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預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小學預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2024-07-31 閱讀 1565

為了維護我校穩定,確保全校師生飲食衛生和身體健康,保障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切實做好食品、食物衛生工作,培養良好習慣,嚴防食物中毒,確保全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

二、基本原則:

1、充分認識食物衛生工作的重要性,把預防工作與“****”思想緊密結合起來,真正代表廣大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

2、誰主管、誰負責。學校的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級領導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措施得力,齊抓共管。

3、建立健全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斷病從口入的源頭,防患于未然。

4、發現食物中毒現象,要及時報告,及時治療,及時查找原因,最大限度地減小損失。

5、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信息報送和應急處理方案,加強統一領導,及時準確地溝通信息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6、加強宣傳教育,積極做好師生員工的思想工作,確保學校穩定。

三、組織機構及具體分工:

學校成立“預防食物中毒”工作領導小組,組員由以下各個部門組成:中心指揮部、辦公室、總務處、政教處、校醫室。

中心指揮部:統一組織、全面指揮、調度與此事故有關的一切活動。組長為校長、辦公室組員為辦公室主任,負責統一協調各部門的行動??倓仗幗M員為總務主任全面負責車輛運輸、通訊、飲食、人員接待等工作。政教處組員為政教主任負責校紀校規的管理。校醫室全面負責對事故人員的救護治療工作。

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四、落實措施:

1、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有關規定,不采購、加工、銷售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嚴格把好源頭關。食品采購,堅持到有衛生許可證的單位購買,不購熟制品。

2、制作食品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要按先折后洗,先洗后切的程序

加工食品。成品與半成品要分開存放,保證制做的食品安全衛生,并做好保質留樣工作,嚴防出現食物中毒。

3、炊事人員一律持證上崗,上班前要檢查個人衛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堅持定期更換衣服,勤洗澡。上班期間必須衣帽整潔,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

4、上班時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操作間,加強對糧油等食品庫房的安全防護,防止投毒事件發生。

5、加強對餐廳和周邊環境的管理,派專人及時打掃衛生。每天進行消毒,為師生創造一個干凈衛生的就餐環境。

6、各班級要教育學生,搞好個人衛生,不吃不干凈、過期食品和“三無”食品,防止病從口入。

7、堅持春秋兩季滅老鼠活動,定期開展殺滅蚊蠅、蟑螂等害蟲的活動。

五、幾種食物中毒處置方案:

1、當發現3人以下師生飯后輕度惡心、嘔吐、腹瀉應及時將病人送院醫院檢查治療。同時將情況上報學校。學校將高度對此類事件予以重視,并做相應安排,嚴密監控事態擴大。

2、當發現3人以上師生飯后出現惡心、嘔吐、發燒、腹瀉甚至驚厥昏迷現象,學校立即啟動“泓口小學預防食物中毒工作預案”,學校各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半小時之內必須就位,并馬上開展相應工作。

3、校醫室及時與當地醫院聯系,負責救治工作。

4、總務處負責安排車輛,積極配合學校和上級對事故進行調查。

5、辦公室書面向上級報告調查結果及處理意見。

六、責任處理辦法:

1、由于貨源問題出現學生中毒事件,將追究承包人直接責任。

2、由于飲事人員操作不當,如生熟不分,冷熱混放造成學生中毒事件,將追究當事人主要責任,后勤領導負有領導責任。

3、由于庫房保管人員防護不當,造成人為投毒事件發生,將追究庫房保管人員的主要責任。

4、由于學生誤食“三無”產品或過期、變質食品,將追究小賣部或食堂管理人員的主要責任。

篇2:學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預案

學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預案

(一)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學校食堂作為供應飯菜等食品部門及教職工就餐場所,其采購,加工,衛生工作

如有不慎極易發生食物中毒現象,表現為多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現象。

(二)處置措施

1、馬上向有腹痛,嘔吐,腹瀉現象的學生詢問情況,了解此前吃過的食物。

2、學校馬上組織車輛,人員把有腹痛,嘔吐,腹瀉的學生送醫院治療。

3、馬上向教育局,衛生防疫部門匯報情況。

4、繼續關注學生有無腹痛,腹瀉,嘔吐現象,發現馬上送醫院治療。

5、通知學生家長并向其說明發生的情況,請家長到醫院。

6、食堂剩余飯菜馬上封存,報衛生防疫部門檢測。

篇3: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范文四篇

本文目錄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范文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應急預案師生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幼兒園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一年一度的高中考即將來臨,為保障考試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發生,延慶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召開了專題工作會,成立了高中考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動員全所力量成立了學校食堂監督組、校園周邊檢查組和突發事件應急組,強化了監督管理責任。并結合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況進行了防控工作布置。

學校食堂監督組分別對高考考點一中、五中和六中,中考考點三中和永寧中學五個考點以及二中的學校食堂9戶,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執法檢查。檢查以各學校食品原料采購索證情況、食品加工制作過程、衛生設施運行情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食品留樣、餐具消毒及保潔等為重點。對存在的衛生問題,監督員現場提出了書面改進意見,要求學校和食堂負責人進一步加強衛生安全責任制,強化各項衛生制度的具體落實。在檢查學校食堂的同時,為保證高中考學生外出就餐的安全,校園周邊檢查組對考點周邊的13戶餐飲業進行了嚴格監督,對于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由監督員定人定崗,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在監督檢查中,還向考生、家長、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餐飲單位發放了《高考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安全》的宣傳單,加大了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

高中考期間,衛生監督員將堅守崗位,加強對各考點食品安全的督導檢查,指導學校加強衛生管理,確保師生身體健康。重點對考點周邊的餐飲單位進行巡回監督,營造良好的餐飲環境,以規范的日常管理、嚴格的制度落實保障學子們的用餐安全。

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范文(2)|返回目錄

為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工作,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特制定本預案。

學校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學校食堂或小賣部供應的食品。

2、及時報告。

(1)條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癥狀。

(2)程序:發現師生有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時,應迅速報告學校,同時撥打“120”電話或直接送醫院進行處理。學校要迅速向上級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3)內容:

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②學校的校名、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③供應單位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④目前狀況、事情的經過和緊急處理措施。

⑤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3、啟動應急處理程序[本文來自m.ok3w.net]

(1)及時將患病師生送到就近醫院,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

(2)做好排摸調查工作,收集信息。

(3)及時通知家長。加強家校聯系(派專人接聽家長咨詢電話),以免延誤救治時機。

(4)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做好隨訪工作,繼續排摸調查,安排專人做好家長解釋工作,并將有關情況及時書面報告教育局,直至所有患病師生全部康復到校上課。

4、保護現場:保留造成或導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5、配合調查: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6、控制事態: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包括教學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7、保險介入: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8、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師生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范文(3)|返回目錄

學校本著為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的目的出發,在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的同時,加強對食堂食品衛生工作管理,即適應對學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維護學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減少學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按照上級有關部門關于學校突發事件“沉著應付、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總體要求。

在認真做學校食品進貨、加工、消毒、留樣等工作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樹立“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時,敲警鐘,以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

(二)組織管理學校校長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切實加強領導,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體性食物中毒處置領導小組,一旦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處置領導小姐協調開展工作。

幼兒園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范文(4)|返回目錄

為及時處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確保全縣師生的身體健康和校園正常的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衛生部《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辦法》、《麗水市中小學幼兒園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食物中毒事故及等級劃分

1、食物中毒事故

本預案所稱食物中毒事故,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病,造成師生健康嚴重損害的食物中毒事件。

2、等級劃分

(1)一般中毒事故:學校集體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在3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

(2)較大中毒事故:學校集體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30-99人,或出現死亡例病。

(3)重大中毒事故:學校集體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1、成立縣中小學幼兒園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縣教育局局長任組長,縣教育局分管局長任副組長,教育科、計財科、監審科、勤辦、局辦公室等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較大以上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主要職責是:

(1)負責本預案的啟動,協調各相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2)指導督促中小學幼兒園處置食物中毒的應急響應行動。

(3)監督檢查中小學幼兒園制定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等情況。

(4)對學校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進行評價和總結。

(5)重大問題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請示報告。

2、中小學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教育科科長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由計財科科長擔任,教育局具體抓相關工作的有關干部為辦公室成員。應急處置辦公室設在教育科,負責貫徹落實領導小組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主要職責是:

(1)負責采集食物中毒事故全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料,整理取證材料,撰寫食物中毒的書面報告,對外發布信息報道,并及時向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通報情況。

(2)協助事發學校和衛生部門開展患者救治工作,跟蹤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時準確向領導小組匯報發病情況。

(3)協助衛生部門做好現場取證、事故調查、原因分析和責任認定等工作。

(4)協助事發學??刂剖鹿尸F場,維護秩序,制止過激和違法行為,防止發生混亂局面。

(5)協助事發學校做好醫療救治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配合醫療、防疫機構進行消毒工作。

(6)協助事發學校接待來訪的家長和家屬,做好解釋、說明、安撫工作。

三、運行機制

(一)事故預防(事先)

1、各中小學幼兒園要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的演練。通過演練,發現應急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對校園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

2、各中小學幼兒園應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廣大師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各片教育輔導中心要對轄區內各類學校,各鄉鎮中心學校對下屬教學點、對口管理的民辦幼兒園,加強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指導、監督和管理。

(二)應急處置(事中)

發生一般食物中毒事故,事發學校要在第一時間報告教育局和當地鄉鎮政府,由縣教育局會有關部門迅速確認,并立即將事故報告縣政府和市教育局,及時啟動縣級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發生較大食中毒事故,由市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確認,并立即將事故報告市政府和省教育廳,及時啟動市級預案,本預案必須先行啟動;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先行啟動市、縣兩級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后,報省教育廳請求啟動省預案,按照省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開展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1、信息報送

(1)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現場知情人必須馬上向學校領導報告,或直撥120向急救中心求救。

(2)學校應在第一時間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同時將發生事故情況報縣教育局和當地鄉鎮政府。若有證據或理由懷疑有人投毒,應當立即報警。

(3)發生校園

食物中毒事故須在事發2小時內報送到縣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辦公室(電話:6839295),縣教育局須在事故發生后3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市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辦公室(電話:2202510)。

(4)縣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及時向領導小組組長通報有關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內上報縣政府和市教育局。要重視信息續報和結案報告,直至事故處理情況處于穩定。

2、先期處置

發現師生飯后有較度惡心、嘔吐、腹瀉等,應及時將患者送校衛生室或就近醫院進行初步診斷、治療。

3、應急響應

(1)事故發生后,縣教育局迅速報告縣政府,同時立即將事故報縣衛生局和市教育局。

(2)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縣中小學幼兒園食物中毒事故處置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本預案,指揮部署應急處置工作,及應急處置情況報告縣政府和市教育局。

(3)事發學校立即啟動本校應急預案。

①如疑似食物中毒,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或與附近醫院聯系,將發病師生送醫院救治。

②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收回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

③立即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用具。

④保護好現場及食品留樣、進貨單,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

⑤及時通知學生家長或教師家屬,并委派學校干部、教教師到醫院探視、慰問,做好安撫工作。學校各職能部門迅速深入到學生中去開展宣傳教育,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導致慌亂。

(三)善后處理(事后)

1、在食品衛生部門指導下,對中毒現場、食品加工場地、食品用具、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并銷毀或監督銷毀經檢驗屬于污染的食品。

3、配合衛生部門進行事故調查,按衛生部門的要求如供有關材料和樣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責任認定和行政處罰工作。

4、協助事發學校落實衛生部門要求采取的整改措施和建議。

5、對中毒事故中致病、致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助和撫恤。

6、根據衛生部門對食物中毒事故的調查結果,形成事查處理報告,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明確事故責任劃分,提出行政處罰意見,總結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改進措施,報縣領導小組結案。

6、對在校園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通報、調查和應急處置中,有玩忽職守、失職、讀職等行為的相關責任人員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幼兒園突發事件及“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學校關于師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理預案

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措施與應急預案

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

公司員工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食物中毒應急救治工作預案

學校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幼兒園師生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夏令營學生食物中毒重大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