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各種不銹剛鏈條的操作原理探析

各種不銹剛鏈條的操作原理探析

2024-07-24 閱讀 6980

不銹鋼鏈條分為傳動用短節距滾子鏈、傳動用雙節距滾子鏈、傳動用套筒鏈、重載傳動用彎板滾子鏈、傳動用齒形鏈、無級變速鏈、長節距輸送鏈、短節距滾子輸送鏈、雙節距滾子輸送鏈、倍速輸送鏈、板式鏈等產品特點

其余產品如下:

1.不銹鋼鏈條:零件材料為不銹鋼,此種鏈條適合在食品工業及易受化學、藥品等侵蝕場合使用,還可用于高低溫場合。

2.鍍鎳鏈、鍍鋅鏈、鍍鉻鏈:所有碳鋼材料組成的鏈條均可表面處理,零件表面經過鍍鎳、鍍鋅或鍍鉻處理,可適合在室外雨水侵蝕等場合使用,但不能防止濃的化學液體腐蝕。

3.自潤滑鏈條:某些零件由一種浸滿潤滑油的燒結金屬制成,此種鏈條具有耐磨、耐蝕性能優越,不需要維護(免維護),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受力較高、有耐磨要求,且不能經常進行維護的場合,如食品工業自動化生產線、高檔自行車賽車、少維護高精度傳動機械。

4.O型密封圈鏈:滾子鏈內外鏈板間裝有密封用O形密封圈,以防灰塵進入和油脂流出鉸鏈。不銹鋼鏈條經過嚴格的預潤滑。因為鏈條具有超強的零件和可靠的潤滑,可用于摩托車等開式傳動中。

5.橡膠鏈:此類鏈條是在基于A、B系列不銹鋼鏈條的外鏈節上加U形附板,在附板上粘上橡膠(如天然橡膠NR、硅樹脂橡膠SI等)可增加磨損能力,降低噪音,增加防震能力。用于輸送。

篇2:不銹鋼彎頭成型機操作規程

一、工作前:

1.查閱“交接班記錄”。

2.檢查電氣開關,行程限位開關是否安全可靠,操縱是否靈活,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安全可靠。

3.檢查機械側面之油面計,液壓油是否已達紅線位置。

4.檢查油壓回路上調壓閥是否為無負載狀態,擋塊務必觸及后限位。

5.確認工作指令單上所寫與工作物內容是否吻合。

6.安裝模具,調整間隙。

a.先裝設下模的一半,

b.裝設上模支持臺,

c.調整上、下模角度是否適中,

d.裝設下模的另一半,

e.檢驗上、下模與轉盤角度是否有偏差,

f.裝設主缸前進推料桿,

g.檢查頂桿第一、二行程是否適中,

h.上送料模,

i.檢驗下模與主缸前進推料桿及送料模是否在一直線上。

7.確定上述各部位正常后,方可開始工作。

二、工作中:

1.嚴禁超性能使用,機床滑塊滑臺要保持潤滑。

2.材料一定要涂潤滑劑。

3.成型時,焊縫位置應該于彎曲部的側面。

4.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密切注意指揮信號,要互相配合、協調。

5.禁止將工具等其他雜物放置于擠壓范圍之內,手、腳應注意安全。

6.模具卡住坯料時,要先停機,再用工具解脫。

7.發現設備或模具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原因,及時修理。

8.操作者離開機床,要停機,關掉油泵電機。

三、工作后:

1.必須將各操作控制開關置于“停機”狀態,切斷電源。

2.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3.填寫“交接班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3:不銹鋼自吸式氣液混合泵操作規程

1?范圍1.1本標準規定了動力分場廢水處理站不銹鋼自吸式氣液混合泵操作的技術條件和要求。1.2本標準適用于平安高精鋁業有限公司動力分場廢水處理站不銹鋼自吸式氣液混合泵操作。2?內容2.1概述QY(B)、QYL(B)型泵是一種臥式安裝的自吸式氣液混合泵系列產品,QY(B)采用特配電機直聯式結構,QYL(B)采用標準電機聯軸器連接形式。該泵的過流部件全部采用不銹鋼材料精鑄制成。氣液混合泵的吸水口可以利用負壓作用吸入氣體,所以無需采用空氣壓縮機和大氣噴射器。高速旋轉的泵葉輪將液體與氣體混合攪拌,所以無需攪拌器和混合器。由于泵內的加壓混合,氣體與液體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達80~100%。所以無需大型加壓溶氣罐或昂貴的反應塔即可制取高度溶解液。一臺氣液混合泵即可進行氣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將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點。因此,使用氣液混合泵,可以提高溶氣液制取效率、簡化制取裝置、節省場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資、節省運行成本及維護費用。2.2應用范圍本產品適用于液體輸送、氣液混合攪拌、循環和增壓。典型應用:氣浮處理設備、臭氧水制取設備、富氧水制取設備、生化處理設備等;各種溫度調節裝置的熱媒、冷媒循環移送;各種過濾裝置;從地下儲罐抽取或高壓輸送汽油、稀釋液、各種溶劑等低粘度液體;清水、純水、食品、化學液、廢掖等的噴霧處理;斷續運轉、水錘、背壓急劇變化等苛刻用途。如:小型蒸汽鍋爐、高樓給水、向高壓罐高壓注水、由真空罐吸引;從河流或儲水罐等采取樣水、移送發泡性液體、易于出現氣窩的長橫管路中的輸送。2.3運行條件稀薄、干凈、低粘度液體;?pH范圍為3~9;液體溫度:一15℃~+l20℃;?最高環境溫度:+40℃;氣液體積比約為1:9(吸氣量為8~10%);自吸高度為9一NPSH(m)。2.4使用與操作2.4.1操作步驟:初次運轉之前必須先往泵內灌滿引水,然后將進口及出口閥全開,將進氣閥及出口壓力計關閉后短暫接通泵的電源,確認泵的旋轉方向正確無誤之后再進入正式運轉。以后在正常運轉時,接通電源之前一定要關閉進氣閥(手動控制時)。N逐漸調小進口控制閥,直到真空表負壓顯示為一100mmhg~+0.3kg/cm2,然后開啟吸氣閥。打開出口壓力計的止回閥,調整出口管路控制閥,直到達到設定的出口壓力。對進口管路控制閥、吸氣閥、出口管路控制閥進行微調,直到液流量、氣流量和出口壓力達到預定數值。氣體注入量約為注水量的7-8%,最多不超過10%。例;注水量30l/min時注氣量為2.4-3.1l/min;注水量501/min時注氣量為40-50l/min。水流量、進氣量及出口壓力達到設定數值之后即可正常運轉。5)停止泵的運轉時,必須先關閉吸氣閥,然后關泵。2.4.2注意事項隨著泵的吸氣量的增加,排出流量和壓力會隨之逐漸降低,吸氣量超過一定限度時泵會出現斷流,即失去作用。在選用氣液混合泵時,請參見泵的性能曲線圖。泵的吐出壓力根據用途設定,臭氧水混合用一般設定為2-3kgf/cm2,溶氣氣浮、加氧處理用途一般為3.5~4kgf/cm2,氣體的注入比率為7-8%時,請選用大于實際吐出流量的泵。產生微氣泡所需的出口壓力通常不超過4kgf/cm2,壓力超過4kg/cm2時氣泡的直徑和溶氣量并無大的變化,只會減少溶氣液吐出量并增加泵的動力消耗。氣體注入量的設定:氣體在水中的溶解量一般為水流量的3%(常壓時的飽和溶解量),氣液混合泵的氣體注入量應該大于飽和溶解量,建議設定在水流量的7-8%,最多不超過10%。此外注入泵中的氣體,未被溶解的部分以大氣泡的形式在管路中流動,在壓力釋放閥處可能形成氣窩并影響微氣泡的發生。所以,建議在壓力釋放閥前安裝氣液分離罐,以便將多余的氣體排放出去。氣液分離罐的大小一般根據泵的流量設定,但是為了方便起見根據泵的排水口口徑設定如下:泵的排水口徑氣液分離罐容量~32mm4公升40mm8公升50mm29公升為了保證吸氣效果,泵的吸口處一般采用氣體吸嘴。氣嘴將氣體導入到葉輪附近,并借助葉輪的旋轉力將氣體和液體順利引入泵的流道。使用氣嘴可以保證氣體的穩定吸入和高效溶解。氣體吸嘴上建議配備單向止回閥以阻止液體的反向溢流,單向止回閥與電磁閥配用可以基本上避免液體的反向滋流。氣液混合裝置如果采用手動控制,則可以不用單向止回閥和電磁閥.為保證產生良好的微氣泡,壓力釋放閥后面的排出管路設計要注意如下事項:排水管路直徑要同徑或大于泵的出口口徑;排水管路的先端出口需橫向或朝上設置,絕對不可朝下設置;孔釋放微氣抱的情況下,氣孔口徑不得小于10mm;出口閥門前的排水管路的長度一般設定為05-lm,出口閥門后的管路應盡量短;氣體流量計用來調整和控制氣體的吸入量。氣體吸嘴及氣體流量計的材質一般根據吸入氣體和液體的介質決定,用于臭氧設備需要采用不銹鋼材質。吸入管路吸入管路直徑一般與泵的吸入口徑相同或大于泵的吸入口孔徑;利用負壓吸入氣體的情況下,吸入管口徑有時要細一個等級,但不要過細;供水槽的液面低于泵的中心高度時,吸入管的最下端要設置底閥;吸入管路要設置濾網(60目)以去除液體中的固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