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企業人事檔案歸檔

企業人事檔案歸檔

2024-07-26 閱讀 3793

  企業人事檔案的歸檔

  人事檔案材料的移交不用裝訂,不用注錄,但移交時,須認真填寫移交清單一式兩份。

  2、形成的人事檔案材料,除學歷、學籍材料須先交學校人事處拆封審核后,由學校人事處移交外,其余應由各單位有關人員直接送交學校檔案館歸檔。

  3、歸檔的人事檔案材料一般為辦理完畢的正式文字或表格原件。如因特殊原因,有的材料原件確實無法收集歸檔(如獲獎、培訓等材料),可以收集與該材料有關的證書、文件或相關有憑證作用的材料復印件,但復印件必須經單位與原件核對審查,并注明“原件復印”等字樣和核對日期,加蓋公章(由學院收集歸檔的材料復印件須蓋學院黨委章)后移交。

  4、歸檔的人事檔案材料必須手續完備、齊全、真實、文字清楚、對象明確,寫明承辦單位及時間。凡規定應由組織審查蓋章的,須有組織蓋章,應由本人簽名的,須有本人簽名;組織鑒定、審查結論等材料,須經本人見面簽字(本人見面后未簽字的由組織注明);加入黨(團)等組織的申請書、自傳等材料,必須是申請人本人簽名的.材料。

  5、歸檔的材料必須統一使用16開規格的辦公用紙,最好使用碳素墨水書寫,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紅色及純藍墨水和復寫紙書寫。

  6、歸檔時間:應在形成正式材料或獲得材料后的1個月內,由專人負責按要求把應歸檔的材料送交學校檔案館人事檔案科歸檔;個人攜帶或持有檔案材料的,須在得到材料后15日內將材料送交學校檔案館人事檔案科歸檔。

篇2: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規定

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

1.員工調配、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種登記表(如職工履歷表、登記表),任免呈報表(包括上報的考察材料),鑒定、民主評議和組織考核形成的綜合材料,離退休審批表,軍隊轉業部門審批表等。

2.錄用和聘用工作中形成的錄用和聘用審批表,政審材料,續聘審批表,退職材料。

3.出國出境人員審批表、登記表及在外表現情況的鑒定材料。

4.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的工、青、婦等群眾團體代表會以及民主黨派代表會的代表登記表和委員的簡歷表、政績材料。

5.辦理工資、待遇工作中形成的審批表和解決待遇問題和審批材料。

6.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工作中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申報表,專業技術職務考績材料以及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審批表。

7.員工更改姓名、民族、年齡、入黨入團時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等過程中形成的個人申請表,組織審查報告,上級批復以及所依據的證明材料。

8.黨團組織建設中形成的入黨志愿書(1-2份系統的)和轉正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黨員登記表、不予登記的決定、組織審批意見及所依據的材料,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意見。民主評議黨員登記表,優秀黨員事跡及審批材料。認定為不合格黨員被勸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實依據材料和審批材料,*材料,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組織意見;入團志愿書、申請書、團員登記表、退團材料;加入民主黨派的材料。

9.干部審查工作中形成的調查報告、結論、上級批復、個人結論的意見、檢查交待、旁證材料;甄別復查結論、調查報告、批復及有關的主要依據材料。

10.表彰獎勵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先進人物登記表、審批表、先進模范事跡。

11.各種處分決定、調查報告、上級批復、本人交待及旁證材料、刑事判決書。

12.員工的創造發明、科研成果、著作、譯著和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等目錄。

13.體格檢查中確診有殘疾的體檢表及工傷致殘確定殘廢等級的材料。

14.辦理喪事活動中形成的悼詞、訃告;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

15.高等教育、國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進修、培訓工作中形成的學生(學員)登記表、學習成績登記表、畢業登記表,授于學位的材料,學歷證明書,學習鑒定材料。

16.學生學籍變動記錄材料。

17.學生在校期間每學年的思想品德評定表。

18.畢業學生體檢表。

19.其他可供組織參考有保存價值的材料。

篇3:某學院干部人事檔案材料鑒別歸檔制度

學院干部人事檔案材料鑒別歸檔制度

一、嚴格按照干部人事工作有關文件規定,對收集的干部人事檔案材料進行認真鑒別審查,確保歸檔材料真實、完整、齊全。

二、對收集到的不屬于歸檔范圍的材料,或轉有關部門,或退還本人,或按規定程序作銷毀處理。對收集到的不規范不齊全的材料,應及時通知提供材料的部門按規定完善。

三、發現偽造、涂改的材料,須清除偽造材料,修復涂改內容,并對當事人做嚴肅處理。

四、鑒別登記的檔案材料,必須裝入干部人事檔案盒內,一般每2年裝訂入卷1次。

五、干部人事檔案材料,須統一使用16K辦公用紙,對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技術加工后歸檔。

六、檔案內容不得使用圓珠筆、紅色及純藍墨水和復寫紙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