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陳列員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合理規劃商品陳列,促進商品銷售。
2、負責每季新品的陳列,定期更新陳列展示,完善店鋪陳列搭配工作。
3、根據銷售、消費趨向、市場需求優化店鋪平面布局。
4、跟進店鋪有關陳列的執行情況,并進行反饋。
任職要求:
1、熟悉商品陳列、櫥窗陳列設計。
2、具有一定美感,懂色彩、燈光搭配,對陳列、流行趨勢有一定了解,具備時尚感。
3、具備快時尚品牌從業經驗,有服裝零售行業經驗者優先。
4、能適應在各地出差。
篇2:商品陳列與POP管理規范
為加強營業現場的形象管理,提高公司商品經營品味,創造更好的銷售業績,特對營業現場商品陳列和POP管理作如下規定:
一、營業現場的形象管理
商品的陳列與出樣、模特的運用、陳列點的布置和POP的陳列由運營管理員作為現場管理,廣宣企劃部門進行規范督導和綜合檢查。
二、商品出樣與陳列規范
1、基本原則:
(1) 柜內應陳列質量可靠、外觀整潔、平整干凈的商品。
(2) 陳列商品高度要適中,不能影響整個賣場效果。
(3) 陳列商品應勤更換,不可一成不變。
(4) 陳列商品應充分考慮燈光,裝修裝飾、襯托物的有機利用,以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
(5) 商品陳列不應影響顧客視線和流動路線。
(6) 陳列商品應有聚焦點,以吸引人們的注意。
(7) 應季商品應突出陳列,過季商品和特賣商品應單獨陳列。
2、使用道具規范
(1) 同一專柜內用于懸掛商品的掛件,顏色應協調一致。
(2) 使用道具必須牢固,不得有松散現象。
(3) 中島道具高度不得超過135cm。
(4) 使用模特陳列的,模特高度不得超過200cm(含底座高度)。
(5) 模特出樣不允許成排擺放,中島135cm高100cm長度內的層板上只允許放置一個半身模特架。
(6) 陳列道具不得超出賣區,不得阻擋賣區內其他陳列。
3、商品的陳列整理:
(1)服裝類商品按長短進行整理時,應短款在前、長款在后。
(2)按顏色整理時應暖色系在前、冷色系在后,同一柜位的商品顏色應協調統一,同一色系的商品陳列在一起。
(3)按質地厚度整理時,應質地薄的在前、質地厚的在后。
(4)用衣掛陳列商品,掛鉤方向一致向內,衣服的正面朝向通道。
(5)采用層板道具上下陳列時,應按商品重量大小,由上至下依次按由輕到重、由小到大順序陳列。
(6)采用貨架陳列,商品左右間距應考慮商品材料,如針織品應考慮線的粗細。
三、促銷廣告及POP管理規范
(1) 促銷廣告和POP原則上由廣宣企劃部統一制作,如專柜自行安排制作的,需由廣宣企劃部檢查制作效果,同意通過后加蓋專用印章方可懸掛。
(2) POP禁止粘貼在賣區內任何位置,應懸掛于POP專用架上。
(3) 未經許可不許在賣場內散發商品促銷單和商品介紹傳單。
(4) 各專柜懸掛的POP高度應在190cm-200cm之間,不得隨意調高或調低其高度。
(5) 各專柜POP不能占用主副通道,陳列位置應在銷售點或副通道邊緣。
(6) 專柜其他招貼畫以及其他裝飾物必須經廣宣企劃部核準后方可懸掛。
(7) 促銷類POP在促銷結束后必須立即撤下,品牌介紹類POP視情況確定陳列時限。
四、現場陳列形象的管理
運營部經常派美陳人員到營業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指出,并責令其糾正,如果商鋪不能及時改正的,運營管理人員應積極配合美陳人員進行糾正,并不承擔由此帶來的損失。
五、處罰條例
如果違反上述相關規定的,由運營部對其進行相應處罰,商鋪內出現陳列或POP擺放不規范,發現一次將對該專柜罰款20元。對拒不整改的商鋪,按情節嚴重給予50-200元罰款。
篇3:某商場專柜商品陳列制度
商場專柜商品陳列制度
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1、顯而2、易見的原則
(1)、商品的正面向顧客,價格清楚
(2)、每一種商品不能被遮擋
(3)、貨架下層商品傾斜
3、要讓顧客伸手可取
(1)、商品與商品之間留一小指頭空隙
(2)、商品與層板間留一定距離
(3)、前擋是否會影響顧客取貨
(4)、是否便于顧客放回
4、豐滿、層次感的陳列原則
5、適應購買習慣,6、便于顧客尋找
7、先進先出原則
8、關聯性陳列原則
9、前置原則
10、相對穩定原則
11、可比性原則
10、生熟分開原則
11、安全原則
二、商品陳列的日常檢查
商品正面是否面向顧客
價格標識是否齊備
商品有無被擋住
檢查商品的拿取,放回是否便利
檢查貨架上面是否有空位,如有空位,即要補貨
是否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賣相
檢查關聯性的商品陳列
檢查海報,促銷標識
3、商品陳列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陳列法:把同類商品集中在一個區域
要求:(1)同類商品(2)周轉快的商品
以下以高度為165厘米的貨架為例,將商品陳列段合為4個段
上段
上段即貨架的最高層,高度在120~165厘米間,該段位通常陳列一些推薦商品或有意培養的商品,該商品經過一定時間后可移至下一層,即黃金陳列段
黃金陳列段
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間,是人們眼睛最易看到,手最易拿取商品的陳列位置,此位置一般用來陳列高利潤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獨家代理或經銷的商品
中段
其高度約為50~85厘米,一般用來陳列一些低利潤商品或為了保證商品的齊全性及顧客的需要而不得不賣的商品,也可陳列原來放在上段或黃金段上的已進入商品衰退期的商品
下段
貨架的最下層為下段,高度一般在離地約10~50厘米間,通常陳列一些體積較大,重量較重,易碎,毛利較低,但周轉相對較快的商品,也可陳列一些消費者認定品牌的商品或消費彈性低的商品
(二)、特殊陳列法
堆頭陳列法
要求:(1)應季性,暢銷性,特價,賣相好,陳列量大
(2)要放醒目的地方
大筐陳列法
商品次要,平價,賣相要求隨意性,次要位置或特買場
N架陳列
(三)、其他陳列法
(1)、懸掛或陳列法
(2)、定位陳列法,如:檔口,服裝等
(3)、比較陳列法
(4)、島式陳列法:在商場進口處配置一些特殊陳列展臺,應注意:經予一定空間,控制陳列商品高度
(5)、突出陳列法:在陳列商品前面將部分有代表性的商品突出放置,如:模特,T型架等
四、基本操作
排列:將商品整齊規則的并排在一起稱為排列,重點是排列整齊不雜亂或松散
置放:將商品散開放置在陳列的容器中,注意上層商品需平整
堆積:將商品由下往上按順序堆積,重點是要創造立體感,要保持一定高度
交疊:將商品交錯的組合堆積為交疊,適用于形狀不一或大小不一的商品
裝飾:在一些商品中放一些其他商品起點綴作用,目的是提高商品的可視率
五、基本規范
正面朝外勿倒置,能豎不躺上下齊,左小右大低到高,標價商品要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