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崗位職責
市政工程師深圳市瑞捷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捷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瑞捷咨詢,瑞捷職責描述:
1、負責公司市政(道路、隧道、橋梁、水利工程)的評估工作
2、參與設計過程中各專業技術論證及圖紙會審工作,負責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組織計劃的制定落實,技術性工作的管理、監督、檢查;
3、負責項目質量管理工作,并編制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計劃,負責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和工程設計變更管理;
4、市政工程、土建工程類大專及以上學歷,有中級以上職稱,高工優先(市政專業);
5、具有5年以上市政工程管理經驗,熟悉市政工程施工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夠獨立承擔施工任務。
6、有市政、房建、機電類建造師證優先考慮;
篇2:某市政工程防洪防汛應急預案
為貫徹“防大汛,抗大洪,排大澇”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做到全面動員,精心組織,統一行動,上下配合,部門協作,確保汛期項目部在施的東風水廠管網延伸工程安全度汛,提供強有力的防汛保障,特制定施工現場防汛應急預案。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按照成都天府水城城鄉水務建設有限公司有關工作部署,結合項目部在施工程實際施工情況,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制及主要職責
1、為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便于指揮,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部負責人為組長的防汛搶險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羅星
副組長:羅小平
成?員:陳小明
胡軍安
蔣強
24小時值班電話:
2、主要職責:
(1)貫徹防汛工作法律、法規、政策,執行上級防汛搶險指令。
(2)制定防洪應急預案。
(3)組織防汛隊伍以防汛搶險車輛、設備和物資等。
(4)組織安排防洪值班,并監督檢查。
三、重點檢查監控部位和環節
施工現場要實行嚴格的汛前檢查、汛期監控、汛后復查的檢查監控制度。安排專人分工負責,對現場的臨建設施、基坑設施、運輸機械、施工用電等項目進行重點檢查和監控。
(一)基坑工程:
基坑設施包括:溝槽、井室基坑邊坡防護、土石方開挖等。
監控人的責任:隨時觀察基坑邊坡變化、基坑毗臨建筑物的變化情況;對毗鄰建筑物、臨建設施的基坑要重點檢查監護;一旦汛情到來,立即停止施工,準備充足的排水設備、裝置,及時對基坑進行排水。要時刻注意水流量的變化,必要時立刻用砂袋增強圍堰的強度,加強圍堰內部的支撐。汛期過后對基坑進行全面檢查,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二)臨時用電
臨時用電包括:施工用電、生活用電等。
監控人的責任:全面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臨時用電設施、配電線路,嚴格實行"三相五線制",確保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各類配電設施的防雨設施防護完好;暴雨天氣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并準備好應急照明器材。汛情過后,對配電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電施工。
四、防汛應急信息檢測與報告
1、項目經理部防汛領導小組針對管轄范圍內有關自有房屋、在施工程防汛突發事件的種類和區域,對各類隱患進行監測并建立數據庫,完善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有效監控,并及時維護更新,確保監測數據的質量。
2、項目部防汛指揮機構應及時掌握現場的雨情、險情、災情、工情等,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的原則,及時向總部上報有關信息及響應動態。同時及時向應急搶險隊下發汛情信息,做好防汛、搶險、排險的各項準備工作。
五、防汛搶險工作日常管理
1.項目部防汛領導小組負責本工程汛期安全應急搶險救援體系的日常管理。
2.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完善應急反應體系。
3.建立應急搶險救援組織。
4.組織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基本技能的培訓。
5.配置搶險救援設備。
6.組織對應急搶險救援器材和設備實施檢查、保養。
7.嚴格執行值班制度,與施工管理部保持通訊聯系。
8.聯系人及聯系電話:蔣強
9.外部報警電話:火警:119
救護:120
交通:122
10.防汛值班
按照項目部夜班值班表執行,班子成員24小時開機,保證通訊暢通。
六、有關要求
有關事項按照本預案的要求,全面落實防汛工作的各項防范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加強實戰演練,保持高度的待命狀態,確保一旦發生汛情,能夠高效、有序、及時地開展搶險,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對在防汛工作中行動遲緩、措施不力、責任不落實,由此造成責任事故的,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附頁:
1、設備設施材料清單
2、附近醫院位置及路線圖
篇3:某市政工程職業危害防治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粉塵、噪聲、高溫、以及有毒有害氣體,有毒有害氣體主要種類有:CH4、CO、CO2、NO2、SO2、H2S等。以上有粉塵、噪聲以及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傷害影響較大,必須提高警惕,加強檢測和管理工作。?
(二)粉塵、尾氣
粉塵對工人的身體的影響也稱矽肺病。是由于游離的二氧化硅粉塵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在人的肺泡上發生堆積,影響氣體交換,最后導致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組織全部纖維化。
(三)噪聲
長時間在工作環境中接觸頻率較大的聲音從而引起人的反感、煩燥不安,長時間或較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下,還可能引起人的神經系統出現某種障礙和病變(聽力損害和神經衰弱等),引起人體的內分泌失調等情況出現,聽覺器官受到嚴重傷害。
(四)有毒有害氣體
在工作中長時間的接觸高濃度的有毒有害氣體,導致急性中毒或死亡。
(五)高溫
是由于人體長時間在較高的溫度環境下工作,導致中暑、可能導致職業性白內障、頭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最后竟暈倒的現象。
(六)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發生群體性職業衛生事故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救援人員要按照“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遇害者進行急救。在遇到急性職業危害時救援人員要按照本著“先活著后死者、先重傷后輕傷,先易后難”的原則救險。遇到緩慢性職業危害時要對遇害者盡可能的醫療康復。
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職責
組長:負責組織指揮煤礦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1)組織啟動本礦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組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演練;
(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副組長: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2)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并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4)組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組員:協助組長、副組長揮做好職業病危害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工作;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指揮、維護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信息。
四、預防與預警
(一)危險源監控
必須認真落實本礦管理制度,切實把防治巖塵、煤塵、有毒有害氣體、高溫、機械設備的各項管理規定及治理措施落到實處,不斷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防止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具體采取如下措施:
(1)必須完善防塵灑水管路系統,防塵管路的管徑選擇滿足生產和防塵灑水需要。
?(2)挖掘工作面必須采取路面濕式打眼、轉載點噴霧灑水。
(3)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粉塵的措施,噴霧降塵裝置設施的設置必須符合規定要求。
(4)測塵與測風同步進行,測定全塵和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掘工作面根據實際情況要隨時進行測塵,發現粉塵濃度超限時,必須加強路面注水、噴霧降塵等防塵措施。
(5)對機械設備完善防護消聲裝置。
(6)定期組織員工進行這也并防治體檢,定期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專項培訓。
(7)加大職業病危害宣傳力度,提高員工的職業病防治意識。
(8)及時監督項目部配備和發放職工勞動保護用品,尤其是直接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崗位,特別是掘進工作面,對掘進工作面工人發放防護口罩,對噪聲嚴重區域發放防噪護具。
(二)預警行動
加強職業衛生管理,一旦發現有群體性隱患,就要啟動應急預案,發布事故預警,避免職業衛生事故發生。
五、信息報告程序
調度室接到群體職業衛生事故匯報后,立即將事故概況向值班領導匯報,并根據值班領導的指示,向總經理匯報,同時向組長副組長長匯報。
匯報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初步原因;已經采取的措施;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等。
通知順序如下:事故發生地點—→調度室—→值班領導—→組長—→副組長—→成員。
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在1小時內向公司領導報告。
六、應急處置
(一)響應分級
調度室接到市政工程事故匯報后,立即匯報值班領導,并立即通知應急小組,由組長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以及啟動哪一級別應急預案。
(1)發生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30人以上群體發生職業病,為Ⅰ級響應。
(2)發生特大傷亡事故,已經可能導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群體發生職業病,為Ⅱ級響應。
(3)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已經可能導致3人以上、9人以下群體發生職業病,為Ⅲ級響應。
(4)發生一般傷亡事故,已經可能導致1人以上、3人以下個體發生職業病,為Ⅳ級響應。
(二)響應程序
市政工程衛生事故發生后,調度室為發出預警通報的責任單位。當調度室接到發生急性職業衛生事故的匯報后,立即撤出災區人員和停止災區供電,按應急預案規定的順序通知、技術負責人等有關人員,有關人員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匯報,組織應急小組,成立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制定救災方案,救護隊進行救災工作直至災情消除、恢復正常生產;當調度室接到發生緩慢性職業衛生事故的匯報后,立即向職業病危害防治機構匯報并聯系醫院對遇害者進行身體檢查、醫治。
七、應急保障
(一)應急物資保障
根據實際情況,在各施工項目部放不同數量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藥品。
(二)應急檔案管理
建立《職業病危害管理機構》、編制《職業病危害計劃與實施方案》、編制《職業危害防治培訓計劃》、建立、健全的職業衛生檔案。
?
?**************
2014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