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設備綜合管理制度(五)
設備防爆管理制度
1、開關和各電器設備在入井前應認真進行檢查,要杜絕失爆,并由主管領導審批簽字,方可入井。
2、平時由安全員對井下開關和各種電器設備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地匯報和處理。
3、由項目部組織每月的3日、13日、23日進行旬檢,由防爆小組和機電負責人參加,并填寫紀錄,對有失爆的單位要拿出處理意見。
4、對升井的電器設備要由專人負責維修,要達到防爆要求和完好標準,對失爆的設備要有標記,嚴禁入井。
機電事故分析追查管理制度
機電事故是直接影響礦井安全生產威脅人身安全、造成經濟損失的主要災害。為徹底杜絕礦井重大機電事故的發生,減少機電一般事故,完成機電標準化規定的機電事故率小于1%的指標,特制訂以下管理制度。
1、全體機電職工應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三不”的原則(即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嚴格禁止“三違”現象的發生(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犯勞動紀律),嚴格執行聯保互保和個人自主保安責任制,防患于未然,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2、事故發生后,立即匯報有關領導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搶救排除,爭取將事故影響縮小到最低限度,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任何人不得隱瞞虛報或破壞壞偽造事故現場。
3、事故處理完后,應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不找出事故原因不放過,不找出事故責任者不放過,不訂出防范措施不放過),進行認真的分析追查,確實吸取事故的教訓,杜絕類似事故的再發生。
4、遇有重大機電事故或有必要處安監處組織追查的事故,應按安監處的通知或規定,按時參加并提供知情人員將事故查清。不得包庇袒護隱瞞事故情況,以假亂真或干預事故追查的言行。
5、事故追查完后,應協助安監部門督促檢查實施對責任者的處分,并將事故分析追查情況公布于眾,在班前班后或在項目部工作會上認真傳達。達到教育廣大職工的目的。
6、對于一般性機電事故或雖沒有影響但性質嚴重,不需要處安監處組織追查的事故,應在機電隊實行內部追查。
①隊內事故分析追查處理的程序隊執行以上2―6條的規定外,在機電內部應作好事故分析追查記錄,并存檔備查。
②對處理事故的經過,現場記錄,造成的損失,事故責任者,知情人的證明,也要整齊齊全,存檔備查。
③對事故責任者的檢查罰款以及各種處理決定,也要整理齊全存檔備查。
④對于燒電機。甩掉保護不用或其他無故損壞設備的現象,機電隊也應組織或按隊組進行追查。機電隊接到該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現場察看,鑒定并認真分析追查,作出處理決定。對那些隱瞞不報弄虛作假者要加倍處罰。
篇2:機電設備綜合管理制度(七)
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
為了加強防爆電氣設備的管理,確保防爆設備良好的防爆性能,特制定以下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
1、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必須由防爆設備檢查組檢查其是否完好經檢查合格后,并簽發防爆合格證,防爆設備方可入井使用。具體檢查標準:《機電設備完好標準》。
2、防爆設備入進前,必須由防爆設備檢查組檢查其防爆性能,經檢查合格后,并簽發防爆合格證,防爆設備方可入井使用。具體檢查標準:《井下防爆電氣設備檢查標準》。
3、防爆設備裝卸車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得隨意亂扔亂摔,避免損壞防爆外殼、部件及中承。
4、防爆設備裝車后,必須將其綁扎牢固,避免在巷道運輸過程中造成損壞。
5、在斜井運輸過程中速度不宜過快,防止掉道碰車,損壞防爆電氣設備。
6、安裝防爆設備的單位,必須按照設計圖紙,按其技術要求實施安裝,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設計圖紙,如有變動,須經機電經理批準。
7、防爆設備安裝必須達到《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以及《機電質量標準化標準》的有關規定要求。
8、防爆設備安裝完畢移交使用時,由機電隊牽頭召集項目部位和人員,按照防爆設備有關標準,當場進行檢查驗收、試運轉,檢查驗收防爆設備臺臺完好,并試運轉正常,方可移交使用單位,否則使用單位有權拒絕接收。
篇3:機電設備綜合管理制度(六)
包機制度
1、包機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2、包機人員對設備包使用、包維修、包完好、包整潔、包材料消耗。
3、包機人員每天至少一次到現場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包機單位必須把機電設備、電纜、環境衛生,分配到每一個人,做到掛牌留名,各負其責。
5、包機組長應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經常組織全體人員總結經驗、布置任務、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