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床操作標準
一、應熟悉沖床性能,并檢查各部件有無松動或缺潤滑油等情況。
二、檢修或校正沖模應停車拉閘,并應注意沖床的行程,沖模應墊穩和夾牢。
三、沖床停車前應將沖頭用墊木墊好。
四、運轉時,嚴禁伸手到胎具內糾正被沖壓的工件位置。
五、運轉時,嚴禁用手清除廢料或取出成品。
六、沖床所沖斷的工件必須符合沖床規定范圍之內,不準超負荷亂用。
七、掌握沖床操縱桿的人,必須隨時注意查看同時工作的人,在確定他們已在安全位置時,方可踩操縱桿沖壓。
篇2:沖剪壓設備安全檢查表沖床安全檢查表
沖床安全檢查表
1設備檢查
1.1沖床設備技術狀態良好,零件結構嚴密。
1.2沖床離合器、制動器、曲軸、連桿、滑塊、啟動按鈕等靈活、正確、可靠。
1.3沖床設備機械傳動外露部分做到“有軸必有套”有齒必有罩。
1.4電氣線路符合《上海地區低壓用戶電氣裝置規程》要求。
1.5模具要有安全防護措施。
1.6沖床與地面基礎連接牢固、可靠、并有防震措施。
1.7設備緊固件無松動、模具、夾料板運行正常、防護裝置良好、模具無損壞。
2行為檢查
2.1“手不入模”做到有完善的規章制度,技術上有可靠的防護措施。
2.2嚴禁違章指揮,強迫工人冒險操作。
2.3工人在無安全裝置或裝置失效的情況下不得操作沖床。
2.4機床安全防護和緊急剎車裝置應處于良好狀態。
2.5使用的一切工具應符合要求,調整或換模時,必須關閉電源。
2.6兩人以上操作時,做到統一指揮、一人開車時,必須通知另外的人。
3作業環境
3.1沖術噪聲應符合《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試行草案)79規定。
3.2工作場地應保持整齊清潔。
3.3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堆放整齊、道路暢通,做到不妨礙操作者通行和工作。
3.4工作地點局部照明應符合TJ34—79規定。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沖床車間事故預防在《起重指揮信號》中對指揮人員和司機的職責及其要求做了哪些規定?
目前,許多企業在利用沖壓方法加工生產時,仍舊沿用著簡單的手工作業方法,即用手直接在模腔內裝取零件,而且,大量的沖壓設備都擔負著多種產品或多種工序的制造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沖壓設備和模具沒有安全防護裝置,就極易發生傷手等事故。所以,在沖壓生產中加強安全防護、安全管理和提高機械化程度,是防止事故發生的一項重要任務。
1.沖壓作業傷害分析
沖壓作業造成傷害事故的原因有人員、設備、模具、工藝、環境5個方面的因素。
(1)人是實現安全生產的中心環節
沖壓生產是連續重復作業,大部分中小企業基本上采用的是手工操作。由于要求高速度、高生產效率,一個班次必須成千上萬次重復用手送、取產品,體力消耗大。工作時間長了,容易使操作者(特別是青工)產生麻痹思想,導致失誤引起事故。同時各級領導生產組織安排不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嚴,安全管理不善,違章指揮,不重視安全生產,加之操作工人違章操作、僥幸冒險、任性急躁、驕傲輕率,以及多人集體操作的大型沖壓機床,如果配合不夠協調,都容易發生事故。
(2)沖壓設備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沖壓設備對安全生產影響很大。如沖床本身就有缺陷,缺少安全防護裝置,離合器、制動器不夠靈敏可靠,電器控制結構突然失控而發生連沖現象,以及附件工具有缺陷等,均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沖壓模具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模具的不安全狀態直接關系到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與沖壓生產的正常進行。如果在沖壓模具結構設計過程中,既沒有考慮使用方便的安全工具,又沒有考慮到盡量保證進料、定料、出件、清理廢料等方便的安全因素,使操作者的手部在模具閉合區內停留的時間太長,勢必造成事故。因此,科學安全地進行模具設計十分重要。
(4)工藝文件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工藝文件既是生產依據,也是執行工藝紀律的重要依據。記載沖壓加工工藝過程的典型文件是工藝規程,它應包括由原材料的準備直到沖制出成品的全部過程。
但是,工藝文件中有一個嚴重漏洞,即大多數工藝文件上沒有明確注明安全要求和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關規定。加之現有的沖壓安全規程不完善,如工廠制定的《規程》一般包括所有的沖制零件,它雖能反映沖壓加工的共性,但不能反映其特殊性。《規程》上往往只籠統地寫上“一般要用安全工具”和“手不準伸入模具內操作”等,但對每個零件的不同特點沒有具體明確的技術措施,以至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長期存在著手伸入模具內操作的狀況,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操作者忽視使用安全裝置和工具而冒險作業,造成事故。
(5)環境對操作者的影響
沖壓環境對操作者的影響也十分重要。如作業場地狹小,產品堆放不齊,作業場地光線不足,通風不良,再加上噪聲和周圍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發事故。
2.沖壓事故的預防措施
針對上述原因分析,防止沖壓事故的預防措施有多種。首先必須加強安全管理措施,其次是采取安全技術措施,二者缺一不可。
(1)沖壓作業的安全管理措施
沖壓作業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不僅要有技術措施,而且要有嚴格、健全的管理辦法。沖壓作業安全管理涉及到工藝、模具、設備(包括安全裝置)管理、生產計劃管理和安全技術教育管理等,如果工藝紀律不嚴明,模具管理不善,設備事故隱患多,組織生產不合理,安全操作水平低,紀律松懈,傷害事故就會不斷發生。
積極推行安全性評價活動。推行安全性評價活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特別是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使每個職工明確自己的安全職責,嚴格執行沖壓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
做好職工的安全教育是減少沖壓事故的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企業經常對職工進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使沖壓工人、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練掌握沖壓設備、模具、防護裝置的安全操作技術,就可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2)車間管理人員在每日的生產巡查中,只要發現有員工違規操作,初犯停機教育,第二次全廠通行處罰,嚴重者即予除名。每周要有三次以上晨會,對沖制車間全體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除了教育員工切實執行安全操作方法外,還要強調不能為了產量,忽視安全,要不厭其煩地給員工搞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