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新工人必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作業前必須聽取安全技術交底,掌握交底內容。作業中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服從帶班人員指揮。沒有安全技術交底嚴禁作業。
3、兩人作業時,應互相呼應、協調配合。多人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配合其他專業工種人員作業時,必須服從該專業工種人員的指揮。
4、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赤腳,嚴禁穿拖鞋。
5、作業時必須遵守勞動紀律,精神集中,不得打鬧。嚴禁酒后作業。不得擅自動用各種機電設備。非機械操作工和非電工嚴禁進行需專業人員操作的機械電氣作業。
6、作業前必須檢查工具、設備、現場環境等,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7、高處作業時,上下必須走馬道(坡道)或安全梯。
8、作業時應保持作業道路通暢、作業環境整潔。在雨、雪后和冬期、露天作業時必須先清除水、雪、霜、冰,并采取防滑措施。
9、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護現場管線、桿線、人防、消防設施和文物。
10、作業中出現危險征兆時,作業人員應暫停作業,撤至安全區域,并立即向上級報告。未經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批準,嚴禁恢復作業。緊急處理時,必須在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的指揮下進行作業。
11、作業中發生事故,必須及時搶救受傷人員,迅速報告上級,保護事故現場,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如搶救工作可能造成事故擴大或人員傷害時,必須在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搶救。
12、嚴禁在高壓線下堆土、堆料、支搭臨時設施和進行機械吊裝作業。需在高壓線附近作業時,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保持與高壓線、變壓器、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安全距離。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
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表
輸電導線電壓(千伏)1以下1~1520~4060~110220
沿垂直方向(米)1.53456
沿水平方向(米)11.5246
13、下槽坑作業前必須檢查槽坑壁的穩定狀況和環境,確認安全。上下槽坑必須走馬道或安全梯,通過溝槽必須走便橋。嚴禁在槽坑內休息。
14、雨期或春融季節深槽作業時,必須經常檢查槽壁的穩定狀況,確認安全。
15、嚴禁擅自拆改、移動安全防護設施。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
16、腳手架未經驗收合格前嚴禁上架子作業。
17、臨邊作業時必須采取防護欄桿等防墜落的措施。施工現場的井、洞、坑、池必須有防護欄或防護蓖等防護設施和警示標
18、嚴禁從高處向下方拋扔或者從低處向高處投擲物料、工具。
19、夜間作業場所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施。
20、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露天的起重、打樁、高處等作業。
二、安全操作規定
(一)人工挖土
1、作業前應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線、人防及其他構筑物情況,按要求坑探,掌握構筑物的具體位置。地下構筑物外露時,應按交底要求進行加固保護。作業中應避開管線和構筑物。在現況電力、通訊電纜2米范圍內和現況燃氣、熱力、給排水等管道1米范圍內挖土時,必須在主管單位人員的監護下采取人工開挖。
2、作業中發現地下管道等構筑物、文物、不明物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向帶班人報告,并按要求處理或保護。
3、挖槽時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放坡、支撐或護壁。遇邊坡不穩、有坍塌危險征兆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
4、槽上堆土應距槽邊1米以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米。堆土不得遮壓檢查井、消防井等設施。
5、槽深大于2.5米時,應分層挖土,層高不得超過2米,層間應設平臺,平臺寬度不得小于0.5米。
6、作業時兩人橫向間距不得小于2米,縱向間距不得小于3米。嚴禁掏洞挖土、搜底擴槽、在槽內休息。
7、使用鋼釬破凍土、堅硬土時,扶釬人應在打錘人側面用長把夾具扶釬,打錘范圍內不得有其他人。錘頂應平整,錘頭應安裝牢固。釬子應直且不得有飛刺。打錘人不得戴手套。
8、嚴禁在腳手架底部、構筑物近旁進行影響基礎穩定柱的開挖溝槽(坑)作業。
篇2:筑路工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一、安全基本要求
(1)進行路基土石方作業前,應做好必要的地質,水文和地下電纜、管道等的調查和勘察工作,并應清理場地,設置腦時排水。
(2)所有的工具(鍬、鎬、繩索等)要隨時檢查是否安全。在操作時防止工具傷人。
(3)工間休息時,應遠離有危石的坡面,嚴禁在下面休息、聚集。
(4)施工現場中的腳手板、斜道板、跳板無冒釘,并采取防滑措施,隨時清掃干凈。
(5)登山作業人員應穿防滑鞋,扎好袖口、褲口,防止滑倒、絆倒。當氣候惡劣,六級以上大風及暴雨時,對施工安全沒有保障的應停止施工。
(6)高空作業所用材料應堆放穩妥,工具應隨手裝入工具袋,防止滑落傷人。非工作人員嚴禁攀登腳手架,不準隨同吊裝物上下。腳手架承受荷載不準超過270kg/㎡。
(7)挖掘土方時,如發現電纜、上下水道、煤氣管道及其他地下建筑物,不能辯識的物品,要立即報告施工領導人,不得擅自處理。
(8)在靠近建筑旁挖土方,其深度超過該建筑物的基礎以下時,先采取安全措施后再進行施工。
(9)發現流沙、泉水等應立即停止作業。
(10)發現有枯井、陳窖時嚴禁工作人員進入,應事先觀察有無毒害氣體(將蓋門打開后,應將蠟燭點著送人井內觀察。也可用竹筒或鐵管送入井口,再將火柴劃著,看其是否燃燒。火柴能燃后,采用嗅覺確認安全后再下去工作)。
(11)多人挖土方時,操作人員前后左右的距離不少于3m,并同一方向操作。不準面對面挖土。
(12)對邊坡或固壁支撐在作業前、雨后及解凍期應詳細檢查(特別是雨后和解凍期)。發現裂紋、松動或支撐變形時,應立即報告施工領導人,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13)挖凍土時應注意下列規定:
①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
②扶釬者,要使用木鉗子夾住,不準用手直接扶釬;
③打錘者應和扶釬者站成斜面,不準對面進行操作;
④挖土時嚴禁掏洞,應從上往下挖,以防坍塌;
⑤堆土的高度不得超過1.2m,坡度不得小于1:0.5。
二、開挖
(1)路塹開挖時,應經常注意坡面的穩定。每天開工、收工前應對坡面、坡頂附近進行檢查,若發現有裂縫和塌方的跡象或有危石、危土時,應立即處理。凡不能處理且對施工安全有威脅時,應暫停施工,并報告上級處理。
(2)路塹開挖應自上而下分層進行,嚴禁掏底開挖。
(3)開挖坡面接近設計坡度,坡面上的松動塊石應及時清除干凈。人力挖掘時,兩人操作的間距不應小于2-3m.嚴禁在危石下方工作、休息和存放機具。數人同橇一石,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
(4)開挖工作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重疊仍作業。
(5)在高于3m的坡面上作業,必須拴安全繩;在路塹內作業,必須戴安全帽;在高陡斜坡、冰凍及泥濘的地方作業,應注意防滑。嚴禁在同一安全樁上拴幾根安全繩和在一根安全繩上拴幾個人。
(6)清理過程中,如發現有瞎炮、殘藥、雷管等應及時報告,由爆破人員處理。
(7)嚴禁有間發性癲癇、高血壓、心臟病和惡性貧血患者擔任撬石和高邊坡作業。
(8)開挖淤泥應事先探測其深度,采取安全措施后施工;挖除有毒或有腐蝕性淤泥時,應備有特殊的勞動保護及醫藥用品。
(9)嚴禁在砌好的擋護工程坡面上行走,上下坡面必須使用抓梯。
(10)路塹棄土下方及滾石危及范圍內如有運輸道路,應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清理棄土,并沒專人指揮交通。
三、運土
(1)人工由深坑往上運土時,應搭設0.6m寬的上下跳板,并釘上防滑條,挑運時不要跑跳。
(2)使用小平車(礦車)運土時軌道要鋪設平坦。坡度不能大于3%。平車必須設有安全車閘。軌道終點設車擋。
(3)推車的人必須在車外側,車與車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10m。不準推車快跑,車上不準坐人。在車輛和其他作業人員較多地段或彎道處,應設專人以信號指揮。
(4)使用獨輪人力手推車運土時,推車的人應用絆繩推車(在高空禁止使用絆繩)兩車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3m,禁止推車快跑。
(5)使用搖頭扒桿、滑車、卷揚機等吊運土方時要安裝牢固并經常檢查,同時規定統一信號明確應答。
(6)搬運凍土前應將道路上的冰雪清除干凈,并采取防滑措施,搬運土塊不超過50kg/塊。
四、填筑
(1)路堤應自下而上分層填筑,土石運、卸與填筑壓實的工作面應分開進行。砌筑邊坡應與填心大致保持在同一高度,以防石頭翻滾。
(2)使用電動蛙式打夯機,電源線必須完好無損并裝有保安器。操作時,戴上絕緣手套,不得夯打電源線。不得在斜坡上打夯,嚴禁背繩拖拉前進。停用或搬運時應切斷電源。
(3)回填土方及拆除護壁支撐時,應由下往上拆,采取隨填隨拆的方法。
(4)回土打夯時,應設專人喊號。精力集中,用力均勻,動作協調一致,落夯穩準。
(5)在拌合回填灰土時,作業人員應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工具傷人。
(6)篩選土石時,應將篩子支放牢固。
(7)機械填挖地區土體不穩定或有坍塌危險時,應立即停工,待恢復安全后方可繼續施工。
五、石料搬運
(1)抬運石料前必須仔細檢查使用的抬杠、石托、繩索等工具,確認安全后,再進行搬運。
(2)搬運石料,須用撬棍從石堆由上往下撬,不準直接用手搬動,石塊要放穩于石托上,碎小石料應用筐裝搬運。
每次每人抬運石料的重量不超過70kg,每組抬杠間距不少于3m。
(3)用手推車或單輪車運石料時,應檢查車體各部是否完好,通道和跳板是否安全,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獨輪手推車必須使用絆繩推車(在高空禁止使用絆繩)。
(4)往邊坡下放石料時,必須注意下面是否有人作業,如路堤較高時應設置溜放槽,不準直接向下投扔。
(5)往邊坡適石料時,下方不準站人或行走,不準兩人上下始運,邊坡過陡時應采取溜放的方法進行石料運輸。
(6)跳遠作業搭設的架子和鋪設的跳板應進行檢查,符合作業安全后,再進行作業,作業中發現跳板有危險時,要立即報告施工領導人,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作業。
架子上放料不準超過270kg/㎡,堆放高度不得超過0.4m.平臺的出人口或拐彎處不準堆放任何材料。
(7)在高空卸料時,不準將扁擔或料筐等物放在腳手架橫桿上;挑碎料時,應用筐挑運。
六、滑坡、崩塌、巖堆和陡坡開挖
(1)在開挖過程中,如發現山體有滑動、崩塌跡象,且危及施工安全時,暫停開挖,所有人員和機具撤至安全地點,報告上級處理。
(2)滑坡體開挖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滑坡體開挖應從滑坡體兩側向中部自上而下地進行,嚴禁全面拉槽開挖。棄土不得堆在主滑區內。
②開挖擋墻基槽也應從滑坡體兩側向中部分段跳槽進行,并加強支撐,及時砌筑和回填墻背土。
③不得在滑坡范圍內搭蓋工棚、堆放機具和居住人員。
(3)挖掘松散石方,其開挖面坡度不宜太陡,并及時清除坡面上松動的石塊,以防落石傷人。
(4)巖堆的開挖應先做好靠山側地表水的排除和地下水的處理。
(5)陡坡開挖嚴禁上下重疊作業,必要時可設臨時攔擋設備或設防護人員,防止落石傷人。
(6)人行道必須設在離開邊坡線或主要裂縫5m以外處,并沒警告標志。上下行人宜間隔行走,并做到通過前巡視,通過后檢查。
(7)雨季和冰雪融化期不宜開挖堆積體,更不得組織夜間施工。如需夜間施工,應有良好的照明和安全措施。
(8)軌道路基開挖列車通過時,軌下作業人員必須暫時避開。
(9)在崩塌、巖堆和陡坡地段開挖,應設置監護人員,監視山體滑動、崩塌跡象,保證人員、機具能及時撤出。
(10)在崩塌、落石和巖堆地段開挖應先清理危石和先修建攔截建筑物后再開挖路塹。
七、路基支擋工程
(1)嚴禁上面砌筑下面勾縫。片石改小工作,不得在腳手架上進行。護墻砌筑時,坡腳下嚴禁站人。
(2)嚴禁在砌好的坡面上行走,上下必須用爬梯。
(3)砌筑用的片石,最大重量不宜超過50kg。
(4)支頂危石懸巖,或采用嵌補綜合防護等工點應按專門工點要求,制定相應安全措施進行施工。
(5)噴射混凝土防護巖面時,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得單人作業,并嚴格按操作順序施工。工作區域其他人員不得人內。發生故障時,必須先停機后處理。用機械手操作時,懸臂下嚴禁站人。
(6)坡面錨桿掛網必須設腳手架,嚴禁攀登錨桿露頭。
(7)護坡擋墻使用平板提升時,平板應設有防護欄桿及停留裝置。使用爬坡車提升,操作室位置不得與爬坡車軌道在同一軸線上,且眩望條件良好。
(8)抗滑挖孔樁施工前應設觀察樁,由專人觀察滑動情況,若有變動及時通知工作人員撤離現場。
(9)挖孔樁口必須設有防止地表水和雨水流人的設施。
(10)孔下工作人員不宜超過2人,必須戴安全帽。人員上下不得帶任何工具材料,軟梯的一側應設置安全繩。孔下必須設掩避所,當重物起吊時,人員必須躲避。明確起吊聯系信號,統一指揮。隨時測量孔下O2、CO、CO2、NO、NO2及瓦斯含量,超標時應增設通風設施。
(11)孔下照明必須采用安全電壓。
(12)鋼筋進孔必須吊裝入內,嚴禁拋擲。使用廢舊鋼軌代替鋼筋時,應檢查鋼軌夾板螺拴的緊固程度,按起重安全規則進行操作。
(13)鋼箍從下向上順序綁扎,綁扎時應加設腳手板并拴好安全帶,嚴禁攀扶鋼箍上下。
(14)灌注混凝土必須用漏斗和導管,嚴禁向下拋擲。孔口除漏斗位置外,其余必須用木板蓋住,防止雜物下落傷人。
(15)采用擋板支撐護壁時,應根據土質情況逐段支撐,并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開挖。在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發現擋板支撐變形,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后,再進行開挖。
(16)拆除模板時,應按規定程序進行,先拴牢吊具掛鉤,再拆除模板。模板、材料、工具不準往下扔。施工人員與拆下的模板之間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17)在陡巖下或陡坡頂清鑿或破解石料,作業人員必須戴護目鏡(或眼罩),并不面對面作業。移動石料應確認不會傷人和損壞設備時,方能操作。
(18)施工中所搭設的腳手架必須堅固、可靠,滿足有關規定和要求。上下梯道要牢固并有防滑措施,高空梯道必須設防護欄。腳手板應鋪設嚴實、符合標準。堆放材料不得超過負荷。腳手架使用前必須經過驗收,使用中要隨時檢查修整,保持架子的完好狀態。
(19)拆除腳手架、井架、龍門架等設施,必須嚴格按照先上后下的程序進行。在拆除過程中設置可靠的臨時纜風和支撐措施,保持結構的穩定,并設專人防護。嚴禁由上往下亂扔腳手板、材料、工具等雜物。
(20)人行道必須設在陡坡路塹的邊坡線或主裂縫5m以外,并設警告標志,上下行人宜間隔行走,并做到通行前巡視,通過后檢查。
(21)嚴禁在惡劣氣候條件下,如:打雷、下暴雨、下大雪、下大霧、刮六級以上大風時,露天進行作業。
(22)挖掘大型基坑,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挖掘時應邊挖邊安設固壁支撐。
(23)挖掘基坑深度超過2m時,必須戴安全帽,使用卷揚機或滑車絞上,當吊斗運土時,吊頭下面的工作人員應立即停止工作,到安全處所避讓。
(24)挖掘深基坑時,當低于地下水位時,應采取排水措施,在施工中需經常檢查坑壁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現有坍塌危險應立即采取防護措施。
八、風沙地區施工
(1)開挖砂層應自上而下進行,其開挖坡度不應陡于1:1,嚴禁直立開挖或掏空挖砂。
(2)路基兩例如同時進行工作時,迎風側與背風例的工作人員應相互錯開,防止風沙吹至下風例操作人員的面部。
(3)人行道路的坡度不應陡于1:3;路面宜鋪設草簾、草袋或竹板、木板。由工地通向住所的道路,應設固定標志。
(4)施工人員應配備有色風鏡、風衣、長筒布襪和口罩卵石防護和手推車作業時還應配備手套。
工地應設休息棚,并儲藏足夠的飲水和防暑急救藥品天作息時間應根據氣溫變化調整;工作時間的氣溫應低于38Y.往工地送飯所用器具均應加蓋。
(5)六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沙土作業;十級大風嚴禁人員夕F出。施工人員遭大風沙襲擊,能見度低、方位又判別不清時,應就地等候,切勿擅自離開。
(6)嚴禁在挖方坡腳下休息和存放工具。
(7)工地房屋應集中設置在有防風條件的地方,伙房和鐵工房應安排在下風向位置,房屋內應有防火設備。
九、寒冷地區施工
(1)寒冷地區人員應配備防寒用品,施工機械應裝配駕駛室,工地應設取暖室。
(2)木質鎬柄、錘柄,因受凍易劈裂、折斷,使用前應詳細檢查,確保安全。
(3)路塹開挖應注意陽坡坡面凍土因受熱融化而坍滑。
(4)嚴寒地區不能用手直接拿鐵質料具。必須戴手套,以防凍傷手指,拉傷皮膚。
篇3:筑路機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一般規定
1?瀝青灑布機、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壓路機操作工必須取得主管單位頒發的資質證后持證上崗。
2穩定土拌合機
1?作業前應檢查拌和合轉子防護裝置和作業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2?作業前操作人員應鳴笛示警,確認人員離開作業區后方可作業。
3?作業中嚴禁人員上下機械。
4?作業后,拌合機應停放在乎整堅實的地方,并將轉子置于地面。
5?保養、維修轉子或更換刀齒時,應將拌合轉子用方木墊穩。
3?穩定土、石灰粉煤灰類混合料拌合站
1?設備運轉前應進行檢查,各部裝置應完好,螺栓無松動,漏電保護裝置應靈敏有效,電氣設備接地應完好,輸送皮帶上、攪拌機內無凝固物料。
2?作業時控制室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控制室。
3?運轉過程中應設人員巡檢,發現故障時應立即通知控制室操作人員。
4?電氣設備必須裝設防雨、防潮設施。電氣設備的維修保養應由專業電工進行。
5?維修設備或清理攪拌機內、料斗、輸送皮帶上的物料時應停機,并切斷電源,設專人監護。
6?作業后應切斷電源,關閉、鎖好操作室門窗。
4?瀝青灑布機
1?司機作業應遵守下規定:
1)?作業前必須檢查轉向、制動、燈光系統、滅火器及加溫油箱壓力表,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2)?在社會道路上行駛時,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3)?加溫油箱必須使用煤油,嚴禁使用汽油。
2?瀝青灌裝作業應遵守下規定:
1)?灌裝瀝青時,必須將灑布機罐裝口對準瀝青出油口后方可打開截門。
2)?灌裝瀝青時,必須啟動循環泵。
3)?灌裝瀝青時不得超載,灌裝完畢必須將罐口蓋嚴。
3?噴灑作業應遵守下規定:
1)?使用噴燈前必須檢查油管,確認無漏油后方可點火。
2)?加溫瀝青循環泵時,必須將汽車油箱用擋板隔開,并備好滅火器。
3)?瀝青噴灑管必須連接牢固后方可作業。
4)?噴灑工必須站穩,上好保險鏈后方可通知司機作業。
5)?噴灑瀝青時,非作業人員必須距噴灑范圍10米以外。
6)?作業后必須對噴燈油管及噴灑管等部位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駛離現場。
5?瀝青混凝土攤鋪機
1?作業前應檢查聯結部件、安全防護裝置及儀表,部件聯結應正常,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全,儀表應靈敏、正常。
2?安裝和拆除熨平板時應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
3?行駛前應確認前方無人,并鳴笛示警。
4?使用燃氣加熱熨平板時,管道應正確聯接,無泄漏;使用人工點火的加熱裝置,應使用專用器具,點火時人員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加熱時應設人看護。
5?自卸車向攤鋪機料斗卸料時,必須設專人在側面指揮,料斗與自卸車之間不得有人,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動作一致。
6?清洗攤鋪機工作裝置必須使用工具,清洗料斗及螺旋輸送器時必須停機,并嚴禁煙火。
6?壓?路?機
1?對松軟路基及傍山地段進行初壓前,必須勘察現場,確認安全方可作業。
2?多臺壓路機同時作業時,壓路機前后間距應保持3米以上。
3?在碾壓高填土方時,應從中間往兩側碾壓,且距填土外側距離不得小于50厘米。
4?壓路機上、下坡應提前選好檔位,嚴禁在坡道上換檔。下坡時嚴禁空檔滑行。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兩機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5?作業中應隨時觀察作業環境,必須避開人員和障礙物。
6?在社會道路上短距離行駛時,應遵守交通規則,且時速不得超過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