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實驗室儀器設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實驗室儀器設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7 閱讀 4384

實驗室儀器設備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供應商評估:包括供應商生產線規范度、質控流程規范性等

2.負責對供應商目標產品線進行專業技術及質量評估,并給出評估方案及建議

3.負責產品線質量評估體系建立、維護及優化

4.持續跟進儀器設備的使用效果,配合相關部門提出改進、迭代方案

5.與供應商保持溝通,妥善處理客戶問題和維護公司權益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有2年及以上生命科學領域實驗室通用儀器設備從業經驗者優先

2.機械工程學、材料學、儀器設備制造、自動化等相關專業背景優先

3.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及產品分析能力

4.有一定的英文閱讀能力

5.可以接受不定期的出差

實驗室儀器設備崗位

篇2:實驗室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實驗室所有設備屬國有資產,按校資產處理辦法執行。

第二條新購儀器設備必須經過驗收,嚴把質量關。儀器設備到貨后,及時組織安裝、調試、驗收,經檢驗人員簽署驗收報告的儀器設備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條對萬元以上儀器設備,要有固定人員負責定期檢查、清洗、維護、維修和保養,確保儀器設備安全正常使用。一般儀器每月保養一次,大型和精密儀器每半年保養一次。每個操作人員必須做到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交接手續。非使用保管人員使用儀器設備,必須經過培養,按儀器設備標準操作規程進行。經專人保管和使用的大、中型精密儀器,未經同意,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四條對重大、精密儀器設備,要配備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或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功能開發和操作、維修、維護指導,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并認真填寫使用記錄。

第五條如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要作好記錄、及時報告,并認真查清原因。凡屬使用者違反操作規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損壞,應由使用者負責排除或修復,并承擔所需的費用,如不能修復,由使用者負責賠償。

第六條建立儀器設備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儀器設備名稱、生產廠家及型號、序列號、實驗室收到日期與啟用日期、保管人員、儀器操作說明書及有關技術資料、損壞和故障記錄、維修及校驗報告等。由各儀器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登記,由中心指定專人管理檔案。每臺設備建立專門檔案。

第七條對多年不用或已損壞并無修復價值的儀器設備要主動向保管員通報,經專家組確認后,按積壓或報廢儀器設備處理。

第八條對丟失的儀器設備,一經發現要立即匯報,認真查找。如不能找到,應說明原因,并追查有關責任者。

第九條實驗室定期(3個月——半年)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及保養進行檢查。對于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精心維護保養,在儀器設備管理中表現突出的個人予以表揚或獎勵。對由于責任心不強,違反操作規程或管理不善、玩忽職守而使儀器設備發生嚴重故障、損壞、丟失、提前報廢者,按其情節程度和經濟損失情況給予行政或經濟處罰。

說明本制度是為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通知"(教技司[2000]52號)精神,在認真檢查儀器設備安全管理的現狀的基礎上,對環境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修訂。要求全體教職員工、研究生和臨時聘用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以切實保證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篇3: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保管制度

一、新購置的儀器設備由上級主管部門與化驗室共同開箱,按裝箱單查點驗收、登記、編號。驗收單和安裝調試,檢定記錄一并存檔。

二、儀器設備應編寫(翻譯)儀器設備使用操作規程。

三、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如天平室和精密儀器室應安靜、防震、干燥、避光。天平應放置在平穩牢固的工作臺上,臺面上禁放與儀器使用無關的物品等)。

四、監測人員使用儀器設備,必須熟悉其性能、原理、操作、保養、維護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并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機操作。

五、使用前必須精讀儀器說明書與使用操作規程,檢查工作環境是否滿足儀器要求,嚴格按程序操作,禁止無人運轉,保持儀器整潔、良好、安全。

六、認真填寫儀器使用記錄,嚴格執行監測開始前和結束后的檢查程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不得擅自拆修。

七、儀器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由儀器維修人員進行檢查修理,做好儀器維修記錄,性能達到正常后才能繼續使用。

八、儀器設備保管作用人負責其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如經常保持儀器清潔,不用時應加防塵罩,要及時更換干燥劑等),經常檢查技術性能。

九、儀器設備應定期送檢,確保儀器設備性能正常完好。

十、標準儀器、器皿(如標準砝碼、滴定管、容量瓶)應特別愛護,非特殊需要不得任意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