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配電水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長江路第一小學配電、水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1、配電房是學校師生教學、生活用電的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認真管理好。
2、嚴格實行值班、定期檢查制度,常年保證機械運行性能良好,確保學校供電正常,預防停電事故的發生。
3、非工作人員不準帶入該房內,不準他人隨便擺弄供電設備,注意保養、愛護公物。
4、房內保持整潔有序,門窗防護設施完好,專人負責關鎖門窗。
5、配電房按規定配有消防器材,工作人員定期檢查性能,學會使用,妥善保管。
篇2:配電房管理制度(精選)
第一篇:配電房管理制度
文件名稱:崗位職責匯編深圳鵬基物業姜堰分公司文件編號:w1-00006版次:00001
配電房管理制度
一、配電房由專人管理,保證供電正常,配電房工作人員須持證上崗,
按時參加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活動。
二、嚴格操作規程和完全生產規則,杜絕違章操作和不安全行為。
三、對設備和安全設施要勤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精心維護和保養
好設備,確保政黨安全供電。
四、做好防水、防鼠、防盜工作,注意隨手關閉好門窗,經常查看防
護網情況,謹防小動物竄入配電間而發生意外。
五、嚴格禁火制度。嚴禁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帶進配電間;嚴禁燒電
爐等;配電間內嚴禁吸煙。工作人員須能熟練使用消防器材。
六、無關人員嚴禁進出配電房。未經培訓,不得隨便開關操作室內設
施、設備。
七、管理員應經常檢查設施、設備動作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每半年組織大檢查,保證供電系統有良好的性能。
八、供電公司抄表員前來抄表,管理員應做好配合、復核工作,確保
交費及時、準確。
九、遇到緊急事故,應快速準確地斷電、防止事故擴大。
編制/日期:王華審核/日期:黃德友批準/日期:劉治友
2014-3-12014-3-12014-3-1
第二篇:配電房管理制度1
配電房管理制度
一、配電房由專人管理,保證供電正常,配電房工作人員須持證上崗,按時參加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活動。
二、嚴格操作規程和完全生產規則,杜絕違章操作和不安全行為。
三、對設備和安全設施要勤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精心維護和保養好設備,確保安全供電。
四、做好防水、防鼠、防盜工作,注意隨手關閉好門窗,經常查看防護網、密封條防護情況,謹防小動物竄入配電間而發生意外。
五、嚴格禁火制度。嚴禁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帶進配電間;嚴禁燒電爐等;配電間內嚴禁吸煙。工作人員須能熟練使用消防器材。
六、嚴禁無關人員進出。未經培訓,不得隨便開關操作室內設施、設備。
七、管理員應經常檢查設施、設備動作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每半年組織大檢查,保證供電系統有良好的性能。
八、沒有經過領導批準,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配電房。
九、遇到緊急事故,應快速準確地斷電、防止事故擴大。
十、每天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十一、因故需停部分負荷要提前一天通知使用部門,突發性停電事故要應打電話向使用部門做出解釋。
浚縣科達學校
第三篇:配電房管理制度
一、配電房由專人管理,保證供電正常,配電房工作人員須持證上崗,按時參加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活動。
二、嚴格操作規程和完全生產規則,杜絕違章操作和不安全行為。
三、對設備和安全設施要勤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精心維護和保養好設備,確保安全供電。
四、做好防水、防鼠、防盜工作,注意隨手關閉好門窗,經常查看防護網、密封條防護情況,謹防小動物竄入配電間而發生意外。
五、嚴格禁火制度。嚴禁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帶進配電間;嚴禁燒電爐等(推薦訪問制度大全:);配電間內嚴禁吸煙。工作人員須能熟練使用消防器材。
六、嚴禁無關人員進出。未經培訓,不得隨便開關操作室內設施、設備。
七、管理員應經常檢查設施、設備動作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每半年組織大檢查,保證供電系統有良好的性能。
八、沒有經過領導批準,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配電房。
九、抄表員來抄表,管理員應做好配合、復核工作,確保交費及時、準確。
十、遇到緊急事故,應快速準確地斷電、防止事故擴大。
十一、每天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十二、因故需停部分負荷要提前一天通知使用部門,突發性停電事故要應打電話向使用部門做出解釋。
十三、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和巡回記錄和交接班制度。
第四篇:配電房管理制度
配電房管理制度
為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確保廬峰校區供電系統安全正常運行及服務質量,特制定配電房管理制度。
1.負責供電系統操作、巡查、維修、養護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熟悉電氣設備情況和有關安全措施。2.配送電建立運行值班制度,對變配電裝置及高壓室每周巡查一次,做好巡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在值班記錄及巡查記錄中注明;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3.配電設備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和值班,配電設備的停送電由值班電工操作,非值班電工禁止操作。復雜的倒閘操作,必須執行操作票制度、監護制度,高壓環進、環出柜嚴禁操作。操作及檢修時必須按規定使用電工絕緣工具、絕緣鞋、絕緣手套等。高低壓柜開關狀態須作好警示、標識。值班員必須做好值班記錄,認真作好交接班。4.配電房、電表房計量電能表須每月定時抄表。5.變壓器嚴禁超負荷或極低負荷運行,應有計劃的向供電局報停或啟用。冬季可報停部分變壓器,夏季供電高峰時,按負荷的需求,恢復使用。嚴禁變壓器空載運行。6.須有專人對巡查記錄、抄表記錄進行統計、制圖、分析,監視系統運行狀態,診斷系統故障,制定節能措施。7.停電時,應提前向用戶發出通知;恢復送電時,在確認供電線路正常、電氣設備完好后方可送電。8.配電房室溫不可超過攝氏40度。消防設施須定期檢查,保持完好、有效,并有手持式氣體滅火器。注意防止小動物進入;無關人員須許可方可進入。
9.加強日常清潔、維護、檢修,確保供配電系統正常,配套設施、設備、裝置
完好。
第五篇:6.2配電房管理制度
配電房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強對各配電房管理,以保障小區正常供電與運行。
二、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小區配電房的管理。
三、職責
1、小區工程部負責配電房的日常管理,分區確定責任人。
2、責任人負責操作配電房設備設施(委托或由供電部門負責的除外);對配電房內設備設施進行維護保養;負責配電房的清潔衛生和安全防范工作。
四、工作內容
1、根據《配電房維護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等制度對配電房進行日常檢查維護處理。
2、配電房平時上鎖,非工程部人員進入配電房必須由工程部工作人員陪同。
3、配電房設備由責任人負責管理,除工程部值班人員外不得擅自操作,其他人員(包括供電部門和維保單位)進行維修必須通知責任人。
4、配電房內嚴禁吸煙,應保持房內良好通風及照明,門窗開啟靈活無破損。
5、房內保持干凈、整潔、無積塵,室內及電纜溝槽不得有雜物。保持機房下水道暢通,無堵塞現象。
6、不得擅自改動配電房的設備線路,如必要時,經供電部門和小區主任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更改后相關資料須放在《設備檔案》內保存。
篇3:配電室停送電制度及安全生產責任制
配電室停送電制度
1、在配電室進行停送電工作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2、正常停送電操作必須經有機電部門批準的停電工作票,否則不準操作。
3、處理故障或其他緊急情況下,可以先停電,但停電后必須向工區值班人員或礦調度室匯報說明情況。
4、值班人員在接到停、送電命令或停、送電工作票時必須寫出完整的操作票,并與負責人一起審查工作票、操作票及檢查停送電設備安全狀態,確認無誤后方可操作。
5、在停電設備上工作,必須先停電、驗電,裝設地線或者合上接地刀閘,地線的裝設必須符合規程要求。
6、工作結束后工作人員撤離現場,值班員與工作負責人應詳細清點、檢查現場,撤除地線,確認具備送電條件后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值班員負責送電。
7、操作人員必須按勞動保護穿戴,使用絕緣防護用具。
8、開關一旦出現跳閘,必須查明跳閘原因后方可聯系送電。
9、、嚴禁約時停送電,杜絕無計劃和不按計劃停送電。
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配電室安全生產責任制
1、值班員應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工作。
2、有一定的電工基礎知識,熟知變電所運行有關規程及標準,熟悉《煤礦安全規程》
有關規定。(轉載請注明來自:制度大全)
3、必須熟悉變電所供電系統圖和設備分布,了解系統電源情況和各配出開關的負荷性質、容量和運行方式。熟知變電所變配電設備的特性、一般構造及工作原理,并掌握操作方法,能獨立工作。
4、掌握觸電急救法及人工呼吸法,并具有電氣設備防、滅火知識。
5、無防礙本工種的病癥。
6、上班前不準喝酒,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堅守工作崗位,上班時不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嚴格遵守有關規程規章的規定。
7、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及工作終結制度等有關制度。
8、倒閘操作必須執行唱票監護制,一人操作,一人監護。重要的或復雜的倒閘操作,由值班長監護,由熟練的值班員操作。
9、操作前應先在圖板上進行模擬操作,無誤后再進行實際操作。操作時要嚴肅認真,嚴禁做與操作無關的任何工作。
10、進行送電操作時要確認該線路上所有的工作人員已全部撤離,方可按規定程序送電。
11、操作中有疑問時,不準擅自更改操作記錄和操作票,必須向當班調度或值班長報告,弄清楚后,再進行操作。
12、用絕緣棒分合開關或經傳動桿機構分合開關時,均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雨天在室外操作高壓設備時,絕緣棒應有防雨罩,雷雨天氣禁止倒閘操作。
13、嚴禁帶負荷停送刀閘(或隔離開關),停送刀閘(或隔離開關)要果斷迅速,并注意刀閘是否斷開或接觸良好。
14、裝卸高壓熔斷器時,應戴護目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可用絕緣夾鉗,并站在絕緣墊或絕緣臺上。
15、電氣設備停電后(包括事故停電),在未拉開開關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攔,以防突然來電。
16、嚴禁使蓄電池過充、過放電。
17、變(配)電所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鼠患,變(配)電室無漏雨現象。
**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2005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