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玩游戲激起學生興趣來提高識字能力
快樂玩游戲激起學生興趣來提高識字能力
德慶縣實驗小學何小燕
內容摘要:語文識字教學中,老師創設識字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挖掘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游戲情境家長提高能力
長期以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一直存在著學生難認、難記、難寫,學生遺忘較快,老師費力、收效較小等高耗低效的現象。而《語文課程標準》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為教學的第一目標。因此,在識字教學中首先要重視學生識字的興趣。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以游戲激趣是提高學生識字的最有效途徑,在游戲中認識的字才會深深地記入學生的腦海中,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認字、識字、用字的目的。
一、游戲中認識有規律漢字,在識字中體驗快樂
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識字的重要性。因此,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做到讓學生去挖掘識字的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在教學認識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識字4,蜻、蜓、蝴、蝶、蝌、蚪、螞、蟻,我先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知道這些字都是“蟲”字旁,都與昆蟲有關聯的。其次為了鞏固這類生字,我安排了一個玩大轉盤的游戲,把“蟲”字旁寫在小轉盤上,把“青、廷、胡、馬、義、科、斗”寫在大轉盤上。讓學生像魔方那樣一一轉動,每轉一次學生就讀一個生字,記一個生字。這樣認讀,識記就完成了。最后揭示形聲字構字的規律,學生舉一反三,在學習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對于會意字的教學,要使識字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我在一年級的語文科教學中通常是幫助學生揭示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師生同編一些瑯瑯上口的兒歌和順口溜,如:三日‘晶’,兩人‘從’,王上一點叫做‘主’,兩個小兒土上‘坐’……課堂實踐證明了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于樂,學生易學易記,不僅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
二、游戲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游戲千差萬別,多得數不勝數。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材和本班學生的特點去量身訂做識字游戲。記得我曾經教的一班學生,他們活潑,愛說愛玩,而且團體意識不強,課堂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在布置學生預習任務時就安排四人小組合作制作生字卡片,由小組長分配任務,我則強調學生“生字卡片制作得好的那個小組成員才有機會上臺比賽”。這樣先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意識,團結的力量。然后在課堂上把所有識字環節用游戲形式串起來,如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2課《春雨的色彩》,我利用學生制作的生字卡片,課堂上穿插了一個放鞭炮的游戲,一優生監督,臺下的學生當評委,兩個小組的學生同時比賽,把認讀對的生字卡片放入一個紅色的爆竹筒內,當比賽的同學讀對了,下面的學生跟他一起讀,并模擬爆竹的聲音:“嘭
篇2: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識字是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的基礎,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就語文教學而言,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怎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呢?我認為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明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對識字產生了興趣就等于擁有了無窮的力量,他們會自覺地克服很多困難,想方設法抓住一切機會識字,并且學以致用,自得其樂。教學實踐證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在識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創設教學情境,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抓特務”游戲等,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識字1時,我讓學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課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戲,邊出牌、邊讀出字音,再組詞讀(組詞越多越好),誰先把手中的漢字牌打完,誰獲勝。在此游戲中為了取勝,同學們會積極認字,有不會讀的和不會組詞的會主動想辦法解決。這種游戲識字方法既可應用在復習一課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對一單元的生字復習。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識字2時,學生按教師要求學習完生字后,每組抽一名認字最好的同學到其他小組“抓特務”。即逐個檢查字音、組詞情況,如果有不會的即是“特務”,要求小組長立即幫助學習生字。這樣一來人人都不想當特務,識字效率明顯提高,即使有困難的同學在小組長的幫助下也會很快認識。檢查一課、一單元甚至一冊書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學期識字3時,采用開火車識字的方法,即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組詞、分析字型、說一句或幾句話,其他同學輕聲發出火車開動時的“嗚一咔嚓、咔嚓”聲。如果有人說錯了或不會讀,火車就停下來,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或其它),“修理”好后繼續開火車。
2、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盡快的“授之以魚”,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同時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識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①、兒歌識字法: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坐在石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