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塑料儲罐安裝使用注意事項

塑料儲罐安裝使用注意事項

2024-07-24 閱讀 9250

塑料儲罐安裝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小編在這里為大家講一下塑料儲罐安裝使用注意事項:

1、儲罐在儲存化學物品時,場地四周應有良好的排液地溝與稀釋裝置。

2、由于儲罐在成型時不可避免底部向罐內突起形成球冠狀,因此基礎要做成與底部形狀相似的球冠狀,在水平的基礎上不需用沙鋪成與儲罐底部相應的球冠狀,在露天使用時型適當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延長使用壽命。

3、進液口離罐底較高時,進液口應彎向罐壁讓進入液體順著罐壁落下,減小對底部的沖擊。

4、安裝儲罐的基礎要求水平并能承受相應的壓力,如用鋼結構,間隙不能過大,并應在上面鋪上木板或鐵板。

5、儲罐安裝好后,在使用前應對接口的密封性能進行檢查,可加液體超過接口部位觀察是否泄漏。盛裝化學液體的儲罐,最好用水試漏,以防造成大量損失。

6、儲罐已帶整體一次成型加強環,必要時可采用金屬補強套來限制桶體的膨脹變形,從而避免底部膨脹。

7、在不能控制液位的情況下,應裝有溢流口,以防液體從人孔溢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8、進液、排液流量較大時,應裝相應流量的排氣管。

9、與儲罐下部接頭或法蘭連接的管子要垂直于桶壁,最好使用軟連接,以免裝滿液體后,桶壁上下不均勻膨脹導致接頭連接受損導致泄漏,嚴重時損壞接頭和桶體。

10、在桶上安裝攪拌機等較重的附屬設備時,或人須上罐頂作業而罐頂又不能承受人的體重時,請另做架子或人梯,并注意作業安全。

篇2:石油儲罐火災撲救措施

一、建立滅火救援組織體系

(一)滅火指揮中心

一旦發生火災,油罐區的管理者應立即成立滅火指揮中心,滅火指揮中心負責全面指揮、協調滅火工作;負責應急響應的批準、實施和接觸;負責協調事件調查和處理工作,并及時向油罐部門進行通報。如火災事故不能由該單位自行處置,上級預案啟動后(或小凡故們到場后),總指揮權逐級上交。

指揮中心為非常設機構,一旦發生火災,指揮中心即刻成立。在火災應急處置過程中,下轄所有智能必須無條件服從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各司其能,協調聯動。

(二)滅火組織體系

指揮中心應根據應急預案明確滅火組織形式、構成單位和人員。滅火指揮中心根據應急工作需要,應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至少應包括滅火救援組、火情偵察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供水組、宣傳報道組、警戒組。

滅火救援組負責整個滅火救援工作,包括組織人員、消防設備及相關的滅火、冷卻戰術的實施。火情偵查組負責火情偵查、設置觀察哨、監視罐區情況、監測現場氣體濃度和環境污染情況。醫療救護組應由當地120組成,負責現場的醫療救護工作。后勤保障組負責滅火藥劑、油料、飲食、器材供應。供水組由自來水公司、廠區油罐人員組成,負責廠區管網壓力,保證不間斷供水。宣傳報道組負責統一對外發布火災信息。警戒組由當地公安、廠區保安人員組成,負責靜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二、石油儲罐火災撲救策略

根據著火油罐的類型、火災發展情況、消防人員和裝備的情況,石油儲罐的火災撲救策略一般分為主動策略、防御策略和保守策略。

(一)主動策略

當火災現場的消防人員和消防設備(固定滅火系統、移動式滅火系統、消防炮、滅火劑等)充足、有效時,消防人員應采取主動進攻的滅火策略。采取主動進攻滅火策略時,消防人員應全力撲滅著火油罐的大貨,轉移油罐內的油品。

當采取主動進攻的策略滅火時,應注意一下要點。

要有充足的消防冷卻水、滅火劑和消防裝備。

保證適當的泡沫供給強度,泡沫供給強度不應低于相關標準、規范中推薦的供給強度。滅火過程中應對滅火效果進行評估,噴射滅火劑一段時間后,應觀察火勢是否有明顯減弱或者煙氣的顏色是否發生改變;如果沒有變化,應調整滅火戰術。如采用相關標準中規定的供給強度,噴射滅火劑20~30分鐘后,火勢會有所減弱。

滅火過程中,應注意風速、風向的影響,并根據天氣條件及時做出調整。

撲滅原油、重油火災時,應密切注意是否發生沸溢,如有可能發生沸溢,應制定應急計劃。

當防火堤內和儲罐都著火時,有限撲救防火堤內的地面火。

撲滅油罐火災時,應優先使用固定滅火系統。

多個儲罐著火時,宜優先撲救最易撲滅的火災,或優先撲滅危險大、風險高的油罐火災(沸溢或爆炸)。

撲救外浮頂罐密封圈火時,當火災可控時,可采取登頂滅火的方式。應避免過量噴射泡沫,防止浮盤沉沒。

(二)防御策略

當直接撲滅儲罐火災可能性較小,但該區域無需撤離時,可采取防御策略,利用現有的泡沫滅火系統和消防冷卻水系統將火災控制在儲罐或一定范圍內,防止其向外蔓延。

當使用防御性滅火策略時候,應采取一下5中措施。

關閉著火油罐的進出油料管路的閥門。

確保有充足的消防冷卻水對著火油罐及其周邊的油罐進行冷卻。實施冷卻的操作順序依次為壓力儲罐、常壓儲罐、相關的管路、閥門等。

盡量保護現有固定滅火系統的有效性,對固定滅火系統進行有效的冷卻。

警戒組人員應密切關注著火油罐火災發展情況,應對儲罐破裂和發生沸溢、爆炸的情況作出預判。一旦出現危機情況,立即通知相關人員進行疏散。

通信組人員與外部進行聯絡,請求支援。當增援的消防人員和裝備到場后,可撲滅油罐火時,滅火策略可以轉為主動策略。

(三)保守策略

如果滅火時可能危及消防人員安全時,應采取保守策略。采取保守策略的條件如下。

火災現場沒有充足的消防人員、消防設備,不能確保安全地撲滅火災。

沒有充足得消防冷卻水和泡沫等,不能提供規范規定的供給強度和供給試件。

著火油罐有可能發生沸溢、爆炸或罐體可能裂開造成油品的大量泄漏,可能危及消防人員的安全。采取保守策略時現場的消防人員等應立即撤離該區域,并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損失。

三、油罐火災撲滅通則

撲滅石油儲罐火災的戰術如下。

撲滅油罐火前,應將著火罐附近的防火堤或地面或撲滅。

使用冷卻水對著火罐罐壁進行冷卻。

當多個儲罐同時著火時,應集中力量逐個撲滅每個油罐內的大貨,避免分散消防力量。

使用冷卻水對固定滅火系統的管線、閥門等進行保護,防止其失效。

如果現場情況允許,可將罐內油品轉移至安全的地方。

在滅火力量不足時,應首先保護臨近儲罐,并空著著火管的火勢。

四、典型火災場景撲救戰術

(一)固定頂罐著火

固定頂油罐一般用于儲存揮發性較小、閃點高于45℃的油品,如柴油、蠟油等。固定頂罐的液體表面和罐頂之間有一層氣相控件,氣相控件可能處于爆炸極限范圍內,在遇到引火源時可能發生爆炸。因此,固定頂儲罐應采用弱頂結構,使得發生爆炸時罐頂與罐壁的接縫處發生分離,從而避免罐底與罐壁處出現裂縫或破壞,以免造成大量的油品泄漏。

固定頂石油儲罐發生火災時,通常是先發生爆炸,部分罐頂或全部罐頂被破壞,油品液面暴露在空氣中形成持續燃燒。國家標準GB50151-2010《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中對于固定頂罐的泡沫滅火熊的保護面積為整個儲罐的橫截面積。

當部分罐頂被破壞時,消防人員應根據破裂口的情況將泡沫準確輸送至油品液面時,可采用液下噴射泡沫的方式進行滅火。當從唄破壞的罐頂不能準確將泡沫輸送至油品液面時,要保證在油面上有足夠的安全容積,防止油品溢出罐外。

(二)內浮頂罐呼吸閥、量油孔著火

內浮頂罐是一種帶有浮盤的固定頂罐,其罐頂和罐壁采用弱焊縫連接,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其發生爆炸、起火時,避免罐壁和罐底的裂縫遭到破壞,從而形成油品的大量泄漏。內浮頂罐的罐壁頂部的四周會設置有喚醒通氣孔。

如果內浮頂罐浮盤的密封被少量破壞,遇到引火源可能會形成通氣孔、量油孔等處的局部著火。內浮頂罐通氣孔、量油孔等處發生著火的初期,罐頂未遭受破壞,可采用干粉快速滅火。內浮頂罐通氣孔、量油孔等處發生著火的初期,罐頂未遭受破壞,可采用干粉快速滅火,但應把握好時機,避免內浮頂罐發生爆炸。

若內浮頂罐發生爆炸,形成半敞開式燃燒或形成流淌火,可分別按照固定頂罐火災撲救對策進行處理。

(三)外浮頂罐著火

外浮頂儲罐通常情況會發生密封圈火災,因此,外浮頂罐的固定泡沫滅火系統是按發生環形密封區火災設防的。LASTFIRE研究項目的成果表明,在其調查的62起初期火災中,有55起是由雷擊引起的密封圈火災。

密封圈火的撲救可以采取一下戰術。

首先使用固定滅火系統進行滅火。若固定滅火系統失效,可使用移動式或手提式滅火設備,可從抗風圈或頂部用消防水帶將泡沫輸送至環形密封區。

由于消防炮很難將泡沫準確輸送至密封圈著火部位,且想放炮的流量,可能造成浮盤傾覆,因此不建議使用消防炮撲救密封圈火。

撲滅外浮頂罐密封圈火災應首先開啟浮頂排水系統。

消防隊員能進入到罐頂平臺時,使用移動式泡沫槍滅火。

如僅發生密封區著火,通常不會發生沸溢事故。如果浮盤大面積損壞或沉沒,形成大面積著火,就有可能發生沸溢。

LASTFIRE研究仙姑的成果表明,外浮頂罐密封圈火災升級為全液面火災的概率為1/55。國家標準GB50151-2010《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中對于泡沫供給強度的規定時根據罐壁與泡沫堰板之間的面積確定的,現行標準設計的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旨在撲滅密封圈火災。因此,撲救全液面火災應在有足夠的消防人員、消防裝備、泡沫滅火劑等時進行。

浮盤沉默是導致全液面火災的典型因素。當浮盤沉沒時,對于腋下噴射泡沫滅火的方式,浮盤將組織泡沫到達油品的表面。因此全液面火災撲救中宜選用典故噴射的泡沫設施。

(四)密切關注沸溢的發生

在撲救原油、重油等可能發生沸溢油品的儲罐時,需要采取特殊的戰術,滅火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警惕沸溢事故的發生。

發生沸溢現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著火油罐發生了全液面火災,或者油品液面上大部分起火。通常情況下若只在浮頂罐環形密封區內發生火災,只要浮頂保持完好,就不會發生沸溢事故。

原油組分鐘的沸點范圍較廣。隨著原油的燃燒,揮發性強的餾分首先被蒸發燃燒。揮發性較差的餾分沒有被燃燒掉,因此這部分油品的密度比下面的問題較低的原油大,所以開始下沉。隨著大貨的持續燃燒,重組分層被稱為“熱波層”,界面唄稱為“熱波鋒面”。一般來講,原油熱波層下沉速度為0.3~1.2m/s。

罐內有水墊層或乳化油。對于原油儲罐,長時間儲存在油品后罐底通常會有一定量的水。當熱波鋒面達到罐底水墊層或乳化油時,水會受熱迅速汽化,導致體積迅速膨脹,向外噴出。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撲滅原油、重油儲罐的火災,必須改變滅火策略。應將火場內不必要的人員和設備撤離現場。消防人員應密切關注熱波鋒面在罐內的下沉情況。通常可通過噴射到罐壁上誰的蒸發情況來判斷熱波鋒面的位置。

一般來講,儲罐發生沸溢前煙色會比變白,火焰突然增高、變亮、帶有嘶嘶的聲音。同時,罐內壓力升高使儲罐有震動現象。發生沸溢是非常危險的,穩定燃燒的儲罐會突然噴溢出大量燃燒著的油品,往往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如果可能發生沸溢事故,應將人員疏散到安全區域,通常可能需疏散到600m以外。如儲罐的直徑很大,可能要疏散到更遠的距離。

滅火之后同樣應警惕沸溢事故的發生,這是由于熱波層可能會繼續下降,當達到水墊層時仍可能有足夠的熱量造成沸溢。此時發生沸溢仍然會對人員造成危害,一旦遇到引火源可能會再次形成火災。

(五)罐區防火堤內滅火

撲滅油罐火災時,應首先將防火堤內的火撲滅。這樣做可保護油罐管路、閥門等,避免管道破裂造成更多的油品泄漏。此外,撲滅防火堤內或可保護固定滅火系統的管線,避免固定滅火系統失效。如果泄漏到防火堤的油品較多,為保證人員的安全,即使防火堤內火災已被撲滅,也應禁止消防人員進入防火堤內。

撲救儲罐周圍防火堤內地面火災時,應采取下列戰術措施:首先冷卻未起火的帶壓儲罐;截斷泄漏油品的管線,減少地面火災燃料的補充;罐壁防火堤內所有的排液閥、罐頂排放閥和水墊層排放閥,防止油品或火災的蔓延。

(六)保護相鄰油罐

石油儲罐著火后,為避免火災擴大,對相鄰儲罐罐壁進行冷卻時非常必要的。冷卻水可直接噴射到罐頂和罐壁上(對于外浮頂罐,只能想罐壁噴射冷卻水)。但是否能夠冷卻依賴于火焰沖擊情況、罐間距、風向等。滅火現場的水資源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應盡量節約用水。在相鄰儲罐的油漆被烤焦錢,通常不需要直接冷卻。也可采用向罐壁噴射冷卻水的方法來檢驗是否需冷卻,如噴射冷卻水后產生水蒸氣,應立即進行冷卻,指導不再產生水蒸氣。

(七)滅火戰術實時調整

石油罐區滅火是動態的過程,應不間斷的進行事態評估,為總指揮提供即時的火場信息,便于他們利用這些信息評估滅火的效果,并及時調整處理策略、撲救戰術及資源配置。

(八)清理火場

石油儲罐火災的火場清理工作包括處置殘余油品,并防止復燃。其工作要點包括:嚴格檢查火場可能存在的引火源;油罐完全冷卻之前,炙熱的金屬罐壁可能破壞破魔覆層,油罐中的剩余油品可能會揮發出可燃蒸氣,一旦遇到火源,就會發生復燃或爆炸,因此消防人員應持續對儲罐進行冷卻至常溫;在冷卻著火油罐的同時,應繼續向油罐內供給泡沫,確保將管內油品安全轉移。

篇3:儲油罐和儲罐區事故預防措施

儲油罐和儲罐區儲油多,傷害性大,容易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建立防火、防爆制度,經常進行防火放哨,嚴格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確保消防安全。

(1)儲油罐、儲罐區防火防爆應按GB50183,GB50074規定。低倍數空氣泡沫把火弄滅系統應按GB50151規定。

(2)儲罐區應保持整齊,防火堤內應無晾干的草,無油污,無可燃物。

(3)儲罐區排水域統應設水封井;排水管在防火堤外應設置閥門;油罐放水時,應有專人監護,及時清除水封井內的殘油。

(4)儲罐區內不應裝設非防爆電氣裝備和高壓架空線路。

⑸儲罐區應當按規定設置防火堤,防火堤應保持完好。

⑹儲油罐頂部應無油污,無積水。儲油罐進出油管線、閥門應采取保溫辦法。

(7)儲油罐頂的透光孔、檢尺孔蓋、墊片應保持完好,孔蓋應蓋嚴緊。量油口應裝有不打火花的金屬墊片。

(8)儲油罐上的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底座應裝設阻火器。阻火器每季至少檢查一次。

(9)儲油罐進出油管線應裝設韌性軟管補償器。

(10)鋼制儲油罐罐體應設置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接地點沿罐底邊每30m至少設置一處,單罐接地不應少于兩處。

⑾每年春季應周全檢查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測試接地電阻值應切合要求。

(12)浮頂罐的浮船與罐壁之間應用兩根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軟銅線連接。

⒀儲油罐裝油量應在安全罐位內運行。

⒁當凝油油位高于加熱盤管時,應先用蒸汽立管加熱,待凝油溶化后,再用蒸汽盤管加熱。

(15)不應穿化纖服裝和帶鐵釘的鞋上罐。在罐頂不應開、關非防爆電筒。

(16)儲罐區內油管線動火、清罐功課應執行行業規定。

(17)儲油罐著火,應當即報告并停止著火油罐的一切功課。組織把火弄滅拼適時啟動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