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運行工崗位職責
1、負責6KV高配室的一切高低壓開關的停送電操作,操作行為必須嚴格遵守《變電所操作規程》。
2、負責6KV高配室的一切高低壓變配電設備的日常點檢;交接班時要全面巡視點檢設備,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在特殊氣候下要對設備進行特殊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匯報給專業人員和主管部門,并配合處理。
3、積極參與配合6KV高配室的一切高低壓變配電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工作。負責本崗位公用工具、安全用具的維護和保養。
4、值班過程中每小時巡回檢查設備運行情況:電流、電壓、聲響、氣味、外觀等情況是否正常,并認真作好運行記錄。
5、認真學習本崗位的專業技術知識,包括本崗位的各項規程、規章制度;掌握和熟悉供配電系統的原理及線路圖,對每路電源包括雙回路電源電路都要了解其兩端點的分布位置及倒送電關系。做到送電、停電、倒閘等操作都能自覺執行操作規程;實現送電可靠、停電安全。
6、除正常操作停送照明電源外的一切停送電操作,都必須執行《兩票一制》的有關規定,都必須取得明確的、有效的停送電依據。執行廠調度人員、電氣技術人員的指令對本崗位的電源開關進行停送電操作。根據實際情況作好停送電所需的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7、有權拒絕執行違反本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的停送電操作指令(火災或人身觸電事故情況除外),在發生火災或人身觸電事故情況下,可迅速切斷有關電源再搶救和報告。
8、不準外來人員隨便進入高配室。對因工作需要進入的相關人員必須嚴格按《重點要害部門登記制度》執行并進行登記。
9、緊急情況下應做到:會處理停跳電事故;會使用各種安全、技術用具。
10、負責設備和室內衛生的清掃。
篇2:對井下電氣設備安全運行預防措施
由于礦山生產環境復雜,井下巷道狹窄,空氣潮濕,工作條件惡劣,電氣設備和電纜易受砸壓而使絕緣損壞,所以井下極易發生人身觸電、漏電及短路等一系列的故障,若漏電電流的長期存在,會使雷管提前引爆,因此,電氣設備的損壞及出現安全故障,不僅會影響產量,嚴重時會導致瓦斯爆炸等惡性事故,所以必須采取技術措施和保護手段,來確保人身和電氣設備的安全。
一、井下電氣設備可能產生的安全事故
1.電網電流故障凡是流過電氣設備的電流值超過了額定值,都叫做過電流。引起過電流的原因很多,如短路、過載和電動機單相運轉等。無論發生短路還是過載事故,都將使電氣設備或電纜發熱超過允許限度,從而引起絕緣損壞,甚至引起井下火災及瓦斯煤塵燃燒或爆炸。
2.電火災事故供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發生相間短路,電氣設備長時間過負荷,都可能使載流導體的溫升過高,以致引起火災。電火花和電弧會使絕緣材料、木支架及瓦斯煤塵等引燃,造成火災。導體連接部分接觸不良,接觸電阻增大,通過電流時造成局部溫度升高往往是引起火災的重要原因。電纜接線盒和電纜頭因封固工藝質量不高,留有氣隙,當潮氣侵入后,通電時受熱氣體膨脹引起爆炸事故,并釀成火災。電氣設備的絕緣油在潮濕環境下使用,油中吸收水份,絕緣性能下降,可能發生相間短路,造成油燃燒,絕緣油在電弧作用下,能分解出含氫的混合氣體在高溫下能引起爆炸。井下照明白熾燈覆蓋煤塵,散熱不良,溫度升高,導致煤塵點燃造成火災。
3.觸電傷亡事故觸電是指人身觸及帶電體或接近高壓帶電體時,使人身有電流通過。觸電包括與正常帶電部分接觸觸電,與漏電部分接觸觸電和沒有直接與電氣設備接觸觸電等。為了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在電氣設備設計、制造、使用和維護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做到安全用電。
4.電氣設備失爆在瓦斯和煤塵爆炸事故中,由于電火花等電氣設備失爆引起的瓦斯和煤塵事故占有較大比例。為使電氣設備在正常工作狀態和故障狀態產生的火花或電弧以及過度發熱不致點燃礦井中的瓦斯、煤塵。
5.電網漏電故障煤礦井下巷道中相對濕度高達95%以上,在此條件下運行的電氣設備,雖然對其絕緣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但漏電故障仍然時有發生。特別是有的采區低壓電纜,還時常被脫落的巖石或煤塊砸壞,更會造成漏電事故。
二、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
1,預防電流故障的主要措施預防電流故障的主要措施是:使用過流保護裝置;用配電網路的最大三相短路電流校驗開關設備的分斷能力和動熱穩定性以及電纜的熱穩定性;用最小兩相短路電流校驗保護裝置的可靠動作系數;對所使用的過流保護裝置嚴格按規定定期進行校驗和調整;當負荷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過流保護裝置的整定值,以確保其可靠性;加強日常檢修和巡回檢查。
2.預防電火災的主要措施預防電火災的主要措施有:正確選擇和安裝使用電氣設備及供電線路,并在運行中加強維護檢修,防止短路故障和過負荷情況發生;裝設繼電保護裝置;對各類短路保護裝置進行合理的整定,確保其靈敏可靠;在可能發生電火災的地點,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
3.預防電氣設備失爆的主要措施預防電氣設備失爆的主要措施是:對于開關電器和電機等動力設備,可采取隔爆外殼防爆,外殼具有足夠的強度,既使在殼內發生瓦斯爆炸,也不致變形,并且從間隙逸出殼外的火焰應受到足夠的冷卻,不足以點燃殼外的瓦斯、煤塵;采用本質安全電路和設備;采用超前切斷電源,使電氣設備在正常和故障狀態下產生的熱源或電火花在尚未引起瓦期爆炸之前,即自行切斷電源達到防爆目的;嚴格按照防爆電氣設備標準,進行日常檢查和巡回檢查。
4.預防觸電的主要措施預防觸電的主要措施有:使人體不能接觸或接近帶電體;井下電氣設備必須設置保護接地;在井下高低壓供電系統中,裝設漏電保護裝置;采用較低的電壓等級;井下電纜的敷設符合規定,并加強管理;操作高壓電氣設備,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使用保安工具;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把手應有良好絕緣,電壓不得不超過127V,電氣設備控制回路電壓不得超過36V。
5.預防漏電的主要措施預防漏電的主要措施有:井下電網正確選用電氣設備的型號;采用中性點絕緣的供電系統;采取保護接地措施;裝設作用于開關跳閘的漏電保護裝置;高壓饋電線上裝設選擇性的檢漏保護裝置;井下低壓饋電線上裝設帶有漏電閉鎖的檢漏保護裝置或有選擇性的檢漏保護裝置,如果沒有這兩種裝置必須裝設自動切斷漏電饋電線的檢漏裝置;選擇性檢漏保護裝置必須配套使用,不準單獨使用帶延時的總檢漏保護裝置;避免電纜、電氣設備浸泡于水,防止擠、刺而使電纜損壞;導線連接要牢固、無毛刺;不增加額外部件;對于電網的對地電容進行補償。
6.除以上采取的措施外,還應加強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和維修,定期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和試驗,對性能指標達不到要求的及時更換,在資金許可的條件下,改造或更新帶病運行或超期服役的電氣設備以及不能可靠動作的各類安全保護裝置;合理配備必要的檢測儀器、儀表,檢修、維修工具和備件,以確保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加強基礎管理,建立健全各類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檢修以及責任追究等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與實施;完善井下電氣設備的各類安全保護裝置,并嚴格按照規程、制度加大日常檢查和巡回檢查力度,防止誤動作或不動作。
三、調研收獲
通過此次調研,讓我了解到井下電氣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各種保護措施,杜絕在實際工作中為趕產量、趕進度,甩掉保護裝置的現象;在我們職教中心培訓學員的時候,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提高廣大職工對井下電氣設備的安全和保護的重要性的認識,這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更是企業安全生產的要求。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下到基本單位去調研,為我以后教學提供現場實際經驗,可以更好的為職工上好課。
篇3:施工現場電氣設備運行維修操作規程
(1)施工現場的電氣線路必須保持良好的絕緣狀況,并有防止人踩、車軋、水泡、土埋及物砸的措施。
(2)不用的線路應及時切斷電源或拆除。
(3)嚴禁在本單位不能控制的電氣設備上掛接臨時接地線作業。
(4)嚴禁在供電部門電度計量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進行作業。
(5)停、送電前必須與各用電單位聯系,嚴禁約時停、送電。
(6)應避免帶電作業。需低壓帶電作業時,必須設監護人,嚴禁獨立作業。接線時必須先按中性線,后接相線,拆線時,先拆相線,后拆中性線。
(7)當發生嚴重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以越級拉開負荷開關,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帶負荷拉開隔離開關。
(8)停電檢修設備時,在可能來電的各方向必須有明顯的斷開點,并在開關操作手柄上懸掛“嚴禁合閘,有人作業”的標示牌。
(9)在裝置式空氣斷路器或漏電保護開關下火接、拆用電設備時,必須逐相驗電,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操作。
(10)在多臺電焊機集中使用的場所,當拆除其中一臺電焊機時,斷電后應在其一次線側先行驗電,確認無壓后方可進行拆除。
(11)運行中的電氣設備發生開關跳閘或熔斷器熔斷,未查清故障原因前不得合閘。
(12)采用自備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時,備用電源斷路設備與主電源斷路設備之間必須裝設連鎖設備。
(13)配電箱及開關箱內的閘器具必須完好無損,配電盤面上不得出現裸露帶電體。
(14)雨淋、水泡、受潮的電氣設備應進行干燥處理,并搖測絕緣電阻,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