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三年級語文子課題研究小結

三年級語文子課題研究小結

2024-07-31 閱讀 8175

從培養問題意識入手提高課堂有效性

--三年級語文子課題研究小結

**-**學年(上)

研究者:翔安區馬巷中心小學洪冬梅

為了引導同學有效的自主學習,我圍繞子課題“從培養問題意識入手,提高課堂有效性”開始了實踐研究。本學期我關注兩個焦點:第一,怎樣引導同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二,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同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會割裂同學對文本的整體感受,是否會游離課堂重點?

一、營造“敢問”的環境。

開學初,我先指導小朋友進行課前常規性預習,如:讀課文、圈生字、標拼音、畫新詞、標段落等。我告訴小朋友,本學期要加入探究質疑性的預習,即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會提出自身的疑難。(每課至少提2個問題)剛開始,小朋友們的疑問大概都是字詞的意思或課文內容的疑惑,提出的問題往往比較淺顯,難以涉和到重難點,我沒有責怪他們,即使同學提出的問題幼稚可笑,我都先給予鼓勵,尤其是學困生。一旦同學提出一個有研討價值的問題時,我便大張旗鼓地褒揚。一段時間后,同學怕提問、怕師生訕笑的心理負擔基本消除了,大局部同學不論是課前,還是課堂,都能大膽地提問。

二、教給方法,使同學“善問”。

怎樣引導同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我告訴小朋友可以從六處著手提問:1、抓住文章的題目質疑。

課文的題目即題眼,它往往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閃現。對課題提出的問題,往往就是理解這篇文章的關鍵。抓住了課題,往往就抓住了課文的內容,抓住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如《奇怪的大石頭》,同學就提出“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圍繞著這個問題,同學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研討,明白了石頭“怪”在“孤零零”,體積龐大,把“身影遮得嚴嚴實實”,“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假如是天上掉下來的,這么重的石頭為什么沒臥進土里?”正是因為大石頭有這樣幾“怪”,李四光才發生了疑問。接著,小朋友在了解李四光在研討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怎樣考慮和怎樣解決自身的疑問,從中感受李四光勤于考慮、善于動腦、執著追求的可貴品質。

2、抓文章的重點詞句質疑。

假如抓住了關鍵的語句,就會層層推進,巧妙地將教學引向深入,使同學具體形象地理解重點詞語和課文內容,并且通過這些詞句引發聯想和想象。教學《給予樹》一課,在同學充沛體會到圣誕節的熱烈氣氛和一家人興高采烈之后,小朋友抓住“緘默不語”問:“大家都興高采烈,金吉婭為什么‘緘默不語’?”我先引導小朋友理解“緘默不語”的詞義,再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同學設身體驗金吉婭此時所想。在同學表達體驗、想象時,體會到了金吉婭“擔心、愧疚、難過”等復雜內心。為下面體會金吉婭那金子般的童心做了鋪墊。

3、從文中矛盾處質疑。

矛盾是問題發生的根源,贊可夫說:“只有當同學發覺自身在對教材的理解上還有這樣或那樣的銜接不上的地方時,才會發生問題”;當同學現有的認知無法理解文本中的矛盾之處時,就是我們應當引導同學展開質疑的地方。像這樣的問題,小朋友提的很多。如,“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灰雀》)“高爾基為什么不見雜志社記者,卻要見小男孩?(《小攝影師》)”“駱駝是商人自身的,他應該更熟悉,可是為什么他還要老人來幫他指點呢?”(《找駱駝》)。

4、抓住特殊標點質疑。

標點符號不只是作者寫作內容的停頓,還滲透著作者的情感,領悟了這些標點符號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也就可以領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在教學《灰雀》時,許多小朋友不知道灰雀哪里去了。也無法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循循善誘。我引導小朋友注意文中的標點符號,看看能不能從標點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有的眼尖的小朋友找到了男孩說的那句話“沒……我沒看見。”問為什么這里用省略號?“會飛回來的”這一句為什么一會兒用句號,一會兒用感嘆號,一會兒用問號?

5、從詞句的表達精妙處質疑。

語文的“根”即是在學習語言,感受語言。學習一篇課文就應該不只知道文章寫什么,表達了什么,還應該知道怎么寫的,怎么表達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教會同學運用。所以,我告訴小朋友,讀課文的時候要多注意文中的好詞好句,多想想為什么用這個詞,為什么這樣寫,換別的詞好不好。老師這么一點,小朋友平時學習課文時,就會去注意一些詞句的用法。當我們教到《美麗的小興安嶺》時,從“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中的“抽出”,引導他們和“長出”比較,體會春天枝葉長得快,欣欣向榮的景象。小朋友是聰明的,他們舉一反三,從文中找出了“浸、封”等詞,為什么用“浸”為什么用“封”,為什么說陽光“像利劍一樣”?一個個問題從小朋友的腦子里蹦出,閃耀著小朋友們思維的火花。在小朋友們質疑解疑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領悟到作者用詞的精妙。

還可以從課文的空白處、插圖、文章的謀篇布局等引導小朋友質疑,當然,所有的這些方法都必需以文本為依據。

三、梳理同學的問題,有偏重點地釋疑。

自主學習的針對性要求教師要針對同學在超前閱讀和考慮中存在和提出的問題進行教學。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小朋友的問題多種多樣,有的是淺層次的,沒有多大的思維價值,或偏離課文的重點。假如一味地解答小朋友的問題,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積累和朗讀能力的訓練,就容易肢解文本,丟失語文的“根”。后來,我想到了將小朋友預習中的問題提前收上來,教師根據小朋友的問題進行梳理。這樣,一方面教師可以從問題的難易程度了解學情;對于一些與課文內容無關的問題,為節省教學時間,可在課前幫他解決。另一方面,教師根據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來調整自身的教學思路,圍繞質疑問難中的問題組織教學。課堂上,我還讓小組合作,在合作探究中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包括那些不在要害關鍵處,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最后同學歸納提煉出更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再組織全班重點研討。在研討中要緊緊圍繞文本,重視朗讀品悟。千萬不要脫離文本,丟棄字詞句篇知識的積累和能力訓練,使語文成了“無土栽培”。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同學提的問題越來越有價值。課堂上經常有同學會隨時舉手:“老師,我有個問題。”、“老師,我有不同的理解。”“老師……”同學開始有自身的主見,不愿跟著老師備課設定的思路走。課堂上同學又會閃現出新的問題,同學在課堂上的突然發問,往往是課堂的閃光之點,是同學思維活躍的表示。在教學中,怎樣充沛利用這些突然的提問,因勢利導,引導同學討論解決,把同學的思維引向深入,成為難以忘懷的精彩瞬間。這應該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當然,這肯定需要教師有非常深厚的功底。

篇2:語文備課兩改六落實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兩改六落實”課題研究啟動一年來,作為課題研究學校,在市、縣教研室的支持、指導下,我校語文教研組精心準備、認真開展了“兩改六落實”課題研究。我們嚴格依照課題實驗的方案操作,并不時完善和改進學校原方案中的實施步驟,我們真切感受到“兩改六落實”課題研究帶給語文學科的巨大效能,體會到了備課改革帶給我們的喜悅,激勵我們不時地進行探索、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現就開展課題研究以來的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精心準備制度保證

1、自開展課題研究以來,學校從政策上傾斜,經費上支持,制度上保證。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首的課題組,實施以人為本,低重心組織管理的運作機制,突出學校前期指導,教研組(課題組)主體實踐研究。一方面能充沛體現教學一線人員研究問題的實效性,從課堂動身,“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教師組織籌劃教學課題研究的能力,通過“一個課題,解決一個問題,生長一批教師,積累一批資源”,從而形成一個研究戰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經常聘請一些教育科研機構^專~家和有關信息技術教師來校講學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指導,提高了全體教師課題研究的能力,為課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2、設備齊全

我校按規劃已初步形成以網絡為基礎、教科室為核心的學校網絡系統,建有遠程教育系統,學校網,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師兩間,教師人人有電腦,硬件設施較為齊全。另外,學校資料室擁有大量成套的、系統的教學錄象帶、VCD、多煤體觀盤、CAI課件制作等資料,基本滿足了廣大教師對資料的需求。

3、定位準確

通過課題研究計劃小組內提出--提交學校確定--組內修改--再由校內確定--校內推薦--校內推廣

要求:①立足于理論、技能、意識、資源和相關設計

②以數據說話,計劃后的預設便于落實,具有強烈事業心的教師隊伍是課題研究的最有力的保證

4、制度保證

自開展課題研究以來,學校從政策上傾斜,經費上支持,制度上保證,建立課題研究學習制度、培訓制度、效果推薦制度、效果認定制度。健全課題研究的決策實施體系,和時調控課題研究的運作,為實驗順利進行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平臺。

在課題研究期間,立足課堂為前提,實施“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互動備課、課例研究”運作模式。即:教師設計(個體)--課例設計(集體)--課例研究(個體)--組內反思、診斷(集體)--模式提煉(集體)--組內推薦(展示)--課例遷移推廣(實踐)。

二、確定內容明確目標

1、課題名稱:初中語文備課“兩改六落實”實驗課題。

2、研究內容:

①七、八年級閱讀教學備課。

②綜合性學習備課。

③口語交際備課。

④課外名著導讀備課。

⑤作文備課。

3、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徹底改變語文教師形式主義備課的習慣甚至抄教學設計的弊端。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打破語文備課格式化、程式化的條條框框,使語文教師備課富有個性。

(3)將新課標、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理念真正落實到備課中和課堂上,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個性備課、百花齊放

對我校教師來說,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引發的是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手段與課程整合實驗積淀的是教學方式的改變,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的結合增加的是教學的底氣。為了充沛搜集整理和利用語文教學信息資源,優化教師備課的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題研究啟動以后,直至第一階段結束,學校首先要求全體語文教師不只要對閱讀教學備課,更要對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作文進行精心備課。課題研究小組倡議全校語文教師根據新課標和本課題的一系列新理念,充沛利用學校圖書資料和網絡信息整合備課內容,憑借縣教育局開展的“四課一評”活動和“聽課月”活動,結合自身的特長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個性化備課,以課題報告中提出的集體備課、互動式備課、案例式備課、反芻式備課、專題式備課、網絡備課等形式為參照,發揮自身的特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明出形式多樣的備課,寫出優質教學設計,打造范文課堂。而后進行推薦展示:

(一)閱讀教學的備課:有五步自學指導法(由引發興趣、誦讀體會、啟發感悟、合作探究、活動鞏固五個階段組成。每個階段都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合作探究求知法、輕松愉快式引導求知法、情境感染法、機智激趣法、互動討論法、巧妙切入法、情境導入法、觀察法、意象比較法、演讀法等,屈指可數。

(二)綜合性學習的備課:有觀賞調查法、查閱資料法、網上學習法、效果推薦展示法、分組合作學習法、扮演法等。

(三)口語交際的備課:有激趣探究法、情景對話法、對話比較法、現場扮演法、講故事、演講競賽、課外推薦活動等。

(四)作文的備課:觀察法、閱讀法、個性習作法、各抒己見討論法、“先聲奪人”法、“層層設懸”法、“卒章顯志”法、褒揚鼓勵法、人物扮演法、別具一格法等。

篇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一、課題研究目標

根據實驗方案擬出的實驗階段的時間表,以和目前教學改革中發現的問題,制定本學期的課題工作目標,圍繞課題研究重點,扎實、深入開展研究,通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課堂教學時間分配等的研究,著眼于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以“學生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目標,促進學校、教師、學生一起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

1、確定并圍繞課題研究的偏重點進行研究。圍繞“課堂教學時間設置和布置”和“寫作能力的快速提升”開展研究,各人根據子課題課題實驗方案,結合總課題研究的偏重點,確定下階段子課題的研究重點,切實有效地開展實驗。在注重課題研究的課堂實踐外,注重進行進一步的理論提升,疏理、總結出較為幼稚的理論觀點。

2、以“扎實、效果”為核心價值觀,拓展課題組成員發展的空間,發現和培養優秀實驗教師,發揮帶動輻射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3、以校本教研制度為依托,實現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的有效對接。實現校本培訓、校內教研、集體備課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體系。

4、進一步發揮課題指導組的指導作用。課題指導組成員、負責人要加強對子課題研究的指導,協助子課題進行理論引導和理論提升,克服研究的不平衡現象,提高子課題研究水平。

5、加強“語文教學研究博客”的建設。目前博客的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博客日志上傳數量少,參與評論少,活動報道少,圖像資料少,互動研討少。下階段除了繼續發揮博客的信息傳送、資源共享、課題展示的功能外,還要進一步發揮它的互動性。活動結束后和時將優秀教案、課后反思、活動相片、活動總結和時上傳。各人在輪值時間要注意博客的維護和管理。

6、加強教學交流。每次活動做到有主題,根據事先確定的主題組織活動,其他教師根據這個主題進行考慮,提前以書面形式上交、上傳到博客中,有時間可以在會上交流,會議有紀錄,有互動,有提升,有總結,有報道、有資料匯編。

7、加強課題研究資料的匯編、建檔。各課題研究教師應認真負責,進行建檔。本學期要匯編的資料有:課題方案,學期計劃、階段小結、優秀論文設計案例。每次活動的資料應包括簽到表、活動通知、活動布置、優秀教案、課后反思、研討紀錄、一學期一次以上活動總結報道、錄象光盤、活動剪影。資料一式2份,并將相關資料上傳博客。

三、月份活動布置(見活動布置表)

**年春語文教學研究月份活動布置

周次

研究形式

實踐研討內容

活動對象或負責人

講讀交流

各冊教材的解讀

總結上學期研究成果,提出希望。

全體教師

討論、學習

1、子課題的確定

2、舉行課題組工作會議

課題負責人、指導組成員

專題學習

下班調研“教學時間設置的合理性”

隨機聽課

教導處

實踐

教研課活動

校長室、教導處

專題研討、實踐

如何進行有效的時間設置(上交優秀教案片段)

教研組組長

專題學習、研討

學習優秀文章

習作課(說話)觀摩活動

下班調研“教學實踐設置”

全體教師

專題研討

1、優秀視頻觀摩

2、習作指導的有效性研究

3、作文競賽(全校學生)

實驗教師

于*生

專題研討

1、期中小練習情況交流

2、如何提高檢測質量

實驗教師

十二

專題學習

1、教研活動點評。

2、觀摩優秀教學光盤

實驗教師

姚*家

十四

專題研討

1、有效復習的研討與交流

實驗教師

十六

專題學習、總結

1、交流一學期的課題研究的收獲、困惑等

2、上交課題研究總結文章和研究記錄。

實驗教師

十八

總結

課題小結

制定下階段計劃