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500kV電氣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四)
9盡緣油
9.1盡緣油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如表10所示:
表10盡緣油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略)
1水溶性酸(pH)值(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交接和大修時>5.4;運行中≥4.2檢驗方法按GB7598-87《運行中變壓器油、汽輪機油水溶性酸測定法(比色法)》
2酸值(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交接和大修時≤0.03mg(KOH)/g(油);運行中≤0.1mg(KOH)/g(油);檢驗方法按GB7599-87《運行中變壓器油、汽輪機油酸值測定法(BTB法)》或GB264《石油產品酸值測定法》
3閃點(閉口)(1)交接時交流500kV電氣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
(2)大修時
(3)每年1~2次交接和大修時≥135℃;運行中不比新油標準降低5℃超高壓油為≥140℃。檢驗方法按GB261《石油產品閃點測定法(閉口杯法)》
4機械雜質(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無外觀目視
5游離碳(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無外觀目視
6水分(1)交接時
(2)大修時交流500kV電氣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
(3)每年1~2次交接和大修時:
變壓器、互感器套管≤10ppm
運行中:
變壓器≤20ppm;互感器、套管≤15ppm檢驗方法按GB7600-87《運行中變壓器油水分含量測定法(庫侖法)》或GB7601-87《運行中變壓器油水分測定法(氣相色譜法)》
7界面張力(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交接和大修時≥35;運行中≥19[單位:(25℃)mN/m]檢驗方法按GB6541《石油產品油對水界面張力測定法(圓環法)》或YS-6-1-84《界面張力測定法》
8介值損耗因數(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注進設備前≤0.5%(90℃);交接和大修時≤0.7%(90℃);運行中≤2%(90℃)檢驗方法按GB5654-85《液體盡緣材料工頻相對介電常數、介質損耗因數和體積電阻率的試驗方法》或YS-30-1-84《介質損耗因數和體積電阻率測定法》
9擊穿電壓(1)交接時
(2)大修時
(3)每年1~2次交接和大修時≥60kV;運行中≥50kV檢驗方法按GB507-86《電氣用油盡緣強度測定法》
10含氣量(1)交接時
(2)大修時
(3)必要時交接和大修時≤1%;運行中≤3%檢驗方法按YS-C-3-2-84《氣體含量測定法(二氧化碳洗脫法)》
注:①變壓器、油浸電抗器的盡緣油每年第2次檢驗,可只作水分,擊穿電壓。
②互感器油的檢驗周期為1~3年1次,只檢驗1、5、6、9項,若為密封結構而制造廠又不答應取油者,可不進行上述檢測。
③套管油的檢驗周期為3年1次,只檢驗1、5、6、9項,若為密封結構而制造廠又不答應取油者,可不進行上述檢測。
④設備中盡緣油的色譜分析,含氣量和含水量等項目試驗另見各有關條目。
⑤盡緣油取樣方法按GB7597-87《電力用油(變壓器油、汽輪機油)取樣方法》。
⑥本章所指盡緣油不包括斷路器用油。
9.2混油試驗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如表11所示:
表11混油試驗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
序號項目周期標準說明
1新油與不同牌號的新油混合混合前測混合油樣的凝固點不高于原用油的凝固點新油與不同牌號的新油混合
2運行中的油與同牌號的新油混合進行混合油樣的油泥析出試驗,無沉淀物產生檢驗方法按YS-27-1-84《油泥析出測定法》
3運行中的油與不同牌號的新油混合同本表1、2兩項試驗運行中的油與不同牌號的新油混合
4進口油或來源不明的油與不同牌號運行油混合進行參加混合的各種油及混合后油樣的老化試驗,混油質量不低于原運行油的質量標準檢驗方法按YS-25-1-84《運行油開口杯老化測定法》
5進口新油或來源不明的新油與新油相混其混合油的質量標準應不低于表11的規定并作凝固點試驗,標準見本表1項
注:被混合使用的油,其質量標準必須符合表11的規定。
10避雷器
10.1磁吹避雷器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如表12所示:
表12磁吹避雷器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
序號項目周期標準說明
1丈量盡緣電阻(1)1~2年1次
(2)大修時按元件測試,應與前一次試驗結果或同類型產品的數據相比較無明顯差別用2500V及以上兆歐表
2丈量每節元件在直流電壓下的電導電流(1)1~2年1次
(2)大修時應符合制造廠規定
3丈量運行電壓下交流電導電流(1)每年1次
(2)必要時(1)每相避雷器電流值一般在2.0~5.4mA之間
(2)與歷次丈量值比較無明顯差別
4避雷器動作計數器檢查每年1次動作正常,每次記數器應動作試驗3~5次可用動作記數器檢測儀
5密封試驗解體大修時抽真空到0.051~0.053MPa后,在5min內其內部氣壓的增加不應超過133.3Pa
10.2氧化鋅避雷器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如表13所示:
表13氧化鋅避雷器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
序號項目周期標準說明
1丈量盡緣電阻(1)交接時
(2)1~2年1次
(3)必要時與出廠值比較無明顯差別用2500V及以上兆歐表
2丈量底座盡緣電阻(1)交接時
(2)每年1次不小于1000MΩ
3丈量運行電壓下的電流(1)交接時
(2)每年1~2次阻性電流或總電流應符合廠家規定試驗時記錄氣溫,每年宜在天氣條件相近的情況下進行
4丈量對應工頻參考電流下的工頻參考電壓(1)交接時
(2)2年1次應符合廠家規定(1)整只或分節進行
(2)丈量時應記錄環境溫度
5檢查動作記數器(1)交接時
(2)每年1次測試3~5次,每次應正常動作
11接地裝置
接地裝置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如表14所示:
表14接地裝置的試驗項目、周期和標準
序號項目周期標準說明
1外觀檢查(1)交接時
(2)3~5年1次(1)每臺主設備宜用兩根接地線,并應直接與埋地的接地干線牢固連接。用螺栓連接時,應設防松帽或防松墊片。焊接時其搭接長度:扁鋼為寬度的2倍,圓鋼為直徑的6倍
(2)敷設在有腐蝕性氣體、蒸汽和濕潤處的接地線其防腐措施應完善可靠新建工程交接驗收見《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2接地線通斷檢查(1)交接時
(2)3~5年抽查1次電力設備與接地裝置的電氣連接應良好;不應有斷開情況。一般接地引下線靠近地表層部份易于腐蝕必要時可挖土檢查可用導通法
3接地網導體的熱穩定校核當系統短路容量增大時(至少五年一次)接地網導體的熱穩定應符合設計規程的規定
4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測定(1)交接時
(2)3年1次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設計值
5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勢測定,并繪制電位分布曲線(1)交接時
(2)接地網擴建或改埋后測定值應符合設計規程的規定。
篇2:井下高壓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保護整定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確保井下安全供電,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經礦有關領導同意,于4月1日開始對、采煤工區、開掘工區、運輸工區、回收區所管轄范圍內的井下高壓電氣設備進行預防性試驗和繼電保護整定工作。為保證此項工作安全順利,特制定本措施:
一、組織措施:
1、機電班負責人負責本礦設備試驗期間的組織領導工作,并安排一名機電技術人員負責施工現場的組織指揮及協調聯系工作,尤其是停送電聯系和設備搬遷聯系、現場施工安全及瓦檢工作。
2、安排專人負責井下所轄配電室、配電點所試設備的停送電操作和試驗設備的接、拆電源及試驗期間發現的電氣故障、存在問題的處理工作。
3、井下各個地點的最終試驗時間的確定,以及瓦檢員、整定員、試驗員的安排通知,機電班專職負責人逐日提前一天給予安排并通知本人或相關單位負責人,相關單位人員必須聽從安排,統一工作。
4、現場負責人因故不能到場時,必須事先安排一名能勝任此項工作的臨時負責人到場接替其工作。原負責人必須向新任工作負責人交清工作任務、當前工作狀況和安全注意等有關試驗工作的其它事項。并在開工前將現場負責人變更情況通知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否則不準開工。實驗期間,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按各自工種的要求遵章操作和監護,并做好自保互保安全工作。
5、維運工區試驗組李六祥為井下試驗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并負責協調試驗聯系工作。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機電礦長重新組織參加試驗人員學習《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負責組織有關人員貫徹學習本措施。
2、入井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帽防脫帶;攜帶礦燈和自救器;嚴禁攜帶煙草、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嚴禁入井前喝酒。堅持做到,一同下井,同時開工,同時收工,一同上井。嚴格遵守有關運輸規程,嚴禁趴、蹬、跳,嚴禁進入封閉大巷行走,嚴禁進入牽引區、封閉區等危險區域。
3、所有參加試驗工作的人員,必須聽從井區負責人的指揮,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得遲到早退,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應合理安排好試驗時間和班次,以確保試驗工作按時順利完成。
4、參加試驗工作的所有現場人員到齊后,由試驗負責人組織開好班前會,安排工作任務,明確人員分工,講明主要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驟,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防范措施。
5、試驗整定地點,由各井區負責在施工現場準備兩瓶滅火器和0.3m3消防砂及撒砂工具。
6、試驗現場嚴禁存放油脂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每班開工前后必須整理、清潔現場,并在被試設備運行正常,確認無任何隱患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7、試驗現場必須懸掛“試驗場地,閑人免進”的標志牌。
8、試驗現場必須有瓦檢員實時監測試驗設備儀器使用環境的瓦斯濃度,要求不準超過0.5%,使用普通型便攜式電氣測量儀表時最大不準超過1.0%,否則,立即停止現場施工。并匯報井區調度站現場情況。如遇特殊情況需在回風試驗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待批準后方可進行。
9、試驗設備搬遷時必須使用專車,嚴禁人貨同車混乘,設備裝車后必須捆綁牢靠。嚴禁帶電搬遷設備,嚴禁超高超寬,嚴禁違章搬遷和運輸設備。
10、參加試驗的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要求,認真做好試驗安全技術工作,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嚴禁超越工作范圍界限和內容,嚴格按計劃時間和內容進行試驗整定工作。
11、試驗中所用設備,在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絕緣電阻測試,10KV系統絕緣電阻不低于10MΩ,低壓系統不低于1MΩ。
12、試驗設備的外殼,必須和配電系統主接地相連接牢靠。
13、試驗中接線必須牢固可靠,試驗大電流回路的導線,截面不小于95mm2。
14、每次送電試驗前工作負責人必須對所有接線和儀器、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聯系送電試驗。
15、試驗中如發生異常應立即停電查找故障,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送電試驗,直到查明故障并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送電試驗。試驗時必須與試驗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16、做無壓釋放試驗時,調壓器一次側必須有保護裝置,被試設備除無壓釋放線圈外必須全部斷開,以防電壓互感器反升壓危險。
17、本次試驗屬于多單位聯合作業,必須明確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各盡各責,嚴把安全關。
18、試驗人員應嚴格按煤礦電氣設備試驗規程的規定值進行試驗,不準擅自降低試驗標準,特殊情況下需要降低試驗標準時,必須請示有關負責人同意。
19、高壓操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靴并站在絕緣臺上。
20、本措施報批后,嚴格貫徹執行。
?金沙縣城關鎮祁興煤礦
2012年3月28日
篇3:井下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安全措施
按照規程要求電氣設備一年一度預防性試驗,對井下電氣設備進行預試,為了確保試驗工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一、成立試驗領導小組:
組長:吳大明:
副組長:劉軍、張紅國、申永紅
工作負責人:劉文功、張二蛋、劉海生
工作許可人:配電室正職值班員
工作監護人:配電室副職值班員
二、試驗步驟:
1、試驗設備:井下中央泵房Ⅰ、Ⅱ段及所有高壓配電裝置、高壓電纜進行預試。
2工作現場設負責人一名(要統一指揮),負責人必須熟悉本系統運行方式,確保試驗過程中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3、對電器設備需要開蓋試驗但必須按照《煤礦安全規程》
3、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絕緣靴等勞動防護用品。
4、工作時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和工作監護制度、停送電制度,刀閘操作按順序進行操作。(先停負荷側、后停電源側,送電時與此相反)停電設備操作把手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志牌。
5、停送電操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并站在絕緣臺上。
6、工作開工前要取下與設備相關的一二次保險及控制保險。嚴格按照停送電制度執行,停電工作時要驗電、裝設接地線。對帶電設備要裝設柵欄或做明顯的標志,以防走錯帶電間隔。
7、對拆接的部位恢復時要認真檢查確保接觸良好,相序正確。
9、對所試驗的設備數據要認真記錄,并整理存檔,對試驗設備的遺留問題要做好記錄,盡快解決。
10、對試驗完畢的設備,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一同檢查工作現場,無異問后,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在工作票上簽字方可進行操作。
11、所有參加試驗人員必須在工作許可人發布命令后方可開始工作。
12、其他按照《運行規程》執行。
所有參加試驗人員學習后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