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生產――開車崗位操作規程
1、開車前首先檢查設備是否良好,然后按送電紐以接通電流。
2、天車運行中必須精神集中,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停車檢查。
3、檢查前必須切斷電源。
4、天車啟動后要逐漸加速,二車同時運行時要保持6米以上距離。
5、起吊時鋼絲繩要保持垂直,起吊后運行中嚴禁吊物前后左右搖擺。
6、吊物禁止在人頭、電石重鍋或其它設備上運行。
7、電壓低于360°C,天車存在嚴重問題禁止運行。
8、鋼絲繩斷股或磨損嚴重應及時更換。
9、停車時夾子放在地面上,嚴禁吊物懸空停車。
10、非司機嚴禁開車。
11、天車禁止超載起吊。
12、天車重載大車行進中禁止小車動作。
篇2:反應釜開車操作規程
一、開車前
1、操作者必須經過培訓,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并熟練掌握設備操作規程。
2、檢查釜內、攪拌器、轉動部分、附屬設備、指示儀表、安全閥、管路及閥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檢查蒸壓釜的釜體、釜蓋及所有焊縫有無裂紋、變形、泄漏等異常現象;釜體和釜蓋內表面的腐蝕狀況;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冷凝水排放裝置是否正常;釜蓋懸掛裝置、手搖減速器是否動作靈活;滾動支座是否靈活,基礎有無下沉;所有緊固件有無松動等。
4、檢查水、電、氣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相關事項檢查完畢,方可正常開車。
二、開車中
1、加料前應先開攪拌器,無雜音且正常時,將料加到釜內,加料數量不得超過工藝要求。
2、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按順序加料,不得隨意更改加料次序。
3、投料完畢后開始升溫,不可升溫過快或過慢,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緩慢升溫至物料反應之合適溫度。
4、保溫過程中要隨時查看釜溫,并做好相應記錄,釜溫不正常時要及時采取措施,保持正常反應溫度。
5、開冷卻水閥門時,要先開回水閥,后開進水閥。冷卻水壓力要控制好,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準高于0.2兆帕。
6、反應釜運行中冷凝水排放必須流暢,釜內上部溫度與下部溫度之差不得大于40度。當發生冷凝水排放受阻引起反應釜嚴重上拱變形時,應采取緊急措施排放冷凝水,仍無效時應停釜。
7、隨時檢查設備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停車檢修。
8、放料完畢,應將釜內殘渣沖洗干凈。不能用堿水沖刷,注意不要損壞搪瓷。
篇3:開車操作規程
一、開車前
1、操作者必須經過培訓,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并熟練掌握設備操作規程。
2、檢查釜內、攪拌器、轉動部分、附屬設備、指示儀表、安全閥、管路及閥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檢查蒸壓釜的釜體、釜蓋及所有焊縫有無裂紋、變形、泄漏等異常現象;釜體和釜蓋內表面的腐蝕狀況;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冷凝水排放裝置是否正常;釜蓋懸掛裝置、手搖減速器是否動作靈活;滾動支座是否靈活,基礎有無下沉;所有緊固件有無松動等。
4、檢查水、電、氣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相關事項檢查完畢,方可正常開車。
二、開車中
1、加料前應先開攪拌器,無雜音且正常時,將料加到釜內,加料數量不得超過工藝要求。
2、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按順序加料,不得隨意更改加料次序。
3、投料完畢后開始升溫,不可升溫過快或過慢,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緩慢升溫至物料反應之合適溫度。
4、保溫過程中要隨時查看釜溫,并做好相應記錄,釜溫不正常時要及時采取措施,保持正常反應溫度。
5、開冷卻水閥門時,要先開回水閥,后開進水閥。冷卻水壓力要控制好,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準高于0.2兆帕。
6、反應釜運行中冷凝水排放必須流暢,釜內上部溫度與下部溫度之差不得大于40度。當發生冷凝水排放受阻引起反應釜嚴重上拱變形時,應采取緊急措施排放冷凝水,仍無效時應停釜。
7、隨時檢查設備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停車檢修。
8、放料完畢,應將釜內殘渣沖洗干凈。不能用堿水沖刷,注意不要損壞搪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