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2024-07-10 閱讀 1230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任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生產現場發生的觸電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觸電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3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4安全正副主管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5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3.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3.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脫離電源對癥搶救,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

2.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2.2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

2.3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

3.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3.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3.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3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

4.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

4.2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礙呼吸,若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

4.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停止跳動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

4.4人觸電后會發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

4.5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

4.6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搶救過來的。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停止搶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效果最好。

5.1施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黏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手拖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暢通。

5.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禁閉,呼吸一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時間約為2秒鐘。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使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

5.3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時間約3秒鐘。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約12次。觸電者已經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規律一致。

5.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

6.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

6.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

6.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系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后,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

三、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負責人。

2.以書面形式向場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傷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宣傳事故結果,及對負責人的處理意見。

四、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單位、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

篇2:項目部觸電急救應急預案

項目部觸電急救應急預案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公司觸電事件發生時應急響應的途徑,以保證當觸電事件發生,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所帶來的傷害。

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急救,并不斷地堅持進行,同時及早地與當地醫療部門聯系,爭取醫務人員迅速急時趕往發生地,接替救治工作,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救治人員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擅自判斷傷員死亡,放棄搶救。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項目部對觸電發生時采取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控制措施。

3.職責

3.1工地安全管理組負責

3.1.1工地的應急和響應的管理,組織編制觸電等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應急和響應方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3.1.2負責應急措施預案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修改工作)與發放。

3.1.3緊急情況發生時,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與調度,落實后勤工作,協助事故處理與調查。

3.2項目部按照安全管理組的安排,制定培訓計劃,使相關人員清楚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3.3實施部門

3.3.1按照安全管理組室制定的演練計劃,進行應急演練,并在演練之后,評價演練的效果,提出改進的意見;

3.3.2按照安全管理組的培訓計劃,進行應急預的培訓,確保相關人員清楚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3.3.3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按照預案規定的程序及時地作出響應,并在響應后組織評價響應的效果,提出修改意見。

4.工作程序

4.1急救中心的聯絡方式

電話聯絡號碼:(手機拔打:所在地的區號+)120

聯絡原則:選擇離事故發生地距離最近、醫療條件最好的醫院救助。

4.2急救指揮管理部門――安全管理組

負責人: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

注:各部門人員的手機號碼印制通訊號碼發放。

4.3現場急救、聯絡急救中心與報告的工作程序

4.3.1步驟

立即停止工作,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救護員實施現場急救――現場負責人聯系救護中心――向公司報告――保護事故現場――公司指揮部門安排后勤保障――開展事故調查與處理工作。

4.3.2急救方案

①觸電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現場有救護經驗的人員立即對傷員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附錄八或DL-409-91附錄六)中“緊急救護法――觸電急救”實施緊急救護;

②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它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聯系,要求緊急救護,之后應打電話向項目部、經理及其它負責人報告,保護事故現場。

③項目部接到報告后,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落實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因后勤不到位而影響急救;并向公司的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4.3.3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

4.3.3.1在事故發生后,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最高指揮人員,統一指揮與調度,最高指揮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救護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在事故后報告事故經過。

4.3.3.2現場參與救護工作的人員,應積極參與緊急救護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度,有救護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對傷員的救護,其它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護人員工作,并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后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5.2《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和DL-409-91)

篇3:港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的應急預案,系指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應急預案管理應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監督、指導應急預案的制定、培訓、演練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調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資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應急預案必須經制定單位組織論證和審查,并經實施應急預案有關單位認可,由制定單位發布,印送與應急預案實施有關的單位。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2)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組成單位、組成人員、職責分工;(4)事故報告的程序、方式和內容;(5)發現事故征兆或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行動和措施;(6)事故應急救援(包括事故傷員救治)資源信息,包括隊伍、裝備、物資、專家等有關信息的情況;(7)事故報告及應急救援有關的具體通信聯系方式;(8)相關的保障措施;(9)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10)應急預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上一級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

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各級單位都應當針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制定應急預案和有關作業崗位的應急措施。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單位和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經上一級管理單位審查。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儲運單位的應急預案,以及生產經營單位涉及重大危險源的應急預案,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報安全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生產經營單位涉及輻射、城市公用事業、道路交通、火災、鐵路、民航、水上交通、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種設備、電網安全等事故的應急預案,依據有關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抄報安全監管部門。

第六條應急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對與實施應急預案有關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熟悉相關的職責、程序,對本單位其他人員和相關群眾進行培訓和宣傳教育,使其掌握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動;生產經營單位還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應急措施的培訓;應急預案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對應急預案中明確的與其相關的職責應當組織落實。

第七條應急預案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適用范圍、條件,有關應急資源情況,以及與相關預案的銜接關系等發生變化時,或發現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修訂。

第八條應急預案的演練與實施。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領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行業、人員密集場所等生產經營單位,每年應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要結合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其他突發事件,應按照“分級、屬地”的原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規范、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