓦斯超限,排放瓦斯時必須執行“三級排放”制度;,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并按規定審批;必須采取斷電撤人措施。
(7)井下臨時停風地點必須設置柵欄、警標;長期停風地點必須在24小時內進行封閉。啟封密閉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
(8)必須按月編制瓦斯檢查點設置計劃,并經礦總工程師審批。
(9)可能受小煤窯有毒有害氣體威脅的地區,必須制訂專項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10)安全檢測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
(11)區(隊)、班組長、下井干部,電鉗工等特殊工種,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檢查儀,工作前檢測工作地點風流20米范圍內的瓦斯濃度。
(12)高瓦斯放頂煤工作面初次放頂時,必須制定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
(13)礦井消防、防塵系統必須完善;消防、防塵責任制必須逐級落實;消防、防塵設施必須安裝到位,使用正常。
(14)采掘工作面處理偏幫冒頂注漿嚴禁采用可燃性化學材料,特別是聚氨酯注漿液。
(15)火工品管理不符合有關規定、井下違章放炮的,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糾正處理。
(16)其它按《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規定執行。
篇3:安全隱患報告舉報制度
為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社會群體發揮對安全生產的監督作用和參與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逐步形成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促進企業狠抓安全管理,從源頭上杜絕事故隱患,特制定本制度。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企業安全獎勵的一般規定。
二、安全隱患:
安全隱患是指危害到企業生產發展、車輛安全運行、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各種不安全因素。
三、隱患報告和舉報內容
1、隱患報告內容: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的原因、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案。
2、隱患舉報內容:隱患的現狀、存在隱患的地點、發現時間。
3、對安全隱患的舉報公司應嚴格實行登記管理,對舉報的各種安全隱患公司均應立即派專人進行調查、核實,確認后要立即落實措施進行整改,在公司職權范圍以外的隱患事項公司應制定防范措施,并應以書面形式報告主管部門。
四、獎勵和懲罰
1、對在安全生產工作成績突出、防止或挽救安全事故發生、隱患報告和舉報的有功人員,要給予榮譽表彰和物質獎勵(100-500元/次)。
2、對提出安全重大合理化建議、及時制止違章避免重大險肇事故或人身傷害事故、消除重大安全隱患、解決安全生產重大問題的職工或單位,經安全部門調查屬實并簽認,均可以報公司請功或一次性重點獎勵500-3000元/次。并在年終評先、提職時予以此職工優先考慮。
對明知存在安全隱患而視若無睹的各級人員,一經查實,無論隱患大小,公司均作開除處理。
對借舉報之名捏造事實、誣告他人或者以舉報為名干擾正常工作的,公司將追究舉報人責任,情節輕微的給予停班學習,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五、事故隱患舉報實行嚴格的保密制度。受理舉報的機構和人員必須妥善保管和使用舉報材料,不得向外泄露舉報人的任何信息,調查核實情況時,不得出示舉報材料原件和復印件,不得將舉報情況透露給被舉報人或有可能對舉報人長生不利后果的人員,受理人員因泄露舉報信息造成后果的公司將給予100-500元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做辭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