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為了全面提高工程項目安全管理水平,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措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正常地進行施工,實行逐級安全檢查,最終實現安全生產。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檢查的類型
1.1定期安全檢查。施工處月查,主要領導帶隊;施工隊周查,隊長組織帶隊;工段(班組)日查,工長(班組長)負責;作業人員班查。
1.2經常性安全檢查。經常性檢查則是采取個別的、日常的巡視方式來實現的。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能夠及時發現隱患及時給予消除,以保證施工正常進行。
1.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安全檢查。由各級施工作業隊伍,根據季節、節假日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
1.4專業性(專項)安全檢查。是對某個專業、專項問題或者在施工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問題進行的單向定性檢查。
對危險性較大的車輛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環境條件的管理性或者監督性定量檢測檢驗則屬于專業性安全檢查。專項檢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要求,用于難度較大的項目。通過檢查發現潛在的問題,研究整改對策;及時消除隱患,進行技術改造。
1.5綜合性安全檢查。是由各級領導組織各部門的職能人員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的綜合性檢查。或者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系統的安全性評價。
1.6由工會組織的不定期的員工代表進行巡視性的安全檢查。
1.7自行(班前、后)安全檢查。是施工人員工作前、工作后,對自身所處的作業環境和作業程序進行的安全檢查,以隨時消除安全隱患保證施工安全。
2.安全檢查內容
2.1安全基礎工作檢查
2.1.1各級管理人員對施工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與落實情況。其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目標保證體系及考核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獎懲考核制度等。
2.1.2施工現場安全措施的落實與安全規定的執行情況。主要內容有:
2.1.2.1安全技術措施。根據工程特點、施工方法、施工機械等,編制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施工過程中得到貫徹執行。
2.1.2.2施工現場安全組織管理。工地上是否有專、兼職安全員,各級組織安全活動,安全工作開展情況及完整的施工安全記錄。
2.1.2.3安全活動(安全技術交底、操作規程的學習貫徹等)。
2.1.2.4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個人安全防護用品、防暑降溫、安全用電、防火安全、安全警示標志等情況。
2.2安全監督檢查重點內容
2.2.1臨時用電
2.2.1.1臨時用電方案,應經項目負責人、監理單位審批。必須由持國家頒發的有效證件的專業電工負責安裝拆除。
2.2.1.2必須對用電設備(包括發電設備)、手持電動工具等,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2.1.3用電作業現場及用電設備,必須由專人負責。
2.2.1.4安全用電檢查,應根據實際采用相應的安全標準要求進行。
2.2.2施工準備階段
2.2.2.1施工區域內地下電纜、光纜、各類管道、現場內或附近有架空線路時,要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要指令專人負責,妥善處理;確保安全生產。
2.2.2.2施工現場的周圍如臨近居民住宅或交通要道。要充分考慮施工擾民、妨礙交通及發生安全事故的各種可能危險因素,以保證安全生產。對有可能發生的危險隱患,必須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2.2.2.3查施工組織設計是否有安全設計或安全技術措施。
2.2.2.4查準備進場的施工機械機具是否符合技術和安全要求。
2.2.2.5查施工人員是否經過培訓;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落實;安全技術交底是否進行。
2.2.2.6查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對不安全因素是否有控制措施。
2.2.3施工階段
2.2.3.1土方施工前,檢查是否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督促執行。
2.2.3.2在雨期或地下水較高的區域施工時,是否有排水、擋水和降水措施。
2.2.3.3根據組織設計放坡比例是否合理,有沒有支護措施或打護坡樁。檢查是否有滑坡、泥石流、浮石等危險因素。
2.2.3.4深基礎施工,作業人員工作環境和通風是否良好。
2.2.3.5工作位置距基礎2m以下是否有基礎周邊防護措施。
2.2.3.6做好深坑、溝、槽、管道、井口等的安全檢查與驗收。特別是深坑、溝、槽、井口的臨邊防護,必須完善。
2.2.3.7對機械設備人員教育和持證情況及所有設備進行安全檢查。
2.2.3.8對特殊施工及危險作業要對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檢查與驗收。
2.2.4管理措施保障
2.2.4.1安全設計、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后是否明白,心中有數。
2.2.4.2施工過程中各種不安全因素是否得到控制。
2.2.4.3施工機械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2.4.4安全職責、安全操作規程是否認真執行。
2.2.4.5現場有無違章指揮,違章、冒險作業。
2.2.4.6班前安全交底(講話),周一安全活動是否正常執行和具有針對性。
2.2.4.7安全隱患是否及時整改;不能解決的隱患,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2.2.4.8安全信息反饋是否準確及時。
2.2.5施工結束階段
2.2.5.1整理施工全過程安全資料,為工程安全性評價及存檔提供準備。
2.2.5.2通過安全性評價,找出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提出改措施;總結出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施工經驗,進行推廣。
2.2.5.3做好工程項目的安全總結評比表彰工作。
3.安全監督檢查的方法
3.1安全檢查表法。是一種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對安全施工進行初步的診斷和控制。主要是按國家安全檢查評價標準要求進行。
3.2一般安全檢查法。主要是通過看、聽、嗅、問、查、測、驗、析等手段進行。最適合常規檢查。
3.2.1看:就是看現場環境和作業條件,看實物和實際操作,看記錄和資料等;通過看來發現問題。
3.2.2聽:聽匯報、聽介紹、聽反映、聽批評和意見、聽機械設備的運轉聲響和承重物發出的微弱聲音等;通過聽來發現判斷施工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規范要求。
3.2.3嗅:通過嗅來發現有無不安全或影響作業人員健康的因素。
3.2.4問:詳細詢問不安全問題,尋根究底。
3.2.5查:查安全隱患問題,對發生的未遂事故查清原因,追究責任;完善防范措施。
3.2.6測:對影響安全的有關因素、問題,進行必要的技術測量、測試、監測等。
3.2.7驗:對影響安全的有關因素進行必要的試驗或化驗。
3.2.8析:分析資料、檢測、化驗等結果,查清原因,消除安全隱患。
4.事故隱患的整改和處理
4.1對檢查出來的隱患和問題,分門別類的進行登記;以便對施工安全進行動態管理。
4.2查清產生安全隱患的原因。要進行細致分析,并對各個項目工程存在的問題進行縱、橫向的比較,找出“通病、個例、頑癥”;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分清原因,制定有效對策。
4.3下發整改通知書。各施工隊伍接到通知書后,必須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則進行整改。對重大安全隱患危及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檢查人員應責令停止作業,待消除危險后方可繼續作業。
4.4進行責任處理。對造成隱患的責任人要進行處理;特別是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要嚴肅處理。對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為,必須批評指正,納入考核范圍。
4.5整改復查。安全隱患整改完成后要及時申請復查,經復查合格后,方可銷案。
5.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應逐步實現“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廣泛推行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科學化管理。
6.考核統一執行《安全生產獎懲規定》相關條款。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高速公路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是發現隱患,實現“預防為主”的重要手段,必須有效地進行。養護項目總監辦結合本路段情況制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按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要求組織安全檢查,包括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發現隱患應采取下“整改通知書”辦法限期改正。
第一條監理對施工單位每月組織1次安全生產檢查,各標段應開展月、旬、日安全生產自檢自糾活動。同時對檢查過程要有文字記錄。
第二條建立專職巡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專職安全員每天要巡查施工工地。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對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
第三條建立施工現場值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每個施工現場,必須要有專職安全員或者現場施工員帶班并負責安全工作,發現違章、冒險作業行為要立即予以糾正,遇有緊急情況,有權決定停止作業并向工區領導報告。
第四條各監理組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檢查同時,做好各種安全記錄,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制定安全處理措施,形成安全報告由總監辦上報業主。確定需整改項目,簽發整改通知單,并經受檢部門有關人員簽字確認。
第五條事故處理檢查,發生事故是否及時報告,是否按“四不放過”要求找出事故原因,嚴肅查處,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第六條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知識、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嚴禁事項。安全教育要有教材。要讓每一個管理人員、每一個民工對安全管理、對所從事的工種的安全規程做到應知應會。
第七條安全檢查情況要認真記錄,做好臺帳,并綜合評定被檢查單位的安全狀況,作為安全懲罰的依據之一。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先進事跡,好人好事以及有效的安全管理新經驗、新辦法等要及時總結、宣傳、推廣。
第八條各標段應按照《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H30-2004)的要求進行作業區的擺放,并應設有專職安全員、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