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精細化管理制度
(一)提升運輸管理處罰規定
1、井口把鉤工下班時,必須拉下爬坡機的電源開關,否則每次罰款20元。
2、井下各提升下山(主提升除外)每次下班前不準把鉤頭留在片盤車場,否則罰責任人20元。
3、井上流動磕煤機因操作失誤,造成礦車墜落地面的罰款50元,造成其他損失的根據情況另作處理。
4、對提升運輸管理處罰規定中的51條修改為:提升運輸時,礦車掉道、拉壞地滾子或道軌罰20元;撞壞支回風、水管罰款50元;撞斷照明或信號電纜一根罰50元;2根100元,撞壞高壓電纜罰款1000元。
5、所有絞車的操作必須嚴格執行“兩慢一快”制度,即兩頭慢,中間快,減速及時,停車位置準確,否則每次罰款30元。
6、所有無人操作的絞車,絞車開關必須及時停電并打閉鎖,否則每次罰款20元。
7、絞車及所有電器設備的螺絲彈簧墊等所有部件必須齊全完整,如出現缺少或不起作用,每個罰款10元,如因缺少或不起作用造成設備失爆罰款50元。
8、井上、下小絞車放車時余繩不得超過1米,否則每次罰款20元,如因余繩太多造成其它不良后果,視情節給予30-100元的罰款。
9、井上煤山、矸石山絞車操作必須嚴格執行好防過卷制度,礦車進入翻車斗(盒)后,保證翻轉不超過160度,否則每次罰款30元,造成礦車竄出機頭的,罰款100元。
10、1.6米絞車司機開車時,不到剎車距離提前減速剎車罰款20元。
11、措施不力造成鋼絲繩損壞的罰款50元。
12、井下上、下山提升打回鈴后,信號把鉤工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擅自離開者罰款20元,因脫崗造成無人接車者罰款50元。
13、電瓶車司機必須經過培訓,并持證上崗,不持證者一次罰款30元。
14、機車司機開車前必須先發信號,在運行中接近道分岔、拐彎、車場、巷道口、硐室出口、遇見行人,有障礙物等必須鳴號并減速,否則每查到一次罰款10元。
15、機車運行時,必須前有照明后有尾燈,不隨身攜帶把手、燈不亮、閘不靈、鈴不響、撒砂裝置不全或不正常使用、車棚輕微變形、未掛安全鏈等一項每次罰款10元。
16、非工作人員嚴禁操作機車,否則一次罰款30元;機車運行中嚴禁將頭或身體任何部分探出車外,否則每次罰款30元。
17、未經批準,任何人不準在機車運行中乘座礦車或蹲在礦車頭上,否則發現一次罰款50元。
18、機車司機應對口交接班(現場),如車皮不足,物料供應不及時誤一線生產,每延誤一次罰款30元。
19、機車運送物料時,因物料裝得超高超寬,車速過快,機車掉道,撞壞一棵支架、一根風水管、一根信號電纜、監控線和高低壓電纜等分別罰款30元、50元、100元、150元、1000元。嚴重者另作處理。
20、機車動行中,因司機責任心不強,礦車掉道未及時發現查出一次罰款20元。
21、機車不準頂車(車場調車除外),否則一次罰款30元。
22、機車司機在開始開車、停車、掉道時必須發出信號,否則每項每次罰款10元。
23、機車司機嚴禁未松閘就開車,嚴禁在車外開車,否則每項次罰款30元。
24、嚴禁甩掉保護裝置或用非熔金屬代替保險絲(片),否則每次罰款20元。
25、嚴禁在機車運行中或尚未停穩前離開座位(司機室),否則每次罰款30元。
26、司機離開崗位時,必須切斷電動機電源,將控制手把取下保管好,扳緊車閘,否則每項次罰款20元。
27、嚴禁使用打倒轉的方法制動電瓶車,發現一次未停穩打倒轉罰款100元,如因打倒轉毀壞機車軸,齒輪、電動機或其它部件,每次罰款300元;跟班隊長50元;班長30元;區長30元;隊部成員20元。
28、機車電瓶電量不足,不能保證繼續正常運行時,必須及時充電,嚴禁出現過放電,否則每次罰款30元。
29、充電工必須對電瓶及時充電,并使電瓶酸液達到標準要求,因充電不足影響正常使用,每次罰款30元,電瓶酸液不符合標準要求,每次罰款10元。
30、使用電瓶車牽引或頂脫軌的機車或礦車時,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嚴禁冒險蠻干,否則每次罰款50元。
31、車場調車需要電瓶車頂車,必須使用好大鏈,否則每次罰款20元。
32、機車司機必須維護好機車,保持機車衛生清潔,否則一次性罰款30元。
33、不掛大鏈就發信號放車罰50元,不掛大鏈就把車推到下山處的罰100元,掛反大鏈的罰50元。
34、電瓶車司機不論何原因造成電瓶車小軸斷毀的罰款1000元,造成電瓶車大軸毀壞的,罰款2000元。
35、井下工作面因特殊原因需停止施工8小時或8小時以上時,機電維修工應負責關掉此面的風水管閘閥,否則,罰責任人20-100元。
36、井下接線盒子不能有銹蝕現象,否則罰款20元,如銹蝕嚴重,造成失爆,罰款50元。
37、井下各工作地點使用的風鉆少消音罩罰款10元,少鉆桿卡、螺絲、拉簧罰款30元。
38、遠程控制設備及南北風井主扇,必須靈敏可靠,如不能正常開啟一次罰有關單位30元,連續2次開不開罰50元,連帶隊部成員各20元。
39、在立井內罐籠上檢修時,人員工作上方必須有安全傘,栓好安全帶,否則查出一次罰款20元。
40、電瓶車不論拉重車還是空車,大車只準拉17個,小車拉9個,否則超1個罰10元,依此類推。
41、擋車棍窩深度不夠罰款20元。
42、人行車行駛時不關門罰款30元。
43、人行車未停穩就下車罰款50元。
44、行車報警裝置不響或不靈敏罰款30元。
45、絞車司機攔著上貨時精力不集中,手離開剎車把手罰款30元。
46、絞車轉動時,打掃轉動部位的衛生罰款30元。
47、不執行手指口述法罰款30元。
48、放車時,沒掛大鏈就放車罰款50加罰50元。
49、人員站在掛好的重車前干其它工作罰款30元。
50、各種機電機運設備發現有異常聲音及時維修保養,否則罰款50元,損壞嚴重另行處理。
51、猴車缺少觸發器罰款20元,上下人員不報警罰款30元。
52、礦車檢查維修不及時造成掉輪罰款50元。
53、井口亮紅燈時,欄桿不放到位置罰款20元。
54、絞車提升時,人員不準跨過鋼絲繩,違者罰款20元。
55、罐籠上下人員時,把鉤工不起放罐鏈罰款20元。
56、把鉤工井下南門打罐籠卡子罰款30元。
57、推車時使用檢修按鈕推車,罰責任人30元。
58、井口把鉤工不戴安全帽罰款10元,不系安全帶罰款30元。
59、采煤機上崗牌板,不懸掛罰款30元。
60、刮板機不及時檢查維護保養,每次罰50元。
61、井底北部兩道擋車器之間放兩輛車罰款30元。
62、壓風機房不使用純凈水罰責任人50元。
63、助力器鉤子放在背后行走罰款30元。
篇2:煤礦機電設備事故管理制度
為加強機電、運輸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3.1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機電、運輸設備事故,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登記、調查、分析、統計和報告。
1.3.2?機電、運輸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時間,造成損失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重大事故三種。
1.3.2.1?一般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一般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0.1~2萬元者。
2)造成設備停運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1小時及以上或產量損失200噸及以上者。
3)3千伏級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者。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不到或達到一般事故程度者。
1.3.2.2?重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重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2萬元以上到50萬元者。
2)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者。
3)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地面車間供電中斷4小時以上至7天。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者。
5)全礦井停風10分鐘以上者。
1.3.2.3特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特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50萬元者。
2)因機電、運輸事故引起的淹井、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基建施工企業造成全部礦井工程停工8小時以上者。
3)全礦井停風30分鐘以上者。
1.3.3提升設備的過卷,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撞信號、斜井跑車,3千伏及以下的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等惡性事故,但情節嚴重,應視為未遂事故。
1.3.4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和報告辦法:
機電、運輸事故發生后,除分別按程序匯報及時組織搶修外,還要按下列程序逐級上報:
1.3.4.1?發生一般機電、運輸事故時,各科隊負責人應立即向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匯報,并在2天內把事故報告報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
1.3.4.2?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時,礦安監部門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事故單位應將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經過、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及結論在5日內逐級上報。特大事故要于15日內逐級上報到有關部門。
1.3.4.3?發生未遂事故時,班組長應立即向科隊負責人匯報,情節嚴重的應向礦相關部門匯報。
1.3.5?發生事故,機電動力科要會同安全監察部門,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進行追查,對事故的責任者要及時處理,按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給于批評教育、經濟賠償或行政處分以至追究刑事責任,對隱瞞事故情節或不報者應加重處罰。
1.3.6?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各生產單位要將事故情況及時在本單位內通報,同時抄報上級主管部門,以便共同接受教訓。
篇3:某煤礦機電事故管理制度
煤礦機電事故管理制度
為加強機電、運輸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3.1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機電、運輸設備事故,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登記、調查、分析、統計和報告。
1.3.2機電、運輸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時間,造成損失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重大事故三種。
1.3.2.1一般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一般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0.1~2萬元者。
2)造成設備停運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1小時及以上或產量損失200噸及以上者。
3)3千伏級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者。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不到或達到一般事故程度者。
1.3.2.2重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重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2萬元以上到50萬元者。
2)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者。
3)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地面車間供電中斷4小時以上至7天。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者。
5)全礦井停風10分鐘以上者。
1.3.2.3特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特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50萬元者。
2)因機電、運輸事故引起的淹井、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基建施工企業造成全部礦井工程停工8小時以上者。
3)全礦井停風30分鐘以上者。
1.3.3提升設備的過卷,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撞信號、斜井跑車,3千伏及以下的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等惡性事故,但情節嚴重,應視為未遂事故。
1.3.4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和報告辦法:
機電、運輸事故發生后,除分別按程序匯報及時組織搶修外,還要按下列程序逐級上報:
1.3.4.1發生一般機電、運輸事故時,各科隊負責人應立即向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匯報,并在2天內把事故報告報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
1.3.4.2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時,礦安監部門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事故單位應將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經過、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及結論在5日內逐級上報。特大事故要于15日內逐級上報到有關部門。
1.3.4.3發生未遂事故時,班組長應立即向科隊負責人匯報,情節嚴重的應向礦相關部門匯報。
1.3.5發生事故,機電動力科要會同安全監察部門,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進行追查,對事故的責任者要及時處理,按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給于批評教育、經濟賠償或行政處分以至追究刑事責任,對隱瞞事故情節或不報者應加重處罰。
1.3.6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各生產單位要將事故情況及時在本單位內通報,同時抄報上級主管部門,以便共同接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