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勝利路臨近高壓線施工安全方案

勝利路臨近高壓線施工安全方案

2024-07-25 閱讀 5293

勝利路道路改造工程項目

油建路橋分公司

勝利路道路改造工程

K0+550―K1+525段道路排水系統施工

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專項方案

編制:劇韶明

審批:

河南油田油建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路橋分公司

2011年8月9日

勝利路道路改造工程K0+550―K1+525段道路排水系統施工

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專項方案

一、編制說明:

我單位施工的勝利路道路改造工程排水系統在K0+550―K1+525段(約975米長),道路兩側有水電廠高壓輸電線路。其中在廣北路口至恒山路口道路南側東西橫貫人行道上有10KV高壓線,距地面約9米,道路北側東西橫貫人行道上有35KV高壓線,距地面約13米。此段道路排水系統在道路北側,施工排水溝開挖和吊裝砼排水管時,吊車、挖掘機和自卸車施工時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為確保道路正常施工和高壓線路運行安全,特編制此方案。

二、編制依據:

1、勝利路道路改造工程設計圖紙

2、河南石油勘探局HSE管理體系運行控制文件6.2.12《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3、《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和《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DL/T741-20**)

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三、施工準備

1、熟悉圖紙及其他HSE相關文件,作好安全施工準備;

2、對吊車、挖掘機、自卸車等機械司機進行安全教育及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危險告之;

3、對參與施工人員落實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

4、落實機械、人員和安全防護設施,做好現場安全封閉和交通管制;

5、高壓線下作業時在安全人員現場監督下進行作業,作好各項安全防護工作。

四、施工工藝

此段道路排水系統開挖施工時,開挖的管溝邊緣距北側高壓線桿2.5米,管溝的中心線距北側高壓線桿5米。用挖掘機(型號:PC220挖掘機)開挖時,挖掘機工作時的最高點距地面5.5米(35KV高壓線距地面13米)。挖掘機開挖時,距35KV高壓線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均能滿足河南石油勘探局HSE管理體系運行控制文件6.2.12《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管理規定》中4.6.4.2條款中機械與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規定。

表5機械與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

砼排水管吊裝時,吊車站在勝利路道路南側,吊車中位線距北側的35KV高壓線桿

的水平距離9米,吊裝水泥涵管下溝安裝作業時,吊鉤及鋼絲繩距離北側35KV高壓線

的距離經現場實測水平距離5米,北側35KV高壓線距地面約13米。因此,吊車作業時

能滿足河南石油勘探局HSE管理體系運行控制文件6.2.12《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

管理規定》的安全距離要求。吊車作業時控制吊鉤距南側的10KV高壓線的水平距離3

米,10KV高壓線距地面約9米,也符合起重機械和高壓線的安全距離要求。其中南側有

部分先堆置在路邊的2米直徑的砼排水管,安裝時需先降低吊臂,控制吊車的起重鋼絲

繩和高壓線的水平距離達到高壓線的安全距離后,緩慢移動后再將排水管吊裝就位。詳

見附圖1勝利路改造工程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現場實測記錄圖和現場實景照片。

五、安全策劃:

1、成立K0+550―K1+525段道路排水系統施工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管理小組,成員構成及其職責分工如下:

2

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道路排水系統施工過程中主要存在機械傷害、觸電傷害、車輛傷害、

起重傷害等危險因素。

3、安全預防措施:

根據施工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道路排水系統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預防措施。作業前應針對作業步驟分析其中的風險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施工中對潛在的安全風險采取如下流程:

危害識別→制定措施(方案)→辦理特殊作業許可→現場措施確認→現場進行許可證審批→技術交底→作業實施與現場監護→完工驗收。

●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道路排水系統施工過程風險大,隱患多,是施工重點控制環節

之一。因此,在施工準備階段對施工的各個環節作業人員都要進行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臨近高壓線作業區域配專職安全員對施工現場不間斷巡邏監控;在安裝完水泥混凝

土排水管后用自卸車沿道路南側往溝內回填砂及河卵石時,在車輛進入高壓線區域配指揮倒車人員,對施工現場倒車及卸料進行安全監控。

●嚴格遵守機械與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水平、垂直安全距離的規定)。

●為防止吊車、挖掘機意外碰撞線路,項目隊現場設專職起重指揮員人員一名,嚴格

控制和監督吊車和挖掘機作業。分公司設專職HSE指揮在現場監督檢查;

●技術人員要對施工操作人員作好技術交底并檢查作業過程,按照規定辦理臨近高壓

帶電體作業許可票;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工具。

●施工前通知甲方和監理做好相關協調工作,在專業人員現場監督下進行作業,落實

好各項安全防護工作;

●落實機械、人員和安全防護設施,做好現場安全封閉和交通管制;

●凡從事特種車輛駕駛或操作的人員,必須經過政府職能部門的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吊裝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

●陰雨、雪、霧天及大風等惡劣性天氣停止高壓線下及附近施工,防止感應電傷人;

●施工現場在明顯處設立警示牌,寫明高壓線電壓、安全操作距離,防護措施及注意

事項。施工期間發現異常或者檢測出機械感應電集中現象,應立即停止作業,不得自行處理,必須立即上報,由專業人員進行解決。

4、施工中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安全風險及風險削減措施

六、發生事故的應急預案

1、目的

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道路排水系統施工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時,為了能夠及時搶救受傷人員,避免事故擴大化,特制定本預案。

2、應急處理程序:

現場發生事故后,按下圖規定的應急處置程序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3、現場發生事故的處理方法

3.1現場應急處理

3.1.1立即停止相應作業,組織對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檢查受傷者

的情況,其他人員馬上轉移至安全地帶,同時向項目部匯報現場情況。

3.1.2事故現場必須設置安全警戒區,同時通知臨近單位,安排人員監

護,防止其他人員進入。

3.1.3事故受傷人員傷事嚴重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說明

受傷者的傷勢,詢問急救措施。

3.1.4事故中如有人員傷亡,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盡最大能力組織

人工營救,要注意保護事故現場。

3.2、受傷人員的急救方法

現場受傷人員急救時最重要的是,先查明受傷者的受傷部位,然后才取正確的處置方法。

如果受傷者頭部、頸部、腰部受傷時,搬運或移動受傷者時,盡量避免造成受傷者二次傷害;

3.2.1頭部出血的處置

檢查出血位置及人員的清醒狀況

對出血部位進行止血

搬運或移動受傷者時,盡量避免造成受傷者二次傷害

3.2.2頸部出血處置

采取直接加壓止血法,方可止血。

每隔十分鐘放松一次,看看是否止血。

注意呼吸心跳若停止,則立刻施行心肺復蘇術。

送醫院治療。

3.2.3胸部出血處置(開放性傷口)

明顯胸部外傷,不論傷口有否穿透胸廓進入胸腔,采用直接加壓止血法。勿將異物拔除。

隨時注意呼吸、脈搏及意識狀,若停止則馬上施行人工心肺復蘇術。

3.2.4腹部出血的處置

直接加壓止血。

切勿將脫出的器官塞回腹腔,用生理食鹽水保持濕潤后立即送醫院。

不要將留在身上的穿剌物拔除。

3.2.5四肢創傷急救的處置

直接加壓止血、抬高止血。

若有異物,不可隨意拔除。

移動患者要非常謹慎,傷處不可過度移動。

3.2.6骨折的處置

不可隨便移動患者。

讓患者保持最舒適的姿勢。

以原姿勢固定骨折處送醫院。

3.2.7眼部的異物處置

可用生理食鹽水由鼻側向外側沖洗,以免沖出來的異物進入另一只眼睛。若異物剌入眼球中,一定要由醫師移除,不可隨意拔除。

3.2.8斷肢保護處置

以生理食鹽水紗布好好裹住,整包放進塑料袋中,加以密封,再放入冰中與病患一起送醫院。

如果器官并未完全掉落時,要把它擺回原來位置,不可以有旋轉、壓迫等情形,以避免血液循環斷而壞死。

3.2.9低壓觸電脫離電源措施

斷開低壓斷路器,拉閘、按動跳閘按鈕,或拔掉插頭;

用絕緣物脫離電源;

穿絕緣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用絕緣物拉開觸電者;

用木柄斧頭切斷電源線;

人為短路,使開關跳閘或熔絲熔斷。

3.3.10觸電者正確急救方法

根據觸電者的神志、心跳、呼吸或電傷程度等情況及現場條件選擇正確方法進行急救。

輕度觸電者,神志清醒、能回答問話,只感到心慌、乏力和四肢發麻的處置方法:就地休息,或坐或臥,冬季注意保暖。并請醫生到現場診斷治療,做好急救準備。

神志不清、失去知覺,呼吸正常的處置方法:抬到空氣清新且干燥通風的的地方,解開衣服,請醫生到現場診斷治療,并注意觀察,若呼吸困難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神志不清、失去知覺,呼吸困難或逐漸減弱的處置方法: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應立即請醫生到現場急救,準備車輛隨時送醫院;

呼吸、脈博、心跳都停止的處置方法: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術,同時立即請醫生到現場急救,并用車將其送到醫院。

3.3應急解除

符合以下標準時,可解除應急狀態

――搶險人員清點完畢,傷亡人員全部送往醫院治療或妥善安置。

――檢測確認現場安全。

――上級相關部門現場勘查處理完畢。

――相鄰設施已妥善采取防護措施。

4、HSE應急處置成員及聯系方式

組長:殷軍138********李東139********

副組長:李春義159********何飛137********劇韶明139********組員:代鳳洋136********陳政軍王磊牛金江

附圖:吊車距道路南北兩側高壓線距離現場實景照片

附圖1勝利路臨近高壓帶電體作業現場實測記錄圖

篇2:塔吊臨近高壓線安全防護措施

一、概況

某工程位于兩條交通要道交叉口西南角,受施工場地條件限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本工程平面形狀、建筑總高度及施工總平面圖布置,本工程采用的2臺QTZ―60t·m自升式塔吊(1#塔吊、2#塔吊)只好安裝在本工程車間1北側,塔身中心距建筑物4.5米處,該塔吊工作高度約35m,起重臂回轉半徑50m,其首次安裝高度約18米。

二、現狀分析

2臺塔吊塔址確定后,在塔機作業區內,2臺塔吊東西相鄰,距離塔吊北側約45米處有一路高壓線(東西走向),高壓線桿高度約為10m。由于東西向的高壓線均處于2臺塔吊的塔臂回轉半徑(前端5米左右)的覆蓋范圍之內,高壓線路距離塔吊初次安裝的垂直距離約5米。塔機安裝能滿足國標(GB5144-85)規范的規定,但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第一部分高壓線防護要求:在建工程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不小于4~6m。第3.1.4規定,旋轉臂架式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另外,在塔吊伸臂旋轉范圍內,如突遇停電,又刮起大風的特殊情況下,若塔吊正處在正常運行過程中,旋轉機構因停電又不能立即采取制動措施;由于受風標效應的影響,伸臂繼續隨風向而旋轉,極有可能造成吊索或吊物碰觸高壓線路的危險。為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可行的防護措施。為了安全生產和塔吊的安全運行,確保正常供電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項目部特組織專項科研小組進行技術攻關,經反復研究討論,制定了一套綜合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以防接觸電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方案措施確定與實施

(一)嚴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壓線路方向的南半區施工區域的230O安全區范圍內進行吊運作業(見圖1)。并且在旋轉機構270O處設置超限制動裝置,在230O與270O之間的東北向各20O范圍內作為警戒區,非特殊情況采取安全措施及項目經理批準,塔吊伸臂不得隨意進入禁止區,并采取嚴格監視與控制措施,司機在起重臂運轉臨近警戒區時,必須提前減速,一檔微動,并有效制動和嚴禁吊運超過4m長的物料。

(二)塔吊作業中當遇到停電又刮4級以上風,或如遇風力繼續加大時,塔吊司機應立即迅速將吊物落下,將吊鉤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處,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并立即松開旋轉機構的制動器,使其在風標效應情況下,伸臂自由旋轉,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觸或接近高壓線路。其大臂及吊鉤上升高度只要脫離了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就不會發生觸電事故,也不會造成塔吊在刮大風時,因強行制動旋轉機構而以致損傷設備或造成倒踏事故。

(三)安全作業區作業區時,回轉只許二檔微動,嚴禁在快檔下旋轉,否則視為嚴重違章作業,由塔吊指揮及項目部安全員隨時監督。

(四)限制小車在塔吊大臂上的運行最大伸長量和吊鉤的吊、裝、運高度。經測量檢查,小車平時只能伸長長度為大臂上45米刻度標記范圍內(見圖3),吊鉤在吊起物料后,吊鉤盡量提高到最高能運行的高度,待到具體下放位置后,再下落物料,保證其小車在大臂上滑行距離及吊鉤上升高度均有足夠的距離尺寸以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五)嚴格塔吊的調運操作,由于2臺塔吊北側為柯北大道,行人較多,塔吊應盡量減少柯北大道一側吊臂運行;平時塔吊回轉時起吊鉤的高度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下班后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做好檢查,吊鉤、鋼絲繩的回收位置也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見圖2)。

(六)及時提前做好塔吊附墻,施工至地上結構三層時,進行塔吊的附墻,并將塔吊一次性升高至35米,保證足夠的距離,避免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七)設置高壓靜電釋放裝置和防護設施。

1.沿起重臂、平衡臂及塔冒敷設一根4mm2的銅芯呈環行聯結并可靠接地(可連接避雷裝置);每臺塔吊接地點不得少于2處(亦可與基礎主筋焊接),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1Ω。

2.)電工跟蹤監測塔吊靜電,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如出現靜電,在吊鉤上做一絕緣套,并定期更換。

(八)在塔吊駕駛室的臺面配備高壓絕緣墊,所有電器裝置保持絕緣良好。

(九)對塔吊的設備電氣裝置進行檢查,使用五芯電線,做到電源線路和電氣裝置的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設,動力與單相(照明)控制開關分設;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使其能起應有的作用。

(十)嚴格做好物料的吊、運、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墜落,尤其是在塔吊旋轉運行臨近高壓線警戒區時,應加倍謹慎小心。

(十一)嚴格對塔機進行日常的檢查驗收,并對塔吊司機、指揮人員、掛鉤工、電工及涉及到塔吊使用的操作工人就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操作,塔吊作業信號、手勢、旗語,多塔作業和預防高壓線等進行專門安全技術交底和培訓,使其達到密切配合、熟練操作,與此同時,嚴格崗位責任制,落實到操作責任人,做到萬無一失。

(十二)群塔運行控制。

1.兩相鄰塔吊塔機機身的高度必須有高度差,且回轉不得碰及相鄰塔機吊運(兩塔吊布置有足夠機身間隙距離避免兩機身相碰)。

2.低塔讓高塔:低塔機在轉臂前,應觀察高塔機的運行情況后再運行。

3.動塔讓靜塔:在兩塔機塔臂交叉區域作業時,在一塔機塔臂無回轉、小車無行走、吊鉤無運動,而另一塔機塔臂有回轉或小車行走時,動塔應避讓靜塔機。

4.輕車讓重車:兩塔機同時運行時,無荷載塔機應避讓有荷載塔機。

四、其它注意事項

(一)各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十不吊”的規定。

(二)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大臂按順風向停置。

(三)為確保工程進度與塔機安全,各塔機確保24h有塔機司機值班,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應急整改,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四)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做到專機專用,不得轉借。

(五)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未經現場安全員同意,不得私自換崗,換班時應采用當面交接制。

(六)現場指揮語言采用普通話。指揮語言應規范,防止發生錯誤。

(七)指揮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機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叫被指揮的塔機編號,待塔機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機動作指令。

(八)加強塔吊的日常管理,各塔機實現合理使用、安全作業,發揮塔機的最大效能,滿足施工進度需要,做到總體協調,需制定一系列有關塔吊的規章制度、明確各人員的職責以便管理。

篇3:塔吊臨近高壓線的作業安全防護措施

1、根據現場情況搭設高壓線防護架,高壓線防護架低部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高度6m,6m以上采用毛竹腳手架搭設,高度6米(高出外電架空線2米),長度約25米(按現場塔吊工作半徑確定)。毛竹立桿間距1.5~1.8米,橫距1.5米。底步高度4.8米,從第二步起,每步高度1.8米。總高度12米。

2、嚴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壓線路方向的北半區施工區域的2300安全區范圍內進行吊運作業。并且在旋轉機構2700處設置超限制動裝置,在2300與2700之間的東北向各200范圍內作為警戒區,非特殊情況采取安全措施及項目經理批準,塔吊伸臂不得隨意進入禁止區,并采取嚴格監視與控制措施,司機在起重臂運轉臨近警戒區時,必須提前減速,一檔微動,并有效制動和嚴禁吊運超過4m長的物料。

3、塔吊作業中當遇到停電又刮4級以上風,或如遇風力繼續加大時,塔吊司機應立即迅速將吊物落下,將吊鉤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處,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并立即松開旋轉機構的制動器,使其在風標效應情況下,伸臂自由旋轉,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觸或接近高壓線路。其大臂及吊鉤上升高度只要脫離了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就不會發生觸電事故,也不會造成塔吊在刮大風時,因強行制動旋轉機構而以致損傷設備或造成倒踏事故。

4、安全作業區作業區時,回轉只許二檔微動,嚴禁在快檔下旋轉,否則視為嚴重違章作業,由塔吊指揮及項目部安全員隨時監督。

5、限制小車在塔吊大臂上的運行最大伸長量和吊鉤的吊、裝、運高度。經測量檢查,小車平時只能伸長長度為大臂上45米刻度標記范圍內,吊鉤在吊起物料后,吊鉤盡量提高到最高能運行的高度,待到具體下放位置后,再下落物料,保證其小車在大臂上滑行距離及吊鉤上升高度均有足夠的距離尺寸以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6、嚴格塔吊的調運操作,由于塔吊安裝在道路北側,行人較多,平時塔吊回轉時起吊鉤的高度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下班后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做好檢查,吊鉤、鋼絲繩的回收位置也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6米以上。

7、及時提前做好塔吊附墻,施工至地上結構三層時,進行塔吊的附墻,并將塔吊一次性升高,保證足夠的距離,避免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8、設置高壓靜電釋放裝置和防護設施。

a.沿起重臂、平衡臂及塔冒敷設一根4mm2的銅芯呈環行聯結并可靠接地(可連接避雷裝置);每臺塔吊接地點不得少于2處(亦可與基礎主筋焊接),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1Ω。

b.電工跟蹤監測塔吊靜電,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如出現靜電,在吊鉤上做一絕緣套,并定期更換。

9、在塔吊駕駛室的臺面配備高壓絕緣墊,所有電器裝置保持絕緣良好。

10、對塔吊的設備電氣裝置進行檢查,使用五芯電線,做到電源線路和電氣裝置的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設,動力與單相(照明)控制開關分設;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使其能起應有的作用。

11、嚴格做好物料的吊、運、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墜落,尤其是在塔吊旋轉運行臨近高壓線警戒區時,應加倍謹慎小心。

青海廣馳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2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