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礦頂板管理規定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進一步加強我礦的安全基礎工作,抓好我礦的頂板管理,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經研究,特制定如下頂板管理規定:
一、組織機構:
1、礦成立頂板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礦長擔任,副組長由生產副礦長和總工程師擔任,組員由生產科科長、技術科長、安監站副站長、各采煤、掘進工區的區長組成,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由調度室主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各采煤、掘進工區要成立相應的頂板管理和工程質量驗收小組,由主管區長擔任組長。
二、管理制度:
1、礦每季度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工作會議,每月召開一次頂板管理辦公會,每旬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分析會,檢查頂板隱患,解決頂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預測、布置下部頂板管理重點,并做好會議記錄。
2、各采煤、掘進工區每天要對所管轄區域的頂板進行一次分析,發現問題,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并匯報礦有關領導和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備查。
3、各單位要明確領導的責任,獎罰要落實到人。
4、礦每旬組織一次采掘工程質量大檢查,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要不定期進行抽查,對查出的頂板隱患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堅決消滅不合格品。
三、防范措施和規定:
1、把好設計和作業規程編制關,在設計和作業規程中,對支護形式、材料規格質量、暫時支護和永久支護、懸頂距與控頂距及特殊規定都要明確規定。
2、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嚴格按國有重點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抓好班組、區隊及全礦工程質量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率100%。
3、對長壁回采工作面的規定:
⑴長壁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跳面、收腳、回料、過斷層、過老巷時,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并成立專門領導組織,三班盯住現場,統一指揮。
⑵加強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管理及兩巷維修,兩巷高度要符合規程規定,工區要安排專人負責,長壁工作面使用溜子運輸時,上下出口處堅持使用好雙楔梁。
⑶長壁工作的支柱的設置、木垛的位置、數量及工作面內的托棚、戧柱等特殊支護的布置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并按規定架設,留有足夠的備用材料。
⑷工作面內支柱要實行全承載。
⑸長壁工作面必須及時掛梁支護,嚴重空頂或造假頂。
⑹嚴禁用木楔、溜子刮板等其它材料代替鐵楔。
⑺工作面泵站的壓力和工作面支柱的初撐力必須符合作業規程的要求,放炮前后要堅持二次注液。
⑻嚴禁在控頂區域內提前摘柱。
⑼工作面內碰倒或損壞、失效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和更換。
⑽長壁工作面托頂煤或放頂煤回采,必須制定措施并按規定報批。
⑾放炮前應嚴格檢查支架和頂板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小回采工作面:
小回采工作面及老區復采時,都必須用長把工具出煤,嚴禁人員進入老塘出煤、回料,回采時要有護身柱。
5、架棚巷道:
⑴所有掘進巷道都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⑵架棚巷道空幫空頂必須接實,嚴禁空幫、空頂或造假頂。
⑶超過25度的上下山架棚巷道,拉桿或撐木必須齊全可靠,并有專項防抽冒措施。
⑷架棚巷道透窩前,應由測量人員及時發出透窩通知單,在透窩處前后5米應先加固,扶好架棚,以防冒頂。
6、錨網巷道:
⑴錨網巷道掘進時,必須嚴格執行前探梁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⑵錨網巷道掘進時
篇2:頂板管理制度范本
1、礦井必須成立以礦長為組長,技術負責人、付礦長為付組長的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并收有班長和有經驗的熟練工人、安全員、瓦檢員為成員。
2、礦井必須每周對全礦井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板檢查發現異常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礦井每旬必須指派三人對全礦所有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的敲邦問頂發現有問題的打好支護,問題嚴重的立即報告礦長,制定措施,組織人員進行處理。
4、各采掘作業點有數量足夠的支護材料和備用支柱。
5、永久支護與臨時支護之間距離不大于《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并嚴格執行臨時支護跟攏磧頭。
6、采掘時地質構造帶、回采面初次放頂,周期來壓巷道維修必須制訂專項措施,并成立領板管理小組。
7、對采掘工作面支護密度不得小于《作業規程》規定,回采工作面控項距不得大于作業規程規定。
篇3:礦體頂板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井下礦山必須嚴格按采礦設計要求留足礦柱和安全隔離層。
二、在沿脈掘進或回采作業中,必須嚴格保護礦一體頂板的整體連續性,保持頂板平整光潔無浮巖,以確保采掘作業安全。
三、礦山落實專人負責礦體頂板的安全檢查和管理工作。規定在作業前先對礦場作業環境的礦體頂板及礦柱、安全層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再可進場作業。
四、相鄰礦一井之間,礦一井與露天礦之間,礦井與老窯之間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隔離礦柱。礦山各中段的井巷布置應留有足夠的保障井上和井下安全的礦柱或安全隔離層。以確保礦體頂板安全及采掘安全。
五、對礦體頂板發現構造破碎帶地段,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支護防范措施,以確保采場作業場所的安全。
六、嚴禁在采掘作業中對礦體頂板和礦柱、安全層的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