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大橋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某大橋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792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維護長江江蘇段大橋(以下簡稱大橋)施工期的水上交通秩序,保障施工期橋區水域水工工程、水工作業和過往船舶航行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上水下施工作業通航安全管理規定》、《長江江蘇段船舶定線制規定》等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在長江江蘇段大橋施工期從事大橋建設、施工以及在橋區水域內航行、停泊、作業等與水上交通安全有關的活動。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海事局主管大橋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大橋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

第四條大橋施工期橋區水域范圍(以下簡稱橋區水域)為橋軸線上、下游各一定范圍內的兩岸聯線間水域。具體范圍由海事管理機構根據通航情況和施工需要確定。

第五條橋址、橋區水域范圍、橋區水域船舶航路的確定與變更、通航尺度、施工作業事項、船舶防風要求以及其他與通航安全有關的信息,由海事管理機構以航行通(警)告等方式發布。

第六條大橋施工期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大橋建設、施工單位及施工船舶應當遵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依法承擔施工期的安全生產責任。

第二章施工安全管理

第七條大橋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加強施工作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二)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供橋梁施工設計、水文測圖等技術資料;

(三)申請辦理或協同施工單位辦理水上水下施工作業審批手續,及時通報施工進展情況;

(四)負責同步建設涉水橋墩的防碰撞設施;

(五)負責設置、調整、維護橋區水域與通航安全有關的標志;

(六)備妥滿足橋區水域施工現場應急需要的值守拖輪,確保緊急狀態下的應急處置;

(七)組織協調橋區水域內施工單位定期按應急預案演練,組織施工區內突發事件的施救搶險;

(八)督促施工單位配備必要設施、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安全措施;

第八條大橋施工單位具體負責大橋施工期間作業安全,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安全應急預案,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二)按規定取得《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并在核定水域范圍內施工作業;

(三)施工作業影響船舶航行時,適時向有關單位及船舶通報施工信息;

(四)妥善遮蔽夜間有礙航行安全的照明燈光,有效處理焊接、切割等作業產生的影響船舶安全的火花;

(五)及時清除遺留在施工區水域的礙航物;

(六)負責施工船舶的管理,督促其依法辦理簽證等相關手續;

(七)負責施工作業人員的水上水下施工安全教育與培訓;

(八)配備警戒船,負責施工區的安全警戒;

(九)定期組織施工作業的應急演練。

第九條大橋施工船舶應持有有效的船舶證書,配齊合格的船員,保持適航狀態,滿足施工作業條件,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批準的施工作業水域內施工作業;

(二)除按規定顯示信號外,白天應懸掛黃色施工專用旗一面,夜間應顯示紫色環照燈一盞;

(三)在規定的VHF頻道上守聽,保持與過往船舶的聯系,及時通報施工信息;

(四)穿越通航分道的施工船舶應當主動避讓沿規定航路行駛的船舶;

(五)不得超載、超客;

(六)施工船舶應在海事管理機構指定的水域內停泊,并遵守停泊秩序。

前款所述的施工船舶是指經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批準,在施工作業水域內為大橋建設提供服務的船舶,包括施工工程船、工程輔助船、測量船、送料船、交通船等。

第十條在橋區水域設置施工作業碼頭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輔助設施,應按規定向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第三章通航安全管理

第十一條船舶航經橋區水域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船舶通過橋區水域前,應對舵、錨、主輔機、航行信號、船隊系纜及拖帶設備等進行嚴格檢查,保持良好技術狀態,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通過;

(二)船舶通過橋區水域必須由熟悉橋區情況、技術熟練的駕引人員操作;

(三)通過橋區水域的機動船,應在進入橋區水域前鳴放聲號一長聲,發現航道、航標異常或本船船位不正,不能確保安全通過時,不得通過橋區水域;

(四)通過橋區施工水域的船舶,相互之間應保持安全距離,禁止在同一航路內追越和并列行駛,嚴禁停車淌航;

(五)能見度不良時,禁止船舶通過橋區水域。

第十二條擬通過橋區水域的危險品船舶、客輪和1000總噸或主機功率588千瓦及以上的船舶,應按規定向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動態。具體報告要求由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另行公布。

第十三條正在通過橋區水域的船舶發生異常情況,危及或可能危及船舶和大橋施工作業安全時,應采取應急措施,并立即向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或現場海巡船(艇)報告。

第十四條船舶(隊)經過橋區時,與橋墩、橋梁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第十五條未經海事管理機構批準,任何船舶、浮動設施不得在橋區水域內進行穿越、拋錨、掉頭、測量、編解隊、過駁、采掘以及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業或活動。

嚴禁在橋區水域內進行試航、捕撈、水上游覽等活動。

第十六條船舶進入橋區水域應服從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的現場監督管理。發生異常情況,對水上交通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時,大橋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將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第十七條嚴禁非施工船舶進入施工區水域。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八條對違反本規定者,海事管理機構將依據有關法規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江蘇沿海水域大橋施工期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施工期間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篇2:水上船舶施工規定

1、施工船舶應隨時與調度室及當地氣象、水文站等部門保持聯系,每日收聽氣象預報,并做好記錄,隨時了解和掌握天氣變化和水情動態,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2、各種施工船舶(包括配合施工作業的交通船、運輸船等)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同時還必須持有各種有效證書,按規定配齊各類合格船員。船機、通訊、消防、救生、防污等各類設備必須安全有效,并通過當地海事局的安全檢查。

3、施工船舶要與調度室晝夜保持通訊暢通,并按規定顯示有效的航行、停泊和作業信號。

4、施工作業前應向當地海事局申請辦妥《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水上施工應設專用救生船,并有專人值班,各施工作業點應配備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設備。

5、嚴格執行船機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及時維修保養設備,確保安全運行。發生機損等重大意外情況須立即向項目部報告。

6、嚴格按核準噸位裝載,不得超載、偏載航行,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7、船舶油污水和垃圾要集中回收并做好記錄,嚴禁向江中排放和傾倒,并配備配齊消防器材。

8、嚴格執行《水上水下施工作業通航安全管理規定》及水上航運安全管理規定,謹慎操作,確保安全。發生水上交通和污染事故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

9、所有船舶必須按規定配備足夠的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設備,在艙面作業時必須穿好救生衣,人員上下通道應掛設安全網,跳板要固定,水上工作平臺四周要安裝符合標準的欄桿和安全網。同時應做好防滑工作。

10、認真落實施工作業區施工平臺設施、橋樁、水底管線的安全警戒保護措施,不得擅自擴大水上施工安全作業區(施工水域)的范圍,確保作業區人、船、物的安全。

11、落實作業區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確保與施工作業無關的船舶、排筏、設施不準進入施工水域內,防止本工程施工作業船舶與其他的施工船舶間發生有礙正常施工的安全事故。

12、各作業隊應選派有經驗、責任心強的同志負責水上作業安全管理,保障人員、船舶、作業區、和水域環境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的落實。

13、施工船舶上的生活垃圾及塑料品等不得任意拋入水內,生活垃圾必須裝入加蓋的儲集容器里,并定期運至岸上傾倒。

篇3:水上加油站(船)安全與防污染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水上加油站(船)供受油作業的安全與防污染管理,保障人命財產安全,防止船舶供受油作業污染長江水域和重大惡性事故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長江海事局管轄水域內從事水上加油作業的加油站(船)以及有關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海事局及其所屬海事管理機構負責本規定的監督實施。

第四條從事供油作業的水上加油站(船)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水上加油站應滿足國家規定的安全與防污染技術的標準,供油船舶、設施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條件,具備有效的技術證書;

(二)配備足夠的持有有效證書和有關專業培訓合格證的人員;

(三)符合消防技術要求,持有消防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

(四)建立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五)配備相應的防污設備和器材,并編制應急預案;

(六)水上加油站應取得《危險貨物港口作業認可證》。

第五條水上加油站的布點應結合轄區實際,滿足有關主管機關的統一規劃。

第六條水上加油站(船)從事供油作業應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并提交下列材料,經審核取得《水上加油站(船)安全作業與防污染備案證明》(格式見附件1)后,方可從事供油作業。

(一)加油站靠泊負荷、前沿水深及周圍水域環境情況的說明(適用固定加油站),加油船技術資料(適用流動加油船);

(二)消防設備清單;

(三)安全防護和防污染設備(器材)清單;

(四)供受油作業操作規程;

(五)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值班制度、防火制度、污染事故應急計劃或預案等);

(六)固定碼頭作加油站的,應按要求建立并提交碼頭安全與防污染管理體系文件。

第七條加油站(船)供受油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作業前,必須檢查管路、閥門及其它相關設備,確保處于良好狀態,堵好甲板排水孔,關閉有關通海閥,對可能溢油的地方,放置集油容器。備妥消防器材,供受油作業周圍杜絕明火作業。供受油作業雙方必須認真檢查并填寫《供、受油作業安全檢查表》(格式見附件2),落實安全與防污染措施。

(二)作業中,要配備有足夠的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應堅守崗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掌握作業進度,控制輸油速率、壓力,防止跑、冒、滴、漏。出現有不安全或污染的情形,應立即停止作業,待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后方可恢復作業。

(三)停止作業時,必須關好相關閥門。收解輸油管時,必須事先用盲板將軟管封好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防止軟管內殘油流(滴)入長江。

第八條在作業中發生安全與污染事故,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擴大,報告海事管理機構并接受調查處理。

第九條受油船舶應將加油作業情況準確記入《油類記錄簿》和《輪機日志》,加油站應將供油情況記載值班記錄簿內。

第十條加油站(船)應按《內河避碰規則(1991)》的要求顯示信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夜間應對照明燈光進行妥善遮蔽,不得影響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

第十一條加油站(船)的避雷設施及防靜電設施應符合國家標準。加油站(船)應設置禁煙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出。

第十二條供、受油船舶靠泊時,應墊軟靠把。供受油作業時,應關閉煙囪帽,帶好火星熄滅器,加油現場作業人員禁止穿尼龍化纖服裝,嚴禁使用非防爆型燈具照明。在加油過程中嚴禁鏟銹、發報、使用雷達、充氣、吸煙及其他影響安全的行為。

第十三條如遇雷電、大風等影響安全作業的惡劣天氣,應立即停止作業。

第十四條港內或港口附近水域流動的加油船舶,除遵守油船的有關管理規定外,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船舶進、出港,可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辦理定期申報手續,定期申報期限不超過一個月。

(二)加油船在固定水域流動銷售期間可辦理短期定期簽證手續,短期定期簽證有效期不超過一個月。

(三)加油船一次性多點配送涉及兩個及以上的海事管理機構管轄范圍時,申請人應向始發港和終點港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分別申請辦理短期定期簽證。

加油船配送作業時,應向作業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第十五條加油站(船)因故停止營運時,應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并留足值班人員,保證停止營運期間加油站(船)的安全。加油站(船)停止營運超過二個月恢復營運時,加油站(船)單位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重新申請備案。

第十六條加油站(船)每季度應當向當地的海事管理機構書面報告供油作業情況,包括供油艘次、供油數量等。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實施。原《長江海事局轄區水上加油站(船)安全管理辦法》(長海船舶[2003]11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