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1.設備技術資料室對全公司主要生產設備和技術資料(包括說明書、修理手冊、原圖、底圖、精度檢驗標準等)按機型分類,建立賬卡。設備圖紙資料必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使之完整、準確、及時地為維修服務。
2.設備說明書:包括傳動系統圖、潤滑系統圖、電氣系統圖。
3.設備單臺檔案:包括設備裝箱單、安裝記錄、設備附件及工具清單、精度驗收單、固定資產撥交單、精度普查記錄,大修理移交單、一、二級保養驗收單、設備事故報告單、開動臺時記錄、大修理更換件明細表、封存、啟封及變更記錄等。
4.備件圖冊:應能滿足設備修理需要。
5.精度檢驗標準:設備大、項修精度檢驗由技術組主修技術員在修前準備中根據使用條件,技術狀況,服役年限,參照省廳《機械設備精度QG/AC標準》提出各項精度修復技術等級及驗收標準。檢查科根據技術驗收標準逐項驗收。
6.傳導線路圖:包括供電系統圖、電纜走向坐標圖、變、配電布置平面圖,蒸汽管路圖、壓縮空氣管路圖、上、下水管線路圖、乙炔管路圖等。
7.底圖、蘭圖:國產設備可向制造公司索取圖紙。
8.圖冊資料的積累:
設備維修時應積極組織力量測繪。進口設備積累資料更為重要。自制設備在移交時必須將全部資料、圖紙歸檔到設備科。
9.設備技術文件材料的歸檔時間和要求:隨機技術文件開箱驗收移交后,隨即歸檔;安裝、大修、保養、改造等形成的文件材料,每項工作結束后,隨即整理歸檔;綜合性的技術文件,年終整理歸檔。
10.建立獨立的技術檔案,做到“八防”(防火、防曬、防潮、防鼠、防蟲、防塵、防盜、防霉)。保證庫房整齊、清潔、美觀、安全。
篇2: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一、建立建全通訊設備、設施、儀表的技術檔案,并進行分類管理妥善保存。
二、對系統采取定期檢查發現的故障以及處理的情況必須進行詳細登記備查。
三、對所有收集的技術資料必須真實、可靠,便于指導今后的工作。
四、設備、設施維護、保養人員必須查明事故原因,檢修情況都必須進行記錄。
五、技術資料管理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培訓合格的人員方能上崗。
六、各類技術資料檔案一律不準銷毀,否則,給予當事人按情節輕重進行經濟上的處罰并開除礦籍。
七、系統技術檔案資料的查閱,必須履行借閱手續,外單位因工作需要查閱資料,須經分管領導批準后借閱。
篇3: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第三十條設備的技術資料是做好設備管、用、修工作的技術依據不斷地改善和管理好設備的技術資料,將有得于指導生產順得進行和維護修理工作,縮短預檢時間,全面反映設備狀況,也可以便于機床改裝和提高機床精度的分析研究,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就按:
第三十一條設備科設有資料室,負責全廠設備技術資料的保管收集復制,設備分臺檔案的建立、保管和設備修復所需要生產圖紙的供應工作。
第三十二條凡新設備安裝完畢和自制非標準設備驗收投產時,必須將所有資料完整轉交設備科資料室。
第三十三條對各車間較大技術措施項目,成功后作為設備移交,須將有關資料轉交設備科資料室。
第三十四條所有技術資料必須編號、登記、存放要整齊,清潔,標記要醒目(原出廠圖要保留)。
第三十五條外單位索取交流資料,經設備科負責人批準后,按廠資料室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所有技術資料必須做到帳,物相符,增減必須隨時登記,代圖要及時,服務態度要良好。
第三十七條技術資料借閱:
1、借閱說明書,可持本人工作證或調和操作證辦理借閱手續每人只限一本,兩周為期,如工作需要延長使用者,可辦理續借手續。機修急用,隨時收回。
2、所有技術底圖一律不外借,需曬圖時,統一由資料員申請辦理。
3、所有進口設備外文原本,翻譯底稿和外來藍圖一律不外借,需查對時可在資料室查閱。
4、愛護國家財產,保護技術資料整潔,完整,不得任意涂改損壞或么自撕毀。
5、技術資料丟失,需主動填寫事故單,說明情況,查明原因由所在單位和齊備科共同研究作出處理意見,對過期,故意不還,占為已有或有意損壞者,除批評教育外,按原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