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品的表面涂裝及檢測的技術說明
鋼鐵產品的表面涂裝及檢測的技術標準:
本標準主要適用于鋼鐵產品表面涂裝。凡合同文件無非凡要求,其產品表面涂裝均應符合本標準規定。
一、涂裝前表面處理:
所有用于設備制造鋼鐵原材料,涂漆前均需進行表面除銹處理。并規定時間范圍內涂保養底漆(車間底漆)。
1、噴射除銹前,厚銹層應鏟除。并清除油脂污垢。噴射或除銹后,鋼材表面必須清除浮灰碎屑。
2、對于噴射除銹鋼材表面規定兩個除銹等級。其文字敘述如下:
Sa2徹底噴射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油脂污垢,并且氧化皮、鐵銹油漆涂層等附著物已基本清除,其殘留物應牢固附著。
Sa21/2非常徹底噴射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油脂、污垢,氧化鐵油漆層等附著物,任何殘留痕跡應僅點狀或條紋狀稍微色斑。
3、對于手工動力工具除銹鋼材表面,規定有一個除銹等級,其文字敘述如下:
St3非常徹底手工動力工具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油脂污垢,并且沒有附著不牢氧化皮、鐵銹油漆涂層附著物。除銹后底材顯露部分表面應具有金屬光澤。
4、“附著物”這個術語可包括焊渣、焊接飛濺物,可溶性鹽類等。當氧化皮、鐵銹或油漆層能以金屬膩子刮刀從鋼材表面剝離時,均應看成附著不牢
5、待檢查鋼材表面應與相應照片進行目視比較。照片應靠近鋼材表面。評定應良好散射日光下或照度相當人工照明條件下進行。
6、預處理時漆膜厚度及涂料選擇如下:
a)漆膜(干膜)厚度:15~25μm。
b)涂料品種:無機硅酸鋅(車間)底漆、環氧底漆、環氧富鋅底漆、磷酸鋅底漆、鐵紅環氧脂底漆等。
c)所用底漆必須產品配套漆系品種或與配套漆系底漆相適應漆種。
二、技術要求:
1、涂裝前,必須達到規定除銹等級標準后,才答應涂裝。
2、輕度腐蝕環境,預備涂刷常規涂料時,其表面除銹等級標準為Sa2級。
3、受化工大氣腐蝕、海水侵蝕、高溫氧化以及無機富鋅涂料為底漆時,表面除銹等級標準為Sa21/2級。
4、涂漆前鋼材表面粗糙度必須控制,除了控制噴射磨料"onMouseDown="returnhcclick(''?wujin_tracelog=end_articalHotword_332'')"target="_blank">磨料"target=_blank>磨料角度速度外,循環使用磨料其丸粒直徑不得大于1.2mm。
5、噴射或拋射除銹后待涂物表面,經清理后應立即涂上第一層底漆,間隔時間不得超過6h。如表面又出現銹蝕,應重新處理,達到規定標準后才答應涂裝。
6、涂有車間保養底漆涂件或材料因焊接、矯正、擦傷、暴曬等原因,造成重新銹蝕表面,必須進行二次除銹,除銹后等級應達到St3級。
三、涂裝前預備:
1、所用涂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按涂料產品驗收規則進行復驗,不符合產品質量涂料不準使用。
2、同一涂裝體系,選用底漆、膩子、間漆、面漆、稀釋劑等必須配套使用。
3、涂料開桶前要確認其牌號、品種、顏色、批號等,并記錄。假如標識模糊,應仔細核對。開桶后假如有結皮現象,應仔細剔除結皮。假如發現涂料過期,應該鑒別確認其質量可靠才能施工。萬一涂料發生變質,應廢去不用。
4、涂料有些顏料密度大易沉淀,需使用機械攪拌使涂料均勻如一。雙組分涂料固化劑加入前,應首先攪拌均勻,加入固化劑后再次攪拌均勻。
5、混合熟化雙組分或三組分涂料要按規定比例混合。規范做法如下:
①涂料攪拌均勻;
②倒入一半固化劑攪勻;
③再倒入剩下固化劑攪勻;
④然后必要時加入稀釋劑攪勻;
⑤按規定放置一定時間進行熟化預反應;
注重使用時間不要超過規定。熟化時間混合使用時間隨溫度上升而縮短,須注重廠商說明。高溫季節須避免太陽下施工。
6、稀釋
涂料通常開桶就可以使用,無需稀釋,必須避免習慣性稀釋。必須使用稀釋劑時,注重確認使用正確稀釋劑。過度稀釋會導致涂料達不到規定厚度、減少干燥固化時間,而引起流掛問題。以下幾種情況可以添加稀釋劑:
①冬季溫度低時可加入適量稀釋劑以降低涂料黏度;
②手工或空氣噴涂需加入稀釋劑以便易于施工;
③特意降低膜厚可以加適量稀釋劑。
7、過濾
為了除去涂料難以分散較大顆粒、結皮或其他異物,必須進行過濾,這樣可以保證噴嘴不堵。規范做法經過過濾網倒入另一空桶。噴涂時漆泵吸口處加80-120目篩或過濾器過濾。須保證濾網清潔干凈。用后用溶劑清洗,以便下次再用。
四、涂裝:
1、施工區域必須保持空氣流通。涂裝及固化過程應無粉塵及其他異物飛揚。涂裝施工過程,要盡量保證漆膜均勻,不可漏涂。對于邊、角、夾縫、焊縫等部位要先涂刷,然后再大面積涂裝。
2、機器產品表面需要刮膩子,應按工藝文件進行。刮膩子時,應先涂底漆,底漆干燥后再進行刮膩子操作。刮膩子一般進行1~2次,每次厚度約為0.5~1mm,局部最大總厚度不得超過5mm。膩子干燥后須對表面進行打磨,打磨后膩子表面應平整,光滑,牢固,無裂痕。
3、涂裝工作應答應氣候條件下進行施工。當出現下列情況時不得進行涂裝
a.一般涂裝時,環境溫度5攝氏度以下或35攝氏度以上。
b.露天涂裝時,出現下雨、下雪、大霧、霜、刮大風;
c.表面溫度低于露點溫度加3攝氏度;露點溫度值查對見附錄參考件。
d.四周環境相對濕度百分之85以上;
4、鑄件表面出現凹坑、砂眼、氣孔等缺陷。必須用膩子填平。膩子層下不得脫落或龜裂。
5、涂裝前,應檢查表面處理質量。不合要求不能進行涂裝。涂裝施工過程,若出現流掛、起皺、起泡、龜裂剝落、針孔等缺陷。必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修復。
6、因環境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按規定涂裝條件進行施工時,要采取必要技術措施并確認能保證涂裝質量后方可施工,對采取措施要留有記錄。
7、分次涂裝涂層,必須按涂料產品說明書規定涂裝間隔時間進行。若超過規定涂裝間隔時間,應對前道涂層表面作必要打毛處理。
8、未干涂層應注重保護,防止弄臟損傷,已被弄臟及損傷涂膜,應按要求進行修補。
9、兩種不同顏色涂膜相接處,界線必須明顯、整潔、規范。
10、現場組裝涂件,最后一道面漆待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進行涂裝。
11、涂裝施工方法,無論采用刷涂或噴涂均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涂膜厚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12、下列任何情況均不涂裝
a.高強螺栓摩擦面。
b.埋入混凝土或與耐火材料接觸部位。
c.為密貼或有相對運動機加工面。
d.地腳螺栓及其底板。
e.密封箱體及閥體內表面。
f.不銹鋼件、鍍件,非金屬件及圖樣注明不涂裝部位。
g.需進行現場加工部位。
五、二次涂裝:
1、對表面返銹部位及接合外露部位及對安裝過程損壞漆膜應進行修補既進行二次涂裝。
2、修補前應對表面進行清理,重新進行除銹,再用干凈壓縮空氣吹凈表面,并按涂裝設計要求進行進行二次涂裝修復。
3、修補部分對四周涂層覆蓋寬度應不少于50mm。損壞面積較小時,修補面積應比損壞面積大1倍以上。
4、涂裝完畢后應構件上按原編號、名稱、代號等作出鮮明標記。
六、涂層檢測及交驗:
1、漆膜外觀應滿足以下要求:底漆、層漆、面漆漆膜不答應有針孔、氣泡、裂紋、咬底、滲色、漏涂、流掛、局部剝落等缺陷;面漆表面應平整均勻、漆膜豐滿、色澤一致。檢查方法經協商可采用肉眼或用放大鏡觀察。
2、涂層厚度檢測應每一涂層干燥后進行。全部涂裝完畢后,再檢測總厚度。檢測方法:用漆膜測厚儀檢測,每10
篇2:防腐涂裝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涂裝作業人員不得有妨礙高空作業的身體,生理缺陷。
2對涂裝作業用料無過敏反應,無職業病。
3涂裝作業前,應檢查所用工具,機械及高空作業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涂裝作業時,必須按工作性質穿戴好防護用品,必要時應佩戴防毒面具。
5有限空間防腐襯里作業時,應符合有限空間作業的全部安全要求。
6滾動,轉動的設備內部作業時,應切斷動力源,并在醒目處掛警示牌"有人作業,禁止啟動"。
7設備容器內不得有汽油,膠水,樹脂,二氯乙烷等可燃有毒物品。
8襯里材料耐火磚等未達到設計強度前應作好防坍塌工作。
9金屬噴涂時,不得將面部朝向金屬噴涂氣液,防止吸入金屬煙塵和熔融金屬微粒燒傷裸露皮膚。操作人員不得多于2人,且應輪換操作。在有限空間內給噴槍點火時,不得頻繁放空。
10涂料作業必須有良好的通風設施。
11嚴禁在襯里作業的同時進行電火花檢測及針孔檢測。
12作業人員有不良反應時,應立即退出,到有新鮮空氣的地方休息或送醫院診治。
13使用易引起皮膚過敏的涂料前,作業人員應作過敏試驗,過敏的不得從事作業。
14涂料桶應拿牢放穩,不得將涂料灑在腳手架上。油漆桶傾翻后應將灑出的油漆及時處理掉。
15油漆桶附近不得有明火作業。
16作業中不得用粘有涂料的手摸擦眼睛和皮膚。
17油漆灑到皮膚上時,應用肥皂水擦洗,嚴禁用汽油,稀釋擦洗。
18使用明顯有毒性的涂料,必須制定特殊的防毒作業措施。
19涂裝作業用的機械應由專業人員操作,空壓設備壓力指示,安全閥等附件必須齊全。
20涂裝作業人員必須建立體檢檔案,按期進行檢查,發現有職業病的應調離原工作崗位。
篇3:涂裝作業防火安全措施
1涂裝車間的防火安全設施
①涂裝車間的所有結構件都應采用耐火材料制成。
②使用易燃涂料的涂裝車間是屬于火災危險區,應采取相應的消防措施,一般應布置在廠房的旁邊,并用防火墻與其他車間隔開。涂裝工場、倉庫等地應設避雷裝置。
③所有的門應開在最近的處于外出口處,而且門要朝外開。通向太平門的通道要保持暢通無阻。
④在與相鄰的車間有傳送裝置的情況下,出人口應裝防火門。
⑤供涂裝車間、調漆部和涂料庫用的消防滅火用具,每30m應保證有下列消防工具:兩個泡沫滅火機,0.3-0.5m3容積的砂箱,一套石棉衣和一把鐵鏟。涂裝車間頂棚應設置熔噴水頭和消防滅火水栓。
⑥所用的各種電氣設備和照明燈、電動機、電氣開關等都應有防爆裝置,電源應設在防火區域以外。
⑦涂裝車間的所有金屬設備都應接地可靠,防止靜電積聚和靜電放電。
⑧涂裝車間內嚴禁煙火,不許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入車間。在安裝和維修設備需動用明火時,應采取防火措施,檢查確保安全。
⑨噴漆室、烘干室等涂裝設備的設計都應符合防火安全技術要求。
⑩工作人員都應經安全技術教育培訓,才能上崗。
⑾不要將工具和涂裝用料放在車間過道上。
2火災類型及滅火方法
涂裝車間的職工都應熟知防火知識、火災類型及其撲滅方法,還會使用各種消防工具,一旦發現火警,尤其在電器附近著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以防火災曼延和產生電擊事故。當工作服上著火時切勿驚慌奔跑,應就地打滾將火熄滅。當粉塵(如粉末涂料和鋁粉顏料等)著火時,不能使用水滅火,以避免擴大火災面積。
所有的火災都可以通過抑制3個基本因素(即熱、燃料、氧氣)被撲滅。大多數滅火劑的工作原理是降低燃燒物的溫度和隔離空氣。想有效的使用滅火劑,必須將滅火劑對準火焰的底部。滅火劑應定期檢查,并安放在車間方便取得的地方。
3如何選擇滅火劑
①水在低溫時如果不加人防凍劑就會凍結住;
②標準化學干粉也叫普通或一般化學干粉(碳酸氫鈉,即小蘇打);
③紫色K型化學干粉滅火劑對B類火災的撲滅最強。滅火后應立刻清理掉殘液,以免造成車身表面的損壞(碳酸氫鉀);
④普通化學干粉滅火劑是唯一能對A、B、C類火都起作用的。然而對有一定深度的液化油脂則不宜使用這種滅火劑。滅火后應立刻清理掉殘液,以免車身表面的損壞,(磷酸銨);
⑤二氧化碳滅火劑在通風不好或空間狹小的地方應小心使用;
⑥鹵化劑滅火劑如果在火已被滅的情況下使用有可能造成對操作者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