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車間物料請購管理制度

生產車間物料請購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4151

生產車間物料請購制度

目的:為規范各項物料請購程序,使各部需求的物料能夠及時準確,方便于生產,有利于PMC更好監控物料,杜絕物料的各種浪費,確保訂單的順利交貨。

一、物料的定義:物料廣義上可理解成為維持整個生產活動所需之用料,狹義上是指產品所需之原料、零件、包裝材料等。

二、物料請購制度:

1、生產主物料請購:嚴格按照BOM物料清單表上列明的物料名稱、規格、數量進行請購,而公司規定有損耗率的物料,請購時加上BOM表損耗率一欄用量,但必須控制在公司規定的損耗率以內的正常損耗量,原則上由PMC做物料計劃、查庫存、出單請購,經廠長簽核呈副總經理審批后交采購部作業,采購部必須按照PMC制訂的《物料需求計劃》準時交貨。(現在公司暫由采購部完成請購過程,PMC制訂《物料需求計劃》,采購部按計劃準時交貨。)

2、生產通用料請購:指產品本身用到物料而BOM表上無法準確顯示的物料,如油漆、焊絲、封箱膠紙等,由使用部門根據月(或半月)實際用量申報PMC,PMC物管人員匯總各部門總用量加上計劃安全庫存,一并出單請購,經廠長簽核呈副總經理審批后交采購處理。采購部必須按物料采購周期回貨。

3、生產輔助料、易耗品等根據不同客戶產品品質的要求著情使用的物料,如膠水、前處理劑、溶液、氣體、PE圍膜、保護焊槍頭等,由使用部門根據訂單實際用量按月(或半月)進行請購,PMC物管人員匯總監控審核,經廠長簽核呈副總經理審批后交采購處理。采購部必須按物料采購周期回貨。

4、勞保材料:勞動保護用品,如手套、口罩、眼罩、洗衣粉、防焊圍裙等,由生產主管統一統籌計劃,每月只能請購兩次:即每月10日、25日請購,PMC物管人員監控審核,采購每月15日、30日回貨。其它時間不予受理。待殊情況除外,須經過副總經理批示。

5、辦公用品:所有辦公人員使用的文具,如記錄本、筆、計算器、報表等每月請購一次:即每月24日各車間統計員書面提報下個月的月用量經主管、廠長審批后交廠長文員處,廠長文員統一匯總歸類,并于25日制出《請購單》經廠長簽核呈副總經理批示后交采購處理。采購必須在下個月1號前到位。

6、機器設備:各部門的生產設備與機電,由部門主管與機電主管計劃申請,廠長確認后呈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裁決。

7、所有物料請購時,只要能夠以舊換新的必須以舊換新才予批準,如打磨片用后舊磨片、焊絲用完后的膠輪、封箱膠紙用完后舊紙筒、手套用后的舊手套、導電槍嘴用后的廢槍嘴、廢卷尺、機器設備的廢零件,由各發料倉管員嚴格把關,PMC全程監控。

8、按照訂單用量所領的物料用完后,仍然不能完成訂單數量,由生產車間開出《超額請購單》單,申請人簽名、部門科長、主管確認、廠長審核后交PMC查核備案后呈副總經理批示由采購處理。同時必須寫清原因:(1)操作不當造成的,(2)管理不善、浪費過大造成的,(3)物料、模具、工藝不良造成的,(4)正常損耗造成的。如果因前兩項造成的補料,按照公司制定的《物料損耗率獎懲制度》處理;如果是第3項造成補料,相關責任單位承擔(副總及總經理裁決);如果是第4項造成補料,由PMC及采購接到《超額請購單》后及時處理。

三、物料的跟進

1、所有生產物料,采購部沒有按照《物料需求計劃》及物料采購周期交貨的,采購部必須出據《交期變更申請單》,經副總簽署后致生產部,PMC將根據變更推遲情況,向生產車間發出《生產計劃變更單》調整生產計劃。

2、如果采購部沒有按照《物料需求計劃》及物料采購周期交貨的,但采購部也沒有出據《交期變更申請單》的,PMC將發出《物料跟蹤表》致采購部,并呈送副總經理,告急物料的欠缺影響生產情況。并將所有物料拖欠的異常記錄在案,如果最終影響訂單交期,此責任由采購部門承擔。

3、車間生產過程中,因各種欠料原因影響正常生產時,及時填寫《物料跟蹤表》上報PMC,不但有效跟催物料,也作為因欠料影響車間交期的依據。

四、此制度自總經理批準后開始生效

批準:核準:審核:校對:制訂:

篇2:物料裝卸防護管理規定

1裝卸與擺放操作規范

1.1裝卸、搬運人員工作時,必須穿公司統一配置的防護用品。

1.2裝卸人員在開貨車側面擋板前,需檢查車內是否有物料擠壓擋板門,如有擠壓現象,需整理正常后方可開門進行裝卸作業,避免人員和物料在開門時掉下,造成人員傷害或物料損壞。

1.3卸貨前需檢查裝卸作業區域是否有人,非裝卸人員不允許滯留裝卸區域。

1.4卸氣瓶等滾動性物體時,手不能朝物體滾動的方向。

1.5裝卸物料時必須分類擺放整齊、成線,擺向一致,不允許多種物料混放在一起。

1.6裝卸時應做到輕搬輕放,大不壓小,重不壓輕,木不壓紙,堆放要平穩,捆扎要牢固。

1.7裝卸時應按照物料外箱標識提示堆碼,不得超高和倒立放置。

1.8裝卸時嚴禁使用表面臟污或變形托盤,嚴禁使用變形工裝。

1.9易碎或裝卸難度較大的物料,在搬運前應制定明確的搬運方案,以確保人員和公司財產安全。

1.10裝卸過程中應盡量保留原包裝,包裝拆除后應復原。

1.11人工裝卸、搬運物件時,應視物件輕重配備人員和工具,多人搬運同一物件時,要互相呼應。

1.12堆放物件不可歪斜,高度要適當,對閥塊、等精密零部件不允許疊放,對易滑動件要用木塊墊塞,不準將物件堆放在安全通道內。

1.13鍍鋅、鍍鎳、閥塊等精密零部件,在裝卸前需對托盤或容器軟化后方可裝卸,以免損壞表面。

1.14裝卸貨物時,負荷不應超過規定值,叉子須全部插入貨物下面,并使貨物均勻地放在叉子上,不許用單個叉尖挑物。

1.15卸貨擺物料時,嚴禁將物料著地放置,且要注意站立位置,不準人站在通道上而背朝通道面向通道線內。

1.16車未停穩不允許上下車,且在上、下車時,人離地面大于1.2米,必須通過梯子或車身踩踏物下車,不允許直接跳至地面。

1.17裝運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嚴禁與其他貨物混裝,應輕搬、輕放,搬運場地不準吸煙。

1.18供應商送貨至公司后,裝卸人員在裝卸過程中發現物料有損壞現象,應立即停止裝卸作業,并通知理貨員、驗收人員和送貨商現場確認后,方可繼續卸貨。

2轉運控制

2.1物料轉運前,理貨員應對所分揀的物料安全性進行檢查,確保物料安全后,方可進行轉運作業。

2.2叉車司機裝卸車時,應輕裝、輕放。

2.3轉運車裝滿貨物時,轉運司機需對物料擺放是否安全進行檢查,轉運過程中,嚴禁車上站人。

2.4轉運車拐彎時,需緩慢、平穩運行,轉運車后面必須跟叉車司機,防止物料掉落。

3吊裝控制

3.1吊裝前必須檢查吊裝工具是否完好,設備是否正常,嚴禁使用破損、過期或不合格吊裝工具。

3.2選擇吊裝工具時,必須選擇合適噸位的吊具,嚴禁超載吊裝。

3.3吊裝貨物應按吊線標志吊掛,起吊裝箱件時應先檢查箱體腳是否牢固完好,并經試吊確認穩妥后方能起吊。

3.4吊裝時,注意站立位置,以假設物料掉下不傷人為安全位置,嚴禁吊物下站人或人從吊物下通行,吊裝易彎的長形物料(如薄鋼板)時,人不能站在彎形二端。

3.5操作行車時嚴禁斜拉,行駛過程中,物料移動方向嚴禁站人,手不能放在物料下方。

3.6行車操作人員,必須目視物料和移動方向,嚴禁背向物料,不允許吊物從人員上空移動。

3.7對外觀質量有防護要求的零部件吊裝時,盡量采用軟性布吊帶或其它防護性吊具。

3.8嚴禁將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吊裝完畢后,將吊鉤升至離地2米以上高度。

4高空作業控制

4.1站在高位叉車或高空取、卸物料時,必須系安全帶、戴安全帽或采取其它可靠的安全措施,檢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作業。

4.2在高位叉車上取料時,事務員發出信號后,叉車司機方可啟動叉車,叉車倒退時必須檢查車身后是否有人或物料,倒車時需鳴喇叭。

4.3嚴禁酒后或精神狀態、身體狀況不佳時,進行高空作業。

4.4高空作業時,作業區域底下嚴禁站人。

4.5叉車司機有權制止和拒絕違章搬運作業行為,有權拒絕擺放不安全的物料托盤上高位貨架。

5大件物料裝卸控制

5.1柴油機的裝卸與防護控制

a.柴油機卸貨過程中,叉車的前叉不宜插入叉子的2/3,避免將相鄰柴油機損壞或擠落至地面而摔壞,必要時找裝卸人員或倉管員協助指揮卸貨。

b.柴油機轉運過程中,應平穩緩行,嚴禁急停、急轉彎等操作。

c.柴油機在堆垛擺放時,應首先確定下層木箱的承受壓力是否符合堆垛,嚴禁堆垛在外包裝木箱損壞的柴油機上。

d.柴油機吊裝過程中需由專人指揮發出信號,經同伴確認后方可起吊作業。

e.吊柴油機時,必須一次吊一臺,嚴禁一次吊多臺。

5.2輪胎、輪輞的裝卸與防護控制

a.輪胎、輪輞在卸貨前,應檢查車廂內擺放是否整齊、安全,如存在安全隱患,不允許卸貨。

b.輪胎、輪輞卸貨時地面需墊橡膠板,避免物料掉下時損壞物料和地面。

c.裝卸輪輞時嚴禁從車上直接扔至地面,必須利用行車或叉車進行裝卸。

d.輪胎、輪輞堆垛在貨架上時,每層不能超過1.5米,對于有封箱膜包裝的輪輞,可堆放三層,且高度不能超過3米。

e.輪輞上嚴禁站人。

5.3玻璃裝卸與防護控制

a.裝卸玻璃時需用行車裝卸,不允許用叉車進行裝卸。

b.裝卸時注意檢查吊具的安全性,移動需平穩。

c.存放玻璃的工裝需軟化,搬運時做到輕拿輕放。

5.4油缸裝卸與防護控制

a.油缸、輸送缸需用尼龍吊具進行吊裝,嚴禁用鋼絲繩吊裝。

b.有包裝的油缸,必須整包裝卸。

c.油缸必須裝卸至有木頭的工裝容器里。

d.油缸擺放時不能相互擠壓。

e.裝卸起重機臂架油缸時,必須有三人協助吊裝。

5.5車橋裝卸與防護控制

a.車橋吊裝時,吊裝重心需均勻,嚴禁偏向一邊斜歪轉移。

b.車橋需擺放在工裝上,如工裝缺少時,必須墊放枕木,嚴禁著地。

c.嚴禁多根車橋擠壓存放在一個工裝內。

5.6駕駛室裝卸與防護控制

a.吊裝前需檢查駕駛室是否有損壞現象,送貨車與駕駛室螺絲是否松開,是否可以安全吊裝,不符合要求時,不允許進行裝卸。

b.吊裝時,專用吊裝工具與駕駛室接觸部分,必須進行軟化,避免損壞駕駛室。

c.起吊時,必須二人配合裝卸,確保平穩移動。

d.擺放時,應保持駕駛室的間距大于30cm,方向一致,且反光鏡不能伸向通道。

5.7閥塊類物料裝卸與防護控制

a.閥塊類物料裝卸時,托盤、容器必須軟化。

b.裝卸過程中應防止物料相互碰撞,不允許疊放。

c.裝卸時必須使用閥塊專用扣環進行吊裝。

d.裝卸過程中不能損壞外包裝,如拆開包裝后,必須恢復原包裝。

e.擺放至托盤或容器里時,重心需均勻,且不能放在托盤邊緣,避免轉運時物料跌落導致物料損壞。

篇3:物料運送管理規定

(一)車輛的分類管理及使用范圍

1、1T標準礦車:由機電機運隊負責管理、提供,用于運送裝卸長度不超過2米、寬度不超過1.1米、高度不超過1.4米,重量不超過1.8噸的物料及設備,矸石及散裝材料裝車不得超過車沿。

2、材料車(花車):由機電機運隊負責管理、提供,用于運送裝卸長度不超過5米、寬度不超過1.1米、高度不超過1.6米,重量不超過2噸的物料及設備。

3、平板車:由機電機運隊負責管理、提供,機電機運隊負責維修,用于運送超長、超寬、超重的大中型機電設備,對于一些裝卸困難的小型設備,如調度絞車、回柱絞車、綜采溜槽、多級水泵、開關等不能使用礦車和花車運送的,必須使用平板車運送。

4、專用車輛:由機電機運隊和車輛所在區域內單位負責管理,由機電機運隊負責提供,用于運送某些特定設備和物料,如移動變電站、干式變壓器、乳化液泵、采煤機等。

5、側卸式礦車:由機電機運隊和車輛所在區域內單位負責管理,由機電機運隊負責提供,用于運送掘進噴漿料,嚴禁用于裝卸物料及摻料。

(二)質量要求

1、車輛質量要求:須符合完好標準,具有防脫銷裝置,碰頭完好(大平盤除外),底銷齊全,車體無裂紋、無變形;各部件錨固可靠、無松動,不缺少錨釘;車輪轉動靈活、不得有裂紋;連接裝置符合標準,銷子直徑不小于40mm。

2、封車物品要求:用于封車用鋼絲繩(5分及以上)應無嚴重銹蝕、無斷絲。用鋼管或鋼釬緊固鋼絲繩,嚴禁使用木料直接緊固鋼絲繩,并用鐵絲捆綁牢固,固定鐵絲不少于兩處。各單位把信工對裝車質量進行檢查,存在運輸隱患的車輛有權拒運,可通過調度室,要求裝車單位負責及時處理,若影響生產由裝車單位負責。

3、專用車輛:對于專用車輛如充電機車、皮帶車、電機車、液壓泵車、水箱車、扒裝機車、噴漿機車等,凡達不到完好標準的,一律不允許下井,需要升井時,允許升井,但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放在車組最后一輛或單獨提升,升井后由管理單位按完好標準整修,由把信工負責檢查。

4、設備、物料封車方式:一般情況需在裝載物料上方采用枕木進行封裝,并制定防滑措施。(見附表)

(三)其它

1、運送綜采支架、綜掘機等大型設備或材料時,由設備、材料使用單位提前2天向機電機運隊提供所裝設備車輛的技術特征包括:所用車輛、總重量、高度、長度、寬度及連接、固定方式等。機電機運隊根據設備使用單位提供的情況,編寫特殊運送措施,如因提供所裝設備車輛的技術特征不及時,造成影響生產的,追究使用單位的責任,如因機電機運隊編寫特殊運送措施不及時造成影響生產的,追究機電機運隊的責任。

2、運送大型設備或材料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并向施工人員傳達、簽字。運送前首先要對運輸沿線巷道的安全間隙、高度、支護情況、軌道線路、曲線半徑、絞車、信號、鋼絲繩和連接裝置等進行一次全面認真的檢查,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運送。

3、運輸各地點把信工應嚴格按本規定執行,凡不按規定使用車輛和封車的一律不給運送,否則對施工單位及所運送地點把信工進行處罰,造成事故的將嚴厲追究責任者。

附表:

運輸車輛

物料、設備名稱

封車方式

備注

花車

竹笆、塑料編織網

一股繩批一道

鐵絲網

8#鐵絲

木料、鋼軌、高壓管、π型梁、戧棚、溜槽等、錨帶及其它物料設備。

三股繩批一道

長度不低于1.7米,鋼軌裝載數量不超過20根。

材料車

單體、錨桿、U型棚

轉盤車

管子(4寸及以下)

三股繩批二道

鋼軌、道岔、管子(4寸以上)

鋼絲繩二道,

平板車

調度絞車(25KW及以上)、回柱機(14T及以上)

使用螺栓(ф20及以上)或5分鋼絲繩

對于其它重量3T以下設備、物料合理選用3股及以上繩批或鋼絲繩封車;重量3T及以上設備、物料必須使用鋼絲繩封車;使用大平盤裝運大件時,設備與平板車之間要有可靠的防滑措施。

支架

使用螺栓(ф24)

煤機、綜掘機等大件

5分及以上鋼絲繩兩道

成捆皮帶、鋼絲繩

5分及以上鋼絲繩

框架形物料(重量不超過3T)

三股繩批一道

溜槽(3節及以上)

5分及以上鋼絲繩

干式變壓器

5分及以上鋼絲繩

礦車

各種小型材料、設備、配件等

高度不得超出礦車以上300mm,并且有可靠的防脫出措施。

(四)職責范圍

1、車輛的管理

車輛管理單位必須存有備用車輛,車輛不足時要及時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協調處理。如因供給車輛不及時或車輛不足而又未向調度室匯報影響生產的,給予500-1000元罰款,由調度室負責考核。

2、設備、材料裝卸

1)、地面所有下井設備、材料的裝車工作及升井設備、材料的卸車工作由綜合服務隊負責。

2)、各生產單位負責本單位生產現場裝車工作。

3)、運送綜采支架、綜掘機等大型設備或材料時,由設備、材料使用單位提前2天向機電機運隊提供所裝設備車輛的技術特征包括:所用車輛、總重量、高度、長度、寬度及連接、固定方式等。機電機運隊根據設備使用單位提供的情況,編寫特殊運送措施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及時向負責提升的生產班組傳達措施。如因提供所裝設備車輛的技術特征不及時,造成影響生產的,追究使用單位的責任,對責任人罰款100元,如因機電機運隊編寫特殊運送措施不及時造成影響生產的,追究機電機運隊的責任,對責任人罰款100元。

3、各有關單位(部門)工作分工

1)機電機運隊負責車輛的維修并建立專用車維修記錄和維修臺賬。

2)綜采隊、綜掘隊、機運隊負責各自下井設備材料的裝車工作;負責升井設備材料的卸車工作(卸到指定地點);負責各下井裝載車輛的封車固定工作。

3)機電機運隊負責由井底車場運輸段,并負責一部循環絞車的運行。

4)由各隊負責跟車至卸車區域,并完成卸車工作。

5)機電機運隊負責專用車的供應工作,建立專用車使用臺賬;負責井下機電設備、材料的運送工作;負責專用車輛維修的交接驗收工作;負責專用車輛的完好檢查。

6)機電科建立車輛臺賬;負責專用車輛維修的驗收考核工作;負責礦井設備、材料運送及專用車輛管理規定的制定、釋義及考核工作。

7)調度室負責以上各單位工作協調、調度及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