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運行管理制度范文

設備運行管理制度范文

2024-07-10 閱讀 3916

第一條對設備操作者要求:

(一)設備的操作者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并取得操作合格證,持證上崗。

(二)設備操作者應熟知“三知四會”(知道設備結構、知道設備性能、知道設備安全保護原理,會操作、會維護、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

(三)設備包機者及操作者應掌握管理設備的潤滑知識,如所維護保養設備注油部位、潤滑油脂牌號、潤滑油注油量、注油周期等知識,切實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同時加強對設備潤滑部位的日常檢查,如不負責任造成設備損壞,將嚴肅追究設備包機者及操作者責任。

(四)設備操作者應責任心強,做到“五嚴格”(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要害場所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

(五)設備操作者在操作和運行中應注意力集中,精心操作,發現異常問題立即停機檢查。設備日常運行情況應及時向維修工和隊部通報。

第二條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一)設備使用單位應根據現場工作條件,搞好環境衛生和設備衛生,創造整潔、通暢的設備運行環境。

(二)根據設備使用和維護的要求,配備設備安全保護裝置,確保其靈敏可靠,并按照鑫銅公司機電設備安全保護裝置管理辦法要求進行試驗。

(三)對大型固定設備配置必要的監測診斷儀器、儀表和提供必要的檢修場所,并對監測診斷儀器、儀表定期校驗,確保準確可靠。

第三條建立健全必要的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一)建立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

設備使用單位應根據設備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建立完善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應包括的內容:

1、設備的主要性能和最大允許負荷;

2、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驟(啟動、停車順序、操作注意事項);

3、設備運行過程應注意事項;

4、設備的記錄填寫要求;

5、設備的清掃、潤滑、維護保養、檢查方法等基本要求;

6、操作者和維修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7、操作者和維修者應遵守的規章制度和相關規定;

8、設備與人身的安全注意事項。

(二)建立交接班制度

對重要的運行設備必須實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在交接班時,應與日常設備檢查結合起來進行交接班設備檢查,主要內容包括:

1、交班人對接班人能否勝任工作要求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接班人精神狀態、是否飲酒等;

2、接班人對交班人崗位職責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

3、交接班人員共同對設備衛生、環境衛生進行交接檢查;

4、交接班人員共同對現場存放的工器具、材料、防滅火設施等進行檢查交接;

5、交接班人員共同對設備各運轉部位溫度、各儀表指示數據、各潤滑部位油位、油量進行察看交接;

6、交接班人員共同對設備各部位振動情況、聲響情況、緊固程度進行檢查;

7、交接班人員共同試驗安全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如交接班中存在問題,必須及時解決,或報告隊部。存在的問題不解決不交接,否則將追究交接班雙方責任。

(三)建立設備包機制度

設備使用單位必須建立設備包機制度,每臺設備、每個小型電器均包機到人,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包機者必須按規程規定操作使用設備。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設備完好運行,包設備和工作環境衛生,確保干凈整潔。

第四條建立設備經濟運行制度

(一)對大型固定設備,應根據設備的額定負荷確定其運行負荷,不得使設備在長期超載情況下運行。

(二)對大型固定設備應盡可能在使它們的工況點在高效區運行,通過測試發現設備本身和系統工況點不在高效區運行時,應及時安排檢查、檢修。確保大型固定設備安全經濟運行。

(三)對采掘設備應在規定的額定值下運行,完善電機綜合保護裝置,確保其靈敏可靠,防止設備損壞事故發生。

(四)根據負荷情況及時調整設備運行方式,減少空載損耗。

收銀制度

篇2:EAM系統運行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公司關于《神東煤炭分公司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2.嚴禁EAM系統內部用戶相互交換使用用戶名稱及密碼。

3.班次及班次人員的調整,由隊里計劃在系統內進行相應操作。

4.隊內所有設備維修活動,包括:日常維修、大修、項修等,及各種物料領取等相關信息,都要以工單方式在EAM系統中完成。

5.所有工單的管理均執行相應的工單管理流程。

6.計劃員必須按要求填寫工單,如實記錄維修活動各執行環節。

7.7、檢修人員對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均可提出維修申請,并按規定格式填寫工單維修申請表,由MRC審核員進行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維修。

8.審核員必須每天按時檢查自己的INBO*(收件箱)和KPI(關鍵性能指標),及時處理維修工作申請以及上級MRC駁回的上報申請。

9.制定工單的人員要認真按照維修工作的要求進行工單填寫,不得出現工單內容與實際工作不符現象。

10.人員在執行工單過程中,要按工單要求進行維修、維護工作,如果發現工單要求與實際工作有差異,差異較大的要及時與計劃員溝通,對工單進行調整或重新安排。

11.所有工作所領物料必須憑工單進行領用。

12.所作工單工作結束后,要及時關閉工單。

篇3:天然氣生產運行部安全管理制度

天然氣屬于易燃易爆氣體,天然氣生產運行部為甲級防爆單位。為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保證生產安全運行,保證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護國家財產,防止各災害事故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生產運行部站長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班組的負責人對本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責,每位職工對本崗位安全生產負責。

2.定期組織安全大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必須限期處理和整改,并做好記錄。

3.加強事故管理,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事故,對重大未遂事故也不放過,要有事故原始記錄,處理報告和復查記錄。

4.認真執行崗位安全責任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不隨意動用未經許可的設備和工具。

5.嚴格執行進站管理規定。

6.非本站人員未經批準,嚴禁進入危險區,在站內行走時嚴禁在管道容器及工藝裝置附近逗留,嚴禁在危險源區域逗留。

7.在禁火場所嚴禁吸煙,嚴禁帶入各類火種,凡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須設專儲倉庫進行存放并有專人監護。

8.每個崗位應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有關部門要定期檢查,保證隨時處于良好狀態,要定期組織消防培訓及消防演習,保證人人都能正確使用消防器材。

9.除在固定動火區域內動火,其它區域一律需經上級領導批準方可動火。

10.各種安全裝置、監測儀表、警戒標志、消防設施和器材等未經主管部門批準,不得隨意拆除、改動、挪用,安全通道要隨時保持通暢,安全裝置要按規定進行校驗。

11.電氣設備的維修工作必須由培訓合格的電工進行,其他人員一律禁止私自維修工作,嚴禁亂拉、私接臨時線、嚴禁使用電爐及其他私人電器,儀表裝置的修理工作應由培訓合格的儀表工進行,其他人員不得擅自動用。

12.每年雨季前,要對避雷設施、設備進行認真檢查、測試和檢修,確保性能良好可靠。

13.禁止在站區生產區域堆放易燃易爆物,站場保持清潔,廢料垃圾必須及時清除。

14.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堅持交接班安全檢查。

15.定期組織職工培訓,全站職工應熟知作業場所及工作崗位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防范措施,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

進站須知

1.站區內嚴禁一切煙火,不準攜帶火種進入站區。外來辦事人員隨身攜帶的火種(火柴、打火機、電警棍等)入站時交門衛保管。

2.本站和外來辦事人員一律不準穿化纖衣服和帶釘子的鞋進入站區。

3.工作人員進入氣站應按規定著裝。

4.凡進入站區的各種機動車輛,必須在發動機排氣管的出口處佩戴防火帽(阻火器),車速不超過每小時5公里,拖拉機.電瓶車.蓄力車.放射性設備嚴禁進入站區。

5.不準在生產區內修車、擦車、放油水、掃車垃圾等。

6.外來學習、參觀人員必須持單位行政介紹信,經本站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站,參觀時必須有本站領導和安全員及有關人員陪同。

7.外來人員不準隨意動用站內生產設備,更不準自行在貯罐區放殘氣。

8.對上述規定如有違反者,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罰款處理,對于造成事故者,要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