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學術研究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產品及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學術活動、專家網絡等;
2、結合市場調研、內部分析等,根據公司的長期規劃,提出市場策略,制定品牌推廣方案,樹立和維護公司品牌形象,支出、輔導、協調各相關部門,實現公司發展目標;
3、負責組織并實施產品相關市場調研,并對調研的有效性負責;
4、負責完成推廣相關資料準備和制作;
5、負責市場潛力產品評估,為公司決策提供有效并可靠的依據;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醫藥類專業;
2、從事醫藥銷售工作3年以上,或市場部工作經驗2年以上;
3、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學習/提煉能力;
5、具有良好的市場分析能力。
學術研究崗位
篇2:醫院醫學研究生外出參加學術活動規定
醫院醫學研究生外出參加學術活動補充規定
為推動“科技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多渠道促進我院高層次衛技人才的成長與培養,不斷提高研究生的業務素質。執行“外出進修、培訓學習、參加學術會議”的規定,對“醫學研究生外出參加學術會議”作出補充規定:
醫學研究生畢業后工作的衛技人員可以參加中華醫學會和省、市學會組織召開的省內外的正規學術會(不含其他團體會議),限一年一次。
外出參加學術會必須服從科室工作需要,在科教科領取審批表,分別由科室(護理系列由護理部)、科教科簽署意見,報分管院長批準,全國年會由院長辦公會通過方能外出,外出前均需在科教科登記后方可離院。
參加學術會的,當年一般不再參加其他學術活動。
醫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會的報銷標準為省年會1200元,全國性年會1500元。
醫學研究生報銷費用標準為每年每人最高限額,包括學術會務費、資料費、交通費、住宿費及住勤補助費等全部費用,超過部分自理。
報銷程序:所有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者,均需出具批準手續,在財務科審簽差旅費,住宿費以及住勤補助費后,在科教科領取“參加學術會議費用報批表”,經科教科按規定標準審簽后報分院長批準報銷,一律不得超過規定。
篇3:農業工程研究院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規定
農業工程研究院關于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的規定
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要遵守學術道德,科學地、誠實地獲得研究成果,這既是思想素質也是學術素質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考核標準的條件之一。為培養誠實勤奮,熱愛科學,求真務實,銳意創新,學風嚴謹,樂于奉獻的高層次,高素質人才,提高我院研究生思想素質、道德水平和綜合培養質量,保持優良的學術研究氛圍和嚴謹的學習風氣,杜絕學術虛假現象,并促進學科建設,學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在執行江蘇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章制度的同時,對本院研究生特制訂如下補充規定:
一、學術道德規范基本要求:
1、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我院所有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都要堅持以下原則:
(1)嚴格遵守國家法規法令,保護知識產權,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和技術權益。
(2)忠于科學,探求真理,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嚴謹治學,服務社會。
(3)刻苦學習,嚴肅認真,堅忍不拔,勇于創新,自強不息,潔身自律。
2、應遵守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
嚴格遵守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認真執行學術刊物引文規范,杜絕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現象.凡引用他人已經發表或未發表的成果,數據,觀點等,均應明確說明并詳細列出有關文獻的名稱,作者,年份等細節,已經出版的文獻還要列出出版機構,出版地和版次等內容.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包括學位論文)必須將所有參考的文獻全部列出,重要參考文獻和未公開發表文獻應該主動向導師匯報或交導師審閱.
3、堅持文責自負的觀點
堅持文責自負的觀點,對學位論文和其他自主發表的學術著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4、發表論文前的審閱制度
研究生凡發表署名江蘇大學或導師姓名(不論第幾作者)的論文,論文原稿必須經過導師審閱,未經導師審閱發表的論文在申請學位時不予認可。導師必須在研究生待發表論文的送審稿中簽名,并簽上“已審閱”等字樣。在標注各級基金項目資助時,必須經過導師或項目負責人的書面授權。研究生畢業以后凡發表署名有導師姓名(不論第幾作者)的論文,論文原稿也必須經過導師審閱,在標注江蘇大學承擔的各級基金項目資助時,也必須經過項目負責人的書面授權。
5、技術情報和資料的保密
研究生嚴禁盜用、販賣或擅自傳播本研究院和課題組的關鍵技術、專利、專有數據、保密資料、有償使用的軟件等未公開的技術成果。
凡違反學術道德規范者,經查實后若情節輕微將分別給予責令改正,批評教育,延緩答辯,取消相關獎項及取消學位申請資格等學業處理,已授予學位者可以建議學校撤消所授學位。嚴重違反學術道德,影響惡劣者,建議校研究生處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直至開除學籍處分。
二、規范執行研究生培養環節
研究生和導師必須規范執行學校規定的研究生各培養環節的要求。研究院將對研究生培養環節的執行情況定期進行監督和檢查,凡沒有按規定進行文獻研討、開題報告、階段報告等環節的,經查實后若情節較嚴重,將分別對導師和研究生作出停止下年度招生和延緩答辯的處理。
三、博士生學位論文預答辯制度
為了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進一步加強學位論文工作的過程管理,把好質量關,經研究院討論決定,對博士生學位論文實行預答辯制度,具體規定如下:
1、預答辯應在博士學位論文初稿完成后方能舉行,舉行預答辯必須經過導師同意,并由導師事先就該學位論文的學術水平和主要貢獻做出適當的評價。
2、經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審核通過,方可進入預答辯階段。預答辯由研究院組織,聘請3-5位教授級專家組成預答辯小組,導師不作為預答辯小組成員,預答辯小組中必須有1位專家為研究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一般由學科帶頭人任組長。在預答辯前15天,到研究院辦公室領取并填寫預答辯專家小組名單審批表,同時博士學位論文初稿送預答辯專家。
3、參加預答辯的老師應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學位論文提出中肯意見,嚴格把關,對學位論文做出適當評價,并做出是否同意答辯或修改后答辯的決定,以及論文修改的具體意見。
4、預答辯應在研究院內公開舉行。預答辯的時間、地點、答辯人和答辯委員會名單應至少提前兩天在研究院內公告,接受旁聽。
5、對于預答辯合格的博士生,必須根據預答辯小組專家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并填寫預答辯后的學位論文修改說明,經參加預答辯的組長簽字后,方可進入正式答辯階段。對于預答辯不合格的博士生,進行進一步的論文工作和對論文進行認真修改,重新進行預答辯。
6、原則上答辯委員會中應至少包括一名參加過預答辯的教師;答辯討論中應宣讀預答辯的修改意見。
四、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
在學校關于研究生發表論文要求的基礎上,研究院做出以下補充要求:在論文送審時,博士生必須發表被SCI、EI收錄的論文,碩士生必須發表核心期刊的論文;申請學位時統計的論文必須與學位論文密切相關的方予以認可。
本規則由農業工程研究院負責解釋。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執行。
農業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