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方法和工具
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的方法和工具
檢查方法
安全執法檢查的方法歸結起來王要有:“聽、問、查、驗、練”。形象地說就像一個中醫看病,所用的方法是望、聞、問、切。望,就是查(查看),聞,就是聽:問,就是詢問;切,就是用儀器進行檢驗和測量(如圖所示)。在安全檢查中,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練”。綜合使用這些方法,就可以找出一個企業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在安全檢查中很少采用某種單一的方法,大多是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要視具體情況選取合適的方法。
聽 “聽”主要是聽有關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等對安全生產情況的介紹和匯報。“聽”時需要用心,即在聽匯報,聽對問題的回答時,首先要聽清楚,井認真記錄陳述的內容,特別是一些關鍵用詞,還要求聽懂,并進行緊張周密地思考、理解,掌握信息的真實含義,而且還要將掌握的所有信息進行對比、篩選、處理和去偽存真,找出其中的矛盾或者不相符之處,如此同時,還要善于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以便進一步詢問或者調查,以利分清是非。
在“聽”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需要穿插一些巧妙的提問,做到“聽”、“問”結合。
問 詢問是驗證所獲得的檢查信息、查證現場所觀察到的情況是否屬實和了解政策、程序是否被貫徹執行的主要手段,詢問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關鍵性問題上,并能針對該問題直接采取應對之策。詢問分為有針對性詢問和隨機詢問兩種形式。
一是有針對性詢問。對于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調查,應該依據事先制定的詢問提綱(見表1)有針對性地選取詢問對象。辦案人員可以詢問當事人及與案件相關的人員。
有針對性的詢問應個別進行。詢問前應當告知被詢問人必須依法如實陳述事實、提供證據,提供假證屬于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詢問時,應作《調查詢問筆錄》。詢問結束后,應將《調查詢問筆錄》交被詢問人核對。對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其宣讀。筆錄如有差錯、遺漏,應當及時進行更正或者補充。經核對無誤后,由被詢問人逐頁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辦案人員亦應在筆錄上簽名。
二是隨機詢問。對于一般性了解的問題可以隨機詢問。隨機詢問主要是由執法人自隨機指定相關人員對有關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詢問,聽他們反映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了解他們對有關安全知識和技能的熟練程度等。詢問時,需要注意對問題細節的追問,因為一般性的或非具體的回答無助于識別核心問題或得到有意義的結論。
查 “查”主要查看資料、記錄、操作證、現場安全標志以及生產作業現場環境情況、各類設備設施的防護情況、作業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作業人員是否有違章行為、關鍵儀表是否按時檢驗、運行記錄是否規范完整等。
在安全執法檢查中,“查看”是運用最多的方法,因為雖然可以靠詢問等方法得到所需的信息,但是許多異常情況往往需要執法檢查人員首先看到,然后再進一步調查。
查看也要掌握一些技巧。例如:有些企業為了應付檢查,會在現場或者臺賬方面作假。比如,在現場的執法檢查中我們會看到有的企業將機器設備用布遮起來,貼上封存或者閑置的標識,而這些設備有可能是安全裝置不符合要求,為逃避執法檢查而臨時采取的“應急”措施,還有些單位將危險品倉庫的門改裝成工具室或者更衣室等,以躲避檢查。
如何鑒別真偽選就需要掌握一些查看的技巧。比如,如果發現遮蓋的布一塵不染,或者標簽很新,就有可能是在用的設備,需要認真查看,或者,在一定時間內殺個回馬槍。檢查某項臺賬時,需要抽查一下相關的臺賬。
篇2: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原則
我國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的性質屬于國家行政執法檢查,因此具有行政性、強制性、職權性和程序性。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執法工作必須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依據。其工作原則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程序合法、實體合法、證據確鑿、依據準確;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公平執法、文明執法。
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的原則涵蓋三個層次的含義:
一、法律法規的要求。有法可依是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的前提。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是安全執法檢查工作的依據。
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機構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時,必須依法進行,即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包含三層意思:一是安全執法檢查機構和執法檢查人員必須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法設置和配備的;二是執法檢查機構的活動符合國家法規確定的職權權限,不失職、不瀆職、不越權;三是執法檢查機構在作出行政處罰時,必須依法進行。
執法必嚴就是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執法檢查,對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和違法行為,責令整改,決不姑息遷就。
違法必究就是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嚴格處罰,維護法律的嚴肅性,保證法律法規落實到實處,從而消除事故隱患,減少或杜絕事故的發生。
二、行政處罰的要求。行政處罰要求程序合法、實體合法、證據確鑿、依據準確。
程序合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否則,就是違法行為。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重要保障。就現狀而言,執法過程中至少要符合《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以及其他單行法規、規章規定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程序要求,也是現代行政管理對公務人員的基本要求。
實體合法:執法檢查認定的違法事實必須有法律明文規定。法無明文規定不違法,這是界定是否違法的基本原則。
證據確鑿:即重事實,所有的處罰決定要有證據支持,包括實物、照片、詢問筆錄、檢驗檢測記錄等,切不可主觀臆斷,或者道聽途說,對不能確定的證據,一定要得到核實。
依據準確:即引用的法律法規要準確。
三、執法過程的要求。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公平執法、文明執法是對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機構實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嚴格執法,就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正確理解法律法規精神,準確引用法律條文。公正執法,即認定事實公正,收集證據公正,實體處理公正、執行程序公正。公平執法,即違法事實與所得到的處罰相當。文明執法,就是用文明的方法辦案,保證執法行為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要堅持舉止莊重,語言文明,并有理、有力、有節。
篇3: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方案
一、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執法檢查方案
依據《礦山安全法》和《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在全省組織開展一次專項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進一步深化安全生產“三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違法建設、違法生產行為。
(一)檢查時間:2010年2月-3月。
(二)檢查內容:
1.非煤礦礦山企業建設項目是否進行安全預評價,并報安全監管部門備案;
2.建設工程初步設計安全專篇是否經審查批復后開工建設;
3.建設工程竣工后是否經驗收批復后正式投產;
4.承擔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評價、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資質情況;
5.市縣安全監管部門是否嚴格按照規定,規范履行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三同時”手續;
6.各地打擊違規建設情況。
(三)檢查方式:
省局抽查:六安市、巢湖市。
(四)有關要求:
1.各地對轄區內的所有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全面進行排查;
2.發現安全專篇未經審批擅自開工建設以及安全設施未經竣工驗收擅自投產的,立即下達整改指令書,責令停止建設或停產整改;
3.馬鋼羅河鐵礦及付沖溝尾礦庫、馬鋼霍邱張莊鐵礦、安徽金日盛礦業公司周油坊鐵礦、安徽金德盛礦業公司重新集鐵礦等5個國家審批的項目,建設單位首先進行全面自查,項目所在市重點督查。
4.各市局于3月10日前將專項督查情況材料書面報省局。
二、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
依據《礦山安全法》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等有關法律法規,組織有關專家對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進行安全生產執法檢查。
(一)檢查時間:2010年4月-7月。
(二)檢查內容:
1.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決策部署和相關法律法規情況;
2.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資質情況;
3.生產礦井持證生產情況;
4.采空區治理及防止采空區塌陷措施落實情況;
5.礦井及其各生產水平(中段)、各采區安全出口情況;
6.礦井提升系統運行管理及相關設備設施檢測檢驗情況;
7.礦井通風系統完善及主扇風機檢測檢驗情況;
8.礦井排水系統完善及水災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9.礦井火災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10.礦井頂板邊幫管理措施落實情況;
11.爆炸物品使用管理情況;
12.企業安全管理及安全標準化建設情況;
13.各地復產驗收情況“回頭看”。
(三)檢查單位:
馬鋼公司姑山礦業公司和睦山鐵礦、馬鋼公司桃沖鐵礦、銅陵有色冬瓜山銅礦、銅陵有色天馬山銅金礦、銅化集團新橋硫鐵礦、廬江龍橋鐵礦、霍邱諾普礦業公司、霍邱大昌礦業公司。
(四)有關要求:
1.各地下礦山企業組織自查自糾,對排查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整改到位。
2.各縣安全監管局要對轄區內地下礦山企業自查自糾情況進行百分之百檢查。市局組織對縣區局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情況進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地下礦山總數的一半。
3.為及時全面了解地下礦山安全大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市安全監管局每月20日向省安全監管局上報有關工作情況。
4.通過此次大檢查,全面摸清本地已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在建、廢棄、非法生產和已關閉的地下礦山基本情況,逐一建檔,建立和完善地下礦山基本情況數據庫。
5.各地對復產驗收工作開展“回頭看檢查”,發現未經驗收擅自恢復生產的或未嚴格執行復產安全措施的,要責令立即停產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