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運行維修保養制度

設備運行維修保養制度

2024-07-10 閱讀 4258

為正確使用、維護設備,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完好率,減少機電設備事故率,結合格宜煤礦花大溝井實際情況,制定格宜煤礦花大溝井機電設備運行及維修保養制度。

一.?設備的運行管理制度

1.?對設備操作者要求

(1)?設備的操作者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并取得操作合格證,持證上崗。

(2)?設備操作者應熟知“三知四會”(知道設備結構、知道設備性能、知道設備安全保護原理,會操作、會維護、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

(3)?設備操作者應掌握一些潤滑基本常識,所操作的設備注油部位、潤滑油脂牌號、潤滑油注油量、注油周期等知識,切實做好設備潤滑工作。

(4)?設備操作者應責任心強,做到“五嚴格”(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要害場所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

(5)?設備操作者在操作和運行中應注意力集中,精心操作,發現異常問題立即停機檢查。設備日常運行情況應及時向維修工和隊部通報。

2.?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1)?設備使用單位應根據現場工作條件,搞好環境衛生和設備衛生,創造整潔、通暢的設備運行環境。

(2)?根據設備使用和維護的要求,配備設備安全保護裝置,確保其靈敏可靠,并按照格宜煤礦花大溝井機電設備安全保護裝置管理辦法要求進行試驗。

(3)?對大型固定設備配置必要的監測診斷儀器、儀表和提供必要的檢修場所,并對監測診斷儀器、儀表定期校驗,確保準確可靠。

3.?建立健全必要的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1)?建立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

設備使用單位應根據設備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建立完善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應包括的內容:

A.?設備的主要性能和最大允許負荷;

B.?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驟(啟動、停車順序、操作注意事項);

C.?設備運行過程應注意事項;

D.?設備的記錄填寫要求;

E.?設備的清掃、潤滑、維護保養、檢查方法等基本要求;

F.?操作者和維修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G.?操作者和維修者應遵守的規章制度和相關規定;

H.?設備與人身的安全注意事項。

(2)?建立交接班制度

對重要的運行設備必須實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在交接班時,應與日常設備檢查結合起來進行交接班設備檢查,主要內容包括:

A.?交班人對接班人能否勝任工作要求進行檢查;

B.?接班人對交班人崗位職責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

C.?交接班人員共同對設備衛生、環境衛生進行交接檢查;

D.?交接班人員共同對現場存放的工器具、材料、防滅火設施等進行檢查交接;

E.?交接班人員共同對設備各運轉部位溫度、各儀表指示數據、各潤滑部位油位、油量進行察看交接;

F.?交接班人員共同對設備各部位振動情況、聲響情況、緊固程度進行檢查;

G.?交接班人員共同試驗安全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3)?建立設備包機制度

設備使用單位必須建立設備包機制度,每臺設備、每個小型電器均包機到人,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包機者必須按規程規定操作使用設備。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設備完好運行,包設備和工作環境衛生,確保干凈整潔。

4.?建立設備經濟運行制度

(1)?對大型固定設備,應根據設備的額定負荷確定其運行負荷,不得使設備在長期超載情況下運行。

(2)?對大型固定設備應盡可能在使它們的工況點在高效區運行,通過測試發現設備本身和系統工況點不在高效區運行時,應及時安排檢查、檢修。確保大型固定設備安全經濟運行。

(3)?對采掘設備應在規定的額定值下運行,完善電機綜合保護裝置,確保其靈敏可靠,防止設備損壞事故發生。

(4)?根據負荷情況及時調整設備運行方式,減少空載損耗。

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1.?設備維護主要內容和要求

(1)?設備使用單位要針對每臺設備制定清掃環境衛生標準、設備衛生清掃標準、設備檢修周期和標準。

(2)?設備使用單位應安排專人清掃環境衛生、擦試設備各部位衛生及除塵,使設備和環境保持清潔。

(3)?按設備日常檢查和潤滑周期進行設備的檢查、維護和保養工作。

(4)?設備使用單位應根據設備結構情況制定設備日檢、旬檢、月檢制度,制度明確日檢內容、檢查部位,旬檢檢查內容,檢查部位,月檢檢查內容,檢查部位。通過定期檢查,發現設備隱患及早排除避免事故擴大。徹底根除設備不壞不修問題。

(5)?及時對安全保護裝置進行試驗,調整確保其靈敏可靠。

(6)?對設備的緊固件松動情況進行檢查,并及時緊固。

(7)?檢查零部件有無撞傷、銹蝕、漏泄(油、水、汽、氣、電)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建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設備使用單位應按照設備檢修規程和設備說明書要求建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設備維護保養制度應包括的內容;

(1)?設備構造簡圖和主要技術規格、參數;

(2)?設備巡回檢查路線和設備巡回檢查制度;

(3)?設備潤滑部件,油質標準、注油周期和潤滑制度等;

(4)?主要運行部件的調整及運行參數;

(5)?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6)?大型固定設備技術測試制度;

(7)?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負荷整定等;

(8)?設備檢修制度,包括小修、中修、大修檢修內容及要求。

3.?設備的維護方法和措施

設備維護措施包括:日保制度、一級保養制度和二級保養制度。

(1)?日保制度

由操作工負責,主要內容包括:

A.?對設備、環境進行清除、打掃;

B.?通過看、聽、摸、聞等方法掌握設備運行狀況;

C.?通過儀表、儀器數據記錄設備運行狀態,掌握設備變化情況;

D.?按照巡回檢查制度要求,對設備各方位進行巡回檢查。

(2)?一級保養制度

由操作人員為輔、維修人員為主對設備進行日常保養,主要內容包括:

A.?對設備局部和重點部位進行拆卸、檢查,查看部件磨損情況;

B.?徹底清洗外表和設備內臟,疏通油路,清洗各部位,油線、濾油器等,對漏油部位進行處理,更換密封墊等。

(3)?二級保養制度

以維修人員為主,操作工人參加的保養,主要內容包括:

A.?對設備各部件間隙、磨損情況進行測量檢查,確定部件優劣程度,確定是否更換;

B.?對磨損超限部件進行更換;

C.?對安全保護裝置進行試驗調整;

D.?對設備油池、油箱,設備內部換油,徹底清洗;

E.?實施中修、大修制度規定的檢修內容。

4.?建立完善的設備定期檢修制度

(1)?根據設備使用周期及檢修內容制定設備檢修、中修、大個制度,明確每種設備小、中、大修內容,檢修周期,檢修部位、質量標準要求等。

(2)?利用礦井停產檢修時間對設備的隱蔽部件進行定期檢查,對設備存在的重大隱患進行徹底處理。

(3)?編制預防性檢修計劃,對設備進行針對性維修。

5.?建立完善的潤滑管理制度

設備使用單位根據應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制定每一類型設備的潤滑管理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

(1)?制定設備潤滑材料及替代品種;

(2)?制定設備潤滑周期、潤滑方法,一次注油量;

(3)?制定潤滑劑換油周期,清理方法;

(4)?制定潤滑劑失效的鑒別方法;

(5)?建立設備潤滑工作檔案。

篇2:汽車維修設備管理維護制度

一、設備操作工在獨立使用設備前,須掌握該設備的操作技能。

二、設備使用應定人定機,對公用設備由專人負責保養。

三、操作工要養成自覺愛護設備的習慣。班前班后認真擦試設備及注油潤滑工作,使設備經常保持良好的潤滑與清潔。

四、操作工要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管好設備附件。

五、對私自操作設備人員,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由此發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負責。

六、設備管理員應根據設備維護要求以及設備技術狀況制定設備和測量裝置的保養細則、保養周期和檢定周期。

七、設備保養人應嚴格按照常規維修設備檢查保養周期進行保養,做好記錄交設備管理員驗收。

八、設備維修以外修為主,本單位操作人員配合,設備管理員做好維修記錄。

九、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停機,使用部門應立即通知設備管理員或單位領導,請修理人員檢查排除故障。當修理人員在排除故障時,操作人員應積極協助修理人員排除故障。

十、對設備使用年久,部件嚴重損壞,又無法修復和沒有改造價值的,可辦理報廢手續報請經理批準。

十一、對設備的檢查、保養、修理應做好所有記錄,由設備員歸檔,以便檢查。

篇3:車輛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認真執行車輛的設備日常維護與計劃檢修合格,定期檢測,按照預防性維修方針,遵守檢修規程,執行檢修技術標準,提高維修質量,縮短維修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根據車輛設備技術狀況,制定年度維修計劃及月份維修計劃,并具體實施。

三.技術辦同各隊協調配合抓好保養廠、小修班的工作,確保修保計劃完成。

四.操作者要嚴格按照各種車輛設備的結構性能、特點及技術要求進行操作,確保維修質量。

五.各級檢查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和權利,車輛要堅持:“三檢制”。

六.積極采取“修改代制”的方法,認真搞好車輛、設備的舊件修復,及時滿足設備維修的需要。

七、車輛設備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及廢油處理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