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防爆設備入井檢查驗收制度

防爆設備入井檢查驗收制度

2024-07-25 閱讀 4932

為了確保防爆設備的管理有序,保證防爆設備的入井程序,防止失爆現象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和《機電設備完好標準》要求,對各單位無論在檢修車間或庫房支領的防爆設備(包含防爆材料)入井前,必須由機電管理部防爆檢查員進行防爆性能檢查。

二、防爆檢查員接到入井設備檢查任務后,應對防爆設備的防爆性能按《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和規定進行認真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后在規定位置粘貼防爆合格證,簽發入井許可證,并登記注冊后,設備方可入井使用。

三、防爆檢查員要對各單位的入井設備認真檢查,如檢查人員玩忽職守,造成失爆設備入井,每臺次罰檢查人員100元。未經防爆檢查員檢查的失爆設備入井,除令其及時回收上井外且罰責任單位每臺次500元。

四、各單位支領下井的單臺設備,安裝完畢后,必須通知防爆檢查人員對其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五、各單位在設備安裝完畢后,由機電管理部防爆檢查員按《質量標準化標準》、《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對安裝設備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外委檢修的各種防爆電氣設備,在入庫前要由防爆檢查人員對設備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

篇2:某礦防爆設備檢查員崗位職責

1、防爆設備檢查員必須經行業部門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熟悉工作環境內防爆設備的分布、區域、數量。

2、對新購設備入庫前,應檢查“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核對防爆設備的煤安證號、防爆合格證號和煤安標志。

3、設備入井前,由設備使用單位先到機運隊開設備單,對設備的外部、進線裝置、防爆面、接線室逐項檢查,內部對接線工藝、保護使用情況進行試驗,設備合格后,在驗收單上簽字,有機電科驗收簽字并登記入帳,方可下井使用。

4、下井設備檢查中,從井口信號電話、接線盒、電鈴、打點器、語音信號、高壓設備、低壓設備、電纜逐臺按防爆設備細則一臺臺、一件件認真檢查,并做好記錄。

5、井下檢查防爆設備時,必須攜帶便攜甲烷報警儀,先檢查周圍環境的瓦斯濃度不能超過1%,對超過標準的環境內禁止打開設備檢查,檢查時存在問題記錄好地點、編號。

6、對檢查的問題,根據情節和危險性分出重點、一般、普通,對重點問題向調度室、機電礦長、機電科匯報并定人、定時重點守候死盯硬守,問題必須徹底解決,一般問題要分出單位、人員、時間解決并監督到位,普通問題要天天、班班、時時,當時能及時處理不留隱患在井下。

7、對處理的問題要有記錄并簽字,建檔備查。

篇3:機電防爆設備檢查組安全生產責任制

機電科防爆組負責全礦的電氣設備防爆性能管理工作,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必須熟悉電氣設備的相關性能和安全技術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相應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全面落實上級安全生產的指示、指令,認真貫徹執行“三大規程”。

第2條負責新購進、大修后的防爆設備防爆性能的檢查驗收工作。

第3條配合設備管理員將防爆設備編號、入賬、建卡后,交給使用單位管理和使用。

第4條深入現場,對井下防爆電氣設備進行防爆性能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單位下達整改通知單,并督促其整改。

第5條對使用中的防爆設備,一旦發現失爆,無法保證井下安全生產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匯報有關領導。

第6條防爆設備檢查員對下井前的防爆設備要根據防爆要求及設備完好標準等有關規定,認真檢查,合格后方準下井。

第7條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責任追究

第8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的,給予機電科防爆設備檢查組人員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職工和犯人或強令職工犯人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職工和犯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9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機電科防爆設備檢查組人員降級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0條對新購進、大修后的防爆設備防爆性能的檢查驗收負直接責任。

第11條不能夠經常深入現場,或對現場的機電、運輸設備、設施的防爆性能、完好等檢查不及時,由此造成的后果,機電科防爆設備檢查組負直接責任。

第12條煤礦機電設備下井前,由于檢查工作失誤導致失爆電氣設備下井的,機電科防爆設備檢查組負直接責任。

第13條在事故調查處理、各級組織的安全檢查(監察)、審查中,故意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機電科設備管理組負直接責任。

第14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