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在教學中位置及應用
淺談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位置及應用
陳延光吉林省東豐縣三合鄉五道崗中學
摘要:本文闡述的是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其所處位置。現代教育技術在當代教育中處于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個位置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中心點,處理好這個中心問題,我們的當代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的突破和提升,如果沒有找到這個中心點,我們就還會處于教育改革的瓶頸之中。本文提倡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多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倡導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進行學習,增強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使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位置教育技術與教學的應用理念的更新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速度也隨之快速發展,在經濟保障之下,科學技術也飛躍式的快步前進。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人才的素質最為重要),也就是說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前進,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是最為重要的角色。那么人想要有更高的素質就需要接受系統的更科學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才能更好的為***主義奉獻力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教育為本的國家,中國教育的發展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人們學習怎樣種植谷物,是在沒有種植經驗理論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學習的;遠古的時候人們學習文字、音樂;到了商代的時候就有了真正的學校;到了西周的時候就有了“六藝”,這是一種文武兼修的教育方式;到了孔子時期,他有將“六藝”加以創新進行教授;戰國時有了“稷下學宮”;秦代禁止私學開設;漢代有重新恢復了私學;接下來的朝代中又有了很多等級性質的學館、書院、學校。但是無論哪種形式的教育都一直在為當時的社會輸送人才,而且都是很適合當時社會需要的人才,
所以當代教育也需要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們教育最需要適應社會發展,最需要教師做的就是更新理念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我們的教育事業當中去。那么怎樣才能將現代教育技術很好的融合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去呢?它又在教育教學中占有怎樣的位置呢?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位置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育技術已經慢慢的融入其中。自從2000左右國家已經相繼進行了幾次大的投資,購買了許多和教育相關的電子設備,如:計算機、投影機、語音室成套設備、理化生實驗軟件、電子打印設備等等。這些電子設備都無償的投放到了各個學校,使很多偏遠山區的學校能夠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料,進行備課;能夠讓一些現實中危險性大、材料不足的演示實驗通過動畫軟件來實現;能夠通過大屏幕對學生進行集體宣傳教育等等。教師們也都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他們都能積極參加,積極發表個人的心得,而且在培訓時也能時時提出問題,而后大家共同探討解答。教育技術可以強化教師的教育能力,可以挖掘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操,在現代教學中利用教育技術可以展現很多用語言無法表達的情境。現代教育技術在當代教育中處于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個位置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中心點,處理好這個中心問題,我們的當代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的突破和提升,如果沒有找到這個中心點,我們就還會處于教育改革的瓶頸之中。所以說現代教育技術在我們教學中的使用不僅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關系到整個中國當代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
我們要一改陳舊的教育觀念,與時俱進,不能說自己不會用電腦,也不能把不會用電腦這個事情當做很小的一件事,或者很困難的一件事。身邊就有很多老教師沒有更新教育觀念,總是把“我太笨了、年齡太大了學不會,再有兩年就退休了不用學”,這句話放在嘴邊,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機會最后的結果就是,別人在備課的時候遇到查資料的問題只要輕松的撥弄幾下手指就可以搞定的事,他呢就需要到圖書室里花上一小時幾小時甚至小半天的時間才能弄個含含糊糊,而且在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鏈接也沒能與時俱進。時代變了,教育觀念也應該隨之改變,應該認真的審視現代教育技術在當代教學中的位置。
篇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素養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為現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節。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
篇3: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發展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內容摘要]
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把多媒體課件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過程,必將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運用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運用信息技術,改變固有的教育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育教學。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應用資源促進發展
[正文]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作用越來越明顯,并成為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仍在繼續縱深推進,新、舊教育體制正在逐步過度,學生素質更待進一步提高,在這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教學”,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的促進了教育教學的健康迅速地發展。使教與學內容、思想及方法得到空前的發展和新的飛躍。
一、運用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在學校教學中普及的越來越廣,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精神,給學生們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信息技術的雙向傳播和動態性的教學中都越來越多地得到了體現,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如果恰當地使用多媒體不僅有利于學生展開聯想,把難以觀察、體驗的知識或現象讓他們通過圖片、課件直觀感受,還可以將靜態的事物變為動態的發展過程,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后就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和交流的機會。同時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與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是逐步實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優化了課堂結構,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這樣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反思可以促進我們豐富教學經驗,在學校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上我收獲的不僅是教學資源,更多的是對教學的改進與思考,在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一課中,我按照“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