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起重吊裝規定
依據:建筑施工起重吊裝安全技術規范JGJ276-2012
1必須編制吊裝作業施工組織設計,并應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環境、道路、架空電線等情況。作業前應進行技術交底;作業中,未經技術負責人批準,不得隨意更改。
2參加起重吊裝的人員應經過嚴格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3作業前,應檢查起重吊裝所使用的起重機滑輪、吊索、卡環和地錨等,應確保其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4起重作業人員必須穿防滑鞋、戴安全帽,高處作業應佩掛安全帶,并應系掛可靠和嚴格遵守高掛低用。
5吊裝作業區四周應設置明顯標志,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6起重設備通行的道路應平整堅實。
7登高梯子的上端應予固定,高空用的吊籃和臨時工作臺應綁扎牢靠。吊籃和工作臺的腳手板應鋪平綁牢,嚴禁出現探頭板。吊移操作平臺時,平臺上面嚴禁站人。
8綁扎所用的吊索、卡環、繩扣等的規格應按計算確定。
9起吊前,應對起重機鋼絲繩及連接部位和索具設備進行檢查。
10高空吊裝屋架、梁和斜吊法吊裝柱時,應于構件兩端綁扎溜繩,由操作人員控制構件的平?和穩定。
11構件吊裝和翻身扶直時的吊點必須符合設計規定。異型構件或無設計規定時,應經計算確定,并保證使構件起吊平穩。
12安裝所使用的螺栓、鋼楔(或木楔)、鋼墊板、墊木和電焊條等的材質應符合設計要求的材質標準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13吊裝大、重、新結構構件和采用新的吊裝工藝時,應先進行試吊,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正式起吊。
14大雨天、霧天、大雪天及六級以上大風天等惡劣天氣應停止吊裝作業。事后應及時清理冰雪并應采取防滑和防漏電措施。雨雪過后作業前,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
15吊起的構件應確保在起重機吊桿頂的正下方,嚴禁采用斜拉、斜吊,嚴禁起吊埋于地下或粘結在地面上的構件。
16起重機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或在架空輸電線路下行走時,必須與架空輸電線始終保持不小于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規定的安全距離。當需要在小于規定的安全距離范圍內進行作業時,必須采取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并應經供電部門審查批準。
17采用雙機抬吊時,宜選用同類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機,負載分配應合理,單機載荷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的80%。兩機應協調起吊和就位,起吊的速度應平穩緩慢。
18嚴禁超載吊裝和起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構件和設備。
19起吊過程中,在起重機行走、回轉、俯仰吊臂、起落吊鉤等動作前,起重司機應鳴聲示意。一次只宜進行一個動作,待前一動作結束后,再進行下一動作。
20開始起吊時,應先將構件吊離地面200~300mm后停止起吊,并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裝置的可靠性、構件的平?性和綁扎的牢固性等,待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起吊。已吊起的構件不得長久停滯在空中。
21嚴禁在吊起的構件上行走或站立,不得用起重機載運人員,不得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
22起吊時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回轉時動作應平穩,當回轉未停穩前不得做反向動作。
23嚴禁在已吊起的構件下面或起重臂下旋轉范圍內作業或行走。
24因故(天氣、下班、停電等)對吊裝中未形成空間穩定體系的部分,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25高處作業所使用的工具和零配件等,必須放在工具袋(盒)內,嚴防掉落,并嚴禁上下拋擲。
26吊裝中的焊接作業應選擇合理的焊接工藝,避免發生過大的變形,冬季焊接應有焊前預熱(包括焊條預熱)措施,焊接時??有防風防水措施,焊后應有保溫措施。
27已安裝好的結構構件,未經有關設計和技術部門批準不得用作受力支承點和在構件上隨意鑿洞開孔。不得在其上堆放超過設計荷載的施工荷載。
28永久固定的連接,應經過嚴格檢查,并確保無誤后,方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
29高處安裝中的電、氣焊作業,應嚴格采取安全防火措施,在作業處下面周圍10m范圍內不得有人。
30對起吊物進行移動、吊升、停止、安裝時的全過程應用旗語或通用手勢信號進行指揮,信號不明不得起動,上下相互協調聯系應采用對講機。
收貨部制度
篇2:集裝箱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為了確保集裝箱裝卸作業過程中的生產安全,特制定本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一.集裝箱吊裝機具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確認“龍門架、滾輪、葫蘆”等部件的技術狀況無異常后,方可進行吊箱與卸箱作業。每次裝卸作業完畢后,要將龍門架推移至不影響車輛行駛安全得的位置停放。
二.集裝箱在吊裝作業前,須認真檢查箱體外部無破損,吊扣、鎖孔無變形裂紋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在集裝箱吊裝過程中,作業人員應首先用三角木固定好每個滾輪,吊裝架的位置應與吊裝的集裝箱保持適當的平行距離,拉動葫蘆時作業人員應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三.集裝箱在吊裝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充分配合裝(卸)車駕駛員完成集裝箱的裝卸工作。集裝箱吊裝完畢后,作業人員要配合駕駛員確認集裝箱拖板鎖頭定位符合運輸要求后,方可解除吊裝掛件。在車輛駛離裝(卸)箱場地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協助駕駛員觀察視線盲區,確保吊裝作業全過程的生產安全。
四.集裝箱在吊裝過程中,必須及時裝車或落地,因故不能完成上述操作(集裝箱在懸空狀態下),作業人員必須在作業現場監護,確保生產安全。如因故中斷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將集裝箱落地(或采取其它措施)方可離開現場。
五.集裝箱吊裝機具要堅持每天(使用前)例檢,每半月定期保養潤滑,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管理部門,嚴禁機具帶病或違規作業。
以上規定,請參與集裝箱裝卸工作的操作人員及駕駛員共同遵守。
民生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2006年5月15日
篇3:吊裝搬運船舶構件及設備規定
1.定義
船舶構件:肋板、縱橫艙壁、框架、牛腿箱柱、舷墻、艙口圍等易傾倒的構件。
2.船舶構件吊裝安全管理規定
2.1構件在吊裝前認真檢查吊碼是否安全,正確選用適當的鋼絲繩,生鉤要平穩可靠。
2.2構件在吊運過程中,嚴禁從人的上方越過。
2.3構件吊裝定位時,定位焊接要牢固,且支撐打好確認安全后,方可摘鉤。
2.4構件在吊裝定位時,嚴禁碰撞相鄰構件,相鄰構件必須臨時支撐牢固,防止相撞、傾倒傷人,吊掛工應提前通知相關危險區域的操作人員離開。
2.5構件的支撐必須根據構件的大小、重量使用足夠強度和鋼度的材料(如角鋼、鋼管、T型材、工字鋼等),嚴禁使用扁鐵做支撐材料,支撐的焊接部位必須焊接牢靠(要雙面焊,包腳焊好)。
2.6構件支撐點應設在構件高度的三分之二處,支撐的水平夾角在40°-50°之間。
2.7支撐每個構件必須有足夠數量的支撐:高度小于2米的,兩邊應一邊設兩個,另一邊設一個支撐;高度在2-4米的,兩邊應各有2個支撐;高度在4米以上的每增加2米高度,兩邊各增加1個支撐。具體應由工藝人員及現場生產管理人員確定之后強制實施。
2.8高度在6米以上的縱橫艙壁及構件,安裝前工藝部門應制定專門的安裝方案,方案應表明臨時支撐的用材及支撐設置的位置、根數,確保艙壁等安裝過程的安全。
3.拼板吊裝(此規定限重15噸及以下重量的拼板)
3.1拼板的吊碼應選用厚度不小于12MM,長度各110MM的板材制作,中間圓孔直徑為40MM,應用機械切割。
3.2吊碼的焊接方向應和吊運時鋼絲繩受力方向一致,吊碼焊接好后,應清除焊接藥皮,要有專人檢查。
3.3每塊拼板應有明顯的重量標記,吊碼應有防護圈保護。
3.5吊掛工在吊運拼板前,如發現吊碼有嚴重變形,影響吊運安全,應向有關人員反應,及時修改。
3.6吊掛工要根據拼板重量,正確使用吊索具,其水平夾角不得小于45°。
3.7因特殊原因需要吊運的拼板,吊掛工如無法確認可以安全操作,應向有關人員反映,有關人員應立即到現場給予解決。
4.設備進艙
4.1凡人力可以搬動進出船艙或分段的設備、船舶構件等,必須相互配合,小心搬運,以免砸傷人員或損壞設備。登梯和高處作業時,要落實防范安全措施,防止墜落事故。
4.2凡需用起重設備吊運的,須向吊掛人員講清構件、設備的特點、重量及吊裝注意事項,吊掛人員根據情況確定吊運操作方法。
4.3散裝構件進入船艙,吊掛人員針對散裝構件的特性,指導構件屬主把散裝構件擺放好,捆綁牢固,在吊運前,要及時將船艙內的人員喊出,以免構件意外散落砸壞人員或設備。
4.4大型設備進入船艙,吊掛指揮人員,必須認真了解所吊設備的特性,吊裝運行路線,正確選用吊索具和吊裝方法,在多人操作的情況下,吊掛指揮人員應首先注意其他協助人員的位置,提醒協助人員作好安全工作,確保吊裝正常操作。
4.5對于使用手拉葫蘆進艙的設備,起重作業人員首先要確保手拉葫蘆的性能完好,嚴禁使用帶缺陷的葫蘆。在吊裝進艙定位過程中,葫蘆一定要生在安全牢靠的位置,以防葫蘆滑脫或吊碼撕裂,使人員受傷。
4.6吊掛指揮和起重作業人員,在吊裝設備進艙定位前,要及時清除艙內雜物,對作業條件較差的環境,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操作人員的自身安全。
4.7使用手拉葫蘆,嚴禁設備及構件長時間懸在空中,更不允許構件懸掛過夜。因工作原因,須構件暫時懸掛空中時,手拉葫蘆一定要打死,以免葫蘆搖動,發生墜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