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細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建筑工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強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積極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依據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全省各類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以及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以下簡稱“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等建筑施工活動及安全管理。
第三條本細則所稱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以及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本細則所稱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作業人員群死群傷或造成重大不良社會影響的分部分項工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一般范圍見附件1;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的一般范圍見附件2。
第四條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制度。應當根據工程項目特點、氣候和周邊環境等具體情況以及所承擔的施工范圍,在開工前識別并編制包括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等在內的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清單名錄和安全管理措施。清單名錄中應當包括重大危險源的名稱、出現的施工階段、潛在的危險因素、防控措施以及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等內容,清單名錄應經責任人簽字。
第五條因施工圖設計變更或施工條件發生變動的,應將變更或變動后增加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及時補充和完善,并經企業審查和工程監理單位確認后報送相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機構。
第六條應當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在施工現場顯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名錄、可能導致發生的事故類別。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處醒目位置懸掛警示標志。
第七條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應當逐一制定安全防護方案和保證措施。
在辦理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時,應當提交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工程概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概況、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
(二)編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圖紙(國標圖集)、施工組織設計等;
(三)施工計劃:包括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
(四)施工工藝技術:技術參數、工藝流程、施工方法、檢查驗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組織保障、技術措施、應急預案、監測監控等;
(六)安全管理技術力量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設備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等;
(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實行分包的,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經總包施工單位審查并簽署審查意見。
第八條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組織施工技術、安全、質量等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審核。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按照《湖南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管理辦法》(湘建建〔2009〕304號)的規定組織專家論證,以及修改完善、重新編制和重新組織專家論證。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一般范圍見附件3。
第九條在施工人員進入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前,應當對其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生產教育的內容應當包括: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的安全防護方案及相應保證措施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實施前,編制人員或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當向現場相關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工程作業特點、具體安全預防措施、相應的安全標準,以及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安全技術交底應當形成書面交底簽字記錄。
第十條應當指定專人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和按規定進行監測。發現施工人員不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的,應當要求其立即整改;發現有危及人身安全等緊急情況的,應當立即采取停工措施,組織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區域。
第十一條應當定期(每月不少于一次)組織對其所有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檢查、評估,建立管理臺帳,對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應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并對整改結果進行查驗。
第十二條設在工程項目的管理機構應當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包括分包單位相應管理人員)每星期開展一次對其責任管理范圍內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狀況的檢查,作出書面檢查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組織整改到位。分包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按照總包單位提出的整改意見及時組織整改到位。
工程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針對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每天進行檢查和評估,建立個人檢查、評估工作臺帳,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或報告,并作出書面記錄。
第十三條設在工程項目的管理機構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分包施工單位應當參加總包施工單位組織的應急救援演練。
篇2: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定
重大危險源管理的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及時、有效的監控,是《安全生產法》設定的法律義務。要使這項工作制度化,必須加強日常監控工作,要做到:
一是應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摸清底數。
二是要定期進行檢測檢驗、評估、監控,發現安全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三是制定應急預案和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告知從業人員和有關人員。
如果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上述規定,對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或者未進行評估、監控,或者未制定應急預案的,將受到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
重大危險源備案制度。由于各種生產經營單位行業不同、大小不一,其重大危險源的數量、狀況和存在位置等差別很大,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可能全部掌握。為了實施重點監管,有必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備案制度。法律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這種備案制度不是一般的告知制度,而是一種審查監管制度:
一是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備案。
二是負責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有權進行審查、檢查。
三是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法的,有權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篇3:化工業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的規定,我公司的液氯倉庫,乙醇儲罐區,乙基氯化物車間(使用液氯場所)等三處均已達到重大危險源界限,屬重大危險源,經武漢綠世紀職業安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評估,液氯倉庫、乙基氯化物車間(使用液氯場所)屬一級重大危險源,乙醇儲罐區屬三級重大危險源。為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確保公司員工及周圍居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重大危險源應掛牌公告,張貼于醒目易于觀看的位置,讓公司員工和進入公司生產區的外來人員了解重大危險源的處所。
二、重大危險源公告牌應注明該危險源物質的理化性質,防護措施、,發生事故時的施救程序、施救方法,應急撒離時的通知方法。
三、重大危險源應明確承包責任人和日常管理責任人,承包責任人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安全活動,日常管理責任人負責該危險源的日常管理和巡回檢查工作,每天巡回檢查不少于二次。
四、安保部每周不少于一次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五、重大危險源液氯倉庫和氯氣平臺應配置氣體泄漏自動報警儀,安全管理部門每周定期檢查其性能,確保其正常有效工作,無水乙醇罐區應設有防泄漏圍堰。
六、重大危險源內的安全設施、監控設備、安全防護用品、應急器材和消防器材未經安全部門許可,一律不準挪用。
七、重大危險源區域屬安全要地,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八、重大危險源應定期監測,對液氯倉庫和氯氣平臺每日進行二次氯氣濃度監測,對無水乙醇罐區每日進行二次可燃氣體監測。
九、重大危險源每年應進行一次安全評估。
十、安保部門應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并每半年組織一次應急救援演練,同時組織公司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重大危險期源知識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