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機技術條件
本標準適用于以礦物油類為傳動介質、用泵單獨傳動的各種(系列)種小型液壓機(以下簡稱液壓機)。
1一般要求
1.1圖樣及技術文件
液壓機的圖樣及技術文件的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現行標準的規定,并應按照規定程序經過批準后方可用于生產。
1.1.1設計應布局合理,造型美觀,使用性能安全可靠,操縱靈敏輕便,手操縱力不大于49N(5kgf)腳踏力不大于78.4N(8kgf)。
1.1.2重要的導軌付及立柱、活(柱)塞等應采取耐磨措施。滑塊導軌工作而(或鋃條面)與機身尋軌工作面應保持必要的硬度差。
1.1.3重量超過15kg的零部件、元件或裝備等均須便于吊運和安裝,必要時應設有起吊孔或起吊鉤(環)。
1.1.4整體或部分包裝的液壓機及其零部件,應符合運輸和裝載的現行標準和有關規定。
1.1.5分裝的零部件,應有相關的安裝識別標記,其中板式或管式閥等安裝時須有正確的定向措施;其中管路和液壓元件的通道口應有防塵措施。
1.2型式及參數
液壓機的型式、基本參數與尺寸,應按照現行標準的規定或按指導性技術文件的推薦優先選用。如無標準則應按照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技術文件制造。
1.3精度及剛度
液壓機應具有足夠的精度和剛度,并應符合現行標準和有關規定。
1.4配套要求
1.4.1出廠的液壓機,應備有必須的附件及備用易損件。特殊附件由用戶與制造廠商定,隨機供應或單獨訂貨。
1.4.2液壓機的外購配套件(包括液壓、電氣、氣動元件和密封件等)及外協件應符合有關現行標準并取得其合格證,且須安裝在液壓機上進行運轉試驗。
1.5其他
1.5.1液壓機的液壓、氣動、潤滑、冷卻等系統和有關零部件,均不應漏油、漏水、漏氣,并不得互相混入。
1.5.2液壓機上的標牌和操縱、指示、潤滑、安全等標牌及標志,均應符合有關現行標準和規定,并能保持長久清晰。
2安全防護
液壓機應符合有關現行安全技術標準和工業衛生規定。不論是結構、元件、液壓系統的設計和其選擇、應用、配置、調節、控制等,均須首先考慮在各種使用和維修情況下能保證人身的最大安全,并使設備在萬―發生事故時損失最小,如壓力和流量控制元件的結構,須能避免因調整而超出其安全操作范圍。
2.1根據需要,在模具空間前后設置人身安全保護裝置,如防護罩或光電保護等。
2.2外露的聯軸器應有防護罩。
2.3可能自動松脫的零件,應有可靠的防松裝置。
2.4單向旋轉的電動機,應在明顯部位標出旋轉方向的箭頭。
2.5不能在地面上操作的,應設有通向操縱臺的階梯、通廊和橋架等裝置。
2.6操縱臺上應有防滑的腳踏板和欄桿,腳踏板的防護邊沿不低于40mm,欄桿不低于800mm。
2.7所有液壓元件的選用,均不得超過該元件上之技術規范。
2.8液壓系統中有關影響安全的組成部分,須設有超負荷安全保護裝置(如安全閥等)。
2.9液壓系統之設計與調整須使其沖擊壓力不大于額定壓力的1.25倍,沖擊壓力和壓力損失,均不得影響正常工作甚至引起危險。
2.10液壓回路須能在液壓執行元件的起動、停止、空運轉、調整和液壓故障等工況下,防止產生失控運動與不正常的動作順序,特別是垂直運動;當單獨用壓力順序控制或時間順序控制將會因順序失靈而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損壞設備時,須采用位置的順序控制。
2.11使用蓄能器的液壓系統,須設有釋放或切斷蓄能器中液體壓力的裝置。在液壓機關閉時,須能使其中液壓自動泄放,或能使其可靠地與液壓系統截斷。屬氣體蓄能器者,則須充以氮氣或其它惰性氣體,并須遠離熱源和垂直安裝緊固。
2.12液壓機的噪聲聲功率級和聲壓級應按JB3623―84《鍛壓機械噪聲測量方法》的規定測定,其值不得超過有關標準的規定。
3鑄、鍛、焊件質量
3.1鑄鐵件、鑄鋼件、鍛件、焊接件和有色金屬鑄件等,均應符合有關現行標準。對不影響使用和外觀的的缺陷,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可按照規定程序批準的有關規定進行修補(但在導軌的土作面上不允許塞補和焊補)。
3.2加工后同一導軌的滑動工作面,其硬度應較均勻,其硬度差不得大于表1的規定。
表一
導軌長mm硬度差
≤200025HB
>200035HB
3.3重要的鑄、鍛、焊件(如機身、上橫梁、滑塊、工作臺、工作臺板、液壓缸類受壓容器、導軌、鑲條等)應進行消除內應力處理。
篇2:四柱液壓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操作前注意事項
1.1檢查機床各緊固件是否牢靠,各運轉部分及滑動面有無障礙物,液壓儲油箱的油量、油質是否充足良好,限位裝置及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完善,電路及接地是否良好。
1.2擦拭導軌及油缸活塞裸露部分并涂新油,同時按潤滑規定進行加油。
1.3清除壓頭行程空間和模具空間的雜物。
1.4運轉3~5分鐘,檢查各按鈕、開關、閥門、限位裝置是否靈活可靠,確認液壓系統壓力正常、工作橫梁運動靈活后方可開始工作。
2操作注意事項
2.1操作時被壓工件要放在工作臺面中間與主軸同心,并墊放平穩。若使用模具,也必須在臺中間位置,并緊固牢靠。液壓機在工作過程中,嚴禁檢修或調整模具。
2.2壓長、大工件時要用支架撐好,避免由于工件受力變形在松壓時傾倒。不準用手扶被壓工件。
2.3校正或壓制工件時,應將工件置于壓頭的中心位置進行,不準偏壓。壓頭要慢慢接近工件,防止工件受力迸出。
2.4工作中要經常檢查四個立柱螺母是否緊固,若有松動應及時擰緊,不準在機床加壓或卸壓出現晃動的情況下進行工作。當油缸活塞發現抖動或油泵發出尖叫聲時,必須排出氣體。
2.5要經常注意油箱,觀察油面是否合適,如油面過高需檢查回油管路,調節回油閥門,嚴禁溢出油箱。保持工作油溫度≤45℃。
2.6當操縱閥與安全閥失靈或安全保護裝置不完善時,不準繼續工作。
2.7調節閥及壓力表嚴禁他人亂調亂動,操作者在調整完后必須緊固。
2.8提升壓力過高時,必須檢查調整回油閥門,故障消除后,方能進行工作。
2.9嚴禁滑塊超過最大行程。
2.10工作過程中,嚴禁手,頭伸入工作臺有效面積。
2.11經常檢查行程開關、安全保護裝置,確保機器可靠工作。
2.12在滑塊下調整模具或檢修時,必須用支撐塊支撐,不得起壓,以確保安全。
2.13使用行車配合起吊工件時,應嚴格遵守執行行車作業和地面(掛鉤)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予密切配合。
3停機注意事項
3.1停車前模具應處于閉合狀態。按以下程序停車:先停工作油泵,后停控制油泵,再停控制電源,最后切斷總電源。
3.2工作完畢要擦清機床,將工件放置制訂地點。
篇3:折彎機(液壓機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除遵守《剪沖壓類通則》外,應認真執行本規程。
2操作折彎機必須定人定機,并經過一定技術學習,熟悉機床的結構、性能和正確安裝模具的方法,才能上崗操作。
3工作前穿戴好防護用品,并認真檢查機械、電器、模具及防護裝置是否良好。
4啟動空車要待運轉速度正常后,才能開始工作。同時觀察周圍人員動態,防止傷人。
5認真按照本設備的折彎壓力參數表進行操作,不得超負荷、超規格使用機床。當油溫低于10℃時,開機前油泵必須空轉一會,方能進行折彎。
6模具安裝時要注意壓手和墜落傷腳,上、下模具閉合高度和間隙要校正適當,保持一定行程量,防止上下模咬死造成頂車事故。嚴禁將工具及手伸進上、下模之間。
7多人操作,應由一人指揮。工件翻身或進退時,兩側操作人員要密切聯系,動作一致。
8板料折彎時,操作者注意力要集中,防止鋼板上翹、落下時傷人。
9板材折邊處不允許有焊疤和較大的毛刺,防止損壞模具。
10加工小件時,不得戴手套。
11嚴禁在單獨在一端處壓折板料,防止偏壓損壞設備。
12每進行一次折彎后,腳必須離開腳踏開關。嚴禁腳不離開腳踏開關就進行上下料或折彎操作。
13機床后嚴禁站人。數控折彎機伺服機構至擋內嚴禁站人。
14工作完畢應及時擦拭機械,清理場地,并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