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創客中心副總崗位職責

創客中心副總崗位職責

2024-07-24 閱讀 3357

崗位職責:

1、協助總經理制定戰略計劃、年度經營計劃及各階段工作目標并組織分解落實相應的運營策略和具體實施方案;2、負責制訂相關的銷售管理制度和激勵辦法,并進行管理;3、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提供市場運作的方向性建議要求;4、跟蹤公司經營目標達成情況,提供分析意見及改進建議;5、在公司經營計劃、銷售策略、資本運作等方面向總經理提供相關解決方案

任職要求:1、公關、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5年以上相關行業工作經驗2、受過戰略管理、項目管理、管理能力開發等方面的培訓;3、知識面寬,知識結構較全面,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及管理經驗;4、有較強的組織、協調、溝通、領導能力及出色的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5、具有很強的判斷與決策能力,計劃和執行能力;

篇2:某鑄造中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規范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建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快捷的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維護企業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勞動保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火災爆炸、油漆中毒、鐵水燙傷、高處墜落、觸電事故,機械傷害、車輛傷害等事故災難的應對工作或超出部門、車間應急處置能力的事故;

1.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要高度重視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把保障企業員工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員工傷亡和危害,切實加強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公司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有關部門和車間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處置工作,發生事故的單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

(3)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堅持事故應急救援與預案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價、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工作。

(4)快速反應,協同對應。建立應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建立健全聯動協調制度,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和周邊其他單位、組織等社會救援力量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管理機制。

(5)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防、預警和應急救援處置技術及救援裝備,充分發揮各工段主管和班組長的作用,提高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救援的科技含量和處置能力。加強對本級救援隊伍(兼職)的培訓,定期進行演練,并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企業員工自救、互救和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能力。

2、應急救援指揮體系與職責

鑄造中心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事故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和應急救援小組組成。

(l)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機構。

總指揮:鑄造中心經理、事故救援總指揮詹忠明

副總指揮:鑄造生產主管薛彪,機電主任曾凡強

(2組長由各工段、部門、負責人和專(兼)職安全員組成

(3)應急救援小組成員主要由鑄造中心各工段、各車間、班組負責人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應急救援小組共設5個:分別為通訊聯絡組、搶險救援組、警戒保衛組、醫療救援組、設備物資器材組。

㈠醫務救護電話:120火警電話:119

?匪警電話:110安監局電話:2900470

?2.1應急救援總指揮職責

?負責組織領導和指揮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協調公司職能部門和分廠各界救援力量參與處置;搜集掌握現場情況,確定總體作戰決策和行動萬案,下達作戰指令;根據災難變化,做出局部停水、停電、停氣、設定警戒范圍、封閉道路以及人員疏散撤離等重大決定。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清理;根據需要封閉現場,組織專人負責事故原因調查、核定事故災難損失。

2.2副指揮長職責

(1)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鑄造各車間、崗位,各工段發生的各類事故組織應急搶險救援。

(2)組織協調、安排、調動各小組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3)組織編制和管理鑄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方案,指導各車間、部門等應急救援響應的管理工作。

(4)組織鑄造中心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演練。

(5)協調鑄造與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機構之間的聯系,相互配合。

(6)承擔應急總指揮交辦的其他工作。

2.3救援組職責

鑄造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5個應急救援處置小組,分別由鑄造各部門人員組成,應急管理職責為:

(1)?醫療救援組:負責設立現場救護點,對受傷、中毒人員進行搶救,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負責事故取證、調查、分析、報告。

(2)搶險救援組:負責指揮、協調現場救援,協助外來救援指揮人員劃定警戒區,消除危險源,搶救傷員,疏散財產;有權決定使用各種水源和消防器材,限制用火用電,直至停止使用。協助、配合事故調查。

?(3)警戒保衛組:負責組織協調事故現場設置警戒區域,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收集相關證據、疏導道路交通、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

(4)通訊聯絡組:負責與區110、119、120報警臺聯絡及時協調其他相關單位,并通知各應急救援組趕赴現場,。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分工負責救援工作,做好安撫、宣傳、引導其他人員。

(5)物資保障組:負責保證搶險救援物資、器材、設備、設施的供應。保障水、電、氣和照明的臨時取用,督導完善改進安全生產設施等工作,及時恢復生產。

2.4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責任

事故災難發生后,應急救援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立即趕赴現場,即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要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組織實施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處理工作,并及時向公司安全環保部報告事故災難、事態進展及救援情況。所有參與應急救援小組和人員應服從現場指揮部的指揮。

3、信息監測與報告

鑄造應急救援指揮部及時收集各個部門、各工段安全生產事故風險信息。根據危險源監控信息,對可能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的重要信息,及時通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和公司領導。

安全生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車間或工段負責人,負責人接到報告后及時向指揮長報告,指揮長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立即上報安全環保部和公司總經理。在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

3.1預防預警行動

鑄造應急救援指揮部在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后,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和各救援組采取相應行動,密切關注事態進展情況,預防事故發生。在事態嚴重時,及時報告公司安全環保部和總經理,并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4、應急響應

4.1應急響應程序

在需要進行應急響應時,鑄造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當采取下列響應程序:

(1)啟動鑄造應急救援處置方案和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2)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協調組織本單位、有關部門的應急救援力量和有關公司力量開展救援工作,并及時向公司安全環保部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和其他有關信息。

(3)需要其他單位、部門應急救援力量支持時,及時向安全環保部提出申請。

(4)其他必要的惜施。

4.2通信

鑄造中心協調應急救援各小組的通訊聯絡,確保應急救援期間事故現場指揮的通訊暢通。首先使用手機、其次使用對講機、再次可以使用座機相互聯絡。

4.3指揮與協調

鑄造總指揮根據事故災難的具體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協調工作。各救援組在接到事故信息和指揮命令后,要立即趕赴現場,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相互協怍,共同實施搶險和緊急處置行動"

進入應急狀態,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有關人員運用指揮決策系統,迅速對災難信息進行分析、評估,提出應急處置的方案和建議,供公司領導決策參考。

4.4緊急處置

根據事態發展變化情況,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應急處置的方案和應急處置措施,調派處置隊伍和設備器械及物資等。

4.5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

現場處置人員應當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和離開事故現場的程序及相關規定。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需要負責具體協調、調集相應安全防護裝備。

4.6員工的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做好員工的安全防護工作,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具體協調指導。

(1)根據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特點,明確保護員工安全的必要防護措施。

(2)確定應急狀態下員工疏散撒離安置的方式、范圍、路線、程序,并指定有關部門、車間負責實施

(3)啟動應急避難場所(倉庫和產品庫房可以作為暫時場所)。

(4)組織開展員工的醫療防疫、疾病控制工作。

(5)做好治安管理工作。

4.7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本場所在轄區內急救援力量。根據需要,向公司力量申請支援,必要時向區安監局應急救援辦公室申請其他必要的社會力量支援。

4.8事故現場監測與評估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適時成立事故現場檢測與評估小組,綜合分析和評價檢測數據,查找事故原因,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嚴重后果,為制定現場搶險方案提供參考。檢測與評估報告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和公司領導。4.9應急結束

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經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發布,終止實施本預案。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

5、后期處置

5.1善后處置

本預案終止實施后,工段、車間組織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包括現場清理、員工安置、隱患整改。盡快消除事故后果影響,妥善安置受害及受影響的員工,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5.2保險

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公同應及時聯系保險機構,積極開展受傷害人員和財產損失的保險、申報、受理、賠付工作。

5.3事故應急救援調查報告、經驗教訓及改進建議

本預案終止實施后,鑄造應急指揮部組織分析總結應急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完成應急救援預案修改、,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6保障措施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鑄造應急救援指揮部建立完善統一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綜合信息網絡系統和安全生產事故災難報告系統;建立健全救援力量、資源信息數據庫;鑄造的事故信息系統應當與公司應急救援部門連接,確保信息共享,為應急規劃和指揮決策提供文字、音響等基礎信息材料。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與各救援組、社會其他救援力量、上級部門之間以移動或有線通訊為主,實現事故現場與上級部門指揮之間的信息傳遞,并確保通信暢通。

6.2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6.2.1現場支援與工程搶險保障

鑄造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事故發生后,向現場救援指揮部提供可提供使用的應急設備類型、數量和存放位置。

防火應急救援設備主要為滅火器,救援設施有室內消火栓和地下消火栓,對于鑄造的防火重點單位都配備了足夠的滅火器材。其中變配電室有滅火器6具,車間有滅火器5具,化驗分析室有滅火器2具。行車有滅火器4具,室內消火栓2處。(車間辦公室配備消防水帶至少4盤,水桶2只,消防鍬5把,編織袋50條)

6.2.2應急救援隊伍保障。

鑄造組建和完善應急救援隊伍,明確各類應急相應的人員,承擔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置任務。

區消防大隊具有較強的滅火能力,距公司24公里,負責對市內各單位火災進行滅火,火警電話為119。

6.2.3交通運輸保障

公司應明確應急救援的專用交通運輸工具,包括數量、車牌號、使用狀況和駕駛員的應急準備等信息。本預案啟動后,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救援急需,及時與公司應急救援部門聯系,協調交通運輸保障,確保救援物資、器材和人員的運送,滿足應急處置工作需要。

6.2.4醫療衛生保障

鑄造應掌握醫療救援資源的存放、數量,救治能力與專長、納入應急準備保障措施(安全辦備有酒精、藥棉、碘伏、紗布、繃帶、創可貼、燙傷膏、中暑藥品等)。

6.2.5治安保障

事故發出后,公司保衛科應迅速組織好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工作,加強對重要重點場所、重點物資的防范保護,維護現場秩序,必要時及時疏散員工和群眾。(先調集辦公樓的保衛人員趕到事故現場)

6.2.6物資保障

公司應根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確保必要的應急救援設施、設備、救治藥,和醫療器械物資儲備。及時補充和更新,防止被盜、挪用、流散和失效。

6.2.7經費保障

公司保證事故應急救援搶險的各項資金。定點醫院實行先治療搶救后結賬付款。

6.3監督檢查

應急救援主管部門對本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修訂,保障各項應急準備措施到位。

7、宣傳、培訓和演習

7.1公眾信息交流

應急救援辦公室,組織開展應急法律法規和事故的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的宣傳工怍。

7.2培訓

應急救援辦公室積極組織各級領導、應急管理和救援人員的各種培訓工作。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公司組織各單位各級專兼職救援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相關業務培訓工作。

7.3演習

鑄造根據自身特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演練結束后,應急救援辦公室要書面總結,包括演練的場所、頻次、范圍、

8、附件

8.1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或出現新的情況,應急救援辦公室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上報安全環保部備案后實施。

8.2獎勵與責任追究

8.2.1獎勵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中有下列事跡之一的個人和部門,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1)出色完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

(2)防止或挽救事故有功,使公司財產和員工生命安全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

(3)對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8.2.2責任追究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由公司給與行政處分;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不按照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拒絕承擔事故應急準備義務的;

(2)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事故真實情況的;提供虛假信息,謊報瞞報的。

(3)拒不執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

(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工作資金或者物資的;

(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6)散布謠言,擾亂生產秩序的;拒絕或不配合事故調查的

(7)有其他對事故應急工作造成危害行為的。

8.3預案實施時間

2013年12月25日

9.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鑄造車間生產實際情況和崗位作業風險的評估分析建立針對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應急預案體系由一個綜合應急預案和5個現場處置方案構成,見下圖:

?

10.車間崗位危險性分析

10.1鑄造車間的概況:目前在一間廠房內有相同生產線2條,劃分為熔煉工段、造型工段、清理打磨工段,原輔材料庫房,機加工車間離鑄造車間100米,機加車間內有車床、鉆床、噴漆烘干、包裝工序,隔壁為成品庫房。

10.2主要生產設備有鱷魚式剪斷機、行車、中頻電爐、加料車澆注機、造型主機、分脫箱機。降箱機、合箱機,振動落砂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六角精細篩、沸騰冷卻床、圓盤給料機、電腦配料機、轉子混砂機、倒料機、鱗板機、懸鏈、拋丸機、除塵風機、螺旋輸送機、空氣壓縮機、冷卻塔、數控車床、水幕簾式噴漆、懸臂吊、叉車等。

制動鼓毛坯轉運主要靠叉車,除塵灰的運輸用汽車轉運。

10.3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生產作業過程中有可能造成機械傷害、車輛傷害、高溫灼燙、火災爆炸、高出墜落、觸電事故、油漆中毒、粉塵、噪聲振動等傷害事故。

10.3.1機械傷害事故分析

廢鋼剪切機、加料小車、造型主機、皮帶運輸機、拋丸機、鼓風機、磨光機、砂輪機、數控車床、鉆床、鋸床等設備外露部分、傳動部分、軸、齒、鏈、皮帶等部位防護裝置不健全或有缺陷,不按照操作規程操作,不按規定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均有可能發生壓、碾、絞、切割傷害事故。

預防措施:

?1.按照技術要求正確使用機械設備,隨時檢查安全保險裝置是否失效。

?2.嚴格按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3.處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設備嚴禁維修、保養、調整。

?4.按時進行保養、清潔、潤滑、緊固,嚴禁超負荷和帶病運轉。

10.3.2高出墜落事故分析

上下爬梯,中頻爐大渣,砂處理工段上、下梯子、平臺、人員精力不集中,不拉扶手,踩滑、踩空很容易發生墜落傷害事故,檢修行車、冷卻塔。電纜線、水、電、氣管道時不系安全帶。梯子無人掌扶,不搭建檢修平臺容易發生高空墜落傷害事故。

預防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確認檢查勞動防護用品。

2.?吊裝作業人員、電鉗工必須持證上崗。禁止操作故障設備。

3.?高空作業要有可靠的防范措施(安全帽、安全帶、防護網、梯子)。

4.?特種作業人員作業前必須檢查起重設備安全防護保險裝置,吊鉤、鏈子、鋼絲繩等。

5.?物料捆綁牢固,不能超重起吊,嚴守“十不吊”規定。

10.3.3觸電事故危害分析

?電氣設備設施因維護保養不當,保護接地、保護接零不牢或失效,管理不嚴格,非電氣人員裝拆電器設備和線路。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檢修前不驗電、不掛檢修牌極易發生觸電事故。超負荷運行,設備設施淋雨。受潮或濕手操作,帶電擦拭電氣設備等均可能發生觸電事故。

預防措施:

1.?電器設備設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設計安裝、使用。

2.?電鉗工持證上崗,非崗位人員禁止作業。

3.?嚴格對不同環境下的安全電壓進行檢查。設備金屬外殼采取接地保護措施。

4.?帶電體與地面、與其他設施,帶電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進行隔離防護。

5.?供電系統正確采用接地系統,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

6.?漏電保護裝置必須定期進行檢查。手持電動工具應安裝漏電保護器。

10.3.4火災爆炸事故風險分析

易燃氣體,如乙炔泄漏與空氣或者氧氣形成爆炸性混貨物遇到明火、熱源可引起火災爆炸,中頻爐加料違規、出渣使用工具不當均可能造成鋼水飛濺燒壞易燃物質發生火災。油漆稀釋劑泄露遇到明火,電器老化和超負荷起火容易引起火災。壓力管道、壓力容器超壓,安全閥、壓力表失效或過期未檢驗,會發生觀點、容器爆炸傷害事故。高溫鐵水泄露地面會發生地坪混泥土爆炸事故,燙傷事故。

?預防措施:

1.?氧氣乙炔氣的使用、保管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經常檢查氣管和割炬。

2.?嚴禁向中頻爐加入易燃易爆物料,潮濕廢鋼,鋼包,出渣、取樣工具必須干燥。

3.?爐前工必須按照規定穿戴齊全勞動防護用品(面罩、眼鏡、隔熱服裝)

4.?鋼水吊運區域必須劃分專用通道,隔離,禁止人員通行、停留。

5.?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必須隨時檢查、維護,安全附件按時校檢。

10.3.5油漆中毒風險分析

?刷漆噴漆崗位操作人員防護不當,油漆泄漏,稀釋劑泄漏,皮膚接觸或通過呼吸吸入均可能造成油漆過敏。油漆中毒等事故。

防范措施:

1.?接觸油漆稀釋劑人員必須佩帶防毒口罩,耐酸堿手套操作。

2.?油漆、稀釋劑專庫存放,防火、防泄漏。

3.?工作場所必須通風或在抽風櫥內進行。避免與皮膚衣物接觸。

10.3.6鐵水灼燙事故風險分析

中頻熔煉爐崗位操作人員在加料、出渣、傾爐時極易發生鐵水飛濺燙傷事故,違規加入易燃易爆物品或不沿爐壁緩慢加入添加劑均會發生鋼水飛濺燙傷。

操作人員不穿戴防護用品也容易發生鐵水飛濺燙傷事故。

預防新措施:

1.?禁止加入易燃易爆物品,潮濕廢鋼。潮濕鐵屑。

2.?使用的工具、器材,澆包必須烘烤干燥。

3.?穿戴好爐前專用勞保用品,面罩、眼鏡。

4.?爐前、爐后、行車吊運專線禁止人員通行,停留、觀看。

10.3.7車輛傷害事故危險分析

?鑄造車間所需要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較多,大宗材料必須運送到車間。多處除塵灰的轉運也采用內倒車輛,特別是制動鼓毛坯、半成品的轉運只有靠叉車運送,車輛行人交叉作業,幾處大門邊即是幾個車間的主要行車通道,員工上下班途中,放灰過程中,半成品轉運、原輔材料轉運和裝卸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車輛傷害事故。

車輛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

1.?加強對員工和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

2.?對運輸車輛實行崗前、崗中、崗后檢查制度和定期維護保養制度。

3.?保持道路暢通,照明良好,不堆積雜物占據通道,路口,

4.?嚴查駕駛人員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載超速,違規載人等違規行為。

5.?狹窄場所、人車交叉作業場地安排專人指揮車輛運行、倒車、裝卸。

10.3.8噪聲危害風險分析

中頻電爐加料車向爐內卸料時開啟振動電機噪音極大,對爐前、爐后工人有危害。振動落砂機運轉時發出很大噪音,除塵風機運行時如果未關門,也有噪聲危害,清理打磨使用磨光機時也會發出很大噪音。

噪音危害防范措施:

1.?給現場操作人員佩戴耳塞、護耳器,耳罩等防護用品。

2.?設備設施運轉正常是遠離聲源,或關閉風機房門,關閉振動落砂房門。

3.?盡量采取消音設施,隔音間,或隔離操作等技術措施。

篇3:某某市客運中心防恐反恐應急工作預案

根據市委市政府、公安局、交通局、國資委、運輸行業管理部門及總公司的要求、為了有效預防、控制、處置車站內恐怖活動的發生,進一步打擊恐怖活動,營造平安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最大限度地保障中心財產、員工及旅客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秩序,創造一個良好的乘候車環境,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本預案指的恐怖活動是指發生在車站內的人為制造的危害社會穩定、危害人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動,通常表現為爆炸、襲擊、劫持人質(綁架)、投毒、縱火、破壞、群體性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形式。

?二、在公安機關大力支持配合下,客運中心成立防恐反恐指揮部,負責防恐反恐工作的處理、指揮、調度、安排。

?(一)防恐反恐機構

?1、成立客運中心防恐反恐工作指揮部

總指揮:梁春生

?副總指揮:賈慧軍?宋建民?李安江?李保譽?王玉霞?蘇宏智

馮曉兵(派出所)

成?員:值班站長及各部門負責人

?2、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馮曉兵擔任,副主任由蘇宏智擔任,在中心防恐反恐指揮部領導下,具體負責協調組織中心內部防恐反恐工作,辦公室地點設在安全保衛處。

?3、成立應急處理行動組

?⑴宣傳通訊組

組?長:梁春生

副組長:賈慧軍

成?員:李?健?李保平

主要職責是負責平時員工、旅客、司乘人員有關防恐反恐知識的宣傳教育,遇有事件發生時,負責與各媒體的聯系和對外報道口徑的掌控,同時協助對外聯絡組做好情況收集上報工作。

?⑵疏散引導組

組?長:李保譽

成?員:姬靜濤?胡銀萍

主要職責是負責事發部門、場所人員的有效疏散和引導,防止無關人員集聚圍觀,為排險處置創造條件。

?⑶對外聯絡組

組?長:梁春生

成?員:蘇宏智?李?健

主要職責是負責與外界(上級機關、地方政府、公安、國安等部門)聯系,及時收集事件發生發展情況,并上報有關部門。

?⑷醫療救護組

組?長:宋建民

成?員:王?麗?胡銀萍?張建霞

主要職責是平時負責救護知識的宣傳,遇有事件發生時,負責現場傷員的及時有效處置和送往醫院。

?⑸警戒保衛組

組?長:李安江

成?員:劉江鴻?路令斌?

主要職責是在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行布控和警戒,保護好現場和公司財產以及員工生命安全,待有關人員進場處置處理。

?⑹排險保障組

組?長:蘇宏智

成?員:趙志華?平?川?琚?星

主要職責是在專家人員未到現場時,進行先期排險救護和保障工作,專家人員到場時,積極配合其做好相關工作。

?⑺現場處置組

組?長:梁春生

副組長:蘇宏智?馮曉兵

成?員:張曉玲?李?健?

主要職責是負責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和其他小組做好出事現場的調查、處置工作。

?(二)防恐反恐工作指揮部的職責

1、決定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2、統一領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救援工作,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負責應急處理救援行動組人員和所需各種資源的統一調度;

3、向上級部門報告事件情況和求援事項;

4、向公安、消防、衛生、安監、運管、總公司等相關應急救援部門報告,并始終保持密切聯系;相關部門人員到達中心后,配合相關部門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5、向中心內部員工通報事件情況;

?6、根據上級部門領導授權,向新聞媒體公布事件情況;

7、負責事件原因調查和善后工作。

(三)應急報告救援聯系電話:

長治市公安公交治安支隊:2021110

長治市客運中心派出所:5833007?6065799

城區消防大隊:5832077?5832075?119

長治市客運中心安全保衛處:5833097?

三、防恐反恐防范要求

(一)加強門衛登記檢查,對進入中心車場內的人員和車輛嚴格登記,防止無關人員進入車場。

?(二)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巡邏守衛,對重點要害部位做到日檢查,日記錄,日報告,對中心周邊區域可疑人員、車輛和物品提高警惕。

?(三)對中心所有重點部位實行重點監控,落實好物防、技防和人防措施。

?(四)加強中心值班制度,隨時確保及時正確地處置各種內部所發生的突發和恐怖事件。

?(五)加強員工防恐反恐意識教育,完善收集情報信息制度,增強自我防范能力,對員工有組織地進行突發和防恐反恐預案演習,并隨時更新完善。

?四、防恐反恐工作原則

(一)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原則。一旦發生突發或恐怖事件,各在崗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上報中心防恐反恐工作指揮部,中心防恐反恐指揮部要及時上報市反恐辦和上級機關。

(二)主動搶險、迅速處理原則。事件發生后,要在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有效救援。

(三)以人為本,生命第一原則。事件發生后,要把救護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四)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態擴大原則。在事件處理過程中,要迅速判斷現場狀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險源,避免應急處理過程中再次發生人員傷亡。

(五)保護現場,收集證據原則。在實施救援過程中,要盡可能對現場進行有效保護,收集有關證據,為公安等有關部門查找原因,為正確處理提供依據。

五、事故處理程序及辦法

(一)恐怖分子襲擾事件處理辦法。發生恐怖分子闖入襲擾事件,指揮部成員在接到事件報告或通知后,應火速趕到現場,并迅速了解和掌握事件的基本情況,立即啟動預案,盡快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在第一時間向110指揮中心以及市反恐辦公室報告,并迅速組織人員轉移,等待救援。

(二)發現不明物體(裝置)事件處理辦法。發現不明物體(裝置),立即向駐站派出所報告,并及時設置隔離帶,封鎖和保護現場,同時迅速組織人員緊急疏散,等待公安等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三)爆炸事件處理辦法。發生爆炸事件后,要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救援,并立即向駐站派出所報告。及時設置隔離帶,封鎖和保護現場,疏散人員,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繼發性危險,防止事故發生。認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做好物證搜尋、排除險情工作,防止再次發生爆炸事故。

(四)火災事故處理辦法。發生火災事故后,要立即上報相關部門,相關部門要迅速趕到現場,全力組織人員開展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時立即向市公安消防119指揮中心和駐站派出所報告,受災單位領導要安排人員配合消防部門組織救人和滅火搶險工作。要配合醫療機構妥善安置受傷人員,并及時送往醫院。

(五)食物中毒事件處理辦法。發生人員食物中毒事件,要立即向衛生防疫等部門和駐站派出所報告,并迅速組織人員將中毒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并對事發食堂、餐飲點炊管人員進行監控,對食堂、餐飲點進行隔離管理,等待有關部門進行采樣化驗。

(六)飲用水污染事件處理辦法。發現飲用水污染,要緊急對水源進行有效隔離,并立即向衛生防疫等部門和駐站派出所報告,同時組織相關人員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六、其他事項

(一)本預案是客運中心根據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能發生的突發、恐怖事件,在組織實施、緊急救援以及事故處理工作中的指導性意見,各部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二)本預案為特定時期的應急預案,各部門要結合實際進行安全演練,確保演練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〇一〇年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