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驗收評價標準
一、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為了全面提高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和措施,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對項目實施定期檢查和重點作業部位巡檢制度。(2)項目經理部每月由現場經理組織,安全總監配合,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3)區域責任工程師每半個月組織專業責任工程師(工長)、分包商(專業公司)、行政、技術負責人、工長對所管轄的區域進行安全大檢查。(4)專業責任工程師(工長)實行日巡檢制度。(5)項目安全總監對上述人員的活動情況實施監督與檢查。(6)項目分包單位必須建立各自的安全檢查制度,除參加總包組織的檢查外,必須堅持自檢,及時發現,糾正,整改本責任區的聲音隱患。對危險和重點部位要跟蹤檢查,做到預防為主。(7)施工(生產)班組要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和節假日前后的安全自檢工作,尤其作業前必須對作業環境進行認真檢查,做到身邊無隱患,班組不聲音。各級檢查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做到"四定",即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時間、定整改驗收人,并做好檢查記錄。二、安全生產檢查評價標準為了科學地評價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情況,提高安全生產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預防傷亡事故的發生,確保職工的安全和健康,應用工程安全系統原理,結合建筑施工中傷亡事故規律,按照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對建筑施工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主要環節、部位和工藝等的完成情況進行安全檢查評價。此評價為定性評價,采用檢查評分表的形式,分為安全管理、文明工地、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三寶"防護、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塔吊、起重吊裝和施工機具共十個分項檢查表和一張檢查評分匯總表。匯總表對十個分項內容檢查結果進行匯總,利用匯總表所得分值,來確定和評價施工項目總體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1)安全管理、文明工地、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三寶""四口"防護,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塔吊、起重機吊裝和施工機具等十項分項檢查評分表中,各分項檢查評分表滿分為100分。表中各檢查項目得分為按規定檢查內容所得分數之和,每張表總得分為各自表內各檢查項目實得分數之和。(2)在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塔吊和起重裝等八項檢查評分表中,設立了保證項目和一般項目,保證項目應是安全檢查的重點和關鍵。在檢查評分中,當保證項目中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時,此檢查評分表不應得分。(3)在檢查評分中,遇有多個腳手架、塔吊、龍門架與井字架等時,則該項得分應為各單項實得分數的算術平均值。(4)檢查評分不得采用負值。各檢查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數。(5)匯總表滿分為100分,各分項檢查表在匯總表中所占的滿分分值應分別為:安全管理10分;文明施工20分;腳手架10分;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10分;"三寶","四口"防護10分;施工用電10分;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10分;塔吊10分;起重吊裝5分;;施工機具5分。(6)匯總表中,各分項目實得分數按下式計算:(7)檢查中遇有缺項時,匯總表得分按下式計算:(8)多人對同一項目檢查評分時,應按加權評分方法確定分值,權數的分配原則為:①專職安全人員和其他人員:專職安全人員為0.6,其他人員為0.2.②專職安全人員、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專職安全人員為0.4,技術人員為0.4,其他人員為0.2。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船舶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監督管理工作,明確我局各有關科、室在船舶安全檢查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是海事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局有關科室及各海事處應協調配合,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努力來完成。
第三條局屬各簽證站、點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的要求,對簽證船舶的《安全檢查記錄簿》進行檢查,督促存在缺陷的船舶糾正缺陷和申請復查,在該船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前,不予簽證放行。
第四條船舶發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如船體或船舶航行操縱設備受損嚴重并直接影響航行安全,通航保障科應要求事故船舶接受安全檢查,并通知船舶監督科,安檢結束后安檢人員應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到通保科,并由監督科上報長江海事局監督處進入《船舶黑名單》。
第五條各單位、部門應加強船舶安全檢查以及相關工作的管理,有關船舶安全檢查的工作臺帳記錄應規范,各部門負責人應定期對本部門的船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安檢人員不斷完善安檢工作。
第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