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指導教師的職責
1.指導教師在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過程中,承擔對學生學習的教育、組織、管理和指導的職責,保證自己所指導的課題組的研究工作能有序、有效地進行。
2.了解時代對教師的要求,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實現從傳統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向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的角色的轉變。
3.參加學校、教研組、年級組組織的各種培訓、研討、交流、聽課等活動,深入鉆研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知識,熟悉研究性學習課程流程,探索這一課程的規律和特點,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激發繼續學習的熱情,培養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按時參加備課和教研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創意,工作盡職到位,欣賞和學習其他教師的長處和優點,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
5.對學生課題研究的每個環節——確定選題、搜集資料、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開展課題研究、做好結題展示和總結答辯等,給予學生具體、明確、全面的指導。指導學生,除了與本專業知識相關、屬于學科前沿的內容外,還包括:科研方法、學習策略、與人交往、心理調適、團隊協作、安全防范等。教師的指導,更多地側重在方法、思路和信息等方面。所有的指導,都要掌握好尺度,點到為止,引導學生自主地計劃、決策并解決課題研究中所面臨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質疑、探究和創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維品質。
6.根據學生課題研究的需要,按規定程序與電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部門聯系,落實使用的時間、人員和要求。如發生沖突,要進行協調。學生需要做實驗時,指導教師要事先審核學生的實驗方案,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操作規程及安全,及時了解學生實驗的進展情況。技術含量高及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指導教師一定要到場指導,但不能代替學生進行實驗。
7.平等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虛心向專家、同行等學習求教,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開發對課程實施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
8.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及時了解學生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與學生共同討論如何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求課題組及時做好每次活動的記錄,要求每個學生做好研究筆記,隨時檢查,并及時給予指導。
9.指導學生課題組成員的互評和自評;和班主任一起負責學生課題組課程實施的評價、考核、評優等工作。
10.推動學生積極開展課題研究,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及想像力,使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社會價值。
篇2:某高中研究性學習管理制度
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管理制度
(一)、每學期開學初,研究性學習教研組(學校課題組)負責高一年級基礎知識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制定課程講義,上報教務處。
(二)、教科室和教務處討論并選拔研究能力較強的教師專門負責基礎知識課程的教學工作。
(三)、負責基礎知識課的教師在課堂中積極引發學生研究興趣,組織學生成立課題小組,收集各小組的課題目,上報學校課題組。
(四)、所有高一、二年級的任課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向各教研組長提交擬研究的課題目,各教研組長整理后上報學校課題組。
(五)、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負責收集和整理全校師生遞交的課題,進行篩選后融入學校課題庫,并向高一、二年級所有班級公布,各課題小組再次挑選并確立課題。
(六)、研究性學習教研組針對各課題小組最終匯報的課題目,為每個小組選定指導教師,并確保每位指導教師指導的課題組數量不超過4個。
(七)、指導教師有責任聯系各課題小組,認真指導各小組完成課題研究,按時填寫《指導教師手冊》,完成"師生聯系卡",課題研究結束后根據課題組成員的表現負責對每位成員進行成績評定。
(八)、指導教師必須認真指導各課題小組完成對開題報告、課題研究中期報告以及研究成果報告。
(九)、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負責根據各課題小組的開題報告內容挑選重點課題,并組織舉行重點課題的開題論證會和結題答辯會。
(十)、結題答辯會后,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負責對課題研究的表彰工作,評選出"優秀個人獎"、"優秀團隊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獎項,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十一)、教務處根據指導教師所帶課題數量和質量統計課題指導費,并上報校長辦,對于所指導課題被評為學校重點課題、優秀課題的教師,在學年結束給予一定的獎勵。
篇3: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職責
1.研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課,所有學生都必須參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習,在高中三年內取得規定的課時學分。
2.根據教育部課程計劃的規定,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要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積極參加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遵守學校的考勤制度,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會自我管理,承擔學習責任,發展個性特長,完成各個階段規定的學習任務。
4.在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有安全防范意識,尤其是外出采訪、咨詢、調查、采集樣本及做有危險的實驗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
5.服從課題組組長的領導和管理,與本組成員分工合作,互通信息,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創意,敢于堅持自己的原則,學會理解、寬容和欣賞別人,及時記錄課題研究中的心得和體會。
6.處理好學科學習與研究性學習之間的關系,不能厚此薄彼,努力做到相互滲透,互相促進。
7.端正學習態度,認真聽取各種講座,記好筆記;虛心向老師、專家、家長和同學請教;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計算機信息技術。
8.認真做好個人總結,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表現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